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演过的剧靠天幕风靡古代(快穿) > 第11章 失恃公主or开国女帝(10)

民间有高手能借画面展示的一些衣裳制式、人物的交谈言语分析出背景,宫里自然也有这类人。

有天师在旁,给皇帝分析着天幕所述之事。

也不避讳着他人。

比如姜柏弥。

皇帝已经接受了最开始贤妃提供的一些说法了,边关战事紧急…他自己也脑补完善了很多说法,莫非是那个乱臣贼女犯了大罪,却不知悔改,临了口出狂言,悖逆上苍,亦是诽谤朝廷君父——

如此,上天播出大夏历来的功绩功德,成心让这个逆女明白她悖逆的东西是如何功德无量,使她知晓蝼蚁撼树之举如何可悲,上天想使她诚心悔过,更是借此机遇震慑外国、庇佑大夏。

历来神话传说、民间话本也不是总有大奸大恶之人,反而能有得到度化之资,一经点化,未免不能位列仙班,得宽恕于上苍。

这更不是针对他的——否则,为什么不直接播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内容,或者劈一道雷下来收了自己。

说明,天幕是认可自己的。

皇帝心生宽慰,咳嗽了几声后,洋洋回忆起了自己的前半生,也算开拓了几块地盘,守了边疆,压制诸王不让他们叛乱,给了一些人饭吃,他们竟不感恩自己,反而心底骂他——那群刁民!桩桩件件,上天能不记挂自己。

杀人、杀人算什么。

上苍若不看人功绩,只数这些细枝末节,千年万世谁有能真正立下万古长存的业绩,谁能不被诟病…

老皇帝陷入了自我感动,原本杀过许多人带来的些许不安也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消失殆尽了。

姜柏弥的眼神很微妙往老皇帝沉浸在自我的幻想里无法自拔的脸上瞄。

趁没人注意,姜柏弥眼睛弯弯,小声开口,和直播间交流:“老皇帝又幻想上了。”

直播系统超智能地把视角地追踪到老皇帝身上,直播间视角里,出现了老皇帝的面部表情特写。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弹幕慢慢吵了起来。

【现在是,幻想时间】

【老皇帝这笑正面看起来很难看(没有说侧面不难看的意思)】

【发生甚么事了】

【皇帝:会赢的】

【这个笑容太猎奇了,看完后我手机在转转上又贬值200】

【我知道了,老皇帝以为天幕是助他的,说不定这时候还美滋滋想着天幕还会夸他呢】

【笑死,夏厉帝自己心里真的没有点数吗?】

【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人生下来本就该权责一体,你是一个皇帝,受万民供养,做出一些所谓功绩,难道不是基操吗?皇帝自己有时唯我独尊没点数,怎么稍微有点功,有些精神古人也吹捧起来毫无负担】

【可是他皇帝啊,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本来就可以放任自己,可他没有,最起码在早年他还是选择给民众让了利,还立下不少功绩】

【有没有可能,皇帝也不是万能的,皇权更是早没了神圣性,何况他是不正常继位的,本来就皇帝位子不稳,法统不牢固,他就该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早年那么多人虎视眈眈,难道他是自愿给别人让渡一些利益的】

【有些人把夏厉帝吹得没边,就因为他年轻还有打过一些正战绩,啊,原来帝国功劳只是他皇帝独揽啊,那几万士兵、二十万民夫、将军都是纸糊的,一到背锅时,就不粘锅哈哈,都是下面臣工、皇子、嫔妃、百姓误解他的过错,就不想想为什么所有人对他弃若敝履,厉帝粉丝收收味】

【刚才弹幕就有厉帝粉出没了,这个群体真的很稀有】

【厉帝还有粉?】

【菜就是原罪,提起功绩,厉帝东拉西扯掺点水分也没几件,非要说他的战绩…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看看大夏中后期实控地图就知道了,还有某些事情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官方决策机构必然会推动的基础流程,也给算到他一人头上成了个人功绩了】

【真心实意狂热地崇拜一个陌生人都是一件抽象的事情,何况还是一个封建独夫民贼】

【其实非要粉皇帝,粉他身上的雄才大略、文武济世、体恤民情、用兵如神,都是正常的,是个人都向往美好的、崇高的品质和能力,也有人性的慕强心理,但是你粉他杀人如麻、冷血无情乃至于各种乱七八糟的所谓厚黑帝王制衡之道,是认真的吗】

【厉帝是杀了很多人,可很多都是达官贵族,他早年还说过要学爱护百姓,还为此推行了不少轻刑法重民生的律法,分明是有出土文献史料记载的】

【外星人来到地球,看到联合国宪法确实也得感慨一句地球人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种族】

【能不能看看历史上一些县志和档案里描述的实际执行情况,多方史料交互印证下,他那时难道反而不是夏朝律法刑责最严苛的时期吗?他中老年昏聩的部分众所周知我就不说了,实际上厉帝早年那些被其粉丝吹成“励精图治”的操作在我看来也一直很抽象,他上位初期,出于自救做了一些币制方面和其它经济方面的改革,还有人说他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打击了地主官僚,没有剥削百姓,人家是想给中央财政捞点钱,即使论迹不论心,你们摇旗呐喊感天动地,客观上百姓负担也没少啊,看那些改革里的具体内容,斟酌斟酌,反而加重了,就是换了一个更高级的剥削形式,而且你觉得那些利益群体被那样的手段打击了以后,他们最后会从谁身上用一千种一万种法子变本加厉疯狂捞回来,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况后续证明皇帝自己捞够了,根本没补救的意思,也确实不在意庶民死活】

【看一个人,你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他说那话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为了实现真正的目的,人的手段是灵活多变的】

【是的,他是杀了很多贵族大官,姑且把那算作内斗,可那些被株连的无辜普通人和奴婢又有多少呢?多看看地方志和一手史料以交流信件,有大量有力证据证明,有一些小地方,牵连一些大案或其它政治事件,仅仅出于宁肯杀错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考虑,皇帝一个命令,就把那一带的百姓屠光】

【天子代天牧民,有没有考虑过这个“牧”字,一个天然具有暴力、强大的人,你会相信他会爱惜而不是踩死一只蚂蚁吗?再爱民,最多当成牛羊这种私产,江山是他家祖产,如果非要用爱民如子这一说,他更可能是个守财奴】

【有人总拿他爱杀人做文章,揪着这点不放,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杀人?其他皇帝杀得少了?】

【这是围魏救赵了?】

【对皇帝来说,妄杀和非杀不可不是一个概念】

【试图把个体行为上升为普遍现象,进而合理化他的扩大化肆意杀人行径】

【说真的,后世人多数时候反而不在意某个皇帝杀不杀人,刀没悬自己头上,评判的标准主要还是他太菜了】

【主要是菜】

【历史评他为厉帝,杀戮无辜曰厉,死后爆了那么多雷,这个评价相当客观了,可以说现代人是因为离得远不考虑时代背景误解了他,总不能说当时及后面几朝的史官、当事人也是误解他吧】

【可你们想过没有,他登基时大夏王朝已经走下坡路了,很多雷是前几任埋下的,只是到他这暴雷了。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又不是他一个人让大夏四分五裂的,你们过于高估了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掌舵王朝这艘大船的力量,这是制度性的悲剧,他遇到的一些事情顺应的是不可逆的周期性规律。盛世大治本来就是昙花一现的,有多少王朝中后期怀柔的守成明君吏治清明、知人善用,尽人力,但违天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个人是无法做到给衰微王朝逆天改命的,时势造英雄,造就盛世也与一个皇帝运气和所生时代有关】

【前面,你这逻辑很奇怪,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转移话题,又扯到什么盛世,你后面话没错,可弹幕有人说王朝衰微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吗?他确实是个很大的推手吧,他雷埋得少了?难道论证时代坏他就是个好人了?难道那些拟人逆天政策都是别人逼着他颁布的?不说圣君,他做到守成了吗?】

【厉帝粉不是最爱强调陛下在大夏取得巨大成就中的个人作用吗?】

【因为是逆风局,不强调个人力量,又开始讲客观了,主打一个顺势而为、变化灵活】

【是的,他登基后环境不行,那猜猜环境又是谁搞坏的】

【典型人不行怪路平】

夏厉帝作为一个有一点争议的历史区皇帝,本来盖棺定论是个千古罪人(功绩是有,可主要因其死后朝政混乱酿成外族入侵中原一两百年的人间惨剧),可近年来历史区翻案之风盛行,有博主为搏眼球,频频发言——意思外族入侵罪过不在他,而在诸王文官。并且立场先行,为此搜集了不少史料论据。慢慢的,更多人也就觉得他大概是被史官坑害了。

遇到专门讨论他功绩罪过的时候,弹幕一向吵得厉害,而这次明显逆风,不少厉帝粉蜷缩起来,只有少数还在负隅抵抗,或者转移话题。

按常理来说,正常的古代皇帝及格线相当低,别说有开国、统一、盛世这类近乎“免死金牌”效果的功绩,但凡你颁布过一些不错的政策或做出一些政绩,甚至还或多或少开拓了疆土、增长了人口,正战绩,哪怕人品有些瑕疵,哪怕真的有大污点,最后谥号风评都还会不错——皇帝是在一个独立的评价体系里。

而厉帝抽象就抽象在,他越老,越和个神经病一样,杀人如麻,死在他手上的人数不胜数。而且有的是毫无章法和目的,似乎有点风吹草动便随机杀人或把人下大狱的意思了,外头有人用诗骂他,看到后就立刻拿人处死,朝廷内外人人自危。

而且带来的影响太过恶劣,厉帝一死,生前埋下的雷接连触发,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礼崩乐坏,皇室自相残杀,诸王纷纷分裂造反,国家空虚,外族入侵。

生生造就了后面将近一两百年的黑暗历史。

以至于他成了历史罪人,那点功,根本不抵过。

姜柏弥看弹幕争吵不休,从她的角度看,节目效果是真的有了。

直播间里各路人马齐聚,群魔乱舞,吵作了一团。

吵着吵着,别说正常交流,弹幕后面都没什么人摆论据观点,两波人都开始互相批发帽子了,什么是不是收了人家的钱,什么你是不是社达。

在一次抬头时,姜柏弥的眼神意外和老皇帝对视上。

和贤妃的眼神不同,老皇帝的眼神相当阴冷、无情…像看一个背叛者,看一个死人。

皇帝眼里,她就是个囚徒,一个将死之人。

——不足为惧。

只是天幕当头,如芒在背。

到现在他也没摸清那个小六底细,也不知晓她和天幕突然出现的关联,他若此时轻易杀人,万一惹得上苍不快,也是没有必要。

那个天师还在给皇帝分析天幕。

皇帝:“那个天幕上的女人是谁?”

天师:“臣老眼昏花…”

皇帝:“……嗯?”

天师:“陛下听到她说话的声音了吗?与开篇出现过一道缥缈女声颇为相似,只是不知两幕时间谁前谁后。”

天师耳朵很好使,一般人没听出来两者的相似,开篇与草原军队对阵时,就冷不丁出现过一道女声旁白。

有了这句提醒,皇帝很快想起那句飘渺之言里有句“我们的帝王”。

“莫非……这个浣衣女子就在草原那场战役里,她与昭文皇帝认识?”皇帝有些疑惑。

“刚才所述,仅仅是臣一点不可靠的猜测罢了。”天师故作谦虚,也给自己留了点后路。

“天师不必自谦。”有了线索,皇帝有豁然开朗之感,开局以来,天幕反映的都是大禹的过失——前朝失德,岂不更能弘扬大夏之功德、正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