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送外卖养你啊 > 第4章 第 4 章

我送外卖养你啊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山海逍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7:29 来源:文学城

接下来的几天,顾云深的生活如同精密钟表般恢复了固有的节奏。备课、授课、指导研究生、审阅论文、参加必要的学术会议……时间被切割成整齐的区块,填充着不同的任务。他穿梭在窗明几净的教学楼、藏书如海的图书馆与那间如同无菌实验室般的公寓之间,步伐沉稳,表情是一贯的疏离与严谨,仿佛那个在路边推着电动车、笑得一脸灿烂的送餐员,连同他所带来的认知冲击,都只是投入深潭的一颗小石子,涟漪散尽后,便了无痕迹。

然而,有些事情一旦被注意到,就如同在视野里打开了一个特定的滤镜,相关的元素便会不由自主地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变得无处不在。那个名为“林星”的身影,连同他所代表的那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开始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频率,闯入顾云深秩序井然的视野。

周五下午,天空澄澈,阳光明媚。顾云深需要去学校附近的一家专业学术书店购买几本新到的参考书,用于完善他的公开课讲义。这家书店位于学校后门与一片老商业区交界的地带,环境相对嘈杂。他将车停在稍远的校内停车场,选择步行穿过一条熟悉的、连接着校园与外部世界的小巷。

这条名为“槐安里”的小巷他走过很多次,通常步履匆匆,目的明确——以最短路径抵达书店,然后返回。他的大脑在行进过程中,通常自动过滤掉沿途无关的干扰:小贩的叫卖、孩童的嬉闹、邻居的寒暄……这些都被归类为无效信息。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脚下的路径和最终的目的地上。今天,他原本也打算如此。

巷子不宽,两侧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墙皮斑驳,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一楼多是些小商铺,理发店、五金店、水果摊,生活气息浓厚。空气中弥漫着食物、植物和淡淡尘土混合的味道。

就在他走到巷子中段时,一阵略显熟悉、带着点跳跃感的清亮口哨声,夹杂着几声细弱的猫叫,钻入了他的耳膜。这声音与他周遭惯常的学术环境格格不入,却意外地触动了他脑海中某个刚刚建立不久的连接。

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最终停在了原地。循声望去,就在巷子一侧,一个废弃的、漆皮剥落得厉害的旧报刊亭旁边,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林星背对着他,蹲在地上。他没有穿外卖服,而是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色纯棉T恤和一条洗得发白的蓝色牛仔裤,看上去比穿着工装时更显年轻和清爽。他面前,围着四五只体型不一、毛色各异的流浪猫。这些猫看起来并不十分干净,有的毛色灰暗打结,有的瘦得能看见肋骨的轮廓,但它们围着林星,姿态却异常放松,尾巴轻轻摇晃,眼神里没有流浪动物常有的警惕和凶狠,反而透着一种亲昵。

林星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似乎是些吃剩的鱼肉或者鸡肝之类的食物。他正耐心地将食物掰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均匀地抛给那些眼巴巴望着他的小猫。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而神圣的仪式。他嘴里还在低声絮叨着什么,距离有点远,听不真切,只能看到他微微晃动的背影和侧脸上那柔和得不可思议的线条。

“别抢,别抢,都有份儿……小花你慢点,没人跟你抢……”

“大黑,你是大哥,要让着点弟弟妹妹……”

“哎呀,小橘子,你怎么这么馋,口水都要滴到我手上了!”

他甚至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其中一只比较温顺的三花猫的头,那猫非但没有躲闪,反而主动仰起头,蹭着他的手心,发出满足的“咕噜”声。

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叶缝隙,在他蓝色的牛仔裤和白色的T恤上投下跳跃的光斑。那一刻,他周身散发着一种与这条杂乱、略显破旧的小巷格格不入的、异常柔和而宁静的气息,仿佛自带一个纯净的光环。这与他推车时的狼狈,送餐时的匆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异地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

顾云深就那样站在不远处的墙边阴影下,没有上前,也没有立刻离开。他像一个冷静的、闯入式的旁观者,或者说,像一个在野外观察罕见生物的学者,带着一种混合着好奇与不解的目光,审视着这一幕。

他无法理解。

为什么有人会把宝贵的时间(在他看来,所有时间都应用来创造价值、提升自我或至少是维持秩序)浪费在这些毫无回报、甚至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比如被猫抓伤、感染细菌、耽误正事)的事情上?这些流浪猫肮脏、无序,代表着城市管理失效的角落,与林星那总是汗淋淋却异常明亮的笑容一样,都属于他试图从自己生活中严格剔除的元素。这种行为,从任何功利角度计算,都是负收益。

可偏偏,就是这样在他看来毫无价值的场景,这样“浪费”时间的举动,却让那个年轻人脸上流露出一种近乎幸福的、满足的宁静。那种专注和温柔,是顾云深在自己以及周围大多数人脸上极少见到的。

就在这时,一只原本趴在报刊亭顶上的橘猫,似乎被下面的食物吸引,轻盈地跳了下来,恰好落在林星身边,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胳膊。林星被吓了一跳,随即笑了起来,顺手也掰了一块食物递给这只新来的“客人”,嘴里笑道:“你也来啦!贪吃鬼!”

这个笑容,自然而真挚,不带任何杂质。

顾云深微微蹙起了眉。他发现自己又开始不自觉地试图用逻辑去解构这种行为,试图找到其背后的合理动机,但再次失败了。

林星喂完猫,看着猫咪们心满意足地开始清理毛发,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食物碎屑,脸上带着一种完成了重要任务般的轻松和愉悦。然后他跨上停在一旁的电动车,并没有立刻拧动电门离开,而是对着空无一人的报刊亭方向,对着那些看不见的、或许已经躲回角落的小生灵,挥了挥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在跟老朋友告别。

这个动作,在顾云深看来,幼稚得有些可笑,甚至近乎愚蠢。

但顾云深笑不出来。他只是觉得困惑,如同面对一道无解的数学题。

这个人,似乎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一些……毫无功利目的的、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源泉究竟是什么?

他带着这个无解的问题,继续向前走。思绪有些飘忽,直到快走到巷口,一阵烤红薯的甜香将他拉回现实。巷口,一个穿着朴素、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大爷,正守着一个传统的铁皮桶烤炉。

而林星的电动车,正好停在摊前。

顾云深以为林星是要买红薯充饥——这符合逻辑。却见林星从车后的保温箱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老大爷,然后接过老大爷递过来的几张零钱。这显然是一单简单的外卖交易。

交易完成,顾云深以为林星会像其他送餐员一样,立刻转身,奔赴下一单。然而,他没有。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笑嘻嘻地跟老大爷聊了起来。老大爷那布满皱纹、如同风干橘皮般的脸上,也露出了真切而温暖的笑容,甚至还伸出手,熟稔地拍了拍林星的胳膊,动作自然,带着长辈对晚辈的亲昵。林星也毫不见外,一边比划着一边说着什么,逗得老大爷呵呵直笑。

那是一种……非常熟稔的、明显超越了简单买卖关系的、带着人情温度的互动。仿佛他们是相识已久的邻居,而不仅仅是顾客与送餐员。

顾云深沉默地看着林星跟老大爷道别,脸上依旧带着那惯有的、富有感染力的笑容,然后灵活地骑着车,轻快地汇入巷口外熙攘的人流。他自己则站在原地,停留了几秒,才迈步走向不远处的书店。

进入书店,冷气扑面而来,将外面的喧嚣与热气隔绝。书香墨韵,整齐排列的书架,安静阅读或轻声交谈的读者……这才是他熟悉和感到舒适的环境。他很快找到了需要的参考书,在等待店员打包的间隙,他的目光掠过橱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脑海中却依然回放着刚才巷子里看到的两幕——喂猫的宁静,与摊主交谈的热络。

这两种画面,都与“外卖员”这个身份标签所通常代表的匆忙、疲惫、与时间赛跑的形象不符。这个林星,似乎在他的奔波缝隙里,硬生生开辟出了另一个维度的空间,一个充满了无意义却鲜活细节的空间。

购书完毕,他提着装帧精美的书籍袋,步行返回停车场。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坐进驾驶座,却没有立刻发动汽车。车内还残留着皮革和香氛的味道,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在巷子里的驻足观察,以及此刻不由自主的回想,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他一贯高效、目标明确的行为模式。那个送餐员,正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吸引着他的注意力,干扰着他的思维惯性。

那种强烈的、因无法理解而产生的困惑感,非但没有随着时间消散,反而像一颗小小的、坚硬的种子,落入了顾云深那片过于理性、秩序井然的思维土壤里。它暂时还没有发芽,但已经顽固地存在了,并且开始悄无声息地吸收着他原本投向其他事物的注意力。

傍晚回到家,顾云深站在书房那扇宽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街道上逐渐亮起的路灯和川流不息的车灯汇成的光河。城市像一部庞大而复杂的机器,在既定的规则下运转。他曾以为自己是这部机器中一个清醒的、遵循规则的组件。

但此刻,他想起了林星推车时的汗水与笑容,喂猫时的轻柔与专注,以及与烤红薯大爷交谈时的自然与温暖。

这些画面碎片式的闪过,无法拼凑成一个符合他逻辑框架的、完整而可定义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模糊的,矛盾的,却又是如此鲜明地存在着。

他讨厌这种无法归类、无法定义、无法用理性分析的感觉。这让他觉得失控,仿佛精心维护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出现了无法修补的漏洞。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准备用繁重的工作填满这突如其来的、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思绪空隙。然而,当他习惯性地想要点开外卖软件,像过去无数个夜晚一样,选择一家评价高、配送快的餐厅解决晚餐时,手指却在那个熟悉的图标上空停顿了片刻。

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精致的菜品图片和冰冷的用户评价,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他想起了林星提到煎饼果子时那满足的语气,想起了那盒意外爽口的自制泡菜。

最终,他关掉了外卖页面,起身走向厨房。

厨房里很安静,只有冰箱运行的微弱嗡鸣。他打开冰箱,里面食材整齐,分类明确,但大多是为了节省时间而购买的半成品或速食。他沉默地拿出挂面和鸡蛋,还有一些冷藏的蔬菜。动作熟练却带着一种程序化的冷漠,仿佛不是在准备食物,而是在完成一项维持生命体征的必要操作。

他想起,自己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认真地、带着一丝享受或期待地去准备一顿饭了。吃饭对他而言,更多是维持身体机能运转的必要程序,是日程表上一个需要打勾的项目。味道、口感、烹饪过程中的乐趣……这些感性的维度,早已被他剥离。

而那个林星,连买个煎饼果子,都能吃得那么满足,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味的珍馐。连一盒自己腌制的、不值钱的泡菜,都能当成一份用心的礼物送出。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烦躁。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认知被挑战时的不适感。

他端着煮好的、味道寡淡的面条回到书房,机械地吃着。面条软硬适中,调味精准(如果盐和酱油的比例算调味的话),却激不起任何食欲,一如往常。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城市的星光与灯火,璀璨却冰冷,无法照亮他内心那一小片因为一个“不合逻辑”的送餐员而产生的、微小的、充满困惑的阴影区域。

他依旧是那个严谨、冷漠、追求秩序、在学术领域备受尊敬的顾云深教授。但有些东西,似乎已经开始悄然偏离既定的轨道,只是他尚未完全察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愿深入探究,不愿承认那点名为“好奇”的萌芽,正试图在他坚冰般的心墙上,寻找裂缝。

那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带着草叶气息和阳光温度的信号,正在持续地、无声地渗透进来。而接收者,在困惑与抗拒中,却不自觉地调整了接收的频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