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如何学会停止隔离并爱上哨兵 > 第1章 哨兵自救指南

首先,我们会让你不要惊慌。

这本手册旨在帮助每一位将上或已上战场的人应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展开自救。倘若此时此刻,你正备受煎熬。情况还来得及,还可以挽回。请不要大喊大叫。深吸一口气。

姜渡想要把脸埋进掌心,再深深地叹息。

楼层不断上升,电梯里的失重感粘滞地顿住思想。小块屏幕里静音播放着演示动画,哨兵失控后的应急处理流程。空间狭窄,安静得只听见呼吸声。周围人的精神或倦怠或警觉,仿佛织法错乱的渔网,有的地方太稀疏,有的则密不透风。

数字一跳,人员涌出罐头。剩下一人,继续着沉闷的寂静,楼层升向数字十二。电梯门打开,姜渡走出轿厢。

走廊空旷,过道里挂着心理部负责人的肖像——维斯帕博士,给无数哨兵和向导上了第一课。面目和蔼,简介里列着精通医学、神经科学等领域,著有精神体、创伤记忆等相关研究的数十篇论文。

博士的办公室门边贴墙摆着杂志架,路过的人可以随意取阅其上的读物。除了过往期刊,还放着《哨兵自救指南》,内容齐全,装订成易于随身携带与翻阅的小册子。每学期结业的前一天,这些小册子都会被分发给没有向导的哨兵。

姜渡已经有一本了。半本涂鸦,半本笔记。她屈指叩门,等待两秒后握住门把,轻轻推门而入。

办公室里弥漫着落日余晖,窗户开了半扇,涨潮般淌进晚霞。窗帘拂动,橘色暖光笼罩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墙板做足了隔音处理,清晰一点的是纸质书籍的味道。博士伏案工作,眼角皱纹彷如叠起的纸张。钢笔摩挲声毫不停顿。

“请坐,小鸟。”

姜渡拎了张椅子,坐到办公桌前,手放上并拢的双腿。她望向窗户下的猫窝,有只黑猫融化在了软垫里,大毛尾巴环住周身,舒适地蜷进晒热的阳光。

“已经有一年没见面了。”博士放下钢笔,摘下眼镜。他投来视线,耐心地端详着,“你瘦了很多,很多……小鸟。”

姜渡遥望窗外宁静将坠的夕阳。“我来得太晚了。”云层隐没鸟的黑影,思绪随它们振翅飞往天际。她耷拉眉眼,胸口里疲惫地起伏着呼吸,“我总是在这个点才醒过来,博士。”

“请原谅我打扰了你的假期。”博士歉意地垂下视线,翻开手边的档案夹,纸页窸窣作响。“我已经看过了你交上来的报告,还有这一年里远程监控和精神评估的记录。你写了很多日记,记下了每天发生的事,做过的梦。这很好,小鸟。我想和你讨论的是精神体的问题。”

“——你有多久,没有看见自己的精神体了?”

邮件里为要事约面谈,原来是为了谈这个吗?精神体是精神的显化,直观地诉说了哨兵或向导的人格结构、身心健康状况。精神体长期未出现,这不是个能够回避的问题。然而确切日期早已丧失在了循环往复、浑然无觉的生活里。姜渡沉默了。

博士理解姜渡的沉默,理解她垂下眼帘,无意识地拨弄着食指。他放缓了语气,“你想留在塔里,做驻塔治疗师吗?”

博士是姜渡自十六岁起的导师,负责了她的向导培训。姜渡理解博士突然换了个话题:她不该埋没自己身为向导的天赋。与其隔离起来,反刍痛苦……和人接触,也许对她有益。

“我……”

“我手底下有一位哨兵。”博士说。

姜渡愕然了。她掀起眼帘,与坦然温润的褐色眼睛对视。博士不是向导,只是个普通人。即使他能够教授向导,这毕竟是不同的。让普通人与哨兵接触,是不负责任、危险的行径。

塔里驻扎着很多既非哨兵也非向导的普通人,他们维持着塔的运转,进行着世界最前端的科研活动。每年的特定日子,各地领导人还会齐聚而来,在塔的顶层进行会议。这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哨兵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是平和——直到十年前发生了一场事故。

十年前,有位哨兵来到这一楼层,向治疗师寻求心理诊疗。

哨兵,天选之人,拥有敏锐到会致使自身过载暴走的感官。每一种普通人平常对待的感觉,都是哨兵的不可承受之重。色彩强烈得如万花筒,气味浓郁得堵塞鼻腔,噪音挑拨紧绷成弦的神经,调料刺激平淡如水的味蕾,触觉引发刺痛、瘙痒……哨兵利用五感掌控外界环境,同样,过人的五感也是痛楚的根源。

哨兵经常会做梦,这是如弦般的神经拨动后的余震。梦醒之时,恐怖的景象残留在脑海中,使他们如坠海底。无助,茫然,无法驱散身上溺水般的寒意。

十年前的那一天,也许是精神恍惚,哨兵找错了人。办公室里的治疗师不是向导,而是与博士一样督导向导的导师。也许认为哨兵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治疗师没有拒绝。

聆听,记录,评估……然后,治疗师否认了哨兵。那并非真实发生过的战争,只是一场癔症。治疗师指出,哨兵在梦中渴求的是……

哨兵压制了治疗师。一刀即可毙命,却没有赐予解脱。十年后的今天,无论塔内还是塔外,都记得那十七刀如何一刀刀凌迟胸膛。哨兵如何操纵普通人,在现实中重现血肉迸溅的场景。

塔外口口相传,需要警惕这样的人:感官敏感,神经紧绷的疯子。比寻常的精神错乱者更具威胁,他们冷静、理性,生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精神病院,不受约束,无所桎梏。

哨兵,被抛弃者,受极端的感官所苦。倘若没有塔,他们将会游荡,流浪,仿佛逃出笼中的鸟,渴求着将胸膛扎入鲜血淋漓的荆棘。

这种求死的火焰会烧灼一切意图接近的人,除了向导。一人直接触碰另一人的精神,抚慰受难的灵魂,世上不会有比这更超越理性的事……然而如此融洽,彷如雨中的烈火。

这就是姜渡学到的,为什么哨兵需要向导。一位驯兽师,安抚濒临失控的野兽,阻止将要发生的悲剧。而如今,教导她这一知识的导师,却将以身饲兽。

“如果我说这不是场征调,你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博士面对年轻的视线,并不强硬,“你愿意接手吗?”

“我担心的是……”血液滚烫地涌上耳根,姜渡缓了口气。她攥紧手指,郑重其事地望向自己的导师,“我会答应的,博士。他们不该这么对你。”

“不用担心。他是个很好的哨兵,我相信你会喜欢他的。”博士真心实意地微笑道,“明天来面试吧,这是份正式的工作。我会付工资给你。”

这是一份好差事,也是姜渡结业后本该走上的路。向导实在稀少,不像雨天后森林树桩上长出的蘑菇。受过系统教育后,一般会和哨兵绑定,或外派,或驻留在塔里,不必自寻出路、想方设法地讨生活。

时隔多年,博士再次给了自己的学生一次机会。

“还想再待一会吗?或者早点搭车回家。”

霞光斜过窗沿投下阴影,落日后,暮色接踵而至,凉意如水。黑猫流出猫窝,抻了抻身体,光线黯淡地洒落皮毛。姜渡收回视线,“明天几点过来,博士?”

“下午一点,如果你愿意设闹钟的话。”

“我会的。”

“很好,我会通知他。”

“那我先回去了。”姜渡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神情温和的导师,“明天见,博士。”

“明天见,小鸟。”

出了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愈发朦胧,氤氲着冷淡、迷蒙,愣愣怔怔的氛围。尽头的电梯打开了。

姜渡缓了下脚步,与迎面走来的身影擦肩而过。这是个身形挺拔、全副武装的哨兵。全副武装,指的是头盔,护目镜,巴拉克拉瓦面罩,防弹背心,迷彩军裤到作战靴,一应俱全。他穿得一身黑,仿佛没有被阳光融化的阴影。

双方的视线都没有在陌生面庞上打量。步伐没有停留,利落、沉稳地渐行渐远。博士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传出毛茸茸的猫叫声。

姜渡走出塔的大门,搭上电车。

窗外掠过灯光斑斓的夜景,傍晚沉寂的气息浸透每一个人。学生站在过道里,耳朵里塞着蓝牙耳机,音乐顺着站直的身体通入脚底。

下了车,空气骤然清爽。晚风摇动树冠,簌簌声响仿佛栖息在树里未走的雨。露水沿梧桐掌叶淌落,冰凉的一滴。

小巷里藏了群流浪动物,黑漆漆地占领了垃圾桶。姜渡停驻脚步,仰望矗立在夜空下的公寓楼:巨人的肩膀拱托天穹中皎洁苍白的弦月,圆弧形的穹顶失重漂浮,悬挂着被城市灰尘呛死的星星。

进楼,爬上台阶,灰尘从梯井沉降,仿佛沙漏倒置后滞缓的流沙。积水蜿蜒淌下楼梯,斑驳暗灰色的泪迹。邻居毫无动静,也许今晚不必担心争吵或派对。

姜渡插进钥匙,推开门。

屋里没有开灯,黑暗如防尘布般罩住沉沉睡去的家具。从杂乱摊在置物架上的优惠券,一沓过期废纸,就可以看出居住在这里的人得过且过的生活痕迹。

电视打开,播放起租来的碟片。片头由暗转明,雪花般的光线照亮茶几上的袋装零食。

云霭吞没晚霞,孤独的夜降临了,随之而来是无所事事的时间。姜渡擅长消磨时间。厨房里煮起了咖啡,醇厚、苦涩的煤渣味,如同夜晚在舌尖上漫延。

姜渡回到客厅,栽进沙发。耳鸣里,她放空地躺了一会,从衣兜里取出手机,把闹钟定在早上十点。时间绰绰有余。

电视里的镜头切移。穹顶炙热无光,行刑柱矗立在遍天黄沙中,浸透鲜血与灰尘。欢呼声如浪潮,如风涌,席卷被绑缚在柱上、将被处决的人,口中颠覆通天塔的演讲。

这是三年前的纪录片,光碟上贴了条白色胶带,用记号笔写了片名。

——军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