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夫君是逆贼 > 第13章 逼粮

我的夫君是逆贼 第13章 逼粮

作者:立夏焱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50 来源:文学城

县衙门前,姜九骑在高头大马上。

黄巾军手持长矛和刀剑,面沉如水,将四散的百姓逼向一处。

百姓们衣衫褴褛,神色慌张,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满脸惊恐与无措。

孩子的哭喊声、妇女的惊叫声以及老人的哀求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

“距离虢大帅下令上缴的粮食,还差一千担。要是无法如期上交,虢大帅若姚问罪,你我都担待不起。”

杨平的话刚落,姜九的眉头紧蹙,沉重的目光扫过四周。

姜九站在广场中央,冷眼看着眼前这群围在县衙门口的百姓。

聚集的百姓们挤作一团,个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皮肤呈现病态的蜡黄,饥饿让他们的身形显得佝偻,仿佛随时可能倒下。

一听黄巾军要搜剿一千担粮食,原本死寂的气氛陡然一变。

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人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有人垂下头,眼神闪烁,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胸前。

军令如山,北方战事吃紧,军中将士的性命全压在这粮草上。

而当地本就多年灾荒,加上朝廷贪官盘剥,如果还要搜刮粮食,这姜城百姓不日定将饿殍遍野。

杨平见百姓们一个个眼神躲闪,神情紧张,脚步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缩,心中怒火顿生。

他猛地上前一步,脸色阴沉,猛喝道:“传令下去!每户必须上交五斛米,若有交不出粮者,斩立决!”

此言如雷霆般炸响,百姓们脸上的惊恐愈加明显,有人双腿发软,几乎跌坐地上。

也有人紧紧攥着自己破烂的衣角,额头渗出冷汗,喉咙里发出微弱的抽气声,却说不出一句话。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低语、哭泣声逐渐弥漫,孩子被大人紧紧护在怀中,眼中满是茫然与恐惧。

李老爷带着李靖然和儿子李威,挤进了头筹,率先来到姜九面前,“姜将军,李家一直拥护黄巾军管制,愿意捐出一百担粮食。”

杨平嘴角一抽,“这两日,一直敲不开你李家的门,这会儿倒好,上赶着来送粮食。”

李老爷有些尴尬,却又没脸没皮地嗤笑着,“呵呵,早知是黄巾军,我李家哪能不开门儿!还以为是流民……”

“哦?”姜九换了个姿势,看向李老爷,“李家是当地富户,只捐这区区一百担粮食?”

姚家人此时亦被推搡到县衙门口。

李老爷被噎得说不出话,他本想向黄巾军讨个好,却被架哪儿了。

他要是再多捐粮食,李家上下的生计难以保障,毕竟现有的田庄年年减产,来年能不能种出东西,还不好说。

话说到这儿了,若不多捐粮食,恐又丢了李家的脸面,得不偿失。

李老爷悠悠开口道,“那我李家再……”

李靖瞥见姚家几人,目光故意落在一旁的姚木兰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挑衅。

她大声道:“姚家可是咱们县城的大户,田庄也多,财力雄厚,不知姚家愿意捐献多少呢?”

姚博延正要拿出来的米袋往里收了收,“正好五斛米。”

李家儿子李威挑了挑眉,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哟,姚家可是比我们李家地多得多,怎么就捐这么点呢?姚姑娘,这可有些说不过去吧?”

周围的百姓听到李威的话,纷纷窃窃私语,有的点头认同,有的则露出怀疑之色。

姚木兰不为所动,依旧保持着淡然的笑容,“李大哥所言极是,但姚家家中老幼众多,实在无力捐更多。三日前,我姚家才刚捐了两百担粮,如今又多加这五斛米,李家当真也该多捐些。”

李靖然愤然上前,“她能随便冒认自己是姜将军的女人,说话能信么?”

姜九见两家争执,挥手示意安静,“凭李家的财力,至少得捐两百担。”

李家几人悻悻离去。

黄巾军士兵按顺序将百姓从包围圈中逐一拉出来,上交了五斛米的立刻被释放。

有些富户拿着米袋在木桶前徘徊,在黄巾军的催促下才把米倒入木桶。

而那些家境贫寒、无力缴纳粮食的百姓,则被押到一旁,等待死亡。

富户们则不敢有丝毫迟疑,争先恐后地将装满米粮的袋子堆到黄巾军脚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焦虑。

姚木兰见状,低声对姚文正说道,“爹,我们就眼看着这些百姓去送死么?”

姚文正边摇头边说道,“木兰,这种时候管好自己就成。”

姚木兰的声音近乎恳求,姚文正则垂眸,不再说话。

姚木兰有种很强的无力感,转头,跟其他百姓一样,等待着此时一言不发的姜九如何定夺。

姜九神色凛然,目光如炬,似是做出了决定,“把百姓逐一带来。”

此话一出,在场的百姓惊慌失措,像被惊起的鸟群,四散逃跑,有的甚至摔倒在地,狼狈不堪。

在喧闹的人群中,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双手抖动着,奋力扶着身边的拐杖,终究是不敌年轻人的腿脚,被挤倒在地。

怀抱着婴儿的妇女,个个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恐惧。几个走散的孩童无助痛哭。

广场上,百姓如潮水般被赶拢,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黄巾军的刀枪在昏暗中闪烁着寒光,围成一圈,将百姓们牢牢地困在中央。

“开始吧!”姜九坐在草垛上,面前摆着几只大木桶,他的眼神冷漠而淡定。

黄巾军士兵按顺序将百姓从包围圈中逐一拉出来,上交了五斛米的立刻被释放。

有些富户拿着米袋在木桶前徘徊,在黄巾军的催促下才把米倒入木桶。

而那些家境贫寒、无力缴纳粮食的百姓,则被押到一旁,等待死亡。

富户们则不敢有丝毫迟疑,争先恐后地将装满米粮的袋子堆到黄巾军脚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焦虑。

他们心中明白,只要交得够快、够多,便能换得片刻的平安。

百姓们的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畏畏缩缩,仿佛稍有不慎,就会引来黄巾军刀剑的无情砍杀。

而姜九却只静静地坐在那里,冷眼旁观,像是掌控生死的冷酷审判者。

轮到姚家纳粮,姚木兰提起粮袋朝姜九方向走去。

姚文正一把拉住她的胳膊,说道,“女儿家云英未嫁,抛头露脸不好。”

然后,老父亲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粮袋走过去。

看着姚文正略显佝偻的背影,踉跄地挤向人群。

姚博延大步追了上去,一手接过姚文正手上的米袋,“爹,给我。”

“快点”

“跟上……”

听见黄巾军的催促,身后传来一阵骚动,姚文正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

后面的人群急于前进,推搡之间,姚文正这年纪本就不如年轻人那般稳健,被身后的推搡一撞,脚下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

在这一瞬间,姚博延眼疾手快,迅速伸出手臂,一把搀住了父亲的腰,稳稳地将他扶住。

与此同时,他又敏捷地侧身一转,另一只手把旁边一个同样被撞得东倒西歪的妇人推到能立足的空位,避免她跌倒在地。

姚博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保护了姚文正,又照顾了旁边妇孺的安危。

“小伙子可真是个当兵的料啊!”

姚文正闻言,刚站稳,便挪到姚博延身前,眼中带着惊慌地看向刚说话的杨平。

“这位兵大哥抬举啦,这不过是假把戏,上不得真战场呐!”姚文正声线略显颤抖,手下意识地拉住姚博延,把他往后推了推。

姜九视线落在姚博延身上,嘴角微扬,“有余粮捐出来的,还可以免去家里男丁服兵役。”他边说,视线落在姚博延身上。

“姜九,我敬你杀贪官,救了我姐,是条好汉。我宁愿从军,也不愿你要挟我家人要粮……”姚博延忍不住怼了回去。

“你可愿意从军?”姜九鹰眸睨着姚博延。

姚文正闻言吓得立马跪倒在姜九面前,“我家小儿年少无知,信口雌黄,当不得真呢!”

姚木兰和姚博延正想把姚文正扶起来,姚文正双手合十地拜求道,“好汉,请您高抬贵手,饶过咱们姚家吧!”

姜九挥了挥手,让众人下去。

姚文正这才踉跄起身,忙拉着一双儿女站到了一旁。

杨平命人把征收的粮食拉走,跟姜九汇报道,“能收的粮食就这么多了,这些百姓怎么处置?”

此言一出,万籁俱寂。夜幕仿佛一张巨大的黑网笼罩着整个广场。

广场上,火把的跳跃光芒如同星星点点,将黑暗撕开了几条裂缝,却依旧显得光线黯淡。

围在四周的贫苦百姓被黄巾军紧紧包围,脸上的恐惧在火光中忽明忽暗,众人目光纷纷投向坐在草垛上的姜九。

他的身形笼罩在火光与黑暗交界的地带,冷峻的脸在明灭的火光中忽隐忽现,让人看不清喜怒。

周围的黄巾军士兵手持火把,火焰燃烧发出劈啪的声响,焦躁不安地等待着。

他们的目光不时向首领那边瞟去,有人已经拔刀出鞘。

火把的光辉在他们手中微微晃动,长长的影子拖曳在地面上,像在等候着时辰索命的夜叉。

姜九终于站了起来,他的身形显得尤为高大,额上的黄巾随风飘扬。火光映照着他脸上的伤疤,更如阎罗般可怖。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响彻广场:“把他们带来!”声音如同滚雷,在夜空中回荡,震得人心头发紧。

百姓们的喘息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而黄巾军士兵闻言却一齐向前压近,火把的光焰升腾而起。

姚木兰见黄巾军已经粗暴地押解百姓,情急之下,她才喊道,“姜九,你杀了这些百姓也无济于事,留他们一条活路,等有余粮再补交。”

姜九闻延,走下草垛,缓步走向姚木兰,眼神炯炯。

姚博延见状,上前拦在姚木兰面前,“别伤我姐。”

一个收藏一份爱!

一个评论一份情!

[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逼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