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手札摊开在书桌上,台灯的光晕笼罩着泛黄脆弱的纸页,上面是用一种特殊的、混合着朱砂与墨汁的颜料书写的繁体字,夹杂着许多抽象的符文和图解。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淡淡檀香的味道,那是陈默点上的,据说有助于凝神静气。
我们头凑在一起,逐字逐句地研读着。手札的开篇并非直接讲述力量运用,而是阐述了“契铃”的本质与“守铃人”的心法。
“铃为本心之镜,念为外缘之波。持铃者当如止水,映照万物而不染其尘,疏导百川而不夺其性。”
“意思是,铃铛是我们内心的镜子,外界的执念是波纹。我们要像平静的水面,能映照(感知)各种执念,但不能被它们污染(影响心智);能疏导(化解)它们,但不能强行改变其本质(扭曲他人的意志)。”陈默低声翻译并解释着,他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古朴的文字,眼神专注。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感觉这比解物理题还要晦涩艰难。
手札后面开始记载具体的冥想方法与感知技巧,如何将精神沉浸于与铃铛的连接中,如何像调整收音机频率一样,去捕捉周围环境中“执念”的波动,并初步判断其性质——是悲伤、愤怒、贪婪,还是爱恋、守护、遗憾…
我们尝试了整整一个下午,收效甚微。我最多只能感觉到手腕上的铃铛似乎与我有了一丝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共鸣,至于感知外界的执念?毫无头绪。那些文字描述玄之又玄,什么“灵台空明”、“意念如水”,对我来说如同天书。
陈默似乎比我稍好一些,他能长时间保持专注,眉头微蹙,仿佛在努力捕捉着什么,但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
“看来没那么简单。”他合上手札,揉了揉眉心,“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
挫败感像小小的虫子,啃噬着我的耐心。明明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却无法有效运用,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周一回到学校,一切都似乎恢复了正轨。姚静请了病假,据说在家休养,情绪稳定了许多。旧教学楼的事情被校方低调处理,没有引起太多波澜。
我和陈默的关系,在同学眼中似乎只是“走得近了些”的学习伙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条无形的纽带已经将我们紧紧系在一起。他会自然地帮我带早餐,会在课间将他认为有用的笔记推到我桌上,会在放学后送我回家,尽管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那本晦涩的手札和尝试那令人沮丧的冥想。
日子在平静(或者说,是表面的平静)中过去了几天。直到周四下午,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
我和苏雨坐在操场边的看台上聊天,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篮球场。陈默和几个男生在打球,他动作流畅,神情专注,阳光下挥洒的汗水都仿佛带着光。苏雨在一旁叽叽喳喳地点评着,而我看着他那份与平日里沉静截然不同的活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就在这时,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尖锐的感觉,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了一下我的感知。
我猛地一怔,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那感觉转瞬即逝,却留下了一丝清晰的余韵——冰冷,粘稠,带着一种…阴郁的怨恨?
是执念?!
我立刻集中精神,尝试按照手札上的方法,将意念沉入手腕上的铃铛。这一次,不再是毫无方向的摸索,那缕冰冷的怨恨感如同黑暗中的一丝蛛丝,虽然细微,却给了我明确的方向!
我的“视线”仿佛穿透了空间的阻碍,顺着那丝感应追寻而去——目标,竟然是不远处正在球场上奔跑的陈默!而那怨恨的源头…来自球场对面,树荫下站着的一个身影!
是杜鹏!
他并没有看比赛,而是双手插兜,斜靠在树干上,目光阴沉地、死死地盯着陈默的方向。那冰冷的怨恨感,正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虽然不算强烈,却像毒蛇的信子,充满了恶意和不甘。
他还在记恨陈默!记恨那天在禁区陈默让他颜面扫地,记恨陈默维护我!这股怨恨虽然被他压抑着,却如同暗火,在心底阴燃!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这就是…执念的感知?如此清晰,如此…令人不适。
几乎在我感知到这股怨恨的同时,球场上的陈默似乎也有所察觉。他在完成一个漂亮的跳投后,落地时目光锐利地扫向了杜鹏的方向,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继续投入比赛。
他也感觉到了!是因为我们都与“契铃”建立了连接,所以对这类负面情绪格外敏感吗?
那股冰冷的怨恨感持续着,像背景噪音一样干扰着我的感知。我尝试按照手札中“如止水”的心法,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只是“映照”,而不去“沾染”。起初很难,那怨恨的感觉像想要钻进骨髓的寒气,但当我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手腕铃铛那微弱的、平和的共鸣上时,心境竟真的慢慢平稳下来,那股怨恨感虽然仍在,却仿佛隔了一层透明的薄膜,不再能直接影响我的情绪。
我做到了!我成功感知并初步抵御了外界的负面执念!
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体育课结束,大家各自散去。陈默走到我身边,额发还被汗水濡湿,气息微喘。
“感觉到了?”他低声问,眼神清明。
“嗯。”我点点头,心有余悸,“是杜鹏…他在怨恨你。”
“意料之中。”陈默语气平静,似乎并不意外,“手札上提到过,持铃人本身容易吸引和放大周围的强烈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以后我们需要更加留意。”
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不过,你刚才做得很好。第一次明确感知到外源执念,就能稳住心神。”
被他夸奖,我的脸颊微微发热。
放学后,我们照例一起走。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长,今天的气氛却与往日有些不同。经过学校小花园时,陈默忽然停下了脚步。
“林晓晓。”
“嗯?”我抬头看他。
他转过身,面对着我,夕阳的金光在他身后勾勒出温暖的光晕。他的表情有些认真,又带着点罕见的……紧张?
“这个周末,”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市美术馆有一个很不错的古典油画展,听说…值得一看。你…有兴趣一起去吗?”
他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熟悉的淡红,目光专注地看着我,带着清晰的期待。
这不是讨论学习,也不是为了调查铃铛的秘密。这是一个……约会邀请。
心脏像是被柔软的羽毛轻轻搔过,瞬间加速跳动起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清晰地映着我有些呆愣的脸。
所有的嘈杂仿佛都在这一刻远去,世界里只剩下他等待回应的目光,和我如擂鼓般的心跳。
我看着他,看着他眼底那份小心翼翼的紧张和期待,看着他微微泛红的耳廓,看着他身后那片灿烂温暖的夕阳。
然后,我弯起眼睛,露出了一个同样带着点紧张,却无比明亮的笑容。
“好啊。”
简单的两个字,仿佛拥有魔力,瞬间驱散了他脸上所有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如释重负的、无比真实的、带着阳光温度的笑容。
“那说定了。”他轻声说,眼神温柔得像融化的琥珀。
我们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阳光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美的悸动。
新的挑战与责任固然重要,但属于少年少女的、纯粹美好的时光,也同样珍贵。
而我知道,无论前路是晴是雨,是平静还是波澜,我们都将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