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书,“啪”地一声合上了。
在这不大的马车内,这一声可谓是有些骇人。
裴熠不轻不重地叹了口气,再次看向那边的“小白脸”。在他眼中,此刻她正用那种小兔似的探究好奇的眼神看着他。
“小的失言了。”她飞速地垂下眼去,“抱歉。”
“过来。”
明凰垂下的视线立刻又抬起来望向他,可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和今日无数个时刻她看向他时那般。
她没来由地泛起一些不安,可想到这是官家的办公的正经马车,想来他也不至于乱来。于是,她缓慢地起身,小步地挪过去。
可这地方这么小,指甲盖似的,再怎么小步,转眼就到了他跟前。
她站着,他坐着。
就这样,两道视线交汇到了一处。
“为何觉得我要杀你?”
这……他怎么突然触及了这么严肃的问题。
明凰有些喉咙发紧,她虽然口口声声叫嚣着让裴熠有本事就杀了她,可正是拿准了他不会杀她,她才……叫嚣的。
这一下,像是拿住了她的命门。
“你自己……说过的。要么留在你身边伺候,要么死。”
“可你不是选了前者,也确实做到了么。”裴熠微微皱起眉,“我在你眼中,是言而无信之人?”
怎么一个问题比一个尖锐。
她无意识地绞着衣服下摆,殊不知这点小动作和脸上一点细微的表情都被那人尽收眼底,一丝不漏。
“又哑巴了?”
这一次,话里染了几分调笑。
见她还是低着头不再说话,裴熠也没了兴致,“罢了,你去坐着吧。”
忽然得了松动,她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可眼前的男人已经再次垂下眼,不再看她。在她看来,这便是裴熠一贯的“不想交流”的信号。
明凰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再看向他时,他已没了方才的模样,面上波澜不惊。
裴熠,阴晴不定。
她心中暗暗念叨着,还是乖顺地坐在原位。
看他这反应,不像是要把她骗去杀了的。
可就算他真的打算这么做,把她骗去南边杀了,她也无能为力。
这些天以来,明凰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裴熠这句话的份量。
“你生或死,皆在我的一念之间。”
-
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暮色沉沉,似一块青灰色绸缎自天际缓缓垂落,垂落在眼前浩瀚磅礴的南江之上。
南江码头没了白日的喧嚣,码头沿岸,黑衣玄甲的军士五步一岗,彻底戒严
所有民用商船、渔船早已被驱离至数里之外的下游水域,江面显得异常空旷、肃静,宽阔的渡口,只剩下江水拍打岸石的沉闷声响。
此刻这里不是寻常渡口,而是专供官船使用的“官码头”。
今夜,专供枢密使裴熠一人使用。
马车在渡口缓缓停下。
明凰听着外头传来的江涛拍案的响声,想撩开帘子往外看一看,可想到裴熠今日的嘱咐,她便不敢动了,只是有些好奇地透过车帘缝隙往外看去。
“会有人接你,待着别动。”
裴熠的声音自后头响起。明凰收回目光,垂首应着,“是。”
他起身,淡淡地瞥了低着头的女子一眼,带着不易察觉的细微笑意,撩开厚实的车帘下了马车。
外头,一条宽阔的青石堤岸深入江面。
堤岸尽头是一座宽阔的石砌平台,两侧矗立着高高的灯杆,杆顶巨大的防风灯已然点亮,将平台及其周边水域照亮。
裴熠并未著公服,只一身深青色锦袍便装。刚一下车,追风就为他递过去一件玄色披风。
伸手接过的同时,他低声吩咐:“看好她,按我之前说的办。”
追风颔首,“大人放心。”
裴熠罩上披风,目光沉静地望着前方的堤岸。
一名头戴黑色无脚幞头,身穿一袭浅绿色公服的中年男子,在两名军士的引导下,小步快趋行至裴熠跟前,躬身长揖道:“下官工部都水监提举南江码头务刘成喜,叩见枢相!”
“码头的事宜,可妥了?”
刘成喜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小官,平日里连工部侍郎的面都见不着,更别说能拜见裴熠这样的大官。
他将身子弯得更低了,几乎要弯成一个对折。从接到此项事务起,他那是日思夜想,生怕哪里做不好,一不小心小命不保。
准备了半月有余,人都消瘦了一圈,他自认万无一失,于是恭敬地回道:“回枢相的话,卑职已遵枢密院札子并开封府牒文,肃清码头,静候枢相。码头一应事宜已备妥,官船查验完毕,南江码头随时听候枢相调遣!”
裴熠闻言,只略一颔首,目光甚至未曾在那位奉御身上停留,淡淡道了一个字:“可。”
平台旁,泊着一艘长逾十丈、楼高两层的巨大官船。
船体通体由深色的硬木打造,船首雕着威猛的螭首船上灯火通明,但却紧闭门窗、异常安静。
唯有身披精甲、腰佩直刀的卫兵如同钉甲般钉在船舷两侧,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水面与岸边。
一块厚重的跳板连接着平台与官船,裴熠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船上这些官兵,隶属于和枢密院相互制约平行的机构——三衙。
他们是侍卫步军司下辖的虎翼水军,日常负责皇帝的宿卫,也经常被派遣执行护送重臣、押运重要物资。
裴熠此次领了皇命,凭借枢密院的调兵文书,是有权命令和指挥这支队伍的。
在本次南下任务中,他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
但,他们效忠的是皇帝,日常管理他们的是三衙的将帅。
他们,是皇帝的人。
或者,是慕容峥的人。
裴熠登船时,一名身着青色戎装、腰挎制式军刀的军官立刻上前抱拳行军礼,声音洪亮:“末将步军司龙卫右厢都头张士杰,奉殿帅钧旨,率本都弟兄护卫枢相南下!此行一应舟船护卫之事,但凭枢相差遣!”
裴熠只是淡淡颔首:“有劳。”
“枢相,您的住所在主舱,请。”
“张都头。”
张士杰立时站得板正,“在,悉听枢相吩咐!”
“此次南下,圣上命我秘带一人同行,你们长官亦不知晓。”裴熠负手站在甲板,夜风呼啸卷起他的披风下摆。
“本官须得告诉你一句,此事是绝密,若是泄露出去……”他勾唇,“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士杰的直属上司是龙卫右厢都指挥使,地位远不及裴熠,更不似他这般在圣上面前得势。
如今谁不知晏国和北朔交好,这裴大人又是北朔的皇子。
虽不知晓上头大人们的弯弯绕绕,可他是知道的——决不能得罪裴熠。
既然裴熠这般说了,他便老实听命,至于这件秘事真假与否,不是他该操心的事。
“是,下属明白了。”
“其他事宜交由枢密院的人来办,你们好生站岗便是。”
“遵命!”张士杰抱拳,往方才所站的岗位走去。
裴熠往船舱走去,侧头低声问追风:“孙大人的事,圣上可知晓了?”
“已经回禀过了,这个时辰,想必大典已结束了。”
裴熠点点头。
没有旨意,便是不打算追究了。
不论孙大人死于谁的手,此时追究起来,都不好收场。
裴熠看得明白,慕容枭自然也能看得明白。
“倒是在宫中遇上了公主,她对咱们的人又问了许多。”
“问了什么?”
“约莫是孙大人横死一事吓到她了,想知道大人是否无恙。”
裴熠“嗯”了一声,不再多说。
-
明凰在马车内等了好一阵,裴熠那些案宗书卷都被追风尽数取走,还没有人来领她,她都要怀疑裴熠到底还带不带她去了。
“公子,船上已备妥,您下车罢。”
终于。
明凰清了清嗓子,刻意压粗了嗓音,“好。”
她下了马车,一阵裹着潮湿江水的阴风忽地刮过,才从车内的温暖抽身的明凰还未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寒冷,猛地打了个寒颤,拢紧了披风和兜帽。
“公子,请。”
一名富贵人家打扮的“男子”,举手投足却做足了小厮的样子,那人背对着他,领着他往那高大的官船上去。
渡口人烟稀少,只有岸边每五步站着穿着铁甲的官兵,手中拿着长枪,面向江岸。
上了船,又是另一种官兵,明凰的面容隐在兜帽,她偷偷打量了几个。看样子,倒像是禁军。
个个站得笔直,紧盯着江面,还有些站在船身最高处瞭望的。
看来,裴熠这阵仗还真不小。
跟着小厮进了船舱,到了外间区域,明凰本以为会在这里的某间房停下,谁知那小厮脚步不停,直直往主舱的房间走去。
她不禁放慢了脚步,喊住“他”:“等等,这不是裴大人的房间么?”
这是一艘二层高的官船,甲板下的房间是供官兵们居住的。官船上层,船首便是她方才看见的那些禁军站岗守卫的区域,船尾一般是厨房、以及裴熠带的侍卫居住的区域。
船中这块核心区域便是裴熠主要活动的地方,方才已经走过了船舱的外间,再往里,便是主舱了。
“大人吩咐了,公子住在紧邻主舱的独立小间。”
她这才松了口气,“行,走吧。”
小厮叩响主舱的门板,“大人,公子到了。”
里头裴熠低沉的声音传来:“进来。”
小厮侧身,垂着手恭敬道:“公子,请。”
明凰狐疑地看着他,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身形,身影比一般男子还要瘦削,越看越觉得狐疑。
但还是并未多言,点点头,推开了门。
屋内一切陈设都被牢牢固定在舱壁或地板上,以抵御风浪颠簸。空气里弥漫着 冷冽的松木香,壁上挂有一幅小而精的山水画,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
裴熠便坐在船舱窗户正对着的那宽大书案之后。
案上摆着几卷书卷,陈列着玉镇纸、银笔架、一方端砚,以及一个用来固定青瓷茶杯的沉香木托。
她轻手轻脚走进去,“大人。”
裴熠正垂眸看着案上的书页,闻言抬起头来看她。
白净秀气的小书生模样,肩上背着一个包袱,低眉顺眼地站在案前。
“苏公子来了?”他笑起来,“为保障你的安全,委屈你住在小间里了。”
明凰眨眨眼,不知道他在唱哪出。但还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多谢大人,为我思虑颇多。”
裴熠轻轻颔首,“你且先去歇息吧。”
她左右环顾了一下,这是用于书房会客的区域,与之相邻的便是一扇雕花木门,那里想必就是他睡觉的地方。
小间?没看到。
见她左顾右盼地打量着,裴熠微笑着为她指了一条明路。
他抬起食指指向那扇门,“那里。”
小作者第一次写文,十分感谢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