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同频痛觉 > 第10章 归途与灯火

同频痛觉 第10章 归途与灯火

作者:十四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6:17:01 来源:文学城

周日上午快十点的光景,阳光透过印着淡雅竹叶的窗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而静谧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明亮的光柱中无声起舞,仿佛时光本身都被放慢了脚步。阮笙坐在书桌前,笔尖在摊开的物理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凌乱的线条,那本厚厚的练习册停留在同一页已近半小时,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符号,此刻像一群焦躁而陌生的黑色蝌蚪,无论如何也无法游进她那被疲惫和空洞占据的大脑。

手机屏幕猝不及防地亮起,伴随着一阵不容忽视的震动。林净发起的群视频邀请,像一道毫无预兆的惊雷,悍然撕裂了房间里小心翼翼维持着的脆弱静谧。

心脏猛地一缩,骤然停跳了一拍,随即又失控般狂跳起来。指尖条件反射地悬停在冰冷的、象征着拒绝与安全的红色按钮上,微微颤抖。这种直接的、近乎**的面对面联结方式,要求她将此刻最真实的状态——包括身后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空间、她脸上可能无法掩饰的苍白与倦怠——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同伴们清澈的目光中。这太危险了,像剥开伤口展示脓血。

最终,一种不想显得太不合群、不想轻易辜负这份灼热热情的小心翼翼,混合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对窗外世界的渴望,艰难地战胜了深入骨髓的退缩本能。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汲取所有可用的勇气,抬手迅速理了理额前可能有些凌乱的碎发,又下意识地拉了拉家居服的领口,确保手机镜头能捕捉到的背景,仅仅是身后那面素净的、没有任何装饰与生命痕迹的苍白墙壁,一个她所能营造的最安全、最中性的虚假空间。然后,她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按下了那个绿色的、象征着连接与风险并存的接听键。

四个小窗口同时亮起,像四扇骤然被推开的、通往截然不同宇宙的窗,瞬间展露出风格迥异的风景与气息。

“哈喽!早上好呀各位!”林净活力满满、几乎要溢出屏幕的脸占据了不小的一块画面。她似乎刚结束晨间运动,额角还带着细密的汗珠,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背景是她家那个看起来有些杂乱却充满鲜活生活气息的客厅——沙发上随意扔着几个毛绒可爱的抱枕,墙角堆着一些运动器材,阳光暖融融地照进来。

“早。”沐羚的声音传来,平静无波,像清晨无风的湖面。她的窗口背景是一个充满艺术感与理性秩序的房间,阳光从宽敞的窗户倾泻而下,清晰地照亮了画架上那幅未完成的、色彩大胆的画作,墙角堆叠着整齐的颜料罐,地上散落着一些素描稿,像一个正在创作中的、小型而专业的工作室。

最让阮笙在意的,是郁纾的窗口。她出现在镜头里的样子,依旧带着那股与生俱来的、难以接近的矜贵与疏离感。背景是一个极其整洁、装修考究到近乎 sterile 的样板间,线条利落冷硬,色彩是单调的黑白灰,宽阔的书桌上除了薄薄的笔记本电脑和几本精装书,几乎看不到任何带有个人情感的多余物品。她穿着质地精良、剪裁合身的浅色家居服,坐姿自然而端正,无可挑剔,只是微微颔首,算作打招呼,像一幅被精心装裱、悬挂在美术馆里的昂贵静物画。

而阮笙自己,心脏还在方才那阵突如其来的惊悸中余震未消,只能对着镜头,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中脆弱的平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被挤压过的紧张:“早。”她的窗口背景,是那片刻意营造的、空洞的苍白。

“哇,笙笙你的房间好干净!像没人住过一样!”林净立刻像个充满好奇的现场记者一样点评起来,试图用她过剩的热情融化初次视频可能存在的冰层,“鱼鱼你那边好像高级博物馆!安静得我都不敢大声呼吸了!羚羚你那边……嗯,很有艺术气息!是抽象派废墟风格吗?”

“这叫创作过程中必然的熵增现象。”沐羚推了推鼻梁上滑落一点的黑框眼镜,精准吐槽,目光扫过林净的背景,“比起某个明确已被零□□灵悄然占领的沙发角落,我认为我这里更接近宇宙真理的无序与创造之美。”

“要你管!这是生活气息!人间烟火!懂不懂啊你这个科学怪人!”林净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反击,但语气里没有丝毫真正的怒气,只有亲昵的、习以为常的斗嘴乐趣。

阮笙看着她们俩如此自然而熟稔的、充满生命力的互怼,紧绷如弓弦的肩线终于微微放松下来几毫米。她像一个小小的、谨慎的宇宙探测器,默不作声地观察着每一扇“窗户”背后那个鲜活而陌生的世界,感受着不同家庭环境所塑造出的、截然不同的生活质地与灵魂气息。

就在这时,郁纾那边传来几声零散的、清脆而干净的钢琴音。不是成调的曲子,只是几个音符被一只仿佛无心又带着某种韵律的手随意而优雅地按下,打破了那边如同深海般的绝对寂静,像几颗圆润的石子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漾开细微的涟漪。

阮笙的心却被这几个看似随意的音符轻轻撞了一下。是《兴许百年》副歌里的几个关键音。她下意识地、猛地抬起眼,目光精准地投向郁纾的窗口。

几乎在同一时刻,郁纾的目光也正好从屏幕上方抬起,落在她的小窗上,两人隔着冰冷电子屏幕构筑的虚拟空间,视线有了一刹那短暂而清晰无比的交汇。郁纾浓密睫毛下那双颜色偏深的眼眸,此刻似乎比平时更沉静了些,像蕴藏着星光的夜空。她什么也没说,脸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波动,只是放在镜头之外、虚搭在黑白琴键上的修长手指,又仿佛不经意地按下一个低沉的、带着些许胸腔共鸣感的琶音,像一声跨越了数字信号的、无言的问候与确认。

“咦?鱼鱼你在弹琴吗?”林净的注意力立刻被这细微的声响吸引过去,像发现了新大陆般雀跃。

“随便按按。”郁纾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语气淡然得像在评论窗外无关紧要的天气,轻描淡写地将那片刻唯有她与阮笙懂的微妙互动揭过,不留痕迹。

“来来来,趁着人齐,分享一下周末日常!”林净的兴致总是来得又快又高涨,她热衷于这种集体的、透明的快乐分享,仿佛这样就能将彼此拉得更近,“羚羚,给我们看看你的新画!让我们接受一下艺术的熏陶!”

沐羚似乎几不可查地、极其轻微地叹了口气,像是无奈于这种被迫的“展示”,但终究还是依言,动作略显僵硬地将手机镜头转向身后的画架。那是一幅尺寸不小的画作,画布上是大片混沌、沉重纠缠的深蓝与暗紫色块,如同深夜躁动不安、酝酿着风暴的冰冷海面,而在画面的中央,有几道尖锐的、不规则的、仿佛用尽力气挣脱出来的亮黄色笔触,强行撕裂了这片沉郁,像划破夜空的绝望闪电,又像灵魂深处无声的呐喊。

“哇,这颜色……”林净心直口快,脱口而出,“感觉有点……有点压抑啊宝贝儿!”

“尚未命名。”沐羚避开了关于心情的直接询问,声音依旧维持着惯有的平静,将镜头转回自己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目前阶段,仅视为色彩与情绪表达的客观练习。”

在这份被同伴间轻松氛围奇异包裹着的、短暂的安全感中,阮笙望着屏幕上三张鲜活而坦诚的面孔,她们如此自然地将自己世界的一角、甚至是那些不那么明亮的角落展示给她看。一种被无条件接纳、被深刻信任的暖流,悄然冲刷着她冰封的心防。一句几乎是脱口而出的低语,轻得像一声疲惫的叹息,逸出唇边:

“你们……真好。”

话音刚落,一股强烈的、几乎让她窒息的后悔感就猛地攫住了她!她们才认识多久?这样的感慨显得多么突兀、多么矫情、多么不合时宜!说不定她们只是觉得新鲜,只是一时兴起的玩伴,她这样说会被她们暗自嘲笑吧?觉得她太过轻易交付信任,太过天真可笑。她立刻像受惊的含羞草般垂下眼睫,不敢再去捕捉屏幕上任何可能存在的异样反应,脸颊不受控制地烧了起来,滚烫一片,恨不得立刻有个地缝能钻进去,或者时间能倒流,让她把那句蠢话吞回去。

然而,预想中的尴尬沉默或礼貌的疏远并没有发生。郁纾清冷而独特的声音再次响起,像一片薄荷叶带着稍许的凉意,却奇异地、有效地抚平了她内心慌乱的褶皱:“我们都很好,”她看着阮笙,目光沉静而肯定,像是在陈述一个宇宙真理,“所以我们才成为朋友。”她不仅肯定了阮笙的感慨,更肯定了这段刚刚破土萌芽、却已显露出坚韧生命力的友谊。其他两人也立刻反应过来,林净开始用一种夸张的、充满喜剧效果的方式,掰着手指数落她亲爱的发小沐羚的各种“令人发指”的“缺点”,最后发现自己两只手都快不够用了,才用一种故意气死人的、甜腻腻的语气总结道:“羚羚,没事的哦,乖宝宝,就算有那么多‘缺点’,你在姐姐心里还是很好的呢~”。后续沐羚似乎采取了某种超出语言范围的、略带“暴力”的制止手段,此处暂且不表。气氛瞬间又被拉回了熟悉的、令人安心的、互怼打闹的轻松频道。

她们的笑闹声,像温暖而有力的波浪,将她从自我谴责的尴尬漩涡中稳稳地打捞出来,让她紧绷到几乎要断裂的神经,终于松弛了那么微不可察的一点点。也许,在这个小小的、由她们构成的象限里,她可以不用时时刻刻都那么完美,不用那么如履薄冰地警惕。

就在林净打算跳过这个让她(单方面)吃了点小亏的话题,准备说点什么别的来彻底缓和气氛的时候——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却在阮笙听来如同耳边炸开惊雷的门锁转动声,猝不及防地、尖锐地刺入了这方小小的电子空间!

她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四肢冰凉!

几乎是超越思维的本能反应,她甚至来不及有任何思考,拇指以一种近乎痉挛的、带着残影的速度猛地划过屏幕——视频通话那充满生机与连接的界面瞬间消失,被一个事先早已打开、伪装好的计算器APP那冰冷枯燥的界面所覆盖。她的动作幅度太大,太慌乱,猛地带动了桌面上那只陶瓷笔筒,里面几支散放的笔“哗啦”一声脆响,尽数滚落在地,发出刺耳而令人心慌的声响。她的脸颊在刹那间血色尽褪,变得惨白,心跳如失控的野马在胸腔里疯狂冲撞,几乎要破膛而出,一种被当场抓获、无所遁形的巨大恐慌,像冰冷的手死死扼住了她的喉咙,让她无法呼吸。

房门被推开一条不宽不窄、足以窥探内情的缝隙。母亲的身影就站在那片走廊的阴影里,没有完全进来,目光却像最精密的雷达,先是极具压迫感地扫过她慌乱失措、血色尽失的脸,然后锐利地落在桌面上那亮着计算器界面的手机,以及地上散落一地的、仿佛在无声控诉的笔。那目光里带着审视,带着不容错辨的疑问,像无形的X光,试图穿透她仓促构筑的脆弱表象,直抵真相。

“在干什么呢?弄出这么大动静。”母亲的声音听起来依旧温和,却在那温和之下,带着不容错辨的、细细密密的探究,像柔软的、却足以缠缚住猎物的蛛网,悄然缠绕上来。

“没、没什么!”阮笙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而控制不住地有些变调,她努力维持着最后一丝镇定,几乎是立刻弯腰下去捡拾那些散落的笔,借此笨拙地避开母亲那令人无所遁形、仿佛能看穿一切的视线,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绝望地叫嚣着,“在……在算题,不小心,不小心碰掉了。” 她只能在心里疯狂祈祷,祈祷母亲没有听到之前视频里传出的任何一丝笑闹声,没有看到那瞬间消失的、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界面。

母亲的视线在她低垂的、试图掩饰的头颅和那部沉默的手机之间来回徘徊了几秒,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仿佛在权衡,在评估她话语的真实性。最终,她只是淡淡地、听不出情绪地说:“认真点,别老分心玩手机。你外公让你中午记得练字,别忘了。” 说完,目光又不容置疑地在房间里逡巡了一圈,像最严格的安检员在检查是否有任何违禁品或越轨的痕迹,才缓缓地、带着无形的压力,带上了门。

脚步声渐远。

阮笙维持着弯腰捡笔的姿势,久久没有动弹,像一尊被瞬间石化、凝固在惊恐中的雕塑。后背惊出的冷汗已经迅速浸湿了薄薄的家居服,黏腻而冰冷地贴在皮肤上,一种混合着屈辱、愤怒、后怕和深深无力的情绪,像冰冷刺骨的潮水般,彻底淹没了她。那种随时随地、毫无**可言、如同生活在透明鱼缸里的被监视感,像一条冰冷滑腻的毒蛇,缠绕着她的脖颈,缓慢而持续地收紧。

而门外,那低气压并未随着房门的关闭而消散。相反,它迅速凝聚、升级,演变成一场令人心惊肉跳的风暴。外公那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的刻薄与怒意的训斥声,清晰地、毫无阻碍地穿透了并不隔音的房门,显然是针对刚刚离开的母亲,那怒火如同实质般灼烧着空气:

“……你就由着她一天到晚关在房里?啊?!抱着个手机魂不守舍,像什么样子!心思根本不在正道上!女孩子家,静不下心,沉不住气,以后能有什么出息?!都是你!都是你给惯坏了!”

那声音像淬了冰的鞭子,带着倒钩,一下下狠戾地抽打在阮笙的耳膜和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她猛地闭上眼,指甲无法控制地深深掐进掌心的软肉里,试图用这清晰尖锐的物理疼痛,来对抗、来转移那言语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暴力与窒息感。

母亲的回应传来,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仿佛弦将崩断的哽咽与颤抖,对她自己的父亲,她似乎永远只有这一种绝望而无力的控诉:“爸!您是不是……是不是非要逼死她您才甘心啊?!她已经……她已经这样了!”

“我逼她?是我逼她还是你们自己没用?!教出这么个……”外公的怒火如同被浇上了热油,轰然窜得更高,言辞更加激烈难听。

这时,父亲那永远带着疲惫与焦躁的声音介入,试图平息这场因他女儿而起的、无休无止的家庭风暴:“好了!都少说两句!孩子妈,你也冷静点!爸,您也消消气……”

然而,母亲那无处宣泄的、对自身无力和对父亲权威无法直斥的怨愤与委屈,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决堤的宣泄口,猛地转向了身旁的丈夫,声音凄厉得变了调,字字泣血:“你闭嘴!都是你!都是你当初那句‘白眼狼’!你知道你那句话给她留下多深的阴影吗?!啊?!像把刀子扎在她心上!要不是你那句话……要不是你那句话……她上次怎么会……怎么会进医院?!我亲眼看着的……我看着她躺在那里……我看着我的女儿都快活不下去了你知道吗?!!”

父亲像是被瞬间击中了最脆弱、最悔恨的要害,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苦、惊怒与巨大的懊悔:“你……你怎么又提这个!陈年旧事了!当时是我糊涂!是我不对!可你现在翻出来提这个有什么用?!有什么用?!”

“我怎么不能提?!我就要提!你明知道奶奶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明知道那是她心里最深的疤!最不能碰的地方!你怎么就能……怎么能用那么狠的话往自己女儿心上戳?!你现在又来装什么好人?!扮什么慈父?!” 母亲的声音彻底崩溃,泣不成声,积压已久的委屈、愤怒、恐惧和对女儿的心疼,如同海啸般决堤而出,将她自己也淹没。

“我……我不是……我当时也是急了……我……”父亲的声音弱了下去,充满了被反复撕扯伤口的痛苦和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无力感,像一只被彻底击垮的、发出哀鸣的困兽。

外公持续不断的怒斥、母亲彻底崩溃的泣血指责、父亲痛苦不堪的解释与懊悔……三种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破坏力的声音激烈地纠缠、碰撞在一起,将门外那片小小的客厅,瞬间变成了一个令人极度窒息、充满硝烟与绝望的情感战场。每一个字,每一句哭喊,都像一把把烧红的烙铁,隔着薄薄的门板,狠狠地、反复地烫在阮笙的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焦痕。

“哇——!” 小女孩被这激烈到恐怖、充满成人世界狰狞面的争吵彻底吓坏,爆发出惊恐万状的、撕心裂肺的尖声哭嚎,那哭声里充满了最原始的、对安全感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恐惧。

“吵什么吵!都给我闭嘴!曦曦回房间去!不许出来!再哭连你一起打!” 母亲的声音在极致的哭喊与愤怒中陡然拔高,失去了所有往日的温和,对着被吓坏的、最弱小的阮曦厉声训斥,那声音尖锐而扭曲,充满了她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绝望和迁怒,将更大的恐惧与伤害,施加给了那个全然无辜的孩子。

门内,阮笙死死咬住自己的下唇,直到尝到了清晰的、带着铁锈味的咸腥。她听着门外这场因她而起的、混乱而丑陋到极点的家庭厮杀,听着母亲那句泣血的“逼死她”,听着父亲被反复撕扯、鲜血淋漓的旧伤疤,听着妹妹被这恐怖场景吓坏的、绝望的哭声……一种冰冷的、近乎麻木的、深入骨髓的绝望,将她彻底淹没、吞噬。她像被封在透明琥珀里的虫子,看得见一切,听得见一切,却动弹不得,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眼睁睁看着,听着,感受着。她的存在本身,似乎就是一场无法被饶恕的原罪,是引爆所有矛盾的根源。

这番混乱而尖锐到极点、将家庭最不堪一面**展露的争吵,每一个字,每一句哭诉,都一字不差地,通过网络信号,清晰地、残酷地传到了另一端,三个女孩的耳中。那些血淋淋的、带着家庭暴力和情感虐待真相的碎片,毫无遮掩地、粗暴地摊开在她们面前。

阮笙维持着那个弯腰的姿势,像一尊被瞬间抽走了所有灵魂与生气的石雕,凝固在无边无际的绝望里。她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了,那里只剩下一片死寂的、被彻底碾碎的荒原。世界在她周围仿佛按下了静音键,只有门外那些刀子一样淬毒的话语,在耳边反复回响、切割,永无止境。

那个小小的、依旧悬浮在手机屏幕上的视频窗口里,林净已经瘫软下去,消失在了镜头之外,只能看到她死死咬住自己手背以抑制哭声的、用力到泛白的指节,眼泪汹涌而出,无声地浸湿了屏幕那一角;沐羚的脸色惨白得如同新刷的墙壁,手中那支珍贵的画笔“啪”一声掉在地上,滚落到角落,她浑然未觉,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里阮笙那单薄而绝望的背影,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巨大的震惊与深沉的悲悯,仿佛想穿透这冰冷的电子设备,来到她身边;而郁纾,依旧坐得笔直,如同风暴中屹立不动的礁石,但那双总是平静无波、如同深潭的眼眸里,此刻正翻涌着惊心动魄的、黑色的惊涛骇浪,她放在琴键上的那只手,指节因为极度用力而紧绷到泛白,几乎要生生折断那坚硬的象牙键,白皙手背上淡青色的血管清晰地凸起、蜿蜒。

【与此同时,“今天吃什么”三人小群(临时作战指挥部)】

信息在长久的、死寂般的、被巨大冲击震住的沉默后,才艰难地、断断续续地跳动起来。

「净说大实话」:「………………………………」

「净说大实话」:「(发送了一个彻底崩溃、泪流满面的表情)」

「净说大实话」:「她们……她们怎么能这么说……『逼死』……『白眼狼』……『进医院』……她们到底……到底对她做了什么……」

「发呆的鱼」:「……」

「冷静的西瓜」:「我的认知数据库被暴力刷新。人类亲子关系中的语言暴力与情感绑架阈值,远超我的原有模型估算。怎么会存在这样的……家长。」

「净说大实话」:「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笙笙她……她一直在这种环境里……」

「发呆的鱼」:「静默。陪伴。通道必须保持绝对畅通。」

「冷静的西瓜」:「同意。此刻,我们是她唯一能透气的、与外界连接的缝隙。绝不能断线。」

「净说大实话」:「(发送了一个用尽全力、几乎要勒死对方的拥抱表情)我在这里……我一直在这里……笙笙,我们都在……」

「发呆的鱼」:「(将自己的群昵称临时改为“呼吸”)」

「净说大实话」:「(立刻将自己的群昵称临时改为“缝隙”)」

「冷静的西瓜」:「(紧随其后,将群昵称改为“在线”)」

门外,那场混乱而伤人的风暴余波持续了很久,才在一种精疲力尽、各方俱伤的压抑呜咽与沉重叹息中,逐渐低下去,仿佛暴风雨过后的一片狼藉。过了一会儿,阮笙听到母亲似乎抱着哭到几乎脱力、仍在微微抽搐的妹妹,脚步沉重而拖沓地离开了客厅,走向另一个房间。

又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她的房门被极轻地、带着试探性地推开一条细缝。一个小脑袋怯生生地探了进来,是阮曦。她眼睛肿得像两个熟透的核桃,小脸上满是纵横交错的泪痕,像一只受尽惊吓、刚刚逃离猎人陷阱的小兽,蹑手蹑脚地溜了进来,然后飞快地把门在身后掩上,仿佛外面那片空间里还游荡着会吃人的恐怖怪兽。

“姐姐……”她迈着小步子跑到阮笙身边,冰凉的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角,仰着头,声音因为长时间的哭嚎而沙哑不堪,带着巨大的、尚未平息的恐惧和后怕,“外公和妈妈……还有爸爸……吵得好可怕……好凶……曦曦好怕……真的好怕……” 她的身体还在无法控制地微微发抖,传递着清晰的惊悸。

阮笙看着妹妹那双纯净眼眸里映出的、自己此刻破碎而苍白的倒影,那倒影显得如此渺小、无助。心脏像被一只无形而冰冷的手死死攥住,挤压得她无法呼吸。她伸出手,动作有些僵硬、机械地擦掉妹妹脸上湿冷的泪痕,指尖一片冰凉。

阮曦本能地往她身边靠了靠,寻求着唯一的温暖和庇护,用更小的、带着残余哭腔的气音,断断续续地说,像是在分享一个她无法承受的巨大秘密:“姐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哦……我刚才……偷偷听到妈妈哭了,哭得好伤心。”

她抽噎着,努力回忆并复述着那些对她而言过于复杂和沉重的词语,带着孩童式的、试图将零碎信息连接起来的简单逻辑:“妈妈说……家里钱不够了……变得好紧张……因为……因为姐姐生病要花很多很多钱……妈妈说……妈妈说……‘要是没有这笔额外的开销就好了’……”

小女孩努力理解着“钱不够”、“开销”这些词语背后的含义,仰起满是泪痕的小脸,大眼睛里充满了真实的困惑和一点点属于孩子的、对美好事物的单纯向往与比较,她小声地、带着某种天真的残忍问道:“姐姐……是不是……是不是你没有生病,不用花那么多钱……曦曦就能……就能有新裙子了呀?像小美那样漂亮的……”

紧接着,她仿佛突然意识到这话可能带来的伤害,立刻用力地、急切地摇头,小手更加紧紧地抓住阮笙的袖子,带着哭腔慌忙补充,仿佛怕最爱的姐姐会因此消失或难过:“可是……可是曦曦很喜欢姐姐!非常非常喜欢!比喜欢新裙子还要喜欢一千倍一万倍!姐姐,你能不能……能不能不要生病了呀?快点好起来,好不好?那样……那样妈妈就不会哭了,家里就有钱了,我们都能开心了,对不对?”

阮笙看着妹妹那张写满了未褪恐惧、天真困惑和全然的依赖的脸,听着那混合着孩童最纯粹期盼与最无心残忍的话语,喉咙像是被冰冷的铁钳死死扼住,连一丝微弱的声音、一句简单的解释都无法发出。妹妹那稚嫩而直接的话语,像一把没有开刃却沉重无比的钝刀,在她早已伤痕累累的心上反复地、缓慢地切割,比门外任何激烈的争吵和尖锐的指责,都更让她痛彻心扉,更让她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与负罪。她的存在,她那无法摆脱的疾病,似乎真的成了剥夺妹妹简单快乐、拖累整个家庭经济、让母亲以泪洗面的、沉重而可耻的根源。那负罪感像一块不断增长的、冰冷的巨石,将她向着名为“愧疚”的黑暗深渊,无情地拖拽、碾压下去。

她不能回答。她任何的解释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她只能伸出颤抖的手臂,将妹妹那依旧在微微发抖的小身体紧紧地、仿佛用尽余生力气般抱在怀里,把脸深深埋在她带着泪水咸味和孩童特有奶香的、温暖柔软的颈窝里,无声地、独自承受着这份以最纯粹、最残酷形式呈现的、名为“爱”的沉重负担与枷锁。怀抱温暖,她的心却一寸寸冷下去,沉入不见天日的、冰冷刺骨的绝望冰渊。她抱着妹妹,像抱着自己无法推卸的、与生俱来的罪。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用尽全身残余的力气,勉强哄着被恐惧和困惑填满的妹妹,让她带着这份过于沉重的“秘密”,悄悄溜回自己房间,暂时逃离这片刚刚经历风暴、满地狼藉的情感战场。

房间里再次只剩下她一个人,以及手机屏幕上那个依旧沉默悬浮着、仿佛在静静守望的视频小窗。她像被彻底抽空了所有力气与灵魂,虚脱般瘫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做了几次深沉的、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挤压出来的呼吸,才终于积聚起一丝微弱的、如同风中残烛般的勇气,伸出手指,轻轻点开了它。

三张熟悉到令人心碎的脸庞立刻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没有人说话,没有任何催促,只是静静地、专注地看着她。林净的眼睛又红又肿,脸上泪痕交错未干,但努力对着她,扯出一个无比艰难、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深切心疼的笑容;沐羚对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是仿佛共同经历过一场生死风暴后的、深沉的悲悯与一种决绝的、誓要守护到底的坚定;郁纾的目光沉静如风暴过后深邃的海,却仿佛有黑色的、不屈的火焰在海底静静燃烧,带着一种无声却重若千钧的誓言。

没有人问她关于“逼死”、“白眼狼”、“进医院”或者“钱不够”的任何细节,也没有人空洞地安慰她说“一切都会过去”、“别往心里去”。

因为她们都听到了。她们听到了这个家庭最**、最残忍、最不堪的真相,听到了那压在阮笙稚嫩肩膀上的、几乎要将她脊梁压断的,来自至亲之人的、关于她存在价值的残酷拷问与否定。任何轻飘飘的言语,在此刻这沉重如山的现实面前,都显得无比轻薄、虚伪甚至是一种亵渎。她们只是在那里,用目光,用沉默,用存在本身告诉她:我们知道了。我们知道了你最深的绝望,最痛的伤疤,最难以启齿的负累。但我们还在,并且,我们会和你一起,面对这一切。你不再是一个人。

林净用手指,比了一个小小的、还在微微颤抖的、却无比坚定执着的爱心形状。

沐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口中所有因愤怒和悲伤而产生的郁结彻底吐出,她开口,声音因情绪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带着磐石般的、不容动摇的坚定:“我那幅画……我想好了,它就叫《活着》。”

郁纾则再次伸出手,在镜头之外,在那片属于她的寂静空间里,用修长的手指,弹奏了一小段极其缓慢、沉重、如同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前行,却在最低沉的音符中,隐隐透出一股不屈生命力的低音旋律。那旋律像在为一个濒临破碎、坠入深渊的灵魂,注入支撑下去的最后力量,一首无声的、却充满力量的安魂曲与战歌。

阮笙深深地低下头,眼泪终于彻底决堤,汹涌而出,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无法抑制。她没有去擦,也没有试图掩饰,任由它们肆意流淌,滴落在摊开的、写满了无用公式的物理练习册上,晕开一片绝望而又带着一丝奇异解脱感的、深色的湿痕。在彻底的、仿佛世界都已崩塌的毁灭中,她被接住了。这是一种她短短十七年人生里,从未体验过的、复杂而珍贵的感觉。

也就在这时,沐羚的私信窗口,在手机屏幕的角落,安静地跳动起来。

「冷静的西瓜」:「她们的声音,很吵吧。那些用‘为你好’、‘家庭责任’精心包装起来的话,每一句,都在试图否定你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冷静的西瓜」:「别被她们的话困住,阮笙。你的价值,从来不由她们的定义、由你的病情、由你是否‘省钱’来决定。」

「冷静的西瓜」:「我们看见的阮笙,敏感、坚韧、善良,会在甜品店分享冰沙,会悄悄观察关心同伴,会比她们口中那个被定义的影子,真实、生动、有价值得多。」

这不再是最初那个略显突兀的、关于林净拉群初衷的解释,而是基于刚刚亲耳听闻的、对阮笙所处情感暴力环境的精准洞察与剖析,以及对她内在核心价值的、坚决而无条件的肯定。是沐羚式的、剥开一切世俗表象与家庭强加标签的、最本质的守护。

「悲伤土豆饼」:「嗯……我明白了。」

她明白了。她彻底明白了。她明白了沐羚话语里那冷静理智之下所包裹的深切关怀与守护——她的价值无需由那个充满否定、压力和经济焦虑的家庭来定义;明白了自己为何能被这个小小的、看似奇怪的圈子所接纳、所珍视——因为她们看见的是“阮笙”本身,是她灵魂的质地,而非她的“问题”、她的“病”或她所带来的“麻烦”;更明白了屏幕上那三张此刻无比真切、带着泪痕、愤怒与决绝的脸,对她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她们是她混乱绝望世界里的见证者,是盟友,是她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残酷的现实中,重新寻找并锚定自我价值的、唯一可靠的坐标系。

她们是她自己选择的,新的家人。

屏幕暗下去,映出她自己疲惫不堪、泪痕狼藉,眼神却奇异地带上了一丝微弱火光的倒影。阮笙闭上眼,忽然清晰地忆起林净和沐羚刚转来那天的画面。她们不像其他转学生那样带着小心翼翼的疏离或试探,林净极其自然地占据了郁纾身旁那个空置的位置,仿佛那里本就是她命定的领地;而沐羚则安静地在前排坐下,回头望来的那一眼,冷静中带着一丝早已洞悉全局的、了然于心的默契。当时懵懂的她不甚明白,为何她们的到来,像两块早已注定的、关键的拼图,让原本模糊混沌的青春图景,骤然变得清晰、完整,甚至拥有了截然不同的色彩与可能性。现在,在一片狼藉的、泪水浸透的寂静里,在经历了最**的伤害与被最坚定的守护之后,她终于懂了。

她抬起头,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已阴云密布,光线彻底昏暗下来,沉甸甸地压着,仿佛一场更猛烈、更持久的暴雨即将来临。她握了握拳,感受着掌心被指甲掐出的、清晰刺痛的月牙形印记,也同时感受着从手机屏幕那端、从三个不同坐标传递过来的,虽然微弱却无比清晰、无比坚韧的力量。那力量告诉她,即使身处无边暴雨,脚下是泥泞与荆棘,她也不再是独自一人踉跄前行。

屏幕上,那三个小窗口依旧顽强地亮着,像三盏在风雨欲来的、最深沉的黑夜里,特意为她而留的、永不熄灭的、温暖的生命灯火。

林净没有再发送任何夸张搞笑的表情包,她只是静静地、专注地看着阮笙,那双总是盛满阳光与笑意的眼睛此刻红肿未消,却异常明亮坚定,里面是褪去了所有玩笑与伪装后,纯粹的、不容置疑的守护。

沐羚已经重新拾起了掉落的画笔,她没有再看镜头,而是微微侧身,专注于面前的画布,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科静而有力,仿佛要将此刻所有的愤怒、悲伤与守护的决心,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到那不断舞动的笔尖之下。

郁纾的目光依旧沉静地落在阮笙的窗口,她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但她放在琴键上的手,不知何时已从那种几乎要崩断的、极致的紧绷,转为一种虚搭在上面的、放松而蓄势待发的姿态,仿佛随时准备按下第一个音符,奏响属于她们的战歌。那姿态里,有一种引而不发的、沉默却强大的守护力量。

没有人说话。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经过巨大风暴席卷、情感极致宣泄后的、疲惫而沉重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与之前阮笙独自一人时那种令人窒息、绝望的死寂截然不同。这是一种被深刻理解、被坚定支撑着的、充满生命张力的宁静,像暴风眼中,那片刻奇异的、孕育着新生与力量的平静。

她知道,现实世界的风暴远未结束,门外的荆棘依旧丛生,肩上的重担依然沉重。但至少,在这个冰冷的数字世界里,她找到了可以紧紧握住的手,找到了可以共同面对风雨、相互支撑着走下去的同伴。她们是她的呼吸,她的缝隙,她在线的原因。

那晚之后,郁纾的加密笔记里多了一个新分类:《家庭噪音应对手册》。第一条写着:“当世界太吵时,记得我们这里永远有你的专属静音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门缝里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