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同道殊途[重生] > 第7章 祭相思(二)

同道殊途[重生] 第7章 祭相思(二)

作者:仲夏目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0:48:24 来源:文学城

陈慈商哑口无言。

林谙朝对方一笑:“放心,好歹还有我在,死不了你。”

陈慈商呵一声:“你若是真有那么神通广大,自己就不会死了。生死无常,谁又能料到。”

话音未落,林谙刚想呛他几句,只见桃林中一黑影快速掠过又消失不见,沉默片刻,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又竖起耳朵,仔细听林中声响,半晌才道:“有东西在西南边,我们走。”

陈慈商深吸一口气,也道:“……那快走。”

林谙连忙叫住:“哎哎哎哎,你干嘛往反方向走,我说在西南边,西南边在这呢。”

陈慈商不可置信地看他一眼:“你有病吧!明知道有危险不逃走,还亲自上门送死。”

林谙心里暗道,多年不见,你真是越来越惜命了。他苦口婆心道:“在幻术中要惜命,但是也不能太过惜命,知不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畏畏缩缩的,就等着一辈子耗在这吧!”

见陈慈商迟迟没有动作,林谙心里一阵恨铁不成钢,索性迈开步子等他自己赶上来。

这桃林眼瞅得挺眼熟,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到过。越是像这样对某件事情某个人有熟悉的感觉,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发生过什么,又或者是无法证明事情发生过,他的内心就越是难以平静。

人活在世上,靠各种关系的存续,靠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起初,林谙无比相信自己只是误入仙门世家,就像无端起的一阵风,总会有风停的时候,而等到尘埃落定,他又能回到那个磨塘村,成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少年。

可是事到如今,林谙似乎无法再自欺欺人下去,他记不清自己在磨塘村生活了多久,他记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他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前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而这记不清的前尘往事,都让他像一叶浮萍,无奈地被命运的那阵风吹往未知的漩涡。

他渐渐看不清前路……闭上眼睛,再缓缓睁开双眸,前方好像是一对中年男女的背影,他们衣袂飘飘,就静静地站在不远处,清晨的雾气还未消散,林谙闻到了空气中冷峭的寒意,他低声喃喃:“爹,娘。”

“师尊,师尊!别过去!”

混乱中,林谙感觉一双带着温度的手猛然将自己往一个方向拉回,他下意识旋出青扇,两指扣住扇隙,扇面呈现出淡绿色光晕,狠厉地划向抓住他的那人,而后一股温热的液体淌向他的手指间。

眼前视线渐渐清明起来,林谙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刚才中了“幻中幻”!

“幻中幻”只是民间的俗称,与梦中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林谙前世只是听说过,从未想到还能在此栽上一回。

顾清的白衣上是一道细长的伤痕,血迹濡染了他的手臂,显得触目惊心。林谙后退两步,莫名有些警惕意味。

顾清将受伤的手放至身后,关切地问道:“师尊,这桃花谷好生古怪,你刚才看见了什么?”他说着话慢慢地拉开距离,不让林谙感受到压迫,可是目光却凝然不动地落在林谙身上。

林谙却没有马上接话,顾清知道他在试探,便耐心地等着他确定自己的身份。世人皆疑惑,为什么横音仙君与临玉公子不过相差三岁,甚至在修为上都相当出众不分伯仲,后者却是前者的弟子。

此事的确算是阴差阳错,但只有顾清知道,十五岁那年,是林谙将他救回长平,那时他修为被废身受重伤,一个不知出处的毛头小子突然被带回仙门世家,没几个人将他看在眼里。顾清独来独往惯了,本就无所谓人事纷扰,甚至抱着死就死了死了就清净了的念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此一来,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林谙知道后,一边把那几个惹事的外门修士罚去给他唱戏,一边抓住顾清这小兔崽子就是痛斥一顿:“简直是丢脸丢到家了,这么大个人了,整天浑浑噩噩地不知道想些什么,从前种种又如何,谁不是迫不得已被逼到悬崖尖上,就算如此,也不能当怂包还自诩高尚!”

林谙告诉他,以后他们就是家人,长平就是他的家,如果外头人不待见他,就回竹风阁,师尊会给他出气。

后来的几年,林谙教导他君子礼仪,教习他仙门剑法,顾清只不过是把走过的路重拾起来,学起来很快,没多久就是世家当中佳名远扬的君子楷模。

那时候其他人很是疑惑,徒弟身上都会有师父的影子,可是他们却没有在顾清身上找到林谙的影子。

林谙是个怎样的人呢?风流肆意抑或是潇洒自在,从来不把世家大族的规矩放在眼里,有时又显孤傲清高,手段冷厉,让人看不透彻。甚至师主音修,徒为剑修,要不然说顾清天赋出众呢,在一个半吊子师尊手中也能成为一代高手。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清其实忘记了许多当时相处的细节,或许是觉得日子就会一直那样平淡地过下去,谁也没有想到,师徒俩唯一一次不欢而散,等来的是十年的诀别。

“你怎么在这?陈慈商呢?”林谙回过神来,低声问道,似还有些恍惚。

顾清默然半晌,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缓缓道:“他跟你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半路上正好碰到我,我就来找师尊了,他现在和那群小弟子待在一处破庙里,我在外设了结界,结界若破,我会有所感应,他们现在应当是安全的。”

林谙目光落在顾清身上,淡淡道:“原本以为他惜命,不过还是和以前一样,事事都要和我唱反调。”

顾清顿了顿,他不知道林谙是什么时候和陈慈商相熟的,稍感受挫,问道:“师尊很了解他?不过陈大夫妙手神医,的确名满天下。”

林谙知道他受伤了,也知道他是因自己所伤,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装出一副没有察觉到的模样,不因为别的,林谙这时候也不知道该以何种身份对待顾清。

是敌是友?恩怨纠葛?他一概不清。

索性不闻不问,晾在一边,以顾清的本事,还不至于丢了性命。

这时,一阵突兀的琴音出现,琴音随着桃浪此起彼伏,林谙与顾清相视,先是确认了彼此都听到了这声音。不得不说,这声音清逸无拘,偶显高亢,更增荡气回肠之意,若不是在幻象之中,当要好好感慨一下这番意境。

林谙闭目辨声,细听了片刻。这桃花谷地势复杂,很难仅凭声响判断方位,但好巧不巧,林谙从小就锻炼出来如何在杂音中辨认,果然,片刻后他道:“是在高处,我们过去探探。弹奏的这首曲目大有来头,你可知晓?”

顾清点点头,配合林谙的步伐向那古琴曲寻去,道:“此为《祭相思》。”

林谙肯定道:“不错。”他不自觉眉头微蹙,因为想到了这古琴曲目的来源。

相传,“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人间佳话,此外还有一仙门改版,名为“仙山桃林逢知己”。虽说取了个如梦似幻的名儿,但实际上这是一段仙门凄叹。更巧的是,这段故事与永安温家有着大大的关系。

当年永安温家的少主温言悯,年纪轻轻主管家事,也是温家年轻一辈修为至高的少年,不仅如此,他待人谦和良善,虽家财万贯但从不挥霍,搭建粥棚救济灾民,坊间对他的评价甚至是“歹竹出好笋,庸父生奇才”。

那时永安初立仙门,根基未定,温言悯便带上几位家仆云游四海、求仙问道。得道归来时经过一片秀丽桃林,结识了一位年纪相仿的桀骜公子,两人不打不相识,积淀了深厚的情谊,缔结下了“若无前世盟约,今朝共赴仙道”的诺言。

一年永安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城外饿殍遍野。温言悯赶往永安的路上,大散义财,救下无数奄奄一息的灾民,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前途似锦内心纯良的少年,却也因此患上恶疾。

好在恶疾并非无药可医,而可医之药恰在那片桃花林。

原来那位和温言悯不打不相识的桀骜公子,乃是药谷谷主方绪生,加之二人本有情谊,想来怎样金贵的药材都并非难事。

可人算不如天算,温家费尽艰辛前往药谷,求谷主相助,谷主方绪生却已经出山,众人苦等数日,未能寻得,而永安那边也传来噩耗——温言悯病逝,满城哗然!

这位常人眼里一面难求的药谷谷主,得知消息后异常悲恸,不远万里来到永安,赶上温言悯的丧仪,可是棺椁已封,万没有再开启的道理,所以方绪生连他最后的遗容也没有见到。

之后,方绪生居然当众扶棺而泣,留下《祭相思》一词后再无音信。

昔日人已白骨,而今一曲长留。

还来不及细想下去,林谙果然见得桃花缤纷的半山腰处有一小亭,他远远地瞧见了亭中抚琴的一人,素衣长衫,安坐拨浪,随着突兀地“铮”一声,琴声戛然而止,那人回头看向林谙和顾清,像是在刻意等着他们二人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