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听说,恋爱脑这次药丸(美食) > 第4章 第 4 章

听说,恋爱脑这次药丸(美食)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飞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41:39 来源:文学城

隔着一个山头,姐妹两人自是没有嗅到这危险的气息。

走回两人租住的茅舍路上,周盼又没忍住在挑衅试探,故周汤对周盼爱搭不理的。

周盼的穿越实感及马力十足的致富动力完全来自于两人脚下的草屋。

纵下过雨,进院子之前,周盼也得提前屏住呼吸,门一推,面前黄土肆意飞扬,再把门一磕,和着干草的土块就窸窸窣窣往下掉,院里只有一间房,土墙茅草顶,连片遮身的瓦都用不起。

而那所谓的厨房也是在靠屋墙处,用泥砌出的几个土灶,而后在灶上随意搭了个草棚了事。

整体可谓十分地朴实无华······

但,纵使烂这样,这院子还是周盼当掉原主那些花里胡哨的俏衣裳得来的。

虽她掉落山崖时的年岁也不大,但当她翻开原主的衣柜时,耳边只会自动循环那句:「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

由此两人才有了这落脚的地方,当了衣裳的钱,租间小院丝毫没剩下多少,这每日饭食姐妹俩全靠对付。

今日周汤哭过,现在又心气不顺,贴心的罪魁祸首便打算做些什么菜,好将功补过。

不然一会儿去了市集上,根本支使不动周汤,还得因周汤那张苦瓜脸被脸熟的阿婆们缠住问东问西。

心里这样想,偏周盼又不明说,还要站在院子里故作为难道:

“诶呀,你说说这鱼,可怎么吃啊,是清蒸滋味好呢,还是糖醋红烧啊!”

冠山中的池子里确实有鱼,这点周盼没扯谎。但,都是些再寻常不过的草鱼,那鲜肥滋味的特供黄花也不过她随口一诌。她手里的这条草鱼是今日下雨时,从冠山半山处的荷塘里蹦出来的,两人躲雨时碰巧看到,便一齐带了回来。

“鱼!”周汤一听,马上来了劲头,主动朝周盼搭话:“今天居然有鱼吃?”

平日料总有多备的时候,剩下的东西理所当然成为周汤的「特备口粮」。口粮不差,可周汤着实是腻了。见今日还有剩余的食料,她便没对那条鱼抱有希望。

可以换换口味,她心里自然高兴。

看周汤又主动缠了过来,周盼乘机吩咐她,给院里撒上一些水抑尘,再洗上些葱姜,剥些蒜来,周汤也蹦蹦跳跳地应了。

院里的黄土虽已经踩实,风一大或跑跑跳跳,土还是会飞,如若不撒水,根本散不掉!

而周盼自去小院的水池边处理起鱼来。

她随手掂量,今日这条草鱼怎么着也有三斤重。但这鱼她不打算清蒸,也没有条件糖醋红烧,而是要做个鱼泡饭。如此既能消耗食材,又能换换口味。

草鱼新鲜,随意的炖或者烤都能做的异常鲜嫩。

分出心神考量,周盼手边的动作却没落下半分。不消片刻,她已把鱼鳞刮去赃物除尽。而后“嗙”地一下,一手拎起洗净的鱼甩到案板上。随后又单手提刀照着鱼比划起来。

刀口冲下,她只在鱼头和鱼尾处各切一刀,便把刀放下。而后沿着切口掰开鱼肉,这时,鱼肉里面可居然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点。周盼一只手拍打鱼身,另一只手拈起白点向外轻轻用力。

在周汤惊愕的眼神中,周盼居然把一根完整的白线居然从鱼身中拽了出来!

这眼神对周盼极度受用,等不及周汤发问,她开口显摆道:

“此线唤做鱼腥线,处理之后,鱼腥味可少大半。”

周汤一脸受教。

去掉鱼鳍,把刀放平,以平刀法顺滑地片过去,剔下鱼身两面的肉,一条鱼就只剩下鱼骨。而后,周盼调转鱼身,铛铛几下,鱼骨便被砍成四方小段,鱼肉也被改成三指宽的肉段。

“面粉,葱姜蒜······”周盼嘴里不住的念叨着接下来的步骤。按她以往处理鱼的习惯,用面粉沾满鱼身而后冲洗掉,才能把鱼身上的味道和粘液全部去除。可没念叨完,她又停了下来。

面粉裹鱼,再冲洗干净,她现在的情况,还没潇洒到这种程度······

她穿过来后,这手厨艺只得将够糊口的,最后她只得把鱼肉放在水里多清洗几遍,去掉鱼腹内的黑膜作罢。

洗净的鱼入锅加水,入葱姜蒜,而后加盐入底味,待煮出鱼香味后,周盼再放入今日的剩米饭,鱼泡饭即刻出锅!

菜上了桌分好,早已等不及的周汤先自行舀了一勺。鱼肉入嘴,周汤眼神立刻亮了起来。阿姊没骗她,这鱼确实比红烧的做法还要香!

一入口,鱼肉口感鲜嫩,一丝腥味也无,吃起来还带着股特别浓郁的鲜味。

周汤埋头刨饭,猛吃一顿后终于放缓速度。感受到胃被一点点填满,她不由得心情大好,自然将先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等不及咽下嘴里的饭,她对着周盼开口急切道,“阿姊,以后也这样吃好不好,那饭团天天瞧,日日吃,我着实有些腻了!”

吃腻了!

周汤随口一句,却让周盼认真考量了一番,难不成食摊上的食客递减是因为腻了的缘故?

但周盼随后又摇了摇头。

不能妄下定论,周汤个人经验没太多参考性,食客们每日只吃一顿饭团,而周汤得吃两顿。而且,若他们是真腻了,怎会下雨还守在石坊外······

但这句话倒给周盼提了个醒,食客现在不腻,可不代表永远不会腻!

————————

待两人吃饱喝足,已是申时。

中午的那场雨一过,天倒是立刻晴了起来,知了的叫声是一刻也没停过。经过一番休整后,周汤已经迫不及待的站在门外等着周盼,老早就定好了,今天是她们要一同去平州集市的日子。

这座简陋小院,之所以能租得上价,就在于虽其位于冠山山脚,但并不是绝无人迹的荒凉之地。而沿着门口的路一直直行,便可到平州最热闹的集市上。

周盼制作饭团所用的材料,都出于这集市之上。

一脚踏进市集,两人能立刻能感受到这里热火朝天的氛围。

“刚到的时兴货,来瞅两眼啊!”

“走一走,看一看啊!”

“刚出锅,来试试吧!”

······

集市内,小商小贩皆于沿街叫卖,各类时兴瓜果,车具木器,书画笔墨于道路两旁一字排开。

“两位来个饭团?好吃又顶饿。”

有个摊主见两人从摊前走过,主动招呼。周汤一听饭团一脸愁容,而周盼看了眼摊上的配料,摇了摇头,刚想说不用了。

一道粗砺的声音横插进来:

“别吃他家,不正宗!”

对面卖饭团对着姐妹俩招揽道:“我姓周,我家正宗!”

“你什么意思!”

“你管我什么意思!”

······

一言不合,两人隔着路就争执起来。

其实,在集市走上一圈,就会发现,其间光卖饭团的就不下十家,甚至还有卖家直接在布招牌上写着「正宗周氏饭团」的字样以招揽生意。

这饭团时兴起来已有月余,众人皆知这饭团是一位周姓娘子搞出来的,虽其用料普通,看着平平无奇,可吃起来却是口感独特,悉数配料皆不受时令限制,遂逐渐风靡。

如今,饭团在平州城里已是随处可见,谁正宗不正宗竟不可考。

虽这饭团竞争激烈,但一时半会还威胁不到她的生意。这里仿者众多,但没一个能精确还原她的配料。

姐妹两人悄悄跑出争执现场,于集市上边走边瞧,最终停到一处油茶摊上。

油茶摊大娘此刻正低头忙活,忽抬头见了周氏姐妹,热情的很,请两人坐下后,忙端出两碗油茶。

家里做饭团的配料已经见底,周盼此行,就是为了进料。她虽已经有换菜式的想法,但为稳妥些还需慢慢过渡。

她饭团里加的麻叶,便出自这个不起眼的小油茶摊上。油茶配着麻叶进肚,是平州人再熟悉不过的美味。

所谓麻叶,就是油炸而成的面片,类似山东煎饼果子中的薄脆。炸麻叶是平州特色面点小食,每家每户春节必备。其用料简单,步骤也不繁琐,只需和好面后,下锅油炸即可。做法简易,但做出来的成品却色泽金黄,酥脆咸香。

油茶下肚,周盼见大娘稍稍空闲了下来,便朝她说明来意。

不想油茶大娘却一脸为难:“妹子,我这麻叶每日现炸,自你那饭团时兴后,是供也供不过来了。现下我这摊上,根本就没有囫囵(整个)的麻叶了。”大娘知道周盼一向要求高,又是老客,不打算藏着掖着。

此情此景,着实出乎周盼预料。虽她知道饭团时兴,可连麻叶也供不上,也太夸张了吧。

“甭管囫囵不囫囵,”沉吟片刻,周盼说到:“我先拿上一日的量,待您炸了新的,我再来取!”

大娘心里一松,忙点着头答应。

平州城里,做麻叶的不少,可周盼还必须得专门用大娘家的——麻叶做法简单,想有新意就得往造型上下功夫。城里各家所做的麻叶,大小各异,样式不一,有蝴蝶结、大叶片、小瓜子······

她曾试过多家油茶摊上的麻叶,只有这家最为合适。刘大娘家的样式是独有的菱形,片大,炸的干脆不说,吃起来还有一种特别的焦香。若是她突然换上一家,食客们必定都尝的出来。

取好麻叶,离开油茶摊,两人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继续直行,朝着连桥的方向走去。连桥边,是进城村民的集散地,也是周盼买咸蛋黄的地方。

有了这麻叶的盛况,去的一路上,周盼暗自祈祷,只求这咸蛋黄别再出什么差池。

可偏偏想什么来什么,到了连桥上,别说蛋,连个蛋壳的影子都瞧不见,只能看到那卖蛋老农收拾家伙打算家去的忙碌身影。

周盼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农一见两人,便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冲着她俩摆手道:

“么蛋啦,么蛋啦,饿(我)屋里耐鸭都落不哈(下)蛋啦!”

老农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生意红火的骄傲,可周盼心里却凉了半截,四样食材里没了两样,她明日的生意难不成要开天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