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将沙漠研究所内的论文资料一同搬放至智慧宫特批的研究室,已经有了约莫一周的时间。但艾尔海森依旧谨慎,不到最后时刻就不会放松警惕。
门口的小忍者支撑不住困意,又在空离开后睡去。
她和派蒙扒着窗台偷看时,我假作不觉。
待到二人离开,我才将小忍者安置在门后的躺椅上,任她安眠。
——左右我会待在研究室看守。
——不需要孩童强忍着困意,勉强打起精神执行任务。
计划特意保留的破绽还算多:研究室一处、终端操作室同样算一处,加上三十人团与风纪官协商后特意错开的一点空隙时间。
明日的展会上,连他们的出场顺序都已计算完备,刚好卡在艾尔海森介绍结束后的那一刻出现。
如果一切顺利,所有繁琐的影响都将结束。
艾尔海森轻敲了两下门,推开门扉时听到清浅的呼吸声。他的目光从那名酣睡的忍者和她身上盖好的毛毯移开,再次迈步走来时连脚步声都轻缓了不少。
我接过他递来的食物包装袋,近几日的餐点都是他顺路带来的。
包装完善的锡箔纸内,是酒馆负有盛名的兰巴德鱼卷。
温度适应,须弥蔷薇的芬芳顺着烤鱼的香气钻入鼻腔。柠檬汁淋在其上,最为眼熟的香菜配料倒是不见踪迹,兴许是特意点出、厨师没有添加。
我和艾尔海森一左一右就坐,他一如既往地习惯先行打量端看。
我吃着鱼肉卷,见天花板的悬灯照落他毛茸茸的发顶,习惯性外翘的碎发如垂落的草叶,青绿色的眼眸倒映着食物的影子。
安静咀嚼时,仅能在这不算宽阔的房间内听见细微的吞咽声。
——明明此前做好了全然的准备、眼光流转间便定下了计划,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这时候却是格外的安静、纯粹,目光仅仅停驻于食物本身。
艾尔海森的瞳孔偏转,与我对上视线。
他略一挑眉,手指下意识挡在唇边,试图抹开可能存在的食物碎屑。
“怎么了?”
“……”
实际上只是在发呆,下意识盯着他看……
这样的话似乎不太能说出口。
我在眨眼间想到了话题:“终端操作室的情况如何?”
这是艾尔海森为以防万一准备的对策,而对方确实多线并行的、如料想般找到了教令院官方在职的一位可动摇、可收买的学者。
仔细思考便知晓,这并不是一件孤例,甚至司空见惯。
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是天才,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拥有充足的经费……除却科研以外的社会因素太多,反而让研究知识本身成为了最轻松的一环。
唯一可惜的是,收买的行动对象只找到一位,数量上有些不足。
兴许是此前的上层班底清洗太过,野心之人大多一网打尽。
“正如预期。”
艾尔海森视线重新回归手中捏着的食物上。
切碎的蔷薇花瓣与浸润花汁的鱼肉卷似乎格外吸引他的注意。
“尽管摄影录像的监视器已然存在一年有余的时间,但似乎……除了商店店长等利益相关者,普通人都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警惕性。”
“……他们依旧保持着对人这一个体本身的朴素警惕。”
“看来这段时间还不足以让人习惯、适应科技的进步。”
“哪怕是教令院的学者。”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反话,他甚至呵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笑。
——艾尔海森向来不认为“学识的累积与智慧对等”。
——换而言之,他从不认为教令院里的学者都是聪明人。
但好在他们确实都是普遍意义上的人,所以艾尔海森观察到的人性应有的行为都能被他提前预判。
“你安装了几个摄像头?”
印象里,似乎走廊前后与操作室门口都有安装。不过内里的情况出于避嫌,我没有去探看。
“三个。我是指终端操作室内部。”
“足够将这位有关人士的正面与侧面,还有背影拍得一清二楚。”
“证据确凿,明天等他跳出来,就能直接交给风纪官押送离场。”
“省得费力将他揪出,还要过多辩驳。”
艾尔海森呼着气,尽量吹凉我刚倒给他的麦茶:“毕竟……”
“毕竟?”我捧场地接下话来。
“毕竟我留在终端内部的资料大多是一些拗口晦涩的空谈,真正实用的资料全部隐藏。”
“明日……若是他拿这些敷衍贤者的学术概念与我对峙,我也没心情和他交流。纯粹浪费时间。”
——哪有耍了人还嫌弃交流费时费力的?
——这个家伙……刚才是不是明确说出了“敷衍贤者”这句话?
——他平时究竟是怎么撰写课题经费申请报告的?
我忍不住笑出声,又在他视线移来之前捂上了嘴。
“怎么?我的说辞逗笑你了?”艾尔海森双臂环胸,神色泰然:
“只是实话实说。你的笑点未免有些太低了。”
“关键是笑点吗?”我吐槽一声,得到他的反驳:“你连赛诺的冷笑话都能听得津津有味,让他误以为自己的语言水平有所提升。”
“上次的聚会,谁都拦不住他的热情。”
“啊……这就是你上次晚归还能带回来一堆菜品的原因?”我略有明悟。
“说什么没吃完、打包带回来……避免浪费才请我共享。”
“结果带回来的全是凉菜。”
“多亏了提纳里的先见之明。他拉着柯莱准备了蔬果沙拉和冷肉拼盘,赛诺尽兴后还能吃到味道不变的菜品。”
艾尔海森面色不变,眼眸微眯:
“下次聚会,干脆全部准备为冷盘。”
“竟然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吗?”
不过……【下次聚会】……他已经接受并习惯了朋友的邀请。
这大概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我无意间抬头,与艾尔海森对上了视线。他轻轻点头,估算着时间,起身与我告别。
·
我喜欢从细节描写表现情感变化,可能是就喜欢这种在字段之间阅读理解、找糖吃的卑微感吧(?)
作为读者时的习惯竟然带到了这里,真是让人感慨。
这何尝不是一种拐弯抹角的表达偏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3章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