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 第33章 第 33 章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酒酿狮子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28:06 来源:文学城

舒延荣他们到达的时间十分巧妙,几乎是才站入队伍之中,衙门口就出现了提着一面铜锣的衙役。

眼尖的和排在前头的,看见衙役便双眼放光,伸长了脖子,一副巴不得立刻冲进去领粮的样子。

但这种属于少数,大部分人还在为排队的事而挤攘、吵闹。

“咚!”

被红布包裹着的槌头敲击在铜锣正中间,洪亮的声响,止住了所有人的话头和动作。

年约五旬的方脸衙役,受万众瞩目,却迟迟不曾开腔。

舒婉秀看他目光落在某处,神色似乎有几分不虞,心中一惊,忙跟着看去。

只见身后与她中间隔了二三十人的位置,有两男子互揪着对方衣领,哪怕四周都静下来了,他俩也僵持着没有放开。

经舒婉秀反复确认,那衙役的目光就是落在这两人身上无疑。

‘难道会出声斥骂这两人?’舒婉秀暗暗想道。

才冒出这个想法,就听到衙役正颜厉色道:“尔等脚下这方土地,正对着县衙门口,若谁有冤屈,大可击鼓鸣冤。”

他神色冷肃,“若无冤屈,则不得喧闹、不得争执、不得斗殴,违者应受杖责。”

越来越多的人顺着衙役的视线发现了那互揪衣领的两个人。

前后队伍中,有人小声道:“算了吧,都松手算了。”

“是啊,算了算了。”

除去周遭围观者,两人的家人也跟着劝,“当家的,松手吧。”

又僵了片刻,两男子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分开。

衙役把落在他俩身上的视线移走,用一双锐眼将目光所及之处的人群重新扫视了一遍,终于扬声宣布:“即刻开始放粮,尔等依次排好队,领粮时不许争抢,不许推搡。”

如同热油锅中滴入了冷水,人群顷刻间沸腾了起来。

方脸衙役也不急,就那么站着。

片刻后,或许是看这名衙役没有让开,或许是发现队伍没有移动,总之,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想起了衙役所说的第二句话——县衙门口不得喧闹、不得争执、不得斗殴,违者受杖责。

待周遭再次安静下来,方脸衙役不紧不慢地补充了一句震慑人心的话。

“今日领粮,若有冒名领取者、多领者,罚没所有粮食,鞭挞十下,并关入县衙地牢。”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他话音落地,立刻向后抬手示意。

衙门里,十多名青壮衙役小跑而出,执着清一色的齐眉棍分站到了县衙外。

这是上个月领粮时都没有的阵仗。

满场鸦雀无声。

舒婉秀双手都搭在舒守义肩上,约束着他不让乱跑,身后各家也是,要么抱着孩子,要么拉着孩子,不敢叫他们发出一丝声音,或有任何不规矩的动作。

方脸衙役将提了一阵子的铜锣、锣槌都递给了旁边跟着的年轻衙役,自己负手而立,让开衙门中间的位置,微微摆头示意排在最前方的那户人家入内领粮。

得到了首肯,那家人畏畏缩缩地迈进了县衙。

舒婉秀排在大伯父一家前面,是第三户。

前头两户人家领取了粮食,马上就轮到了她和舒守义。

她老老实实的牵着舒守义上前,在核对身份的衙役开口前,就已经掏出了竹制的照身帖递了过去。

这名衙役将她们的身份仔细核对,确认无疑了,方与称粮的衙役报出她们二人能领取的粮食数量。

接着舒婉秀和舒守义在领粮的花名册上按下指印,那边称好重量的粮食又由专门装粮的衙役装入她们带来的粮袋中。

舒婉秀睁着双眼一眨不眨,直到那白花花的大米全部落入粮袋,粮袋又递到她的手头,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她在衙门外头等了会儿,大伯父一家才出来。

两家人的心情无疑是好的,但当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领粮队伍,都谨小慎微,不敢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舒延荣派二儿子舒成森帮舒婉秀扛粮,自己家则男女齐上阵,抬着、扛着粮食,牵着孩子,埋头往城外赶去。

直至出了城,走出去几里,到了荒无人烟之地,舒延荣才领着大家在一处背风的地方停下歇气。

徐珍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粮袋,一脸喜意道:“婉秀啊,多亏了你出的好主意,我们才顺顺利利领到了这么多好粮食。”

舒婉秀看着这么些粮食心里也欢喜,但她谦逊道:“我就那么一说,事能办成,大家都有功劳。”

两家人乐呵呵地靠着树聊天,完全不知他们因为走得快而侥幸逃过了一劫。

……

这领粮的队伍,排得那叫一个又长又挤。

没人对领粮一事不上心,但总会有人排在队伍最末。

昨日领粮的通知一到,同为五里村难民的刘寅学一家也聚到了一起,商量领粮的事。

其实,他们和舒延荣一家分在了一个村,领粮的时候完全可以两家凑到一起,结个伴。

但是刘寅学一家既声名狼藉,又曾经拖累过舒家,所以舒家人一向避他们如蛇蝎,而刘家人不凑上来跟舒家打交道,缘由要从头说起。

自打两个月前落户五里村后,刘寅学一家子那是走哪儿哪不舒坦,看哪儿哪不顺眼。

在他们眼中,这五里村就是个穷山沟沟里。

穷也就算了,帮他们安家落户是村里人该尽的本分吧?结果从上到下,一村人都扣扣搜搜,半点帮助不肯给。

入冬前,村里帮舒家建了房却没提给他们家建房的事,刘寅学心中不平,带着一家子青壮妇孺去里长那儿狠狠闹过一场,被里长以理由搪塞过后彻底埋恨在心,记恨上了舒延荣一家和五里村全村。

今日排队领粮,刘寅学不仅没想跟舒家为伍同去领粮,还打着劫道抢舒家粮食的主意。

如果是家世清白、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没被逼上绝路的情况下,怎么会生出这种念头?

只能说刘寅学祖上本就不是良民。

往上数两代,刘寅学的祖父是北地一名占山为王的大匪,不过在刘寅学出生前就遭到了朝廷派兵围剿。

他祖父、生父负隅顽抗,加上之前数十年作恶多端,山头攻破落入官兵手中后,被判了斩首。

他的生母在那场围剿中,护着肚子躲进密道中藏了三天三夜,待官兵走后才悄悄下山,使得他免于一死。

从小,刘寅学就被人说是没爹的孩子,他愤怒、争辩,甚至和人大打出手。

每次受伤后,他总问娘亲,为什么他没有爹。

被磨得受不了了,他生母才透露出一些旧事,并每次都劝说他:“儿啊,你万万不能学你爹。都怪他当年造孽当匪,你才成了这般模样,总被人欺。”

劝诫的话入了刘寅学的耳中,完全没起到作用。

他总想:都怪官兵抓了我爹,不然我现在哪是这般模样?

越是长大,他越是崇拜祖父、生父,越是向往他们曾经的经历、生活。

他有意效仿之,奈何他生母经历过匪窝被围实在怕了,死活不愿意他落草为寇。

加上那些个年月他们生活之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少遇不平之事,刘寅学几番蹿腾没招揽着小弟,也就不了了之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性情,今岁北地大旱,刘寅学的老母常常劝阻他,要他好好的,不要作恶。

可惜他老母年纪大了,不仅眼睛坏了,腿脚也不便,逃荒路途中,儿子在眼皮子底下作恶了都无从得知。

那段日子,刘寅学过得极其愉悦。

逃荒对他来说不是坏事,是机遇。

自从落户后,反而觉得日子不顺心。

这次抢粮,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虽然他首要的目标确实是舒延荣一家,但并不意味着只抢舒延荣一家。

——所有率先进城排队,领到了好粮的人家,都是他的目标。

但话又说回来,他家**有十口人,除去老母和妻子、儿媳、孙子外,只有他和他的三个儿子是青壮。

四个人,想要办成抢劫多户的大事,多少有点困难。

毕竟就算先不提对上别人一大家子能不能打得过,也要想想粮食抢到后如何转运安置啊。

大家久等啦~所以今天的更新提前一小时掉落

另外提前预告一下,后天更新的章节会跟这一章合并哦[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 3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