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 第21章 第 21 章

逃荒来了个美娇娘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酒酿狮子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28:06 来源:文学城

“你……”

“荀大哥您……”

要么死一般的沉寂,要么同时开口。

舒婉秀差点咬到舌头。

“荀大哥,您说。”

荀羿默了默,“里长与你说过,我是逃荒来的。你还记得吧?”

不知他怎么突然提起这个,舒婉秀点点头,“我记得。”

“日子会变好的。”类似于安慰人的话,荀羿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外人说。

“如果某一天我帮了你们什么,不必太在意。我同样是这么过来的。”

他喝完水放下碗就走了。

留下舒婉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然,到了晚间她便知道荀羿那句话的意思了。

她正在淘米做饭,庞里长乐呵呵地扛了一口大铁锅直接装到了她家的灶眼中。

“里长,你这是……”舒婉秀简直目瞪口呆。

庞知山自己摸了条凳子大马金刀地坐下,“嗨呀!这个荀小子啊!他想送你一口锅又怕你不收,特意叫我来做这个中间人。”

原来昨日看到荀羿在锻造铁锅的那口铁锅,竟是打算送到自己家中的吗?

尽管荀羿几个时辰前已经做了铺垫,但舒婉秀一时之间还是无法接受。

她讷讷地问:“里长,敢问买这样一口铁锅要多少钱?”

“一贯。”

张口答完后,庞知山又否定了,“不对,是外村人买需要一贯,在荀羿那里,本村人购一口铁锅,只需八百文。”

八百文,真是一个让舒婉秀望尘莫及的数额。

庞知山并非不会看人脸色,他观舒婉秀的神色,便知荀羿叫他走这一趟是有些道理的。

“你可知他为何送你锅?”

婉拒之词还未想好,舒婉秀下意识先回答庞知山的问题。

“不知。”

“那一日,他随我来送锄头给你,你正在做夕食,他认出你所用的锅是他曾经用过的那一口。”

庞家这口铁锅置办了很多个年头了,十年前就曾借给半大小子荀羿。

庞知山看着她笑笑,“你婶娘定然跟你说了一些荀羿的来历,但是有些事情,从前没有荀羿首肯,我们也不好外说。”

舒婉秀意识到庞知山要说些什么,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洗耳恭听。

“十年前,我记得去县里接他那日,是个大晴天。我赶了半上午的路走到县城,在县衙口看到了乌泱泱的一大帮难民。

因十年前那次是方远县自本朝立朝以来第一次接收如此多的难民,所以衙门里面对这事也很没有经验,不止难民胡乱聚做一堆,各村去领人的里长们也不知道是甚个章程。

我一直在人堆中挤,耗费了小半日功夫,直至日已中天才弄清楚名单,在烈日下找到他们。”

庞知山眯着眼回想那时景象,总觉得恍如昨日。

“他衣裳破烂,个子不高。面目凶狠,身上斜背着一把大弓。”

“挤挤攘攘的人群里,屁大点高的人,死死拉着妹妹的手。你挨着他过去没事,但凡撞到他妹妹,他会恶狠狠毫不客气地顶回去。”

“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太有狠劲不是好事,可分他们两个到村里,已经是县里看我们村田地不多而特意关照的结果。

我无法仅仅因为对他不喜这一条,请求县里换一户人家分过来。所以不得已之下,只好带着他们俩回村。”

人要在人前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

庞知山过了片刻,思考清楚了才接着说起这桩旧事。

“我因第一次与他照面时留下的印象不好,之后并不爱多管他的事。幸亏你婶娘心软善良,对他们多有帮助。”

“时间久了,你婶娘与他们相处熟了,得知了他的身世过往。”

“他爹本是北地一名猎户,一日在山中打中一只猎物,那猎物顽强,一路从荒山逃窜到了荒山与地主的山界限处才倒下。”

“其实没有过界,只是紧挨着,但是他爹拾捡猎物被人看到了,有人故意散布谣言污了他爹名声。”

得罪了地头蛇,无奈之下,他爹远走他乡,后入赘到了中原一户人家。

安稳日子过了十来年,又运气不好遇上水患。

“他爹用大半条命护着妻子和他们兄妹在那场水患之中活了下来,可惜,没走出去多远,他们夫妻两个因感染时疫,接连殒命。”

“荀小子一人护着妹妹,路上几次差点被人捉去煮了吃,凶狠并不是他的本性,他只是想要自保。”

“落户后他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富裕,一开始他想用他爹留下的大弓和教过的诀窍打猎。可他年纪小小,深山岂是那么好进?”

“每次进都落一身伤,但也命大,应了富贵险中求那句话,次次有点收获。”

“这般艰苦养了妹妹几年,他有了野心,想把日子过得更好些,甚至替妹妹攒一份嫁妆。于是自己寻师,在县城里找铁匠学了打铁的手艺。”

之后的事情也不是秘密了,今年夏天,他以兄长的身份,风风光光将妹妹嫁了出去。

“我猜,因为他体会过这一路的不容易,所以现在才看不过去想多帮些你们。”

“你就收下吧,就当是天上掉了块馅饼。”

舒婉秀近乎哑口无言。

闷不做声把锅做好,特意请庞里长当说客。

她有拒绝的余地吗?

当听到庞知山说,荀羿和妹妹路上几次差点被人煮了吃时,舒婉秀手不自觉掐紧,这会儿后知后觉感到麻木。

她低头抚摸掌心留下的四道月牙痕。

“好,我收下。”

太过用力留下的印记,一时半会儿是抚不平的。

“不过八百文的账我也记下了,日后有能力我会还。”

这话粗听是同意了,可怎么越想越不对劲呢?

“停!不对。”庞知山脑子里转了几道弯才想明白,道:“既是他送来的,那你不该记账,否则就成了荀小子强买强卖了。”

舒婉秀深吸一口气,蹙紧眉头。

“……那我不记账,但欠他人情。”

庞知山点头,“对咯,这回是了。”

走之前他还道:“你不刚好要做饭吗?快试试,看新锅好不好用。”

新锅……自然很好用。

或许是听了荀羿的故事,觉得自己相比起来幸运一点,或许是受到了逆风翻盘的激励,总之,接下来舒婉秀格外有斗志。

白日里捡柴捞鱼,晚上做小鱼干,有天还又跑了一趟五里村,约定好去县城做生意的具体日期。

大伯父他们的房子已经在建了,举全村之力,听说十来天能够建好。

考虑到建房问题、舒婉秀地里青菜生长问题,他们做生意的日期定在领救济粮的前两天。

为什么非要多走这一趟?

因为领救济粮那天定然要排长队,做生意会耽误领粮。还有便是,难民们都缺银钱,一旦有一个难民想法子赚了钱,其他人没看到还行,看到了肯定会纷纷跟风。

若是人人去荒郊野地捕鱼,那鱼可还能买得上价?

当然,不排除本就有聪明人跟他们想一块去了这种可能。

他们反正不阻挠旁人赚钱,但也不会大张旗鼓宣扬自己要赚钱。

闷声发财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一晃眼到了约定的时日。

舒婉秀前一日将家中剩余的米倒入了木盆中,拿着腾出来,洗干净了的粮袋装上这些日子来攒的小鱼干。

当天一早另拿了一个提篮装了地里新鲜采下的扁菜、冬葵、蓬蒿、芫荽、菠薐菜。

尽管每种菜只采了两份,又用野草绑成小捆,也堆满了提篮。

“守义啊,姑姑这次真的不能带你,你要好好听话,待在陈婶娘家里等姑姑回来好不好?”

路途遥远,一去肯定要一天。

过两日带着舒守义去领粮这是避不开的,他身上好不容易长了点肉,舒婉秀不想总带着他行远路,免得刚长的肉重新掉下去。

而且外出做生意也很容易顾不上他,万一人多走失了呢?遇上拐子了呢?

舒守义怏怏不乐地同意了。

“乖,姑姑今日要是这些货全卖出去了,就给你买个小玩意儿回来。”

像被触发了什么机关似的,舒守义猛地抬头,“姑姑的货当然能全部卖光!但是姑姑别给我买东西,我们要攒钱啊!”

最近频繁去溪边捞鱼,舒守义有次问过为什么,舒婉秀回答说要攒钱,他便一直牢记着这个答案。

“还有,”他举起两根手指,认真叮嘱道:“姑姑别忘了买针线,买布块。”

“好,一定不忘。”也不敢忘。

这几样是赚了钱立时要买的,不然天气变凉没法缝衣。

她提带着货物一路把舒守义送到陈婶娘家,接着踩着露水赶往五里村。

舒延荣是昨日傍晚带着儿子去浅水滩取的鱼,近日鱼获不少,他时不时去查看,却从不运回家,而是悄悄养在浅水滩的地笼中。

直至昨天傍晚才全拿回家用水养着。

夜里因为不放心,隔一会儿便起床查看一番,好在一整晚它们都活蹦乱跳,直至此刻都没有一条翻肚皮。

“走吧。”

两方都为今日这一笔生意提前许久做了准备,此刻是说走便能走。

舒延荣不是一个人,他已经成家的大儿子舒成林跟着一起。

鱼多,他们借了三只桶,一人挑一担。

挑着鱼走几十里山路,水都不知洒了多少回,几个时辰后他们才艰难进了县城的城门。

“爹,咱们去何处做买卖?要找店家问一问集市在哪吗?”

他们当难民的时候可没进城逛过,县城里的集市朝哪边开都弄不清楚,舒成林只能要他老子拿主意。

“日头不早了,去集市摆着生意也不一定好,不如到小巷子里吆喝。”

舒婉秀觉得不错,时候确实晚了。

“秀妹子,你跟着我还是跟着我爹?”舒成林问。

“我一个人吧。”

两人都道:“这怎么行?”

“你们安心吧,我会机警些的,两个时辰后咱们在此处汇合。”

大鱼是鱼,小鱼干也是鱼,一户人家买了活的大鱼,很少有可能性再买一份小鱼干。

“既是为了挣钱来的,那我肯定是一早便想清楚了的。你们不必过多担心我。”

当家做主久了,舒婉秀心里渐渐有了主意,拿出魄力时,气势不比男子弱。

舒延荣道:“你要小心。”

“嗯,一定。”

先发一章出来吧,之后再修文,不出意外晚点还会有一章[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