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下午三点,市级广播主持大赛准时在汉语言文学学院礼堂举办。
两点半左右,电台的十位评委便坐到了现场。纪松臣戴着黑色口罩,靠在椅子上,手里转着主办方提供的笔,百无聊赖地看着一群大学生在台下忙来忙去。
这个时间,他本来应该在家里睡觉。但前几天旷了一次工,领导提出的惩罚措施是让他来跟广播组的人来这里当评委。
志愿者将一把写着分数的举牌放到他面前的桌上,从0-10,现场实时打分。他跟领导协商了一下,他今天不需要发表任何意见,只需要负责举牌子打分。
“松臣,你今天可以留意一下,有没有声音条件好的,等他毕业了就把他挖到电台来。”坐在他旁边的电台主持人韩佑说。
“好。”纪松臣回应完之后,又迅速恢复了闭目养神的状态。他坐在最偏僻的位置,刚闭上眼睛,就被空调呼啸而过的风吹醒了。
长到可以留狼尾的头发跟随着空调的风在空中凌乱。
“那个,你好,可以把空调的风关小一点吗?”他伸手挡了一下空调的风,向不远处的志愿者打了个招呼。
那名志愿者听见他的诉求,立马跑过来将空调的风往下降了两个档。
“是你?”空调风速降低了不少,纪松臣勉强睁开眼,看清了面前志愿者的脸,正是有着两面之缘的那个女孩。她今天身穿白衬衫和黑长裙,配上格子领带,长发披肩,虽然没有过多的装扮,却如出水芙蓉般动人。
他只知道自己今天要来一个大学当评委,但没问到底是哪个大学,韩佑就一脚油门把他送到这里来了。
齐慕声看见纪松臣,眼里的星光一闪而过,刚想和他打个招呼,就被负责人老师叫了过去。
纪松臣隐隐约约听清了她的名字,好像是叫齐慕笙?但是是哪两个字,他就不清楚了。
比赛正式开始,齐慕声负责将参赛人员的稿子挨个发个评委,路过纪松臣时,纪松臣双手接过,注意到了她挂在胸前的志愿者牌子。
齐慕声,原来是这三个字。
一连几个,纪松臣都非常公平地打了五分,没有亮点,但也没有失误,打一个五分应该挑不出问题。
还有两个,他听得简直昏昏欲睡,终于体会到了听众每天晚上听电台直播的感觉。
他想,他的电台直播应该也这么助眠吧。要真是如此,他就把他的声音录一段磁带,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睡前听,这样也不至于天天晚上失眠。
韩佑拿笔戳了他一下,问:“松臣,你觉得这里有比较有天赋的吗?”
纪松臣果断摇头了,目前参赛的这些,要么声音平淡毫无激情,要么失误不断卡顿频繁,更过分的,还有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跟“天赋”这两个字不说沾不到边,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最重要的是,声音缺乏可塑性,想在这一行混出名堂更是难上加难。
他看了一眼腕表,三个小时过去了,后面还有五名选手,每个人十分钟展示自己的时间。他叹了口气,感觉时间在这里被无限拉长了。
直到邱铭上场,纪松臣才重新抬起了头。他坐的太偏僻,看不清台上人的长相,只能看见他一头惹眼的蓝毛,高高瘦瘦的。
他一开口,刚自我介绍完,全场掌声雷动,观众席上不少女生在欢呼。
纪松臣看了一眼齐慕声的方向,发现她也听得专注。他能猜想到,台上这个男生,多半是这个学校的风云人物,不是校草就是校霸。
从音色,到台风,再到内容,对其他参赛者而言完全是降维打击。他的声音与寻常电台主持人普遍的温柔雄厚的嗓音不同,更像是清风拂过绿叶,让人沉溺在春日童话的幻想里。
十分钟一到,邱铭在台上行了谢幕礼。对时间和节奏的把控,也成为了他的加分项。
“请各位评委打分。”台上的主持人说。
纪松臣也是罕见地打了九分,这是他今天打出的最高分。
剩下九个评委,清一色的满分。
韩佑小声说:“怎么说?要不要跟他聊聊,让他毕业到电台上班,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了。”
韩佑看他那张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脸就来气,“这人要到咱们电台上班,估计能给你上一点压力,看你天天对工作这么倦怠,还旷工,肯定就是台里没竞争对手导致的。”
纪松臣心里反驳,他对工作这么倦怠,还不是因为他最近天天失眠休息不好吗?和有没有竞争对手有什么关系。
毕竟,他不属于一有压力就能产生亢奋的人。
但他嘴上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转过头去,关注下一个人的表现。
下一位选手因为上一个人的表现太过优异,导致发挥失常,五分钟不到就下了台。
其实谁是第一,大家心里都清楚,邱铭的九十九分,很难有人再超越了。但这毕竟是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即使知道自己可能只是陪跑,但也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地多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也许就恰好被别人看到了呢?
就像两年前的纪松臣一样,其实整体表现并不尽人意,失误也多,但他坚持念完了那篇稿子,就因为声音条件太过优越,就被人从设计界挖到广播界了。
比赛结束了,邱铭不出意外地拿了冠军,齐慕声双手捧着装着奖牌的盒子,等着台下最权威的评委上台为邱铭颁奖合照。纪松臣刚想站起身,打算去卫生间,就被韩佑拉了过来。
“你怎么回事?让你去颁奖呢。”韩佑小声说,但看他疑惑的眼神,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领导是不是没跟你说,你是今天的颁奖嘉宾。”
纪松臣发自内心的拒绝,“为什么是我?你上去不行吗?”
“人家要业内权威人士!而且我们几个今天都点评了,就你什么事都没有,不是你真以为举个牌子就行了?赶紧上去,人家在上面等很久了。”
纪松臣是被韩佑推上来的。
他将那枚奖牌挂在邱铭脖子上,两个人离的很近,能闻到淡淡的乌龙香。这个和他身高相近的少年,有着独属于学生的孩子气。明媚张扬,加之五官底子好,走到哪里都会是人群的焦点。
合影的时候,纪松臣站在了邱铭和齐慕声中间。
邱铭领了奖牌,带着齐慕声出了礼堂,站在走廊里,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他刚刚在台上的心路历程。
兴致高时,他直接将奖牌摘下来,戴在了齐慕声脖子上。
“你干嘛?”
齐慕声看了看左右,刚要将奖牌摘下来,就被邱铭拦住了,“这个奖牌本来就该有你的一份,要不是你帮我改稿子,我怎么会拿冠军。”
齐慕声连忙示意他噤声,虽然大家都会找专业的人润色一遍稿子,但他这么堂而皇之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还是让她有些惶恐不安。
她刚低头看了看挂胸前的奖牌,做工细致,主要的图案是一个话筒。
“怎么样?喜欢吗?”
“喜欢。”齐慕声刚低头轻声说了一句,纪松臣从她身边路过,低头看了她一眼,恰好与她目光对焦。
他将口罩摘了,整张脸露在大众视野下,引得不少女生注目惊叹。半框的眼镜配上高挺的鼻梁,增强了整张脸的立体感,浅得近乎发白的嘴唇又平添三分虚弱感,刚柔并济,堪称神的杰作。
这是齐慕声第一次看清他的脸,与他对视的那一刻,她甚至忘记了呼吸。此人戴上口罩和摘下口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有那么帅吗?刚刚在台上连口罩都不舍得摘。”
听见邱铭的吐槽,她才回过神来。
“你觉得我和他比,谁更帅一点?”邱铭见她没说话,又拉了拉她衣袖,问道。
齐慕声知道如果此时从嘴里说出的答案不是他,他一定又要闹上几天,每天都在心里纠结这件事直到自己改口为止。
“你帅,行了吧。”她直接在源头断绝了这种可能。
“我就知道,声声,陪我去吃大餐庆祝一下嘛。”邱铭推着她走,语气绵软,像含了块棉花糖,与刚才台上一本正经装酷耍帅的少年判若两人。
齐慕声本想以写论文为由拒绝,又看着他一脸期待的眼神和贴在胸前的奖牌,还是答应了下来。
纪松臣上了韩佑的车,一路上都在想刚刚看见的那一幕。他也不想在脑子里想一个与自己素不相关的人,可脑子又偏偏不听他的话,总是控制不住去想。
去想那个蓝毛是不是她男朋友。
明明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八卦的人。
车里放着八十年代的摇滚乐,震耳欲聋,他几乎头痛欲裂,差点在车上晕过去。
韩佑转了个弯,瞥见靠在副驾驶的座椅上半睡半醒的纪松臣,“醒醒啊,松臣,还得上班呢,今天再旷工,领导还得把你抓来当免费的劳动力,不像我们,好歹能挣三百块钱呢。”
纪松臣被他叫醒,迷迷糊糊地问了句干嘛,又睡了过去。
他时常觉得,这乱掉的作息,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就和他乱掉的人生一样,毫无方向。
韩佑有些无奈,跟他当了一年同事,对他本人的了解几乎为零,但他确实是电台唯一一个能和他说得上话的人。
纪松臣留给他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张帅得人神共愤的脸,还有狗听了都走不动道的嗓音。
这种人不去当大明星,上大屏幕发挥自己的优势,跑来跟他们抢饭碗,完全是在浪费资源。
到了电台楼下,他一个急刹车,直接把睡了半路的纪松臣震醒了。
纪松臣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休息不好眼底泛起了红血丝。他看了眼开车韩佑,“车技还得再练练。”
说罢,推开车门上了楼。
离工作的时间还早,他打算在电台吃点东西。在车上睡了一觉,头痛的情况有所缓解,也没有继续胡思乱想下去。电台的二楼,所有主持人都有工位,平常无事的时候会聚一起聊一下娱乐圈的八卦,或者交流一下最近的工作心得。
纪松臣只来过这个工位三次,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踩着点上班然后直接去直播。
他在咖啡机里倒了杯摩卡,听同事们谈论今天比赛现场的事。
总体都是很无聊的,当然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除了纪松臣这个倒霉鬼。
临走的时候,有一个叫曲云帆主持人给这次参赛人员和负责组织这次比赛的工作人员留了个邮箱,欢迎他们投递简历。比赛刚结束没多久,曲云帆邮箱里就收到了十几份简历。
谈论这些大学生的简历比谈论他们今天的表现要有意思得多,毕竟大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现在自己也有权利审视别人简历的了。
不少主持人都凑过去围着曲云帆的电脑看热闹,只有纪松臣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喝着咖啡。
“你们看这个女生,证件照好漂亮,而且还是学霸,中文系的,年年都拿国家奖学金,就是工作经历比较少,应该是来积累工作经验的吧。”一个女生的证件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韩佑也注意到了这个女生,连忙问:“来应聘什么岗位的?”
心想他们电台难道又要出一个美女主持了?
身边的美女主持看他一副口水都要流电脑屏幕上的样子,踩了他一脚。
曲云帆看了看求职岗位那一栏,“电台主持人助理。”
“叫什么名字?留意一下。”
曲云帆拖动鼠标将简历翻回顶部,“齐慕声。”
一群人正看的热火朝天,另一边传来一个格格不入的声音。
“这个人,我要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