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司绒 > 第19章 逮个正着

司绒 第19章 逮个正着

作者:容溶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1-16 01:03:35 来源:文学城

司绒从主院出来后,径自去了灵书园。

稚山正蹲在灵书园墙头眺望远处,司绒揉了揉眉心:“下来,去看过小皇子了?”

稚山刚落地,又两下攀上墙,站在上头遥遥指了一处方向:“看过了,在那里,这里地儿高,正好能看到,北昭小崽真笨,连把小弓都抱不动。”

司绒往他指的那方向看,只能看到被鸭蛋青色压迫的重重屋檐,以及上头黯淡的鳞瓦。

算了。

抬手唤他下来,两人往里走,她脑中事儿多,迈入书阁时才从稚山说的话中找出不对劲来,问:“小芒弓?”

稚山点头:“当然了,他还能抱得动什么弓?”

原来如此。

司绒坐下来,拨着茶碗盖:“丹山马场外,小皇子曾说小芒弓被大胡子将军收走了,那时我就奇怪,蒙将军是太子的人,他收走小芒弓做什么,如今看来,彼时的举动是为了今日有个名头留小皇子在镜园,兄长骑射一流,幼弟正当开蒙时,真是个送上门的好借口。”

稚山坐在小马扎上,掏出小兜里的炒黄豆。

司绒伸手:“给一个。”

稚山当真就给了她一颗,炒黄豆的香味儿在口中爆开,她继续说:“倒回去想想,在皇帐里,蒙将军来得太快,太医还未诊完淑妃的伤势,蒙将军就拿住了涉事内侍,扯出了银针之毒。”

“大胡子是太子的人。”稚山往嘴里接二连三丢炒黄豆,嚼得嘎崩脆响。

“对,”司绒拧着眉头,“蒙将军的出现给丹山马场一案迅速降温,达成了四方都满意的结果。”

“阿悍尔洗脱嫌疑;皇帝乐见太子与淑妃矛盾加剧;淑妃与三皇子获得实处,宁愿把账算在太子头上,因为三皇子日后若有机会反击太子,此案就会成为抨击太子的利器;太子么,太子不会在乎淑妃的怒火,他压根不会让三皇子有爬起来的机会。”

稚山点头:“懂了,太子在皇帐里捞了阿悍尔一把,又用小芒弓坑了阿悍尔一把。”

“丹山马场案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插曲,很快就会推出一个倒霉的替罪羊,几场秋雨过后,便同暑气一起深埋在地底,成为没人会再提起的存在,”司绒淡漠一笑,“太子强弓高台,真正要瞄准的是皇帝的私心。”

天诚帝看中小儿子,想要玩一个灯台暗影的手段,明面上既打压太子,又看重其他成年的儿子们,实则明亮的灯台底下,那个黑暗里怯弱胆小的幺子才是他的执念。

为此他漠视小皇子,把他从所有人的目光中淡出去,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封暄觉察,一柄从头顶压下的寒刀逼出了天诚帝的底牌,暴露了他的意图。

小皇子被封暄放在镜园,犹如被抬到灯台之上,还是堂而皇之地放在封暄的阵营里,一脚跺碎天诚帝付出多年心血的暗线,让天诚帝再次在封暄手里成为一个透明人。半点底牌都不要有,这样,他就能安安稳稳在合适的时机退位。

杀人诛心。

司绒微叹:“天家无父子,封暄手段硬。”

“我再跟你说件事,”稚山看着自个儿的手心,“昨夜出现的那些人,不是禁军,也不是皇城司。”

司绒眉目一凛:“什么?”

“他们……”这是稚山对武学的天赋,他不知道怎么同司绒解释,挠头想了半日,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刀,昨夜那些人,比皇城司和禁军更狠更戾,而且他们打的是配合,不是单切,像是放战场上的。”

司绒沉默下来,封暄的底牌,除了禁军与皇城司,还有更多,只是她不知道,天诚帝也不知道。

这是天诚帝无声无息败北的原因,也能成为司绒警惕的线索。

会是什么呢?

稚山又爬上了墙头,司绒倚在书阁窗边。

穗儿端着药茶来,搁在小方桌。

窗外云隙间终于漏进来一丝风,那风从稚山的头发吹起,一路吹到屋檐下的惊鸟铃,显出了它的路径。

对。

再隐秘不可见的事物,只要动起来,就会有痕迹。

她合上手里的书,一口喝完药茶,把书递给穗儿:“叫稚山送去镜园,问问太子殿下,书阁二楼能不能上,”眼神望到了院外,“哦,顺带摘一颗石榴送去给殿下,客气点。”

没想到稚山这一去,一直到午后都没有回来。

*

从天外漏进来的丝缕微风,最终悍然地结成一股风势,呼啸着荡开了穹顶的云霾。

灵书园里耳目太多,司绒正站在镜湖边与大伽正说事儿。

这会儿风大,梧桐叶半青带黄,落地磕出细响,密密匝匝的,盖住了两人的交谈声。

司绒拢了拢披风,说:“封暄在催促兑粮的兵器明细,我需要两份册子。”

大伽正有些惊讶:“两份?”

“对,”司绒伸出一只手指,“一份七成近战兵器,三成远战兵器,十万匹战马。另做一份相反的,七成远战三成近战,三万匹战马。”

司绒要看看封暄要哪份,就能知道这批兵器战马往哪儿放。

大伽正眼神慈蔼,他知道司绒想做什么了,揉揉她脑袋表示明白,而后又想到一事,抬眼环视一圈,露出些凝重:“家里有信来,塔塔尔部已经开始有动作了。”

司绒轻轻抽一口气,手指攥着披风内衬,迎风而立:“真快,塔塔尔部马肥兵壮,孤注一掷,定风关的风要刮起来了。”

“仇山部不会作壁上观,阿悍尔要面临西北处两部的侵袭,如果战事传开,八里廊边境的二十万青云军会立刻挥师北上,不止是秋风,阿悍尔凛冬将至。”

司绒低头把一颗石子踢进湖中。

“司绒!”高喊声随着涟漪荡开,消失了三个时辰的稚山在墙线上飞奔起伏,他纵身一跳,荡着树枝轻巧落地,喘吁吁地在二人跟前停下,“德尔出事了。”

司绒站在初秋的冽风中,抬眸往一湖之隔的镜园看了眼,抿紧了唇。

*

昨夜要让人接应稚山,太子松了口让她在偏院见自个儿的近卫,司绒给德尔的任务实际上有两个:一,带回稚山和小皇子;二,保护吴青山。

这张牌用太多次了,药匣之内的引荐帖、送塔音出城的马车、昨夜让稚山把小皇子带到太傅府的权宜之计,让吴青山从她与太子博弈的棋盘上彻底暴露了出来,过分扎眼,太子一定会注意到他。

吴府在大枫林深处,门口挂着两只灯笼,禁军把府宅围了个水泄不通。

司绒到时天色已晚,刚跳下马车,老蒙迎面而来,行了个礼:“见过司绒公主,公主这是串门呢还是赏景呢,不巧,禁军公干,这还没完事儿呢。”

响亮亮的声音震起了林深处的飞鸟,司绒掸了掸袖子上落的灰:“蒙将军忙你的,我来看个病,不打扰你们办事。”

“您不住龙栖山么,一溜儿的太医随您挑,那可都是术妙轩岐的老太医了,何必磕这一个!”

“是这么个理,”司绒抬头,轻一笑,“可惜东宫的药不大好,我听说大枫林里住了个妙水回春的神医,特来碰碰运气。”

东宫二字一出,老蒙肃了容,直起身板来飞快地打量了眼司绒,顷刻便改了口:“公主千金贵体,在下不敢耽搁,不过话说在前头,到禁军办完事儿之前,这吴府都只进不出。”

“这是自然。”她略一点头,带着稚山抬步往院子里走。

老蒙站在门口,碾着脚底下的石头子儿沉思,这是真有点风月事啊,还是假借势啊。

吴青山不是个讲究人,一门心思都埋在医理药学里头,因此宅子也修得格外简单,他们一路往药庐走,经过的每一扇洞门都把守着两名禁军,终于在药田上找到了挥锄洒汗的吴青山。

稚山猫着身,从田埂上摸过去,悄无声息地爬上了吴青山的背,吴青山吓了一跳,手里的小锄跌落在地,随即哈哈大笑,猛一使力,一个过肩摔把稚山摔在了田埂上。

“嘿!小崽!”

稚山点儿都不生气,笑嘻嘻地爬起来,跳上了吴青山的背,俩人亲得像是爷孙俩,踩着干燥的土块往司绒这来,给她使了个眼色,往顶上看,示意屋顶上也有人。

二人前后进了药庐,稚山蹲在檐下守着,吴青山一进屋就抱个小钵,把药捣得咚咚响。

“德尔给你传了话,待在太傅府才是安全的。”司绒听得耳朵疼,拉开门朝屋顶上一指,示意稚山把人拎下来。

上头砰砰几声,吴青山把小钵放下,叹口气说:“弘襄在这里嘛,不回来看看他,我不放心啦。”

吴青山祖籍山南,乡音难改,说话时有一股热情亲厚的劲儿,弘襄是他独子,今年将将及冠,一手玉雕做得极好,但天性不爱与人说话,人也似玉雕似的,清贵冷僻。

“一会儿我去看看他。”司绒坐下来。

“不着急啦,你右手干嘛了?”吴青山一眼就看出她右手行动不便。

“嗯?”司绒抬头,“拉伤。”

“来来,”吴青山朝她招手,在她右肩头摁了两下就有数了,起身朝外走,“我给你抓帖药,两日就好了。”

“等……”司绒刚开个口,吴青山步下生风,早拉开门出去了。

这咋呼性子。

药庐清净,满墙都是齐整的百子柜,药香从柜里漫出来,她正靠在桌旁拨弄着小药杵,药杵环钵壁一圈圈打旋,荡出清悠声响。

正在此时,门口有脚步声传来,司绒停下手:“等太傅的病情稳定……”声音顿了顿,“殿下。”

药杵仍在小钵内旋转,屋外一棵老枫摇曳,支着一捧红烟笼罩着半座院子,封暄黑袍玉冠立在门口,如同一把刻骨的长刀,具有直削天穹的气势。

他踏步而入,一把摁住了旋转的药杵,悠鸣声和她的手指一起落入他掌中,两人相隔咫尺,四下归于寂静。

“听说东宫药不好,孤来看看,公主需要何种灵丹妙药。”

他覆着她的手,如同捏住她整个人,司绒再次有一种被放在掌心端详的感觉,封暄的目光毫不遮掩,好像长刀锋刃,薄薄冷冷地贴着她的皮肤游走,她在这种眼神下悄悄地出了汗。

不能出汗,她脸色很平静,可是耳下的红和指腹的薄汗都出卖了她的情绪。

“热?”封暄把手指探入她掌心,揉着她的指头,明知故问。

“冷。”司绒往回抽手,却反而被扣得更紧。

“九山,关门,”封暄朝外吩咐,再回过头俯首压声,“公主觉得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