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死遁后被皇弟发现了 > 第2章 登基大典

死遁后被皇弟发现了 第2章 登基大典

作者:松枯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3:24:52 来源:文学城

江南的晨雾未散,谢鹤修一袭青蓝长衫,帷帽垂下的薄纱掩去了他大半面容,唯有行走时微动的衣袂透出几分不一察觉的矜贵。

邹叔清晨便来禀报,店铺已定在城西双极街,离他的临时寓所也不过一炷香的路程。这条街市声渐起,却并不喧嚷,倒是合了他的心意。

行至店前,邹寒早已候在门外。铺面原是一家药铺,搬走后留下的空屋带着淡淡的草药香,倒与茶室的清雅不谋而合。“鹤修,你看看此处如何?”邹寒推开木门,晨光涌入,照亮了空阔的堂屋和已擦拭干净的木质框架。

谢鹤修摘下帷帽,露出清俊的眉眼,目光缓缓扫过四周,点了点头:“有劳邹叔,就是这里吧。”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夺。

“鹤修还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谢鹤修略一沉吟:“还需一块牌匾。”

“早已备下,我这就去取来。”邹寒应声而去。

独自立于店中,谢鹤修细细打量着这个地方。今早的洒扫已除去积尘,只余下几张厚重的桌椅和今晨方运来的几箱茶叶,空气里浮动着木料与茶香混合的气息。他正思忖着如何布置,身后却传来一声清朗带笑的呼唤:

“谢兄!”

谢鹤修心头微紧,悄然握袖,回身望去。只见台阶下立着一位黑衣少年,金黄腰带束得利落,眉眼飞扬,正是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林清风。他几步跨上台阶,笑容灿烂:“远远瞧着身形像你,没想到真是谢兄!”

见是他,谢鹤修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不露声色:“盛遇兄怎会在此?”

“昨日与谢兄分别后,我便安顿在姨母家。今日出来闲逛,熟悉街巷,不想竟有此巧遇。”林清风语速轻快,目光已好奇地投向店内,“谢兄这是要在此开店?”

谢鹤修微微颔首,随手将帷帽挂在墙上。

林清风这才得以仔细看清他的容貌。昨日谢鹤修始终戴着帷帽,只见其形,未睹其容。此刻晨光映照下,但见对方面如冠玉,墨发如瀑,一双眸子沉静如水,虽衣着朴素,却难掩通身的清雅气度。他不由脱口赞道:“谢兄姿容非凡,为何昨日要以帷帽遮面?”

“不便露面。”谢鹤修挽起衣袖,取过帕子浸入一旁的水盆,语气淡然,显然不欲多言。

林清风心思活络,见他如此,便知趣地不再追问,转而笑问:“谢兄欲经营何种生意?”

“清茶淡饭,一间茶馆而已。”

正说着,邹寒抱着一块打磨光滑的木板回来,见到林清风,面露探询之色。林清风已笑着自报家门:“老伯安好,我是谢兄的好友。”

邹寒眼中掠过一丝疑虑——少爷初来乍到,何来故友?但见谢鹤修并未否认,便也不多言,将木板递上:“你看这块料子可好?”

谢鹤修停下擦拭的动作,接过木板,触手温润,是上好的木材。他道了谢,便将木板平放于柜台之上,取过早已备下的笔墨。只见他凝神片刻,随即提笔蘸墨,手腕悬动,笔走龙蛇,“谂恪茶馆”四个大字便跃然板上,结构舒展,风骨内蕴。

“好字!”林清风由衷赞道,“这‘谂恪’二字,可是谢兄的表字?”

“正是。”

林清风双手抱胸,凑近些,眼中带着狡黠的笑意:“那我往后便唤你‘谂恪’,可好?”

“小侯爷随意便是。”

得了应允,林清风笑意更浓。谢鹤修拿起写好的牌匾欲挂上门楣,却发现门框颇高,他身形清瘦,举手竟差了一截。他略感窘迫,转向林清风:“小侯爷,可否劳烦……”

话音未落,林清风已爽快接过牌匾:“我来!”他身形较谢鹤修更为挺拔,举手间便轻松将牌匾稳稳挂上,回头笑道:“这样可行?”

谢鹤修本意是想让他拿个板凳,好踩着上去,却手中一空,但见他已经挂好,便不再多说什么。

谢鹤修自然是满意,就算不满意,也不会提出来,“多谢小侯爷。”

“叫什么小侯爷,不如直接唤我盛遇。”

谢鹤修闻言,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清浅却真实的笑容。此时阳光恰好穿过门扉,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淡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一笑,竟让林清风怔了片刻,心中莫名一荡,似有暖流涌过,脸颊竟微微发热,他急忙偏过头去,假意轻咳两声,跟着谢鹤修走进店内,寻话问道:“谂恪如今住在何处?”

谢鹤修沏了杯新茶递给他:“桂古街,离此不远。”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他饮了一口茶,目光扫过尚显空荡的店铺,以及窗外江南特有的柔和小景,一个念头悄然生根。

邹寒抱着一摞归置整齐的账本走过来,脚步放得极轻。他先是谨慎地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好奇打量着新置茶具的林清风,这才俯身凑到谢鹤修耳边,用仅有两人能闻的气音低语:“鹤修,里外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他顿了顿,喉头微动,似有些犹豫,但仍是继续禀报,声音压得更低,“方才我去街市采买,听得人人都在议论……今日,是京中‘那位’的登基大典。”

谢鹤修执壶斟茶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壶嘴倾出的水线在空中顿了刹那。他当然知道邹叔口中的“那位”是谁。那个名字,连同与之相关的所有记忆,如同无声的潮水,瞬间漫过心防。

他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缓缓将茶壶放回案上,眸底深处仿佛有浓云骤聚,翻涌着复杂难言的情绪,最终都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晦暗与沉静,唯有紧握着茶杯、指节微微泛白的右手,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一直用眼角余光留意着这边动静的林清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片刻的异常。他放下手中把玩的瓷杯,趋前几步,关切地问道:“谂恪兄,可是有什么事?”

谢鹤修抬起眼,目光似乎穿过林清风,望向了某个遥远的虚空。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轻轻摇了摇头,转而抛出一个问题,语气平淡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探询:“没什么。只是不知盛遇兄……近来可清楚京城里发生的诸般事情?”

林清风闻言明显一怔,脸上掠过一丝茫然。“京城?”他眨了眨眼,下意识地反问,“谢兄指的是哪一桩?”

话一出口,他便意识到自己问得有些蠢笨。如今的京城,风起云涌,每日里发生的大事还少么?新旧交替,权力更迭,哪一桩不是惊心动魄?他不由得讪讪地抿了抿唇。

一时之间,室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只听得见窗外隐约的市声和彼此轻微的呼吸声。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伴随着“京城”二字,悄然弥漫在两人之间。

林清风似乎有些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静默,他眼神游移了一下,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

他伸手探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软帕包裹好的物什,层层翻开后,竟是一副做工极为精致的耳坠。他将耳坠递到谢修面前,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哦,对了,这是昨日在船上,谂恪兄不慎落下的。我见它样式别致,怕是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便想着收好,等再见时务必归还给你。”

谢鹤修的目光落在耳坠上,那熟悉的纹样和光泽。

他沉默着伸出双手,几乎是带着一种郑重的仪式感,从林清风手中将耳坠接了过来,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坠子,然后紧紧握在手心。他抬起头,看向林清风,眼中情绪翻涌,最终化为一句沉静的感谢:“多谢盛遇兄。这副耳坠……确实于我而言,重逾千金。”

京城——

当那件明黄色九龙纹衮服披上肩头时,谢锦只觉得一股沉甸甸的寒意瞬间渗入骨髓。

龙袍以南京云锦为底,金丝盘绕的龙纹在烛火下折射出刺目的光,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峦、龙形、华虫等密布其间,象征着帝王对天下的统御之责。

领口与袖缘以黑貂皮镶边,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内侍跪地为他系上玉带时,他垂眸瞥见袍角绣着的“水脚”纹——波涛翻涌间隐现山石,寓意“山河一统”,可此刻只让他觉得像无形的潮水,即将淹没自己最后的呼吸。

太和殿的汉白玉阶共九重,谢锦一步步向上走去。

脚下红毯绵延,两侧禁军持戟而立,文武百官着绛红朝服垂首跪拜,山呼“万岁”之声如浪涌来。

他却只觉得那些声音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模糊而遥远。当他终于坐上龙椅时,指尖触到扶手上雕琢的龙首,冰冷坚硬。

他随意以手支颌,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臂上繁复的云纹——这是紫檀木镂刻的“江山永固”图样,可每一道纹路都像在提醒他:这把椅子,是用鲜血与誓言垒成的囚笼。

冕旒轻轻晃荡,看不清他的神情。

而就在屏风后,一道苍老而威压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为何沉默?新朝初立,当示天威。”——那是沈太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欲。

谢锦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腕间那串珠子,直到珠串几乎嵌进掌心,才抬眸淡淡应道:“平身。”

“谢陛下——”

“众爱卿可有话说?”

户部尚书贺柏身穿红色朝服,手握奏折,站出列来,“臣,请旨。”

谢锦撇向他,薄唇微启:“何事?”

“臣自请调去江南,为君分忧。”

说得好听,谢锦能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思,无非就是谢鹤修死了,想逃离自己。

——

谢锦举着那支新折的白玉兰,仰头看着比他稍高些的皇兄,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期待与依赖。“皇兄,”他又将花往前递了递,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等你身体大好了,最想去什么地方看看?”

那玉兰还带着晨露,花瓣莹润,香气清幽。谢鹤修刚伸手接过,冰凉的花茎尚未握稳,旁边就插进一个爽朗带笑的声音。

“这还用问吗?”贺柏不知从哪里溜达过来,双手抱胸,斜倚在廊柱上,嘴角噙着看好戏的笑意,“咱们谢兄的心思想来都写在脸上,除了那‘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还能是哪儿?”

谢锦立刻扭头,没好气地瞪了贺柏一眼,嫌他多嘴,打断了自己与皇兄的对话。他旋即又转回来,黑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凝在谢鹤修脸上,固执地等着一个确切的回答,仿佛贺柏的话不算数,非要皇兄亲口承认才行。

他抬起一只手,动作轻柔地揉了揉谢锦的发顶,指尖穿过细软的发丝,带着一种近乎宠溺的无奈。“嗯,”他唇角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声音温和似春风,“江南……确实是个好地方。”

——

谢锦轻笑一声,“贺尚书这番心意,朕要是不允许,怕是显得不够仁义德厚。”

“陛下恕罪。”

“罢了,朕允了。”谢锦疲惫的揉揉眉心,“众爱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把奏折送去御书房吧。”

“退朝——”

思怀宫——

太后端坐于凤座之上,指尖的赤金护甲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紫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她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绸缎,一寸寸抚过谢锦年轻的面庞,那目光里混杂着审视、考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殿内沉香袅袅,空气却凝滞得令人窒息。

谢锦迎着她的视线,唇角勾起一抹没什么温度的弧度,率先打破了沉默:“母妃若有教诲,不妨直言。”

沈惊枝叩击桌面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展颜一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陛下处理朝政日益精进,哀家欣慰还来不及,怎会有异议?”她语速缓慢,字句清晰,“只是陛下年轻,有些事……还需多听听老臣们的意见……”

“儿臣记下了。”谢锦不等她说完,便微微颔首,干脆利落地打断,“若母妃没有其他事,儿臣便告退了。”

他行礼的动作标准却疏离,转身离去时,玄色袍角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没有丝毫留恋。

沈惊枝望着他消失在殿门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瞬间冷却,眸中闪过一丝阴霾。她沉默片刻,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阴影处,冷声吩咐:

“去。给哀家寸步不离地看好陛下。”她的护甲重重划过桌面,留下一条浅浅的白痕,“尤其是……别让他私下里,接触任何不该接触的人,做任何不该做的事。”

阴影中,一道模糊的人影无声躬身,随即如鬼魅般悄然隐去。

“是。”

——

因次日才开张,谢鹤修与林清风在茶馆门前又闲谈了几句,便各自告辞。林清风一步三回头地消失在巷口,谢鹤修则转身,重新戴上了那顶垂着薄纱的帷帽。

邹寒默默跟在他身后半步之遥,忍了又忍,终是压低了声音问道:“鹤修,方才那位公子……究竟是何人?”他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担忧。

谢鹤修抬手将帷帽的纱帘理了理,声音透过轻纱传出,平静无波:“京城靖安侯府的二少爷,林清风。是个心思单纯,藏不住话的性子。”

邹寒闻言,脸色微变,脚步不由得一滞:“侯府少爷?那……他会不会……” 后面的话他没敢说全,但意思已然明了——会不会认出您的身份?

“他不识我。”谢鹤修的语气十分肯定,带着一种经过验证后的淡然,“这两回接触,足以证实,他并不认得我的样貌。”

或许在京城某个宴席上曾有过一面之缘,但彼时他深居简出,忙着争位,与这位活跃张扬的小侯爷并无交集。

如今褪去华服,隐于市井,更似换了人间。

邹寒细细品咂着这句话,紧绷的肩头终于松懈下来,长长舒了口气:“如此……便好,便好。”

主仆二人正行走间,一旁幽深狭窄的岔巷里,突然传来女子压抑的哭泣和男子粗鲁的呵斥声,夹杂着微弱的呼救。谢鹤修脚步蓦地顿住,侧耳倾听。

“怎么了,鹤修?”邹寒疑惑地问。

“巷子里有人。”谢鹤修言简意赅,随即用眼神示意邹寒留在原地等候,自己则毫不犹豫地转身,独自踏入了那条昏暗的巷子。

巷内深处,景象不堪。一个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瘫坐在地,衣衫凌乱,脸上带着明显的青紫掌印,眼中满是惊恐的泪水。两个身材粗壮、面露凶相的男人将她围住,口中污言秽语:“臭婊子!偷了爷的东西还敢嘴硬!快交出来!”

“我没有!那本来就是我的!”少女虽害怕,却仍倔强地反驳。

其中一人恼羞成怒,举起蒲扇般的大手就要朝她脸上掴去!

“你们干什么!”谢鹤修一声清喝,在寂静的巷中显得格外清晰。

那两个汉子闻声回头,见来人只是个身形清瘦、头戴帷帽看不清面目的男子,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不屑的狞笑:“哟,哪儿来的小白脸,想学人英雄救美?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说着便是一阵狂妄的大笑。

逞英雄?还真可以。

谢鹤修帷帽下的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冷意。他虽非以武力见长,但身为天潢贵胄,自幼接受的教导中,防身的武艺乃是必修。对付这等市井无赖,倒也绰绰有余。

只见他身形一动,步伐灵活如游鱼,避开正面挥来的拳头,手腕翻转,巧劲一吐,便扣住一人的关节,顺势一带,那人便踉跄着撞向同伴。不过几个呼吸之间,两个刚才还气焰嚣张的壮汉已哀嚎着趴倒在地,一时竟爬不起来。

谢鹤修不再理会他们,快步走到那惊魂未定的少女面前,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姑娘莫怕。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何处?我送你回去。”

少女抬起泪眼,怯生生地看着眼前这个虽看不清面容、却声音清朗的男子,抽噎着回答:“我……我没有名字……我是从北边逃难来的,没有家……”

谢鹤修闻言一怔,意识到自己触及了他人的伤痛,神色间掠过一丝歉然:“是在下唐突了。”他目光扫过少女紧攥在手中的一支简陋木簪,问道:“方才他们说你偷东西……”

“那是娘留给我的唯一念想!”少女情绪激动起来,“是他们抢了去,我好不容易才夺回来的!”她将木簪紧紧抱在胸前,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谢鹤修心中了然,目光落在她脏污的小脸和破损的衣襟上,沉默片刻,开口道:“你若无处可去,可愿跟着我?我在前面街口开了间茶馆,正缺人手帮忙照应。”

少女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他,眼中交织着希望与犹豫。她仔细打量着谢鹤修,虽看不清容貌,但那份沉稳的气度令人心安。最终,她用力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坚定:“多谢公子收留!”

谢鹤修伸手将她从地上扶起。触及她冰凉颤抖的手指,他心中一动,温声道:“既然你跟了我,总该有个称呼。你既如白杨般坚韧,于困顿中不失其志,便叫你‘素栢’,可好?”

“素栢……”少女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焕发出光彩,再次深深一福,“素栢谢公子赐名!”

这时,在巷口等得心焦的邹寒终于忍不住探头张望,恰见谢鹤修领着一名衣衫褴褛但面容已稍作擦拭的少女走了出来。他连忙迎上前:“鹤修,这……”

谢鹤修简单解释道:“邹叔,这是素栢。方才在巷中所救,日后便在茶馆帮工,与我们同住。”

邹寒看着少女单薄的身影,又望了望自家少爷,点头应道:“是,老奴明白了。”只是眉宇间仍流露出一丝对往后开销的忧虑。

谢鹤修洞察他的心思,淡然道:“放心,银钱之事,我自有分寸,尚且够用。”

——

暮色四合,天边的云霞被夕阳烧成一片温柔的橘红,将桂古街的粉墙黛瓦都染上了一层暖意。谢鹤修回到家中,顺手将戴了一整日的帷帽取下,挂在门边的木椽上。

轻纱拂动,带起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他望着那顶帽子,心道在这江南水乡,认得他真容的人屈指可数,这遮掩,日后怕是多半用不上了。

刚步出小院,便瞧见隔壁原本空置的宅子门户大开,几个脚夫正搬着箱笼进出,忙得热火朝天。他正疑惑是哪户人家搬了来,却听见一个清亮又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自身后响起:

“谂恪!”

谢鹤修循声回头,只见林清风穿着一身利落的骑射服,额上还带着薄汗,正从巷口朝他快步跑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喜。

“盛遇兄?”谢鹤修着实有些意外,“你怎么会在此处?”

林清风在他面前站定,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角,气息微喘,眼睛却亮晶晶的:“我回去后,特意找人打听了你的住处。想着既是知己,比邻而居,日后往来照应岂不便宜?便回去同姨母说了,今日就搬了过来。”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天底下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谢鹤修看着他这般兴师动众,心中既觉无奈,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

他微微摇头,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劝解:“盛遇兄若想寻我,平日到茶馆便是了。你姨母府上定然舒适,何必特意搬到这市井小巷来,未免委屈了你。”

“那怎么一样!”林清风脱口而出,语气急切。他顿了顿,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声音低了些,带着点固执的真诚,“……那不一样。”

因为,有你的地方,才是我想待的地方。这句话在他心头滚了滚,终究没好意思说出口。

谢鹤修是何等敏锐的人,见他这般情态,心中已明了七八分。他不再多言,目光转向那些正被搬入邻院的箱笼,转而问道:“可有什么需要我搭把手的?”

林清风闻言,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要紧事,猛地一拍额头:“哎呀!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事要求谂恪兄了!”

“但说无妨。”谢鹤修见他这般模样,不禁莞尔。

林清风双手合十,作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我光顾着搬东西,里头还乱得下不去脚,根本没收拾。眼看这天就要黑了……不知能否在谂恪兄这里叨扰一顿晚饭,再借宿一宿?”他说完,有些紧张地看着谢鹤修,生怕被拒绝。

夕阳的余晖落在谢鹤修清俊的侧脸上,将他唇角那抹笑意勾勒得格外柔和。他点了点头,语气温和而肯定:

“寒舍简陋,盛遇兄若不嫌弃,随时都可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