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家祖坟冒青烟啦 > 第6章 距科举还剩1727天

谁家祖坟冒青烟啦 第6章 距科举还剩1727天

作者:芒鞋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2:53:01 来源:文学城

就钱氏这嗓门,不用说就是拿王清水撒气。

楚氏瞧不惯她这副嘴脸,直撇嘴,看虞有玥推门出来,指指堂屋,示意她去屋里说话。

昨日没吃完的鸡汤放桌上的,楚氏准备煮鸡肉粥,上前闻馊没馊。

虞有玥连夜赶制了两双鞋,这会儿还有些迷糊。

见状,楚氏放轻了声,“谢小二郎怕是忆起那些事了,闹着要出家,你说躲寺里有用吗?”

虞有玥伸展双手打了个哈欠,“有用,可他取不到僧籍啊。”

她眨眨卷翘的睫毛,声音清清脆脆的,“正儿八经的僧人需有度牒,度牒数额有限,只能花钱或通过度牒考核获得。”

楚氏揭竹盖子,稀奇道,“考核?出个家还得会读书识字??”

“是啊,不仅要考儒学佛经,还要会辩经,德行还不能有亏。”

“这哪儿是出家,这不是考科举吗?”

虞有玥歪头想了下,评价,“比科举还难。”

“出个家这么困难?”

楚氏实在不懂这些,后溪村太偏僻,除了红白喜事的亲戚,以及催役征税的里正和揽子,几乎没外人踏入,平日买个物什也是托人买。

外头的好多事都传不到村里来。

虞有玥也是走了很多地方才知道这些的,度牒,比铜钱还值钱!

朝廷禁铜入川,川陕路的百姓们日常用铁钱,但出川后铁钱没用,需换铜钱。

十二个铁钱换一个铜钱,钱换钱不划算,不如换个划算的。

虞有玥瞬时清醒了,“娘,咱家有多少钱?”

楚氏端起装鸡汤的碗,鼻子凑近闻了闻,有点馊味,但不重,还能吃,见女儿还等着,实话道,“三十贯左右。”

家里人少,开销也小,她和大山商量着再攒十贯就请媒人给阿玥说亲。

四十贯嫁妆钱,应该能在寻个城里讨活计的夫婿了。

虞有玥不清楚这些,看楚氏端着碗去灶间跟着帮忙打下手。

楚氏把鸡汤倒进锅,她绕去灶膛,拿了柴火点燃。

青烟滚滚,她清秀的脸好似蒙了层雾,婉约恬静,和以前一模一样。

声音也细细的,“娘,等爹回来叫他寻人问问度牒几价,咱买道度牒罢。”

“啊?”米缸前舀米的楚氏惊得张大了嘴,女儿也想出家了?

灶膛里的麦秆啪啪燃着,虞有玥迅速掰两根竹棍扔进灶膛,一双眼炯炯有神,“在汴京,一道度牒要卖一百贯钱,咱们可以买了度牒去汴京卖!”

度牒和户籍差不多,能私下买卖?楚氏想到什么就问了出来, “度牒能私自交易?”

“能,汴京黑市还有卖假度牒的呢。”她就碰到过打听假度牒的。

想到买卖度牒能挣笔大钱,虞有玥心里喜滋滋的。

楚氏闻所未闻,几下淘了米,擦干手绕到虞有玥身前,“阿玥,我听着咋这么不对劲呢,谁家会花一百贯买后半辈子不吃肉敲梆子?怕不是入了什么邪教吧。”

“不是邪教。”火光衬着虞有玥认真的脸,“僧人免徭役赋税,还有朝廷划分的地,日子安稳,好多富户都趋之若鹜。”

“这样啊。”楚氏恍然,“我先前琢磨着买成书或绢带去汴京再折变,后又害怕途中淋雨坏了,听你这么说,度牒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咱家的钱够不够。”

“咱不是还有地吗?”

既然要走,田地房屋肯定要卖的,就等某个祸害乡里的恶霸喊价了。

楚氏一锤定音,“成。”

锅热了,鸡汤的馊味重起来,飘得满屋都是,母女俩仍吃得津津有味的,吃完就开始收桌。

虞有玥抱着碗去灶间,楚氏拿着盆洗衣服。

太阳照亮半边院子时,院门外走来两道青色的人影,女的神色憔悴,男的身板笔直。

楚氏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一眼,低头继续搓衣服。

谢氏牵着谢经帆,停在了院门口。

门上的泥已经没了,但脚踹出来的划痕仍突兀的印在上面,谢氏心虚,眼睛瞟向别处。

咳了咳,道,“改日空闲了我让他爹给你们换扇新门。”

虞有玥隔着窗瞥一眼,刷锅的动作快了几分,像往常般笑盈盈招呼人,“李大婶…”

谢氏朝灶间应了句,“洗碗呢。”

“恩。”

虞有玥知礼,但话少,无论何时碰到,永远笑容灿烂的招呼人,谢氏习惯了。

她的视线移动,落到阴凉处搓衣服的楚氏身上,“那晚没吓着你吧?”

她恢复了往常装束,一身短褐,发髻盘子头顶,拿青色头巾裹住,整洁又利落。

楚氏眉一抬,哟了声,“还真是好了呢,你还不知,你这一疯,好多人说是我干的,我都快成过街老鼠了。”

指桑骂槐是楚氏绝活,谢氏自认不如。

可想到楚氏冷眼旁观她发疯心头就来火,默了默,克制住了,“三郎同我说了,你让他找我借钱买书,还告诉他不想服夫役就读书…”

“认识这么多年,我怎么不晓得你虞阿楚会背诗?”

她这几日好似在火上煎熬,一会儿是丈夫嘱托后事般的话别,一会儿是胥吏狞笑扭曲的脸,还有儿子哭着钻进深山的弱小背影,来回在她脑海里交织着。

楚氏怎么能这么平静?

她都没亲身经历那种绝望,能不平静吗?她嫌楚氏平静,楚氏还嫌她浮躁呢。

不紧不慢的搓完最后件衣服,拧干水放身后桶里,楚氏这才慢悠悠起身。

讥讽道,“我会的东西多着呢,难不成都要与你说,李阿谢,以前咋没看出来你这么不要脸呢?”

谢氏不是没领教过她的厉害,打定主意心平气和地和她说话,“不要脸就不要脸吧。”

说完,恬不知耻的往堂屋走。

虞有玥飞快地把碗筷收好,重新拿碗,抓几颗茶放里面,倒上热水端了过去。

屋里的味道没散,一进门鸡汤味儿扑鼻而来。

谢氏嗅了嗅鼻子,“虞阿楚,你家最近发大财了?天天不是蛋就是鸡的。”

楚氏甩着滴水的手进来,翻了个白眼,“关你屁事!”

谢氏愣了瞬,拉开凳子在桌边坐下,余光往四周粗略的扫了眼。

农家屋舍的格局大差不差,屋中摆设也差不多,不过虞家富裕,横梁上还挂着两块腊肉。其中一块切口平整,明显是这几日刚切的。

横梁下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木柜,柜子上摆着竹篮,里头是剪子针线,还有几块碎步。

谢氏也不绕弯子了,直说来意,“我知道你最近的变化因何而起,虞阿楚,都是枉死过的人,不能一起想想法子吗?”

这几日,她吃不下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血淋淋的场景。

她不甘心,不甘心啊。

“想什么法子?”楚氏声音冷冰冰的,“谁枉死了,少他娘的诅咒我。”

人心隔肚皮,她不想跟外人牵扯上,语气愈发刻薄,“真要闲得慌就那那头心心念念的驴买回来陪你唠叨,老娘事儿多,可没工夫跟你闲扯。”

说到这个份上她都不认,谢氏有些没辙了。

虞有玥搁下茶碗,默默退到了边上,安静听她们说话。

谢二郎瞅她一眼,接过了话茬,“听说虞大婶你往吴家送了好几回鸡汤,不知是何缘由?”

不愧活过一回的,眼前的谢经帆眉目沉着,哪儿有两日前的青涩天真?

但那有怎样,楚氏会给他面子不成?

“行啊,一个黄毛小儿都敢跑我家来叫嚣,真当我虞家都是些软柿子是不是…”

说罢,拎起脚边的长凳就朝谢二郎砸去。

谢经帆哪儿见过这种阵仗,逃难的日子再苦,顶多也是跟流民抢食,跟乞儿抢地,抓头发掐脖子也是点到即止,像这种抄凳子打架却是没有。

残影略过头顶,他趔趄一闪。

砰——

凳子一端擦过肩膀,带起一阵风,摔到地上,凳脚断裂,好像活生生的人被蛮力扯下一条截肉来。

谢经帆呆住,盯着地面没说话,一张脸苍白如纸。

谢氏暴跳如雷,“你这人怎么油盐不进呢,村里有祸,我们不拧成一股绳就只有死,难道你还想尝一遍刀子插进肉里使劲搅的痛不成?”

楚氏扯唇,“往后再跑我家胡言乱语,我砸的就不是凳子了。”

看她不近人情的模样,谢氏默吸口气,抓过谢经帆就走。

日头高悬,热气熏得姑侄两直冒汗,谢氏出了门就骂骂咧咧,转身看侄子还愣着,语气稍缓,“我手里有十五贯,等卖了田地估计有四十来贯,你看去哪儿安家好?”

这村子,待不下去了。

谢经帆顿了顿,忽说,“大姑,你说虞大婶是不是找到办法了?怕我们拖累她才死活不认的。”

提起楚氏,谢氏就一阵烦闷,“她比我还先咽气,能有什么办法?”

她的记忆到死前就没了,谢经帆也是,由此推断虞阿楚也一样,也就说虞阿楚这会儿估计连自己上辈子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有办法破局。

“但有些事委实说不通,她哪儿学的诗?为什么连哄带骗要各家男娃背诗,还有她为什么那么在意吴婶肚里的孩子?”

问题多得跟树上的蝉似的,叽里呱啦没完没了。

他不知,楚氏在后面将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嫌弃得嘴角都快抿到地上去了。

“我就知道李阿谢蠢得不能信,这么多天啥正事也不干,就一门心思找知道事的,咋的,凑齐十个脑子就能长命百岁啊...”

虞有玥摇着扇望出去,再认可不过。

“那娘要和她说宰相的事吗?”

“说啊,为啥不说,读书就跟烧钱似的,单靠我们哪儿养得起?”

指望吴家掏空家底供儿子考科举是指望不上的,科举这笔钱,得全村凑!

不过,楚氏顿道,“眼下得先瞒着。”

天知道她费了多少心思才找着人,怎么可能没和吴氏攀上交情就把人推出去。

当她像谢氏那样蠢啊。

还有,谢氏和谢小儿想起了上辈子,鬼晓得那些坏蛋是不是也想起来了。

这么早把老底掀了,遭人斩草除根怎么办?

她才不犯蠢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距科举还剩1727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