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霜落日曦 > 第1章 祭天惊变

霜落日曦 第1章 祭天惊变

作者:雨落言笙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09:06:20 来源:文学城

苍梧三百年,仲春之朔。

寅时初刻,皇城的角楼刚染上天光微曦,承运门外的朱雀大街已被宫灯照得如白昼般明亮。三十六盏鎏金宫灯沿街悬挂,灯穗垂落的银铃随晨风轻晃,将“祭天”二字的庄重揉进细碎的声响里——今日是苍梧国每百年一次的“大雩祭”,需由太子沈臣曦亲持镇国玉圭,率文武百官、宗室贵胄从皇城出发,步行穿越整座都城,抵达三十里外的天坛,以祷上苍庇佑,解去去年冬旱之困。

祭天仪仗的筹备从半月前便已启动。承运门内,两百名身着玄色祭服的礼官列成两列长队,衣摆上用赤金线绣的“日月星辰”纹样在灯影下流转,腰间悬挂的铜佩随着呼吸轻撞,发出整齐的“叮”声;一百二十名乐师分坐两侧,编钟、石磬、排箫、笙竽在身前排开,指尖悬在乐器上,只等吉时一到便奏《大雩曲》;国师卿尘站在仪仗队的副位,月白色道袍外罩着一层半透的素纱,腰间玉磬垂落的穗子是苍梧国特有的冰蚕丝,风一吹便泛着冷光。他今年二十四岁,眉眼本是温和的,却因常年执掌祭祀、教导太子修仙,眉宇间多了几分沉静,此刻正低头核对礼单,指尖划过“太子祭服——玄色绣日月,玉带束腰,玉圭一尺二寸”那行字时,忍不住抬头望向皇城深处的东宫方向,眉头微蹙。

“国师大人,寅时三刻了。”贴身侍从青砚捧着银漏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太子殿下还未到,礼官长来问了三次,说百姓已经在朱雀大街两侧聚齐了。”

卿尘抬手看了眼银漏,漏壶里的水银已漫过“寅末”刻度,他指尖在袖中轻轻攥了攥,声音却依旧平稳:“再等。殿下昨日说要去西市查看祭天用的牲畜,许是被琐事耽搁了。”话落,他又补充了一句,“让暗卫去东宫附近找找,别惊动百姓。”

青砚刚转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便从东侧回廊传来。沈曦文穿着一身朱色宗室服,领口还沾着晨露,跑到卿尘面前时,气息都喘不匀,手紧紧抓着卿尘的道袍下摆:“卿尘先生!我……我去东宫找过了,哥不在!贴身太监说,昨夜亥时后就没见过哥的身影!”

他今年十五岁,比沈臣曦小两岁,虽未修仙,却生得英挺,眉眼间与沈臣曦有七分相似,只是性子更跳脱些,平日里最黏沈臣曦。昨日下午,他还跟哥哥趴在东宫的廊柱上,商量着今日祭天结束后,要去朱雀大街吃李记的糖糕,可今早卯时初去东宫时,殿内空无一人,连哥哥常带在身边的那把“流云剑”都不见了。

卿尘的心猛地一沉,面上却依旧镇定,伸手摸了摸沈曦文的头,将他额前汗湿的碎发拂开:“曦文,别急。殿下修仙五年,寻常妖兽都伤不了他,许是去城郊查看旱情了——你先回宗室队伍,我让人扩大搜寻范围,定能在吉时前找到殿下。”他转头对身后的暗卫统领仇肆递了个眼色,仇肆立刻会意,抬手比了个手势,十余名暗卫便如影子般消失在回廊深处。

辰时的钟声准时敲响第一下。

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已聚得密密麻麻,他们穿着新买的衣裳,手拿着一两支桃花,踮着脚往仪仗队的方向望。苍梧国百姓对沈臣曦的敬重,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位太子十二岁那年,在朝堂上接过先帝递来的《青云修仙录》,当众说“愿练出本事,护家国,护苍生”,五年间,他不仅将修仙术练到了三阶,还多次亲自去灾区送粮、去山林斩妖,去年冬旱时,更是在天坛前跪了三天三夜,求上苍降雨。

“太子殿下怎么还没来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小声问身边的人,“我家娃特意起早,说要看看殿下。”

“是啊,往年祭天,殿下都是第一个到的。”卖糖糕的李老汉擦了擦额角的汗,“不会出什么事吧?”

“别乱说!殿下是修仙之人,福气大着呢!”

议论声像潮水般慢慢涨起,沈曦文站在宗室队伍里,手指紧紧攥着衣摆,指节都泛了白。他知道哥哥不会失约,可辰时的钟声已经敲到第二下,仪仗队最前面的太子位依旧空着,那片玄色的空缺在连片的祭服中格外扎眼,像一块没补上的补丁。他忍不住往街对面望,希望能看到那抹熟悉的玄色身影,眼泪都快憋出来了。

卿尘走到沈曦文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再等等,殿下肯定会来的。”他抬头望向远处的街道,银漏里的水银已快漫过“辰初”,按照祭天礼制,队伍必须在辰时三刻前出发,否则便会误了“迎日”的吉时。他深吸一口气,对礼官长说:“让乐师奏《大雩曲》,先稳住百姓情绪,我去城门楼上等。”

辰时的钟声敲到第三下时,《大雩曲》的旋律终于响起。编钟的浑厚、石磬的清亮、排箫的婉转交织在一起,顺着晨风向远处飘去,百姓的议论声渐渐平息,都屏息望着仪仗队。卿尘站在承运门的门楼上,目光扫过街道两侧的屋顶——从皇城到天坛,三十里路,沿途有无数屋顶、树梢,他知道沈臣曦若想赶回来,定会走捷径。忽然,他的视线顿住了——三里外的望海楼屋顶上,有一抹玄色身影正快速跳跃,衣摆上的赤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正是太子祭服的颜色!

“哥!”沈曦文第一个喊出声,指着望海楼的方向,激动得声音都在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百姓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抹玄色身影在屋顶上轻盈地跳跃,像一只掠过树梢的玄鸟。他从望海楼跳到隔壁的绸缎庄,又从绸缎庄跳到粮铺,每一次跳跃都精准落在屋脊的飞檐上,玄色祭服在空中划出利落的弧线,晨露从衣摆上滴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辰时三刻刚过十息,那身影在靠近仪仗队时猛地跃起,从三丈高的房顶上直直跳下,稳稳落在太子位的空位上,落地时,他还顺手理了理微乱的衣领,发间沾着的一片柳叶轻轻飘落。

“让各位久等了。”沈臣曦站直身体,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桃花眼在阳光下格外明亮,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吉时快到了,我们出发吧。”

他今年十七岁,身形已长开,玄色祭服衬得他肩宽腰窄,玉带束着的腰肢挺拔,手里握着的镇国玉圭泛着温润的光。昨夜亥时,他听说城郊的黑风山有只三阶妖兽下山惊扰村民,本想速去速回,却没想到那妖兽会吐毒雾,缠斗了一个时辰才将其斩杀,回来时已快误了吉时,只能抄近路从屋顶赶回,连祭服上的尘土都没来得及拍。

卿尘快步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问:“殿下去哪了?为何不告知暗卫?”他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手指却悄悄替沈臣曦拂去了祭服下摆的尘土——那尘土里还混着黑风山特有的黑土,他一看便知沈臣曦又去斩妖了。

沈臣曦侧头看他,嘴角弯了弯,声音压得更低:“卿尘先生,有话等祭天结束再说。”他知道卿尘肯定要训他,可此刻乐师的节奏已经加快,礼官们正等着他领队,他不能在祭天的时候分心。他抬手将镇国玉圭举到胸前,目光平视前方,脚步沉稳地往前走:“走吧,别误了迎日吉时。”

祭天队伍正式出发,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立刻欢呼起来,纷纷将手里的桃花枝向队伍,花瓣落在沈臣曦的祭服上,他偶尔会侧头对百姓笑一笑,那温和的笑容让百姓们更加激动,欢呼声此起彼伏,盖过了乐师的演奏声。

“太子殿下好样的!”

“愿上苍保佑殿下,保佑苍梧!”

“殿下辛苦了!”

沈臣曦听着百姓的欢呼声,心里暖暖的。他握着镇国玉圭的手紧了紧——这玉圭是先帝传给他的,上面刻着苍梧国的山川河流,每一次握住它,他都能想起十二岁那年,先帝对他说的话:“臣曦,太子之位,不是荣耀,是责任。”如今,他终于能扛起这份责任,用自己的力量护着百姓。

队伍沿着朱雀大街缓缓前行,从皇城到天坛的三十里路,全靠步行。沈臣曦走在最前面,每一步都踩在乐师奏出的节拍上,丝毫不差。卿尘站在他右侧稍后的位置,月白色道袍与他的玄色祭服形成鲜明对比,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知对方的心意——沈臣曦是在让他放心,卿尘则是在提醒他“回来再算账”。

沈曦文跟在宗室队伍里,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看着哥哥挺拔的背影,忍不住偷偷笑了。刚才他还在担心哥哥会不会出事,现在看来,哥哥只是又去“偷偷做好事”了。他快走几步,跟上队伍的节奏,心里盘算着:等祭天结束,一定要让哥哥陪他去吃李记的糖糕,还要让哥哥教他几招防身术,以后哥哥去斩妖,他也能跟着帮忙。

队伍走出朱雀大街,进入外城的平民区。这里的房屋比内城矮些,街道也窄些,百姓们挤在门口、窗边,有的甚至爬到屋顶上,只为看一眼太子。沈臣曦看到一个小孩趴在屋顶边缘,差点掉下来,他立刻停下脚步,抬手用灵力将小孩轻轻托回屋顶,笑着说:“小心些,别摔着。”小孩的母亲连忙跪下磕头道谢,沈臣曦快步上前将她扶起:“快起来,不必多礼。”

卿尘看着这一幕,眼底掠过一丝无奈,却也带着欣慰。他知道沈臣曦的心软,也知道这心软是百姓敬重他的原因,只是……下次可不能再让他这么冒险了。

队伍继续前行,从外城到郊区,沿途的景色渐渐变了——房屋越来越少,农田越来越多,去年冬旱留下的痕迹还在,地里的小麦长得稀疏,土块干裂得能塞进手指。沈臣曦看着这片土地,心里有些沉重,他握紧镇国玉圭,在心里默默祈祷:愿此次祭天能求来甘霖,让百姓有个好收成。

巳时初刻,队伍终于走到天坛脚下。天坛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共有九十九级台阶,台阶两侧雕刻着龙纹,从下往上看,气势恢宏。沈臣曦手持镇国玉圭,一步一步往上走,卿尘跟在他身后,青砚和沈曦文则跟在宗室队伍里。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天坛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远处的都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

沈臣曦走到天坛顶端的祭台前,转身面对下方的文武百官和百姓,深吸一口气。祭天仪式即将开始,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而至于他昨夜去斩妖、今日迟到的事,等仪式结束,卿尘先生肯定会让他抄二十遍《礼经》,说不定还要罚他面壁思过——不过没关系,只要能求来甘霖,护着苍梧国的百姓,这点惩罚,他心甘情愿。

卿尘站在祭台一侧,看着沈臣曦专注的侧脸,眼底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位十七岁的太子,未来一定会成为苍梧国最好的君主,会用他的力量,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只是……等仪式结束,该训的还是要训,不然这小家伙下次还会“先斩后奏”,把自己置于险境。

沈曦文站在台阶下,看着哥哥站在祭台上的身影,心里充满了骄傲。他也要像哥哥一样,努力学习,将来帮哥哥一起守护苍梧国,不让哥哥一个人那么辛苦。

晨风吹过天坛,带着农田的气息,沈臣曦抬手将镇国玉圭举过头顶,祭天仪式正式开始。远处的钟声再次响起,与乐师的演奏声、百姓的祈福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苍梧国的天空上,久久不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