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庶子与少主弟弟 > 第38章 变数

庶子与少主弟弟 第38章 变数

作者:乐乐威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25 18:20:22 来源:文学城

十年前,元琛曾带兵进军钟离,然未及攻克就闻守春萧寅军遭梁军自历阳发兵偷袭,他派三成兵力去救,没想,竟出奇击溃梁军三万,萧寅立功的同时,他也间接沾光,然而他有自知之明,若非萧寅自荐出兵,守春就会被梁军拿下,当时朝廷并没想到梁军会有这一着,元琛亦是全副心思在钟离,他自觉此为他的失策,婉拒了皇帝的封赏。

如今,元琛一心攻打历阳,竟被钟离偷袭,历史重演,所幸,情势在中途扭转,梁军失了东关这个诱饵,再失大岘这处屏障,钟离的粮草运输被断,历阳曝露在北朝可以长驱直下的处境,元琛知道,下一步棋他若走错,就会轮到梁军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萧寅命席墨生领五百骑军留守大岘,其余兵将随他回返守春,抵达中军帐时,元琛已在等候着他。

“多谢殿下又救我一次!”萧寅向元琛深深一礼,随他身后的尉羽盛也跟着垂首鞠躬,十分恭敬。

元琛示意两人起身落座,尉羽盛识礼数,他替萧寅布置坐席,接着就立于角落。

“萧寅,是谁救了谁,你心里有数。”元琛给萧寅倒茶。

萧寅不语,只默默抿一口茶。

“你是何时知晓东关是诱饵,大岘乃陷阱,钟离有伏兵?”元琛直入正题,军将在外,多余的猜忌会招来凶险,他便不拐弯抹角。

萧寅摆摆手,说:“我哪儿有那么神,什么都知道,只是小心为上,防患未然而已。”

“那依你小心为上的看法,下一步怎么走?”

萧寅挺直腰杆,正襟危坐,出口的语气不再轻率,“小心打仗,不符合我个性,我主张有仇必报,哪里出的兵坏我好事,我就要踏平那里的城垒。”

元琛脸色一沉,萧寅这是在讽他,十年前攻克不下钟离,此番再遭钟离军偷袭,可谓自种因果。

萧寅见王爷不悦,立即就敬茶赔笑,说:“此次南伐主帅是殿下,殿下想怎么打,便怎么打,我萧寅赴汤蹈火,必当助殿下化险为夷,百战百胜。”

元琛未有释怀,他冷冷看着萧寅,细声问:“你前话才说是小心为上,后话便否定那是你的主张,前后究竟哪一个才是你个人想法?”

萧寅扬着嘴角避开元琛目光,说实在,他不想居顾依的功,但他不放心让元琛知道顾依还活着,于是说话才前后矛盾,引起元琛好奇,再逐步试探元琛对他听信不明之人的锦囊妙计后会如何反应?

“就是多听取了一些将士的荐言,我毕竟离开南方那么久,这些年梁军的行军策略就算没有长进,也必然有变化,我总不能仗着自己带的是梁军最害怕的铁骑军,便自以为无敌。”

“哈哈!”元琛笑,“哪个将士那么有勇气,竟然能说得我们萧大将军如此自我反省?羽盛,是你吗?”元琛看向尉羽盛。

尉羽盛嘴唇翕动,但欲言又止,顿了一会儿才说:“殿下,萧将军行事谨慎,是为了大军着想,但是到了前线,将军就会果敢应战。”

萧寅料到尉羽盛一定拍马匹,毫不担心他会主动透露军中临时多了两个中郎将的事。

顾武顾琉战斗力强,但俩单纯孩子明显不恋战,萧寅觉得还不是时候把他俩引荐给元琛。

除此,萧寅也感觉,顾依把顾武顾琉送来这么几天又叫回去,并不是放手了又后悔的意思,而是经过计算而打的主意,事实证明,两兄弟靠惊人的骑射和侦察能力,救了元琛军,元琛军才得以来救萧寅军,若顾依派的其他弟弟没有这样的本事,那今日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这么推敲,顾依叫回顾武顾琉,却把顾叁留下,必定有原因,他打算好好问顾叁,是不是带了顾依的其他口信?

“羽盛确是说对了,打仗不能莽撞,也不可临阵不前。”萧寅把茶饮尽,轻放下杯子,对元琛接道:“殿下,梁军在大岘损失了两万人,未妨我们长驱直下,一定会重兵守着历阳,而现下东关给我们拿下,梁军难以运送补给到钟离,趁机拿下钟离势在必行,只是,钟离本就有重兵驻守,不易攻克,您看,是不是应该请求增援?”

元琛静默片刻后,点头:“你说的,正是我想,让我再斟酌几日。”

萧寅起身,向元琛行礼请辞,“那萧寅就不打扰殿下,殿下若还有嘱咐,请随时传唤。”

尉羽盛跟着萧寅离开军帐,萧寅令他去监督大岘战俘的屠戮进展,他要尉羽盛把战俘首级收集起来,筑成梁军在边境可望见的京观,并且一定要插上铁缠马槊。

尉羽盛领命下去,萧寅便回到自己的军帐,此时天色已晚,炊事兵送来他的膳食,仍然是他爱吃的鲈鱼,制成了汤,还配有大碗的面。

萧寅卸下军甲,觑见桌案有一陌生的东西,是一幅字,他凑近去看,发现墨迹还湿,是刚写不久,写的是一段他不陌生的诗句,那诗出自元琛,据说是先皇要元琛十步之内所作的诗。

这幅字的字迹,和顾依那封信一样,但顾依不可能会在这里,这字一定是顾叁所写。

这么说,顾叁肯定知道顾依信中内容。

萧寅命人把顾叁叫来,很快,顾叁就一身脏污地来到他跟前,他立刻问缘由,顾叁就说练功后闲着没事,他去炊事班帮忙。

“这是你写的?”萧寅一边给顾叁布置碗筷,一边看那幅字问。

顾叁淡定地承认,还补充:“大哥要我写的。”

“为什么?”萧寅伸手在桌前比了比,“坐下来和我讲。”

顾叁端正地跪坐在萧寅跟前,吞了吞口水,说:“大哥要我跟随诚王。”

“我若不让呢?”萧寅动筷给顾叁夹鱼肉。

“大哥说,将军不让,就听将军的。”

萧寅叹气,顾依这意思,让他怎么好意思不让?

“你大哥怎么样了?”勺着鱼汤,萧寅语气沉重地问,他觉得情况不会很乐观,不然这做大哥的为何那么急着要弟弟上战场立功?

顾叁双手接过萧寅给他递的碗,道了声谢谢才答:“王大哥把大哥照顾得很好,大哥能吃也能喝,王大哥说,过一阵子给大哥制个轮椅,大哥就可以下床。”

“哦?”萧寅圆睁着眼,这可出乎他的意料了,他为此感到心情大振!

“那就好!太好啦!来,叁儿,多吃!明天我带你去见诚王!”

顾叁对于能不能见到诚王,实则毫不关心,大哥让他写信给萧寅时,另外要他再写了一封,那是要给诚王,但大哥说,冬天来临前若无法得到诚王的信任,这封信就销毁,留在守春,哪里都不要去,直到大哥派人去接他。

顾叁没有见过诚王,他并不向往着要见到这位人物,为何呢?他恨,那个把他大哥当拉车的马,还把他大哥鞭打得血流大街的人,不就是元氏王族么?这些王侯子嗣,都不是好东西,顾叁其实想直接把信给萧寅,萧寅是他们兄弟的恩人,若跟着大哥信里所言,必能再立战功。

萧寅给的鱼汤和面,鲜甜美味,顾叁满怀感恩地吃,他过去很少随大哥住军营,记忆中,军营里只能吃到小米和大豆,肉干只有上过前线的战士能拿,所以大哥才逢战必冲在最前面,生怕错失机会。

顾叁没有冲过前线,他在营中就是打杂,但大哥要他每天记录气候变化,逢见多识广的人就去问人了解各地的地势环境,大哥和他说,兵力再强的军队,那都是血肉之躯,天下最强的永远不会是人,而是天地自然,人要在征伐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懂天、知地。

“叁儿,你不能出战,你要用你的知识,教人打仗。”大哥这么说。

说得容易,行之难。

顾叁想着大哥要给诚王的信中内容,他了解其中的精髓,但那绝不是他自己能凭空思索出来的事,他觉得难过,大哥要不是伤重,就能亲自上阵,不会需要他们几兄弟代替大哥传达这些雄才伟略,要是,大哥撑不到战争结束,有谁能知道他们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大哥?

顾叁吃着吃着,鼻子就酸,听萧寅‘唉呀’一声叹,他才发觉自己眼前的氤氲不是鱼汤的热气。

“怎么啦?男子汉无端端哭什么!”萧寅随手拿个帕子给顾叁。

顾叁放下碗,接过那干净的帕子却没有用,只用有污渍的袖子来擦泪,“我……我想大哥……”他哽咽。

“想也不用哭哇,你不是说你大哥没事吗?”

萧寅这话令顾叁心里更痛,情不自禁就呜咽地哭出声,“大哥……大哥……”他想说实话,却又不敢说,大哥不让他说,大哥要他骗萧寅,说大哥没事。

王药根本没说过大哥有轮椅就能下床,大哥几时可以下床?他们兄弟几人问了一次得不到答案,便不敢再问,他们知道王药不忍心和他们说实话。

萧寅没有再细问,而是沉默地坐着。

“将军……”顾叁止住哭泣,他太想念大哥,也太害怕他在军营要是一直待到冬季,回头还能不能见到大哥?

顾叁拿出那封信,双手捧着递给萧寅。

萧寅接信,什么也没问就拆信来读,读过后,他把信摊在桌上,面色冷峻。

“这封信,顾依是要写给谁?”萧寅问。

顾叁见萧寅变脸,语气也不是他一直以来对待他们几兄弟的那么温和,即感恐惧,嘴唇颤了颤,把大哥的嘱咐一五一十招供。

萧寅闻言猛地拍桌,嗓子不高,却极严厉,他说:“信里写,钟离有淮河为天险屏障,我军若要破城,需得赶在冬季以前,凑至少十五万之师,十万攻钟离,两万防历阳梁军,另三万趁机取淮河上游的义阳,全面占领淮河,肃清边境梁军,我方才能安心过冬。若赶不上冬季,绝不可轻率围钟离,寒冬会导致兵马劳损,反之,必须屯兵坚守大岘、守春、宿豫这几处淮河边境。”

萧寅把信复述了一遍,冷冷问:“距离冬季只有三个月,你大哥知道,只有诚王能说服皇上下诏增援,要是诚王不相信你,你大哥就宁可浪费这攻城最有利的黄金三个月?”

顾叁不敢点头,然而他心中确实这么理解,大哥是希望诚王取得关键战功,而非萧寅。

见顾叁不敢答,萧寅拿着信起身,半点没有犹豫,把信丢入帐中火盆。

“你大哥自以为孔明,想靠这几行字,建功立业?”

原本胆怯的顾叁,听萧寅轻蔑的这一番话,脸上竟显露出一丝压制不下的愠怒。

萧寅拿下屏风挂着的一件厚实外衣,抛到顾叁身上,他则取另一件较薄的披上,一边说:“按我对元琛的理解,他不会贸然乘胜追击,大概过几天就会上奏请求班师回朝,从长计议。你大哥利用我来布局,可惜,这局我就算布好,元琛也不会用,三个月凑十五万战斗兵力是天方夜谭,你大哥那么聪明,他一定知道不可能,他是要激元琛带不足的兵力去讨钟离,失败了,就会相信他,换句话说,你们一门兄弟只要不在军中,你大哥就压根不在乎这支南伐军的成败。”

“不!将军!大哥不是那么想,您不要误会!”

萧寅瞪跪在自己脚下,小脸煞白的顾叁,然而仅片刻,他就不忍继续刁难,伸手扶起这可怜的孩子。

“是不是误会,问过便知道,叁儿,我见你那样哭,就知道你大哥一点也不好,我又不是冷血,怎能装作不知。”

萧寅替顾叁披好外衣,系紧腰带,拍拍他头,微笑着,温和地说:“眼下没仗可打,我带你去看你大哥,别怕,有我在,你大哥不敢怪你。”

顾叁愣了会儿,旋即又要跪,但萧寅不准他跪,他只好站着求:“将军,大哥真的没有不在乎军队,大哥是知道十五万兵力很难取得,才会想把主意告诉南伐军的主帅,您……您别生大哥的气,求求您,您生气就打我,别问罪大哥……”

萧寅给求得哭笑不得,说气吧,他确实有点儿生气,气什么呢?是气这老天,怎么不早一点让他得到顾依?

“好啦,我答应你,我要是怪你大哥,就……一辈子吃不上鱼!”

这承诺似乎说服不了顾叁,顾叁还是眼红红一张苦瓜脸,萧寅没别的办法,只好强势地拉着顾叁走出军帐,向哨兵说,诚王若来找他,就转告诚王,他有私事外出几日,还有帐里那幅字,是送给诚王,交待完毕,他就携着顾叁,拍马往宛城赶去。

萧寅走后不久,元琛就来要找他喝酒,哨兵说萧寅走了,元琛觉得奇怪,他走进帐中看哨兵说的那幅字,他不确定这是否萧寅手笔,就拿起来细看,竟发现这卷纸下还有另一张写了字的纸,字迹相同,却写的很小,很不起眼,写的,是他不曾阅过的诗句。

——望飞鸿。远音响云霄。潜虬栖渊沉。生世有几朝。

在这看似随手写的诗句右下角,有个比小指指甲盖还小的盖章,很模糊,看来是粗糙刻制的印章,依稀能辨得是一个字。

“叁?”元琛皱眉,心中疑惑,这写的一手好字,创的一首好词的人,是谁?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