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首辅攻略手札 > 第18章 探望

首辅攻略手札 第18章 探望

作者:草一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21:07:34 来源:文学城

三月初,春风拂面,马车停在山脚下,一下车,可见满山青翠,洁白如雪的杏花沿着石阶一路盛放。

莲花寺门前,小沙弥将一行女客迎入寺中,为首的妇人气质清艳,她身后跟着的两个少女,一人着艾绿,一人着桃红,皆是眉目如画,虽年纪尚小,但仍能看出日后倾城之色。

三人拜完佛求过签,缓缓往山下走去。

陈莹两步跳下台阶,红色裙摆随风飘飞,她手中握着一支签,轻嗤一声道:“这劳什子签文,分明是在胡说八道。”

江氏心事重重,轻斥道:“莹姐儿,佛门重地,不可胡说。”

她心里还在念着那签文。

“急水滩头放船归,风波作波欲何为。若要安然求稳静,等待浪静过此危。”

解签的法师道,此签乃船行急滩之象,若求得是好事,则此回不成。

江氏问的,恰是长子陈恕今年的乡试。

姜贞在一旁扶着江氏,宽慰道:“二夫人,恕哥哥的学问何须担心?顾先生不也说了,此番恕哥哥必然会中的。”

江氏点头,暂时按捺住心底的不安,是啊,恕哥儿入东山书院两年,回回月考都是第一,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三人回到马车里,继续前往山脚下的东山镇,东山书院就在镇子上,不过此次,三人并非特意来看望陈恕的。

她们于一月前从扬州前往盛京,探望刚怀孕两个多月的陈芙,回来的路上刚好路过东山镇。

车里,江氏抚着茶杯,感叹道:“你们大姐姐,看着是沉稳了许多。”

陈莹一向看不惯陈芙,但这一次却没有反驳母亲的话。

陈芙前年九月与大理寺卿吴嵩的庶长子吴绍庚成婚,一年多未有子嗣,年初,吴绍庚之母杨姨娘做主,给儿子纳了两位良妾,偏偏此时,陈芙被诊出有孕。

但她胎像一直不稳,且隐有滑胎之像,大夫人十分担忧,愁得生了恶疮,无奈之下,老夫人让二夫人上京探望陈芙。

姜贞知道,这是老夫人在警告吴家,给陈芙撑腰。

再次见到陈芙时,她已快认不出来了。

一旁的陈莹正巧也在感叹,“娘,大姐姐……怎的憔悴那么多?”

姜贞记忆中那个神采奕奕,明丽照人的陈家大小姐陈芙,再见时,已成为了一尊端正刻板的木胎泥像,她扶着并未显怀的肚子与她们说话,眼神像一口幽深的古井。

江氏心里大抵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芙姐儿并未在她们面前诉苦,反而一直笑着。

“二婶和两位妹妹能来看我,我已十分感激,烦二婶回去转告我娘,我在吴家什么都好,夫君待我温柔,婆母也心疼我,如今的日子,我再没什么不满意了。”

江氏不愿去戳破陈芙强撑的脸面,她心情复杂,在陈莹姜贞面前,却也为陈芙掩饰道:“你大姐姐有孕在身,难免疲惫,脸色憔悴些也是正常。”

陈莹半信半疑,不过马车外的风景很快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让她不再纠结陈芙的事。

江氏也松口气,笑着道:“莹姐儿,把帘子放下,翻过年就要十岁了,问还没得规矩。”

陈莹不舍地松开手中的帘子,嘀咕道:“娘,二哥也不在,你就别提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多无趣呀。”

江氏轻轻一笑,“是么?等会儿见到你二哥,你也把这话同他说一遍。”

陈莹一下闭紧了嘴,虽然与二哥陈恕已两年多没见过面,但她还记得二哥严肃的面容,心底生寒。

姜贞淡淡地笑了笑,她对陈恕的印象已不太深刻,只有每次见到小黄鹂时,才会想起他的脸。

马车辘辘行了一段小路,便到了东山书院门前。

江氏是先与顾先生说过的,因此能轻松地进到外院,此处设有茶室,书院弟子若有家人来探亲,多在此处相聚。

小厮端来茶水与点心,姜贞随江氏坐下,茶室中燃着檀香,味道不重,但能令人心神清静。

茶室的墙上挂着字画,江氏看了一会儿,便笑着指着一幅松柏桐椿图道:“这幅应是恕哥儿所作。”

姜贞眼神随之望去,只见画中松柏苍劲豪放,枝干皆以浓墨描绘,而树叶却笔墨浅淡,一眼看去,只觉喘不过气来。

陈莹不解道:“娘,这画既未署名,又不像二哥从前的画风,您如何看的出来的?”

江氏微微一笑,正要回答,却听一记低沉声音传来。

“母亲眼明心亮,知儿子甚深。”

扭头看去,一身着襴衫的高大少年正垂手立在门外,目光沉静地看着她们。

正是陈恕。

两年不见,姜贞依然要微微仰头,才能看清他的面容。

十三岁的陈恕较两年前又长高了许多,不过仍旧清瘦,脸上的稚气几乎要消失不见,眉目越发凌厉,薄唇轻轻一抿,十分严肃。

陈莹躲在江氏身后,怯怯地唤了一声“二哥”。

姜贞也跟着叫了一声。

陈恕微微颔首,先与江氏行礼,而后才将目光移到姜贞身上。

她长大不少。

陈恕挪开视线,向江氏快步走来,扬起一抹笑,“多谢母亲来看我,儿子在书院一切都好。”

江氏也有许久不曾见过陈恕,握着他的胳膊,上上下下打量了许久,噙着泪道:“我儿稳重了,读书辛苦了。”

陈恕恭敬道:“求学何谈辛苦,母亲一路风尘仆仆,可要在东山镇歇一晚再走?”

江氏摇头道:“不了,我们已离家一月多了,你父亲和愈哥儿在家,我不放心。”

陈恕心里些许失落,不过他一人在外的时间长了,如今已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渴盼父母的关怀,反而笑着道:“也是,听夫子说愈哥儿近日又浮躁了,还烦母亲多操心。”

陈恕虽然不在家,但弟妹的功课却时常问询,他刚离家时,陈莹陈愈还以为自此便轻松了,谁知陈恕在远处也管着他们。

江氏笑容一滞,心里轻叹一口气,陈恕原就同他们不亲近,如今更是恭敬了。

她不知该如何弥补与陈恕之间的裂缝,当初陈恕刚出生几个月,二爷在京城参加会试,但生了一场大病,险些误了考试,她担心不已,便上京照顾他。

后来二爷中了进士,他们夫妻二人又在京城留了好几年,再回来时,陈恕已长大了,他们又有了莹姐儿愈哥儿,再如何相处,也总是有距离。

江氏勉强笑笑,拿出给陈恕带的东西,嘱咐道:“娘给你带了几件衣服,都是新做的,估摸着你的尺寸,若是大了小了,就给娘写信,娘再给你重做。”

陈恕的家信从不报忧,江氏这两年给他寄的衣服用具,也从不见他回信说不合适的。

陈恕接过包裹,与江氏说了会儿话,外头来了个与他同样着襴衫的学生,小声道:“瑾之,顾先生寻你。”

陈恕应了一声,向江氏道:“母亲,儿子要去先生那里了。”

江氏忙起身道:“好,你快去吧,莫耽误了你的事。”

陈恕又摸了摸陈莹的头,再看姜贞,只微微点了点头。

他起身大步离去,姜贞从窗中看去,只见两个一般高的少年并肩从树下走过,陈恕口中正说着什么,眉目间似乎十分轻松。

恕哥哥,好似比从前更加疏朗了。

从东山书院离开后不久,一行人回到了扬州。

江氏才回到和方院不久,大夫人便携礼来拜访。

彼时姜贞正坐在江氏房里帮忙整理从盛京带回来的礼物,大夫人一进来,就将她唬了一跳。

临行前,她是听说过大夫人生了恶疮,没想到有这么严重。

尽管大夫人有意捂着,但额头那片溃烂发紫的毒疮依旧十分显眼,她的脸色也不太好,江氏忙请她坐下。

大夫人是来询问陈芙的近况的,江氏欲言又止,她看出来陈芙的状况不算太好,但看样子陈芙不见得愿意让大夫人知道。

大夫人着急道:“弟妹,那两个妾室呢?你可听芙姐儿的话?”

江氏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陈芙胎像不稳,管他两个还是二十个妾室,都没有她与腹中胎儿重要,大夫人是怎么想的?

大夫人没在江氏这儿听到太多想听的,悻悻地离开。

江氏与她说了会儿话,头疼的不行,扶着头道:“贞贞,你也过来歇会儿吧,那些东西放那儿,不急。”

姜贞坐过去,寻了一瓶茉莉花膏,在手心搓热,帮江氏揉捏两侧额角。

淡淡的馨香舒缓了疲倦,江氏闭着眼夸道:“贞贞的手法越来越娴熟了。”

姜贞这两年里学了不少东西,学这手推拿,是因为方妈妈患了痹症,手脚时常疼痛,到了阴雨时节更是痛得冷汗淋漓,她帮方妈妈推拿之后,能缓解一些疼痛。

江氏心疼姜贞,只让她揉了一会儿便罢了,拉她坐下,问道:“我听说之前你与清月在女学起了冲突?怎么回事?”

姜贞都快把这事儿给忘了,想了想回道:“不是多大的事,清月表姐与二小姐起了争执,我帮二小姐说了两句话,她便不太高兴。不过我有分寸,没与她吵起来。”

事实上她与赵清月这些年一直不太对付,赵清月看不上她的乡下人身份,她也不喜欢赵清月扭捏的做派,大小姐出嫁后,赵清月仗着是大夫人的远房侄女,竟隐隐看不起大房的两个庶出姐妹。

姜贞就不喜欢她仗势欺人,陈蓉陈葭虽是庶出,也是陈家正经姑娘,又不曾惹她,赵清月却总是找她俩麻烦。

江氏本想劝姜贞莫要管大房的家务事,但一想姜贞的性子,又把话咽了下去。

她有些遗憾地想,姜贞为人大方又有侠气,若是个男儿,行走江湖必然会有人追随,只可惜身为女子,要受种种桎梏。

“你心里有数就行,夫子布置的功课做完了没?明日还是要去女学,可别忘了。”江氏叮嘱道。

姜贞噔噔地跑去将功课拿给她瞧,杏眼神采飞扬,“二夫人放心吧,我都做完了,夫子给我布置的算术,全解出来了呢。”

江氏笑着点点她的鼻尖,“好,贞贞真乖,出去让飞霜姐姐给你拿点心吃吧。”

看着姜贞花蝴蝶一样蹦跶出去,江氏不禁失笑,姜贞头脑聪慧,但性子着实活泼,张夫子教她许多规矩,也不见她沉静。

这性子倒与恕哥儿全然不同。

日子流水一般度过,杏花落下,池子里的荷花又接着盛开,夏日不知不觉到来了。

七月中旬,陈恕来了家信,道他今年准备下场一试,将在月底随同窗一起前往金陵参加乡试。

江氏握着信,又想起在莲花寺抽中的那支签,心中莫名忐忑。

签文出自观音签,忘了第几签了。

还有一更,等我码完放上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探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