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 第13章 玉阶生白露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第13章 玉阶生白露

作者:吟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8:35:12 来源:文学城

冬雪已销,峥嵘乃现。

张翰林看到衣冠楚楚的李白大步流星跨入翰林院,拱手作揖,却语中带刺:“李供奉安好,不知身子调理得怎么样了?”

“有劳张翰林挂念,李某现在感觉甚好。”李白只是瞟了他一眼,随即一阵风似的从他身边经过,还故意撞了一下他的右肩。

张翰林“啧”了一声,却并未多言,殊不知这恰是新一轮风暴的序曲。

翰林院明文规定“当值不得酣饮”,往日李白腰间那个紫砂青莲纹的酒壶只是个装饰。而如今,酒壶里装着满满的剑南烧春。在同僚惊讶的目光中,李白旁若无人地在自己的案前一坐,酒壶重重地搁在上面。

他拔开软木塞,“咕咚”一声清响,昂首就是一大口。醇厚酒香立时弥漫开来。

管事皱紧眉头,捻了捻山羊胡:“李供奉,这翰林院的规矩,‘当值不得酣饮’,此乃圣人定制,历代相沿。光天化日,值房之内,似有不妥吧?”

不等管事把话说完,角落里便传来阴阳怪气的声浪。先是赵待诏尖细的声音:“哎哟喂!李供奉这‘酒中仙’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仙气’飘进值房,怕是扰了咱们这‘人间’的规矩清静?”

年长的周学士捻着胡须酸溜溜地接话:“啧啧,是剑南烧春吧!真是好兴致。我等俸禄微薄,只能粗茶淡饭,守着这点清寒体面,比不得供奉洒脱,视官箴如无物。”

“周老您这就有所不知了,李供奉乃谪仙降世,自有章法。我等凡夫俗子只懂‘克己复礼’,不敢逾越半分‘规矩’门槛。”王编修也见风使舵地附和,”这‘酣饮’在谪仙口中,大约只算‘润喉’罢?”

稍远一些的顾翰林放下笔,声音不高不低,恰好全场可闻:“王兄此言差矣。谪仙虽非凡俗,然既食朝廷俸禄,沐圣人雨露,自当身先士卒,以报效之心躬行规仪。若人人皆可‘润喉’,岂不乱了朝廷法度?想必李供奉深明大义,此刻不过……嗯,‘情难自抑’?”

众人目光齐集李白,带着不怀好意的看好戏的神情。

李白站起身,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让空气都凝滞了几分。他径直走向管事,管事被他眼中的锐利逼得不自觉地后退半步。李白只瞟了他一眼,目光扫向那群刚刚还阴阳怪气的家伙,最后锁定在顾翰林和王编修身上。

他晃着酒壶走到顾翰林面前,几乎将壶口怼上其鼻尖:“顾兄、王兄,还有诸位‘明白人’!想喝李某的‘润喉’酒就早说,何必拐弯抹角,引经据典?来!‘深明大义’的顾兄,既然你这么‘明理’,想必知‘有酒同享’之理?请!”

顾翰林猝不及防被酒气呛得连连咳嗽,狼狈后退。李白不再理他,端着酒壶走向其他人。对着王编修:“王兄忧心俸禄微薄?来一口暖暖你的‘酸词腐句’?”

对赵待诏:“赵待诏好耳力!‘酒中仙’?李某今日无心作仙人,只想请阁下品评品评这‘仙酿’里,藏的是‘百篇’还是你满腹的‘闲言碎语’?”

众人如避蛇蝎,纷纷托辞“急奏未誊”“顾大人交代诏书起草”“案牍如山”,仓皇逃散。

午憩时,李白在自己的软塌上翘着腿查看诗牌,漫不经心地划过那些《长干行》胭脂盒引发长安少女哄抢的帖子。

先前高适与他讲述的“诗歌传抄权”可换银钱,他本不甚在意,直到某天一位胭脂商找到他,翻出了他早期的诗作,恳求将它刻在胭脂盒上,答应每卖出一盒三七分账。他觉得有趣,便答应下来。

这位商人嗅觉极其灵敏,《长干行》胭脂盒果然在长安大行其道。当沉甸甸的钱袋落到李白手里时,他看都没看,一扬手就把钱袋抛向空中,开元通宝撒了一地,引来乞儿的竞相抢夺。

如今,《长干行》的胭脂风还在长安的大街小巷穿行,而它真正的主人却在翰林院里,忍俊不禁地听着隔壁同僚们的窃窃私语。

“李太白那个酒壶……真是贺监送的?”

“千真万确!他把酒壶举过来的时候,我看得可清楚了!和那诗牌上拓的影一模一样!”

“对对对!我也看见了!”

到了下午,先前起哄的几人再看李白时,眼神中带了三分敬意。

顾翰林与张翰林交好,二人几乎形影不离。他见李白脸上带了几分醉酒的红晕,开口挑衅道:“李供奉怕是醉了,今日这诗,不如让在下代笔?”

“不敢惊动先生大驾。”李白抓起案上最上层的纸丢给顾翰林,“拿去拿去,别耽误我下值!”

顾翰林暗暗咬牙,接过这首台阁诗来逐字审阅,一双眼睛锐利如刀,似乎要扎穿这薄如蝉翼的纸张。可他翻来覆去审了数遍,从用韵到平仄,竟一个字也改不得,最后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李供奉好文笔。”

当天下值,众人望着又一次“飞”出翰林院的李供奉一蹦一跳地和高适一起消失在长街尽头,发出一声叹息。

然而第二日,当李白再次把酒壶搁在案上时,案上除了酒壶与一摞纸再无他物,笔墨以及平日拿来消遣的荸荠都不翼而飞。

李白的目光扫过邻桌的张翰林,他脸色平静,似乎无事发生。再看其他同僚,人人低头奋笔疾书,却偷眼往自己这边瞧,个个都是看热闹的神情。

他没有惊讶出声,而是径直去找管库房的老于头索要新笔墨。老于头是个老实人,眼神躲闪,说话结巴:“李……李供奉,实在对不住,库里……库里笔墨刚巧用完了……要、要过几日才补……” 那副欲言又止的惊慌模样,一看便知是受人胁迫。

李白怒火中烧,面上却不显。他环视一圈,发现张翰林崭新的徽墨、紫毫正堂而皇之地摆在其案头。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

“李白!你做什么?!”张翰林的尖叫声响彻翰林院。

原来李白走到张翰林案前,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一把抄起了那方砚台和两支上好的紫毫笔,这才惹来了张翰林的尖叫。

“张翰林勿怪!陛下急召我赋诗,耽误不得!恰巧李白的笔墨不知被哪位仁兄‘帮忙’收走了,只好暂借张翰林的用用!事关圣意,想必张翰林定然体谅,不会因这点笔墨小事阻扰圣命吧?”

李白扬眉一笑,声音清朗,故意提高音量,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且“圣命”“急召”几个字咬得格外重。

这一下直接把张翰林噎得面红耳赤,暗骂:好个李白,竟敢用圣人压我!但权衡之下,他只能强压怒火,咬牙切齿道:“李供奉……请便!只望用后……尽快归还!”

李白表面答应,实则故意拖延到下午才归还。张翰林虽然怀疑,但见自己的宝贝完好无损,李白笑得真诚,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哪里知道,李白归还前,趁会食的功夫跑出去买了合欢香,碾碎后悄然融入了那尚未干透的徽墨深处。这香屑极细,融化后肉眼根本无从察觉。

下午,张翰林信心满满地提笔润色一份重要公文。刚一落笔,一股异样的温香弥漫开来。他本不在意,以为又是哪个同僚用了劣质头油。可不一会,一阵“嗡嗡”声由远及近,几只嗅到香气的蜜蜂竟不知从何处钻进值房,直扑张翰林刚写的字迹上。他吓得手一抖,墨点污了公文一角。赶走一只,又飞来两三只。

张翰林惊惶失措,挥舞手臂试图驱赶,然而蜜蜂对这奇特又纯净的墨香兴趣浓厚,围着他和那纸公文打转,嗡嗡声不绝于耳。

整个值房都被这离奇的一幕吸引了,无人不在尝试憋笑,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张翰林狼狈不堪,满脸涨红如紫茄,又气又臊,公文上更是被蜜蜂翅膀带起的气流拂乱了字迹和墨点。

“啧,张大人的文书,比李某的诗还受欢迎呢。”李白在自己的案后悠闲地将一枚新鲜的荸荠放入口中,那丝讥笑悄无声息地从同僚脸上转移到了他的脸上。

“李太白!你好生无耻!”张翰林的尖叫再次响起。

“承让了!”李白欣赏着张翰林的窘状,“和张大人比起来,李某这算,班门弄斧。”

下值的路上,李白边笑边和高适转述今日见闻,说到张翰林的窘况,他几次笑得直不起腰,高适也跟着笑。

快到瀚海诗社时,高适忽然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太白兄,让那些人吃点苦头是好的,但也要注意分寸,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他们不是兔子,是疯狗。”

“疯狗怎样?会跳墙?那就让他们跳!”李白抢先一步推开诗社大门,一屁股坐在自己常坐的蒲团上,“我正嫌在翰林院呆着闷得很,就爱看这些跳梁小丑上蹿下跳!”

高适摇头苦笑,他知道,劝不得,能让人幡然醒悟的只有现实。

转眼到了月末,正是俸禄发放的时节。李白接过钱袋时立马察觉到了分量不对。凭经验,这里面的俸钱至少缺了一半!他眉宇间瞬间凝上寒霜,径直寻到分管俸禄的管事。

“李供奉稍安勿躁。”管事眼皮都懒得抬,从厚厚的账簿后慢悠悠道,“录事明明白白记着,您本月缺勤一日。按我翰苑规例,缺勤者须罚俸半月。这……已是掌院笔下留情了。”言语间竟还似李白占了多大便宜。

“缺勤一日?哪一日?”

“本月十三,就是贺监贺老大人离京那日。”

“那日我明明告了假,何来缺勤?!”

话音未落,李白猛地想起那日卢玉生回来时失魂落魄的模样,心底那一直盘旋的猜疑倏然化为燎原怒火——那群宵小果真在背后捅了刀子!

管事干咳一声,皮笑肉不笑道:“告假?李供奉说笑了。下头并无您告假的文书留档,报备记录也是查无此事。有录事记为证,依律办事而已,大家都一样,望李供奉体谅。”他虽语调平缓,目光却不住躲闪。

“好!好一个‘依律办事’!那我可就要去好好地问问刘主事!”李白拂袖转身直奔主事厅,周身气压低得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