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升斗小民古代生活日常 > 第52章 第 52 章

升斗小民古代生活日常 第52章 第 52 章

作者:和琼木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01:33:12 来源:文学城

“城门看守怎的突然严起来了?”秦黍上前帮忙,将两张草席抱了下来。

车上的东西很多,但也架不住众人你搬个缸,我提个布袋,不一会儿的功夫牛车就被清空。

宋大郎将木车拆下来,道:“我也不知道内情,以往那城门口只有一个官兵在那值守,既不盘检,也不收入城费,就跟摆设似地,如今不仅左右各添置一人不说,还设了一人专门检查来往车辆和出入的人等,我们家本就天天进出城门的,我想着要打听一些内情,别现在是盘检严格起来,换了明儿就得是加收了入城费了那怎么办?结果——”他耸了耸肩,“什么也没打听出来。”

秦黍跟着他进了院子,叹了声气,呢喃了句,“这又不知道是要出什么幺蛾子,”然后她想起杨大郎的事儿,又叹了声气,“反正我们在镇上,真要有个什么事,不出两天,哪怕是我们塞着耳朵不想知道也得知道。”

宋大郎点头,担忧道:“我就怕,要收入城费。”

秦黍一顿,过了半晌才道:“要真收入城费,我们也是没法子的。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事到如今,秦黍也只能兵来将挡、见招拆招了。

沈海带牛去吃夜草,秦家在院子里燃起了火把,秦关将买来的石磨在院子里装好,沈荷便打算趁着夜色将布袋里的小麦磨出来。

这个天气是做酱最好的时令,秦家人得借着这个好时令将所需的酱料都做出来。但如今秦家人白日里所有的空闲都撂在镇上的铺子里,酱料制作又是个繁琐细碎需得人多的活计,秦家人不免就将主意打到了晚上来了。

秦黍拿着小扫帚将磨盘里的面粉慢慢扫到陶盆里,嘴里将今儿杨家发生的事儿一说,沈荷听完,讶异地抬头,“那杨家夫妇两可怎么受得了?!”

秦关推着磨,叹道:“可不是,好好的儿郎一旦上了战场就没见几个能回来的。”

沈荷见磨眼又空了,便往里又倒些小麦,她对秦黍道:“那说了什么时候走吗?”

“说是明天。”秦黍道。

沈荷想着两家的交情,出声询问,“那你不得去送上一送?”

“看情况吧。钦州军的军纪一向严明,今儿我去杨家没听起杨婶说有送行这一茬儿。”要不然那会儿也不至于为了一道保命符还想着今晚去军营探看呢,秦黍想到这里不免叹了声气,也不知道杨叔杨婶将东西送到杨大哥手上没有。

秦关看向秦黍,“那你听说了钦州军这趟要打谁吗?”

自古打战前多少都会闻见些风声,军队一旦开拔,老百姓都得夹道送行。可这次,要不是因着杨大郎的关系,他们这会儿还指定不知道要打战了。

秦黍摇头,“只听说是往北去。听杨婶他们的话音看样子也是不知道多少内情的。”

秦关蹙眉,“往北?”

那头在院子里洗缸瓮的宋老爹便是一抬头,失声道:“莫不是去赵州?”

“去赵州?”秦黍愕然,“那他们打谁?”

宋老爹沉下脸来,冷嗤道:“还能打谁,肯定是被封的那几个县的老百姓呗。”

秦黍一思索,便觉得宋老爹这话经不起推敲,“清县受灾是在五月,如今都已八月了,宋爷爷你不是说清县那几个县都生了大疫了吗,什么样的人能在封城绝粮又疾病缠身的情况下扛过三个月?”

思绪被秦黍这么一捋,宋老爹也迟疑起来,“听你这一说,确是不应该……”

他放下布巾,起身走向秦黍,问道:“那钦州军这一趟去的不是赵州?”

秦黍就摇头,“难说。”

未必是平赵州乱,毕竟北方边境也多蛮族,但也说不好,可能就是去赵州的,怪只怪秦黍手上的信息太少,她没办法单从这么两件事里得出结论。

手里的陶盆快要装满,秦黍便唤了一声秦小二去灶房再给她取一个出来。没过一会儿,秦小二蹬蹬就跑出来,秦黍往他手上看了一眼,“不是让你再去拿个盆出来吗?”

秦小二突然打断她的话,兴奋地道:“阿姐,这是什么?”说着他便举起手里的东西给秦黍看。

秦黍闻声望过去便是一愣,她忙放下扫帚,接过那锭金子,“你从哪儿找的?”

“背篓里。”

这孩子没见过金子,秦家和沈家往上数三代都没见过这个金疙瘩什物,是以他一开始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一开始拿到手上的时候,借着点儿月色看那色面还当它是块硬度比较高的饴糖,还往嘴里咬了几下呢。

“我的乖乖!”宋大郎惊呼道,“黍丫头,你是打哪儿去抢钱去了吗,从哪儿得了这么一块金子回来?”

他说着话的间隙,众人都围拢了过来,纷纷稀罕地看向秦黍手里这块金子。秦黍扫过秦家人面上的惊叹,视线掠过宋家人面上时,却见他们也不乏讶异。

秦家人惊讶,秦黍倒不奇怪,毕竟都是地道的农户出身,没见过金子也是正常。可按理说,宋家人不该是如此反应,他们以往开铺子时,手上过的银钱应当也不少。

秦黍看向宋大郎,“这金子难得?”

宋大郎使劲地点头,“很难得。现下市面上多是以铜银流通,金子虽有但却少。一般都掌握在大族手里,老百姓哪能得这一个什物。”

他细看了看秦黍手上那块金锭的成色,“你这块不仅成色好,工艺也未磨损,当是新锭。”

宋老爹也凑近看了看,与宋大郎的看法一致,“看样子不是一般的人户能出手的。”

他望向秦黍,“你这是得了什么造化了?”

对于宋老爹的这个玩笑话,秦黍没忍住嗤道:“这造化要真是给了您老,想是到时您老定不会这般说了。”

秦关正好将金锭拿过去看,人都朝他那边围了去,宋老爹看着秦黍这话中有话的样子,便将人拉到一旁,悄声道:“这又是怎么说?”

鉴于两家如今的关系,秦黍也不打算瞒他,况且秦黍自己也想寻着人商量,现如今将沈、秦、宋三家人合在一起,秦黍能商量的人也只有宋老爹了。

秦黍便从码头第一次遇见那人说起,一直说到今日再次在济康堂相遇,这期间不免谈到济康堂与那人之间渊源和牵扯。

宋老爹拧着眉,问道:“那你看这贵人当是什么人?”

秦黍摇头,“具体身份不知道,但看行容举止,还有那通身的气势,当是久居高位之人。”

这范围可就太大了!单只论这秀州地界上,这般贵人也不知凡几,更遑论这整个大燕朝呢。

但宋老爹却是将秦黍这句“久居高位”想错了。

秦黍根据前世的眼力,她知道那人是久掌权柄之人,所以范围就缩到了“权”这一项上。

但以宋老爹的见识,他以为秦黍碰见的那位不是豪富就是权贵,所以这范围放眼之秀州地界上可就大了。

难怪人都说一人技短,两人技长,秦黍跟宋老爹谈话时,又将前事后事捋了一遍,隐约间,她好似触及到那人的身份了,但那一刹那的灵感稍纵即逝,快得她想抓都抓不住。

但依稀间,她只觉得那人身份只剩了一层薄膜了,只待哪日契机一到,这人身份便显露无疑了。

但秦黍没想到这机会会来得这般快!

那晚,秦、宋两家人将那块金锭稀罕个够,沈海带着吃完夜草的牛回来时没赶上这番热闹,后来听众人一说,就忙去秦黍那里将金锭讨了来,好好稀罕一番过后,便说要收起来当传家的宝贝。

秦黍觉得也无不可,传家就传家吧!反正遇到灾年还是得拿出来,去换吃的、换喝的去。

众人一通忙活后,总算是将做酱的面粉和作曲的大麦都磨了出来。

秦黍惦记着杨大郎的事儿,翌日一早,一到了镇上,一下牛车,连自家的铺子都没进,就往杨家赶。

她幸得来得早,她刚入杨家的巷子,便见杨大山夫妇携着杨二郎一起出来,两方人一撞见,秦黍便开口,“你们这是——”

杨义看向秦黍,道:“送我大哥。”

秦黍问:“去城门口吗?”

杨婶看了一眼秦黍,“黍丫头,你有什么事我们不妨边走边说。你杨大哥他们辰正便要开拔,我们得赶紧过去。”

“杨婶,我这趟过来本也是为杨大哥送行的,正好我与你们一道去。”

几人便匆匆往钦州军营那头赶。

路上,秦黍便问杨义,“怎么去军营了?以往送行不该是在城门口吗?”

“不知道,昨晚上我娘他们来送行被军营里的人打发回去了,说是让今天过来,这不你看,”杨义往路上一指,“这些人估摸着和我家一样,都是为家里的儿郎送行的。”

秦黍便抬眼瞧过去,以往这通向钦州军营的大道人影稀落,往返的除却钦州兵便是钦州军的马,等闲普通老百姓是不敢往这条道上来的,如今路上却是三五人成群,更是有那扶老携幼的、身上也包袱款款,看这行径定是与杨家目的一致,都是为家里的儿郎送行。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 5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