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经历了陈锋事件,斯隐和谭原终于发现他们这片地方,太偏,太静,太容易成为罪恶的温床或目标。
“你当初怎么选的址?不事先上网连线问问有没有客流吗?来的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斯隐吐槽。
谭原:“便宜啊……我老爹估计就是看租金便宜才租五年的。”
斯隐:“死过人才有这个价格吧……”
“别说了别说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斯隐站在院子里,看着寂静山林和略显孤寂的旅馆,“要么让这里热闹起来,让黑暗无处藏身;要么,我们就得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谭原点头,深以为然。
他也受够了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双管齐下。
斯隐斥“巨资”购入了一批二手太阳能供电、带夜视和移动侦测功能的高清监控摄像头。
不仅仅安装在旅馆外墙、大门、后院,更是沿着进山的几条主要小路,在关键岔路口和视野开阔处,都巧妙地安装上显著探头。
监控屏幕就放在前台,24小时轮流显示各个角度的画面,确保无盲区。
这既是为了安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外的震慑。
告诉所有来访者,这里并非法外之地,一举一动皆有记录。
接下来,斯隐抓住了几次事件在小众圈子里带来的、略带猎奇色彩的知名度。
让谭原觉得斯隐牛逼之处就在于:她没有回避,反而顺势而为。
这个小女人重新设计了宣传文案,不再仅仅强调“避世”、“废墟美学”,而是加入了“传奇旅馆——见证真实山野奇闻”的标签。
她与谭原合作,以匿名的方式,将过去经历中可以公开的部分,如智斗不法资本、协助警方抓获嫌疑人等,隐去灵魂互换和超自然细节,编写成引人入胜的“山野安全警示故事”和“旅馆传奇”,配以旅馆改造后的特色照片,在旅游论坛和社交平台发布。
同时,考公失败的她策划了更具吸引力的活动:
首先聘请了镇上有经验的退伍老猎人作为顾问,开设短期课程。
让登味儿十足的老猎人讲授基础的野外方向辨识、危险规避和应急自救知识。
将旅馆作为安全补给站和知识课堂。
其次,在晴朗的夜晚,于加固修缮后的观景平台组织观星活动,由“熟悉本地传说”的谭原主持,讲述些无伤大雅的本地山野传说,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
再利用当地食材,比如野鸽子野鸡,开发独具风味的“山野套餐”,将饮食也打造成体验的一部分。
这些举措很快收到效果。
好奇的探险者、喜欢听故事的文艺青年、寻求特色体验的小康家庭们开始慕名而来。
旅馆的人气逐渐攀升,虽然还谈不上繁华,但以往那种一下雨就没啥人的鬼氛围被打破了。
院子里时常有客人的谈笑声,夜晚也有灯光和人气。
人多,眼杂,潜在的危险自然望而却步。
监控的存在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安心的约束。
一天傍晚,一个戴着鸭舌帽、背着专业相机的中年男人办理入住。
他话不多,登记的名字是“吴记者”,但那双透过镜片打量旅馆环境和往来客人的眼睛,与普通游客截然不同。
晚上,谭原在前台值夜。
突然,他瞥见监控屏幕上,那个吴记者并没有在房间休息,而是拿着一个小巧的、类似辐射探测仪的装置,在旅馆外围,尤其是几次雷击事件发生的区域附近,反复徘徊、测量着什么,行为诡秘。
谭原的心提了起来。
他立刻用内线电话叫来了斯隐。
斯隐看着监控画面中那个身影,她认得那种仪器,虽然不是专业型号,但确实是用来探测环境异常磁场或辐射的。
“他不是记者。”斯隐警觉道,“或者,不全是。”
这个吴记者,他在探测什么?
他是否嗅到了这座旅馆之下,那改变了她和谭原命运的、异常的灵魂波动?
监控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两人的脸。
监控屏幕上的画面,吴记者那鬼鬼祟祟的身影和手中不断闪烁提示灯的仪器,无声地告诉他们:麻烦,从未真正远离。
“我去看看。”斯隐眼神一凛,蓄势待发。
她不能让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在旅馆周围肆无忌惮地探查。
“小心点!”谭原下意识抓住她的手臂。
经历这么多,他无法再承受任何可能失去她的风险,哪怕她现在顶着一张比他原来更结实耐用的皮囊。
斯隐脚步顿了顿,轻轻“嗯”了一声,挣脱他的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谭原紧盯着监控屏幕,心跳如擂鼓。
他看到斯隐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画面边缘,径直走向后院。
吴记者似乎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现,略显慌乱地将仪器藏到身后,脸上堆起一个职业化的假笑。
隔着监控,听不清具体对话,但能看到斯隐姿态强硬,似乎在质询吴记者的行为。
吴记者起初试图辩解,但随着斯隐的逼近,他的笑容渐渐挂不住,眼神也开始闪烁不定。
两人之间的气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
就在这时,吴记者仿佛无意间抬头,精准地看向屋檐下那个伪装成鸟巢的监控探头!
他看到了!
他不仅看到了探头,还隔着镜头,与监控屏幕前的谭原,有了一瞬间诡异的、仿佛穿透了空间的视线碰撞!
吴记者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
那不像是一个被撞破尴尬行为的人该有的表情,更像是一种……确认了什么信息的了然。
随即,他对着斯隐摊了摊手,似乎说了句什么,然后若无其事地转身,朝着旅馆正门走去。
斯隐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没有追上去。
谭原在柜台后,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
那个眼神……他绝对看到了监控,而且,他分明是故意让自己发现他在探查!
这是一种挑衅?
几分钟后,斯隐沉着脸回到大厅。
“他说是报社派来做山区生态专题的,测量环境数据。”斯隐的声音带着冷嘲,“鬼才信。”
“他看到监控了!”谭原急切地说,“他那个眼神……我觉得他是故意的!”
斯隐:“我知道。他不仅看到了监控,刚才对话时,他还旁敲侧击,问起旅馆的历史,尤其是……关于雷电和磁场异常的话题。”
雷电!磁场!
邱邱和李雅忱的互换,他们自己的互换,都与那诡异的雷击和强大的电磁场脱不开干系!
这个吴记者,目标明确,他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他会不会……也是……”谭原带着恐惧的颤音,不敢说出那个可能性。
“不确定。”斯隐打断他,“但他肯定知道些什么。我们必须假设,最坏的情况。”
这一夜,两人几乎无眠。
吴记者房间的灯也亮到很晚,偶尔能看到他站在窗边的身影,似乎在观察着旅馆和远处的山峦。
第二天,吴记者表现得像个普通游客,拿着相机在旅馆周围拍照,甚至还主动和几位客人攀谈,态度随和。
他不再使用那个仪器,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只耐心极好的蜘蛛,静静地潜伏在他编织的信息网中,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热闹起来的旅馆,此刻是一个透明的舞台。
而他们,就是在聚光灯下、被迫表演却又时刻担心穿帮的演员。
下午,吴记者背起相机,似乎要出门。经过前台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对正在核对账目的斯隐说:
“新老板,你们这旅馆,故事可真不少啊。”他笑容可掬,“我昨晚查阅本地资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记载。”
斯隐没搭话。
他自顾自接下去:“书上说……说这片山区,在古代被称为‘雷泽’,是雷电多发之地,而且……常有‘魂移影换’的志怪传说流传。”
男人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正在插花的谭原,缓缓补充道:
“你说,古人记载的那些玄乎事儿,会不会……真有几分道理?”
话音落下,他也不等回答,便笑着转身离开了。
前台只剩下斯隐和谭原。
他不仅知道雷电和磁场,他甚至查到了“魂移影换”的古籍记载!
他绝对不是普通的记者或者研究者。
谭原手中的花枝,“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