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涉江采茯苓 > 第48章 第48章 晓鼓催晨屉香起,微灯觅影踪迹无

五更三点,雾色未散,暑气还没漫上汴河波,街鼓那沉厚如雷的声音,响过三下,刘大郎的包子铺内,已点上了柜前烛。

“新的一天新气象!刘记包子铺!冲鸭!冲鸭!冲鸭!”

伙计们围成一圈,个个攥着拳头,目光炯炯,那气势可挺霸气。

齐声喊了口号才散开,为迎接顾客做起来最后的准备。

接替柏仁的学徒叫礞石,已成为虹桥畔这家包子铺的掌柜。

刘大郎,如今在青记商会里响当当了。

店铺开了十多家,两日前成了「蒸作面行」的行头。

这一家店铺,便交给让他放心的学徒来经营了。

礞石也弄得井井有条,他晨间亲自调了馅,肩膀还有些酸痛。

此刻,他正举着个按摩香锤,一下一下敲着脖颈两侧。

他是比柏仁更早来到这间包子铺学艺的,只是一年前,肩周痛缠上了他。

手臂都抬不起来了,便将一应事情都托给了柏仁。

如今,他幸得复原,柏仁也能放心离开刘记,去青记帮衬。

两下都好,皆大欢喜。

伙计小张掇着凳子,询问道:“听说,今日青娘子会来这边摆摊呢。”

“是啊,提篮叫卖的本念不能丢,这是青娘子说的!尔等皆当学样!”

“这青娘子,可真不一般!这般大家主,还能提篮叫卖,我可做不到……”小张眨了眨眼,羞红了脸,摇着头赶紧走开。

“只知退缩,青娘子怎么说来着,提振精神!往好处看往后日子……等人来了,都有个样子,别让青娘子笑话咱们没长进。到时候,可不是我不高兴,是刘大郎定不轻饶你们!薛三娘和刘大郎才成婚不到一个月,正是热络时!你们惹得大郎的小姑不高兴,便不用在此当差了!”

铺内众伙计赶紧应承:“是,掌柜的!”

伙计小李额头沁了不少汗,吭哧一声,端出一大瓷盆新作的小菜。

是依着青黛上次对咸菜改味的法子新作的。

因这菜紧俏,趁着没开市,又多做了两大盆。

礞石捻了一指头量,塞进嘴里,“好吃!这麻辣萝卜丝,就是这个味儿!”

小李跟着猛点头,垂涎欲滴,“还有那辣白菜呢,马上就调味了,啧啧……有这口儿,我能多吃一屉包子!”

礞石擦了擦手,继续捶打肩膀,“还是青娘子厉害!不光帮咱们改良了包子馅,连咸菜的门道,也比我这学了十来年的学徒工懂行!就连这新式样的「美人拳」也能弄出来……我日后定要多敬着,常去讨教讨教。”

伙计小王已将豆浆桶扛了出来,接了话茬道,“是啊,石子哥!你如今捶打肩膀都不用求人了,之前抬不起的胳膊,竟好利索了,我也轻省些,真替你高兴。青娘子在这儿,咱们都跟着沾光,她可真是帮衬了这虹桥畔的人啊……”

“可不是嘛!哪只虹桥畔啊!全汴梁谁不沾光,都念着青娘子的好!你看咸菜这点小事,青娘子都有门道,这人便是遇上大事,也半点难不住!她随口提的一个小法子,对她来说不算啥,可对咱们就是天大的恩情!就说这小菜,多好啊,价钱便宜,顾客还喜欢,如今坊间对咱们刘记夸得紧!也化解了不少邻里,对刘大郎以前那倔脾气的不满呢。”

“要我说,咱们刘东家能成为「蒸作面行」的行头,是不是多亏了青娘子?要不是青娘子帮着他,指点他包子面点的门道,还指出成为行头能做哪些好事,刘大郎能开窍?能比过了马行街薛家的大儿子?”

“岂止这些!青娘子帮着提点,教咱们改了包子面点的老法子,那可是让刘大郎都服气的真手艺啊……”

礞石揉了揉脖颈,目光一亮,提醒道,“咱们东家把青娘子当能人敬着!你们要是谁没眼力见触霉头,我可帮不了你!”

“掌柜的,你说的对!刘东家家里收着一箱子青娘子设计的按摩家什,说话间就提青娘子,比自家姊妹还热络…… 揉肩的,捶腿的,刮痧的,推腹的,还有刮腰背的呢。也不怪东家这么信青娘子,人家确实厉害着!有什么好处,不藏着掖着!透亮着呢。”

小张裰起袖子,露出几个拳头大小的紫红色印子,边缘已淡得回了本皮本色,道,

“青娘子也治好了我的肩膀痛!比那谢家医馆的医官,强百倍!我亲眼瞧见,针灸的老手都去找青娘子求教,她还说出「不烫皮、不出血、不硬来」的三条准则!还对老人家说,「这等是筋肉扯伤,不须拔罐」,「怀身的娘子,切记不能在腰骶部用罐」,「皮肤破损不能刮痧」…… 句句都让老人家点头称赞。”

小钱端出一排排瓷碗,道,“你和我听说的不一样,我家里小儿在青娘子的帮助下,续好了腿骨。我悄悄听见人说,青娘子说,刮痧得用光滑圆润的家什,不要用太粗糙的砭石;还有人说,医家周副判都来请她,问她要不要去御医院里当差呢。”

“那地方可去不得。”

“是啊……”

……

伙计们一早晨,都在忙不迭地讨论着青娘子。

待到准备完毕,终于揭下门板。

悬檐下纱灯,唤一声「开市咯」,便有早行客推门而入。

白气蒸腾而起,包子铺的吆喝声第一个响彻虹桥畔。

也是比平日都赶早些,勤奋的多了,刘记也有了「行头楷模」的新气象。

“开市咯!刚出笼的热包子哟,烫嘴也得抢!吃一个想一笼哦!

猪肉白菜鲜得直咂嘴,酱肉笋丁咬着满口香;

蛋黄流沙一咬甜浆冒,梅干菜扣肉油润润,香菇鸡肉嫩得像酥酪哦!

您早行赶路别空着肚,热乎包子揣怀里,咬一口暖到心窝窝哟!

不是冤家不聚头,好包子就等好食客。

手慢无,嘴慢悔,刘记包子,你吃着放心喽!

刚出笼的热包子哟,开市咯!

刚出笼的热包子哟,这口鲜咯!”

包子铺里,顿时人满为患。

外面的摊位上,也都坐满了人。

“开市咯!刚出笼的热包子哟,样样都对味!

胡萝卜馅软乎乎,黑芝麻裹糖甜滋滋;

南瓜揉馅绵得很,红糖流心暖到胃!

西红柿配蛋鲜掉魂,土豆掺蛋香喷饭;

五仁镶馅满口香,咸肉炖冬瓜润当当!

笋干炒肉丝嚼着有劲儿,螺丝椒拌肉馅够辣够味;

酸菜裹油渣子越吃越香,东坡酱肉包满口油香!

还有麻辣萝卜丝,辣白菜等小菜全免喽!

青娘子巧设鲜蔬包,草莓衬里脊甜咸妙,荔枝配甜肉绝了味!

您早行赶路别空肠,热乎包子揣手上,咬一口暖到心尖上哟!

开市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刘记包子人人待见!

快来咯!刚出笼的热包子哟,过了这村没这店!

热乎咯!刚出笼的包子哟,错过今晨等明天咯!”

……

在刘大郎的包子铺脆声揽客之际,坐落于东华门外景明坊,正店之首的樊楼飞檐寂寂,依旧门窗紧闭,而青记楼却挑起半阙月光。

糕香袅袅,扶摇而上,早已准备好了开门。

中楼雕花窗棂透出微弱烛光,与渐入熙攘的汴河两岸遥相呼应。

一辆送货马车已停稳,甘草带着一波伙计,放下糕饼食盒。

在青记楼里忙活着。

因着青黛的助益,工坊的产量又增加不少。

这才让他们能趁早将今日的备货从工坊运了过来。

要送的地方不多,且都十分重要。

补了青记楼的糕饼,还要去金香楼,云娘那里。

其他分铺的糕饼,早由各家派人,夜半就争先恐后地运了回去。

那还用得着他们几个送呢!

想必,这些都送毕,还会有些余下的糕饼。

青黛一律都是给他们暖胃的。

卸完货的甘草没敢放下肩上的布巾。目光先瞟了眼门外马车旁深凹的辙印,才凑到虎子身边,声音发颤地磕巴地问道,

“虎子哥……我们小姐昨晚怎的又扎在工坊,听说油灯又亮到后半夜,今早上车时脚都软了。您常在公子身边,可知她是为了啥?我瞅着她眼下青得墨似的,实在怕她熬坏了。”

虎子先朝工坊方向瞥了眼,抬手把甘草拉到墙角阴影里,压低声音道,“还不是为了那日小姐救下的猫女郎!前儿个有个买枣泥糕的娘子说,在工坊后巷见着个穿碧色短襦、扎了个辫子的姑娘,走路轻得跟猫似的,眼尾还沾着点银粉,听这打扮,就像那日突然失踪的猫女郎!”

甘草拧紧了肩上的布巾,眼眸一惊,布巾从手头滑落了,“这和小姐发的「觅仆榜文」上说的打扮一样啊,说是那日小姐为猫女郎准备的衣衫就是这样的,当时人失踪了,衣衫也穿走了,猫女郎也不像是还神志不清……”

“是啊!可等我们公子带人过去,连个脚印都没找着!”虎子顿了顿,喉结滚了滚又道:“这几天青娘子往工坊跑,就是想查这事儿。我们公子更急,夜里带着人绕着虹桥畔和附近的街坊,林子……转了三圈,连茶摊老板都问遍了,还是没头绪。”

“这我早知道,府里的下人们都传遍了,当归公子对我们小姐真是尽心尽力呢。”甘草望了望巷口方向,又将些个麻绳收拢好。

虎子憨笑着,把手指按在嘴边嘘了一声,目光扫过不远处停着的马车,

“嗨,就算你不说,我们公子也跟盯紧了似的!青娘子一进工坊,他就搬个竹凳坐在楼下门槛上,手里拿着账本,眼却总往楼上瞟。我这,不也得跟着在巷口候着,怕有生人靠近……青娘子也是实诚,每天蜡烛都得烧到亥时,纸都写满五大本了。咱们这会儿脚底下轻点,别踩响石板,让小姐刚靠在车上眯着,多歇一刻,一会儿还得去虹桥畔送蜜饯呢。”

“我晓得!等会儿我把装蜜饯的藤篮再垫上层棉毡防磕着,我们几个就跟着小姐的马车走。金香楼的苏娘子昨儿还派人来催,说贵人点名要这批彩虹糖饼,桂花蜜饯和芝麻酥糖,可不能耽误了……”

待虎子动作轻柔地坐上马车的车夫位置,当归指尖勾住粗布车帘的边儿,轻轻撩开一道细缝。

先探出头来张望,又伸手把脖子底下的帘角,和衣领一齐攥在手心。

生怕邪风顺着缝隙钻进车里,吹着青黛。

并不放心他们几个,嘱咐道,“再等上片刻,娘子小憩呢。”

虎子狡黠一笑,“公子不趁机找找婚书,小姐会不会藏在那手提囊里?”

这话是指青黛的随身小囊,她和春娘子、薛娘子三人联合制作了天佑版的男女随身囊袋。

此举方便了男女老少,大大受到市井群庶的欢迎。

将盛放文书的「文牍囊」(对应现代公文包)、装载书卷的「书箧」(对应现代书包)、肩背随行的「肩挎囊」(对应现代挎包)、手提取用的「手提囊」(对应现代手拎包)、收纳零碎的「什物囊」(对应现代收纳包),甚至是存放钱币的「钱囊」(对应现代钱包)、收置卡牌的「牌盒」(对应现代卡牌包)都琢磨了出来。

现下这囊袋买卖,已发展到了其他手工艺人那里。

出现了鞣皮制的「皮囊」(对应现代皮包)、竹藤编的「藤编囊」(对应现代竹藤包)、油纸糊的「油纸囊」(对应现代油纸包)、棉毡缝的「毡布囊」(对应现代棉毡包)、罗纱绣的「罗纱囊」(对应现代PU包、亚克力包、欧根纱等纱质的包包)等等。

据说,桃坞客现下还从收集头冠,发展到了收集襻膊。

这几日又开始大肆收罗各式囊袋了。

还有人说,禁中娘娘殿下近来也喜欢挎着「手提囊」呢。

现在,青黛背在身上的,正是她往日常拎着的苎麻素色单挎「桶形囊」(对应现代水桶包)。

当归指尖先攥紧了车帘绳,眸子亮了亮,似要辩解,又猛地耷拉下眼眉,声音低沉道,

“翻过了,没有!上次我赖皮求她写张婚书草贴用之《私契》,一时情急落了「刘当归」的名儿……哎,糊涂啊!小娘子那水晶心肝,眸子一亮水灵灵地转了转,伸手就抢了去。我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这名字写得莽撞了,怕往后她再拿这个反悔。”

虎子急得往当归身边凑了凑,一边点头一边拿手捂住嘴憋笑,“事已至此,公子也别懊悔了,这几日怕也说上百十回了,倒也不是公子想得不周全,只是青小娘子技高一筹!”

“嘘,等晨鼓再响,咱们就出发!”当归伸手将车帘拉严时,眼角扫到青黛侧脸酣睡的模样。

脸蛋粉扑扑的,像那蜜浮酥柰花的花瓣似的。

墨色如夜,竟也不能遮掩她的一丝一毫荣光。

或者说,这般夜里,她那容颜,更为莹润如桃。

小脸贴着车壁,安静地像月亮。

突然,她嘴角微微一扯,呼出一口短促地气息,就像是被风吹动毛发的小白兔。

眼睫却纹丝不动,胸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瞧这睡姿恁地香甜。

当归也舒了肩膀,缓缓吐出一口气,嘴角一扬,笑意无声地蔓延开来……

正所谓:

纫囊千百姿,恩洽汴河熙。

拢月寻私契,迎晨赴晓期。

(创作于2025/9/8,修改于2025/9/9,晋江文学城首发,作者:万福泉源)

《纫姿》

纫囊千百姿,恩洽汴河熙。

拢月寻私契,迎晨赴晓期。

(平水韵四支韵,首句平起入韵,五言绝句,题《纫姿》,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第48章 晓鼓催晨屉香起,微灯觅影踪迹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