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群青 > 第9章 樱桃毕罗

群青 第9章 樱桃毕罗

作者:腰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23:23:37 来源:文学城

沈青折又想当官了。

在唐朝当官,还是有很多途径的,要么是科举,要么投靠某个地方做大的藩镇当僚属,在唐晚期李唐皇室衰微的时候,后者还要比前者的待遇好一点。

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恩荫。

听懂了“当官”并百思不得其解的林次奴:

“七郎已是成都司马了……”

沈青折正在拆头上的幞头,重新给自己绑好。府里没有留一个会梳头的人,林次奴给他扎高了,勒得头皮疼:

“……听上去不太好听。”

司马相当于地方公安局长,唐朝前期还好,但到了中后期,这个官就成了虚职,不干活光领钱的那种。

一般京官贬到地方都会领这样一个虚衔,而后游山玩水无所事事,写两句类似于“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以示郁郁不得志。

正七品上,处级。

前副部级干部默默叹了口气:“走,去城墙。”

唐朝的成都似乎比现代要温暖一些,即使已经入了秋,也无一丝秋风萧瑟的气氛。饶是如此,沈青折还是又加了一件袄子,在逐渐细密的雨水里登上了城墙。

卫官还要拦一拦,但见着官印,便放了他们三人上来。

城墙大体是夯土墙,略呈弧形,两侧包砖,有四道大城门,门洞斜开,是为了防水灌,也可以阻挡兵事,放在当今算是金汤巩固,崇墉障流。

若是火器时代,便是不堪一击了。

现代战争中城市战往往以大规模巷战展开,而在古代,城防工事、特别是城墙的争夺才是要点。

城墙破,意味着守城方的全面溃败,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巷战。

一座古代大城的城防当然不只是城墙这样薄薄一触即破的线,城墙外还有羊马墙,羊马墙外才是护城河,由此拉开战略纵深。

羊马墙是五尺左右的矮墙,离城墙大约十步,开口窄小。即使攻城方攻破羊马墙,也很难全面铺开兵马。

成都的护城河是天然水系,呈两江抱城之势,秦国时李冰修都江堰,便为成都引了郫、检二江,一支偏南,一支偏北。郫江从成都的西北部向南流,流至东南角时向东转去,检江在南,从西南方向东流。

沈青折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翠环追上来,手臂擎得高高的,要给他打伞,沈青折就说:“别把你自己淋到。”

翠环一愣,细声细气道:“七郎,奴身体好,可七郎不能淋雨。”

沈青折笑了笑,转过身来接了那把油纸伞撑着,往翠环那边倾斜,自己半边肩膀露在外面。

细密的雨水落在织锦袍上,点点洇湿。油纸伞是红色的,映得沈青折苍白的脸也有了几分血色。

翠环就仰着脸看他干净的侧脸。

七郎可真好看啊。

她总觉得七郎变了一些,但又想不明白,只是偷偷地看一会儿他,又跟着沈青折的目光去看城外。

城外只有水与山,还有道路和偶尔的商队。七郎到底在看什么呢?是要跟那些文人一样写诗吗?

后面林次奴跟了上来,手里还提着一兜沈七郎要吃的樱桃毕罗。

他看见沈七郎在给翠环撑伞,吓得一惊,手里用油纸包着的毕罗也险些掉下去。

“耶耶!”翠环叫了一声,赶忙从他手上接过。

毕罗是一种带馅的烧饼,表皮酥软,隐约透着下面樱桃的红色。

沈青折只取了一个,其余的都塞进了翠环怀里:“毕罗原本不是樱桃馅的吧?”

林次奴回道:“粟特人没有这个做法。”

“意大利人和水果披萨。”

沈青折说完,自己笑起来,叫翠环和林次奴百思不得其解。

他笑完,见小女孩抱着一捧毕罗,也不敢吃,无奈道:“吃。赏你的。”

翠环眼睛亮起来,拿起一个还冒着热气的毕罗,小心咬了一口,破开酥软薄透的表皮,迸发出的是樱桃浓郁的果味香甜。她微微眯起眼,觉得比蜜还要甜上一些。

沈青折慢条斯理地吃了一个,评价道:“还不够甜。”

翠环:“?”

她不敢反驳,沈七郎说完这句,又去看城内了。翠环只好又跟上去。

城内仍旧是来往繁忙,条条井井的坊市制度在唐中后期逐渐破坏,原本坊外的街道到处是开墙破洞支摊开店的,至于坊内更是热闹非凡,沈青折的目光越过飘摇高悬的幌子,落到来往居民与贩夫走卒身上。

就算是把他放到影视城来骗他,也不至于做到这种地步。

沈青折脑子里闪过很多,面色沉静。

也不知道沈延赞的消息来源是哪里,让他如此确信,又慌忙携家带口逃回老家。

……还真是转进撤退其疾如风。

“不知当日是谁来府里传的消息?如何说的?”

林次奴握着笔,回忆道:“当时……大约是七郎昏过去一两日,是一个武官打扮的人,进到阿郎书房说了半天的话,而后便要走了……某也只知是吐蕃人要打来,要把成都变成他们的东府。别的就不知道了。”

一旁的翠环小声道:“我听娘子屋里的枕玉姐姐说,是阿郎的旧下属……”

沈青折点头。

吐蕃要打来的事,大约还没叫市民知道,古代行军也没有这样快。

按照沈延赞得到消息的时间,再根据从大渡河金沙江一代到成都的一般行军速度推算,兵临城下也还要三日时间。

这还是沿途没有遇到抵抗、或绕过沿途城镇的情况。

从宽而算的话,也要五日时间。

只是五日,怕也不够……

沈青折想着,又说:“官印在我手里,日后视我当如节度使。”

他这话说得平平淡淡,倒叫林次奴腿一软,吓得险些跌坐到地上。

在府邸里,他只是隐隐有所猜测,现在看来,也不知道该说这沈七郎不知天高地厚还是所图甚大。

节度使……也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的吗?就算他是节度使之子,就算本朝一贯有节度使父死子继的传统……

阿郎可还没死呢!

七郎这病秧子说不定还要走在他老子前头。

沈青折只道:“叫你带的碳条和纸,带了么?”

林次奴扶着墙垣上的女墙,大气不敢喘:“带了……带了……七郎……”

“别叫七郎了,”沈青折说,“以后便叫沈郎吧。”

林次奴踟蹰,沈青折却笑道:“府里还找得出第二个姓沈的不成?”

林次奴诺诺应是,周身发冷,不知是因为对面沈七……沈郎的话,还是因为冰冷的秋雨。

翠环待在沈青折的伞下面,捧着毕罗,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只知道,以后要叫沈郎了。

沈郎对着自己的耶耶说道:“叫你带纸笔……碳条,是为了记事。我说的事要记下来。以后你便在府里做‘书记‘。”

“书记?”

他又说了句林次奴听不懂的话:“我想当还当不上呢。”

“掌书记”林次奴是知道的,那是文人才能做的事,大致就是帮上级处理些文稿,做些记录。

但是他不识字。

这个“书”记就变成了“画”记。

按着沈青折的吩咐,重要紧急就画圈,重要不紧急就画三角,紧急不重要则是框,还有什么都不画的,就是随口一说。

沈青折往城墙下指了指:“以后这里要往外扩,修一圈罗城,再筑堤,让郫江改道把成都完全护住。”

林次奴连道:“记住了。”

说着,用手里的碳条在硬黄纸上画了个小方框,又画了个大方框,两条代表着水流的线条自上而下,把大圈圈住,在下段合流而去。

翠环凑过来看,笑了声,赶忙止住,去看沈青折和耶耶的脸色。

沈青折大略看了眼,也忍不住笑:“行。就这样。林书记还是有些天赋的。”

翠环这才笑起来:“沈郎,我比耶耶画的好,我也想当书记!”

林次奴觑了眼沈青折,对方揉了下翠环的脑袋:“那你代任书记一天。”

翠环兴冲冲接过炭笔和纸,问:“要画圈吗?”

“不用,三角。”

如果林次奴和林翠环能生在现代,就知道这沈郎是把他们当备忘录使了。

“首先是武器,陌刀、弓箭、弩床,要看武器装配率,还要计算损耗比……画个刀就好了。还有着甲率……”

“野战不能放弃,歼敌于野是上策,不能拖到巷战。”

“要建高点的楼,”他看着平缓的江水,叠嶂的远山,“侦查位置还不够高,视野也不好,最好能有热气球,飞艇,卫星gps……这是随口一说。”

翠环也知道,像这种她听都听不懂的,大都不用记。

“我想要意大利炮,”沈青折站在砖石墙垣上,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个也不用记。”

沈郎在城墙上挥斥方遒,翠环在纸上奋笔疾书。林次奴在打伞。

要保证粮食供应,小麦、菽米……唐朝的成都大概五十万左右人口,至少要保证士兵吃饱,老人小孩饿不死。因此城内还要维持一定的生产力。

生产力翠环没听懂,沈郎让她画一把斧头,一弯镰刀。

和攻城不同,守城归根结底还是消耗战,如果对方围而不打,就要做上消耗数月的心理准备。

还有物资。

物资不只是武器,一些灯笼、油、木制砲车架、长枪、钉子、弓箭和锄头,林林总总,甚至粪便都可以算作城防物资。

沈青折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他看见翠环画了一长条,又涂黑,想了想,自己接过炭条画了个螺旋状的现代emoji版本。

翠环:虽然看不懂但沈郎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还有防间谍,在古代叫防“穷民”,比如鞋匠、剃头匠、道士和尚这些,都是流动性比较强的人,也有可能套取军情……

翠环画了个光头。锃光瓦亮。

沈青折直笑:“这样也可以。”

秋雨迅疾,颇有清冷肃杀之势,下方城池中人影渐少,天地之间,竟只有一把小小的红伞,鲜明明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