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群青 > 第11章 当世卫霍

群青 第11章 当世卫霍

作者:腰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23:23:37 来源:文学城

吐蕃既下雅州,打不打成都?有几成概率?

此时吐蕃统帅是谁,什么作战风格?带多少兵?有何攻城器械?

这是敌手的问题,再者便是成都自身的问题,如城备与粮草,再如挡在成都身前的几州遇袭,成都是否要驰援?出多少兵多少力?

长安是否知晓吐蕃克雅州之事,是什么态度?是否有派援军粮草的可能?

这些事情,说起来千头万绪,按照沈青折的说法,是必须要一一研判的。

众人听的一时头大。

不说没有行伍经历的文士,就是崔宁这样的宿将老兵,也没有接触过这种层次的……按照沈郎的说法,就是战略层面的事情。

不过吐蕃的情况,崔宁还是略知一二的,略一拱手道:“吐蕃也是有节度的,但吐蕃的节度叫‘四方戍边元帅‘,元帅下面就是万户长、千户长。一军分左、中、右翼,每支队伍另有如本一名,以及甲本和九本多人,民兵也编为‘定‘,其头领为‘定本‘。某曾于吐谷浑俘获一定,共计二十五人,如本所领兵也不过二百五十人。”

吐蕃仍然处于军事部落联盟制阶段,出征之时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编配大约是二人二马一牦牛。

根据崔宁的经验,吐蕃机动性强,尤其善于野战,迂回穿插,行如鬼魅。

先前给出“吐蕃克雅州”消息的录事参军谢安道:

“听闻消息,此次吐蕃进犯,领兵的为云尚结赞,年纪尚轻,但吐蕃人视之为当世卫霍,用兵如神,狠毒老辣,说一句骁勇善战也是低估了。”

“昔日云尚结赞之父论器然攻维州不下,便将养女嫁与维州守卫,生二子。二十年后云尚结赞攻城,那二子便为内应,打开城门,维州遂陷。”

“下维州后,便是焚烧庐舍,掳掠人畜,断山神之首,丁壮羸老者皆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

“沈郎问吐蕃是否会来,克成都何如,某便以此事为答,”谢安起身再拜,“吐蕃窥蜀久矣!为维州尚可筹谋廿载,若是为其视为‘东府‘的成都呢?若战,则请死战,一步不退,若退,维州当日,便是成都来日!”

众皆肃然。

沈青折坐在上首,静静看着这个面目清秀的青年:“你是维州人?”

“是。”

沈青折略一颔首,不再多言。

谢安稍稍平缓了心绪,又道:“沈郎,吐蕃入寇,多在秋冬,及春则多遇疾疫而退。且吐蕃长于野战,攻城却有所不及,当日若非有内应,维州不至陷落。只需清查恶民,坚壁清野,守至开春……”

“这又谈何容易呢?”

发话的是一粗壮汉子,显然更符合唐人的一贯审美,说起话来气势雄浑,沈青折觉得桌子都跟着震动了。

“某戍茂州数年,环带山险,城寨依山而建,吐蕃除攻克城寨,自己也建军城堡栅,茂州西北的栖鸡老翁城便是吐蕃所建。你当吐蕃只长于野战,却不知其器械军备如何。我问你,当日攻维州,可有砲车?”

砲车,便是发石车。当日曹操攻打袁绍军壁楼时所创制,发石时有大声,因而也叫霹雳车。

谢安一怔,随即正色道:“某思虑不周,确有砲车,大约是十架有余,只因城门大开,未曾动用。”

大汉追问:“形制如何?与我等的砲车可有不同。”

“某只远远看过一眼,并无不同。”

俘获,或者是仿制。

沈青折却顿了一下,捕捉到一个要点:“黎都头,我们有砲车?”

都头即节度使以下最高军将,黎都头,黎逢春,也就是那个粗壮汉子是在场武官中军职最高之人。

黎逢春很难控制自己不露出“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表情,简略回道:“有,在城外军营中,共计七十余架。”

“七十余?”

黎逢春不情不愿道:“七十一,在松城坏了三架,去会野坏了十七架,便只剩这些了。”

“已经很多了,”沈青折喃喃,于纸上划了一道,“城备和粮草的事情,黎都头想必也了如指掌。”

“固守不出,没有援军的话,撑不到开春。”

阴霾几乎笼罩到了每个人脸上。

沈青折却依旧平静,追问:“何出此言?”

“沈七郎,”黎逢春声如洪钟,“某看在沈延赞的面子上,才来开这什么劳什子的会的。就算你拿着节度使的官印,也不过是成都司马,管不到我头上来!”

“看在沈延赞的面子上,黎都头早该跟着一走了之,”沈青折看着他,“而不是留在此处。”

只有崔宁在旁边汗如雨下。黎都头这样直呼自己上级名讳不要紧吗?沈七郎……算了,他看着就有病。

黎逢春拍案而起:“某留在此处,是为了成都!”

“现在在此处的,哪个不是为了成都?黎都头家中在成都世代经营,定舍弃不下家业。而薛姑娘本是长安人,且照她的本事,去哪处不能活得自在?谢安是维州人,为何也要留在此处,说了那样许多?且不论尔等,就说我,沈某此时出城,快马加鞭,说不得还能赶上耶耶,一同回蒲州老家去。”

“我劝黎都头少打着为了成都的高义。前些时日的情况,是沈延赞跑了,其余人跟着流散逃跑,但你想赌,想发财,你觉得这个位置,”沈青折指了指自己的位置,接着道,“也该你坐坐了,是也不是?”

黎逢春的脸一时煞白,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被曝露出来,一时杀心顿起。只是沈青折面上毫无惧色,声音依旧平缓:

“你想发财,我也想当官。”

“杀我自然容易,但也只够你发一时的财。就算长安捏着鼻子认了你这个夺来的节度使,你猜沈延赞会不会发难?就算厌弃我,也不能被人这样下蒲州沈家的脸面。”

“黎都头应该知道发一时的财和发一辈子的财有何不同,发一辈子的财,那要问吐蕃人去取,而不是盯着屁股底下的一丁点地方。”

“所以这个位置,你可以坐,但要在成都保住之后,若是黎都头有本事,甚至可以做未来大唐的吐蕃节度使。而现在李泌的位置,未来会是我的。”

一片寂静。

雨下得愈发大了,穿枝打叶,一时只有扑簌声响,屋子里却安静得可怕。

沈青折说完,看他们都变成雕塑,忽然有些不安。该不会猜错年代了吧。

按照种种迹象,现在是德宗朝没错。

猜错现任宰相是谁可就尴尬了……早知道直接说宰相了事。

他喝了口水,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沈青折的余光看见黎逢春仍站着,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就道:

“坐。喝茶。”

黎逢春气泄,想摔门而去,但不知为何挪不动脚步,只能颓然坐回位置上。

这沈七郎……

一旁束手立着,早已汗湿衣襟的林次奴赶忙上来给诸位斟茶。

崔宁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汗涔涔的,看到对面谢安紧盯着喝茶的沈七郎,双眸惊人的亮。

草。这也是个有病的。

他和薛娘子对视一眼,对方对自己笑了笑,崔宁这才觉得自己饱受摧残的心舒展了少许,也冲她露出个笑容。

但薛涛马上板起脸,别开头不看他了。

什么啊,都犯病吗?

根据各个军将描述,沈青折对吐蕃的军队大致有了个概念。

凶狠,骁勇,机动性强,长于野战。

只能说,吐蕃不愧是和大唐纠缠了两个世纪的对手,其军事素养和军事科技水平都能和唐朝称得上旗鼓相当。

与一些惯俗观念不同,唐朝的对外战争,并非按着对方锤的一边倒架势,而是有来有往、拉扯纠缠的。

剑南西川一代,也就是后世的滇省北部部分地区与蜀省。这一带地形极为崎岖,数条湍急江流将峻岭分割,高山深谷骈列,随处皆呈断崖促壁。因此吐蕃军不得不放弃其一贯的机动野战,转而营城造舟谋以扰边,甚至在维州、登州一带开山造路。

沈青折默默为吐蕃的军事特点添加了一个关键词:务实。

而主帅云尚结赞,吐蕃人将之称为当世卫霍,与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相比,应该有几分本事的。

总而言之,是非常恐怖的对手。

“沈郎,”谢安问,“此次是吐蕃与南诏联兵,南诏也已到了金沙江,如何只提吐蕃,不提南诏?”

沈青折放下茶杯,又多看了他几眼。

这个问题问的还真是……极为敏锐。

此人聪明,却也滑头。

南诏此时的君主为异牟寻,沈青折知道,后来正是他带领南诏归顺于唐。

因此,他才有底气说离间之策。

沈青折道:“南诏与吐蕃的联盟不大牢靠,为利而聚,必为利而散。南诏打的是趁火打劫的主意,至于趁火打劫的对象是谁,恐怕并不在意,甚至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也是我叫薛姑娘来的缘故。”

众人一时都去看薛涛,对方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来:

“奴十七岁那年,随父出使南诏,于南诏风物也有几分熟悉。”

_

是夜,雨水渐小,被风吹得斜飘。

宵禁之后,一辆马车在成都南侧江桥门点验过所,过所上“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官印叫守卫瞪大了双眼,急急抬头,却见那成都无人不知的薛涛薛姑娘正笑着看自己,一时红了脸。

“薛姑娘,出城么……”他的嘴角也不自觉挂了笑。

“是呢,”她轻笑道,“沈郎有令,要替他跑上一趟。”

薛姑娘的声音,宛如柔软又饱满的水蜜桃,薛姑娘的笑容也那样醉人。马车驶离,守卫不自觉地追上几步,等那驾马车驶上万里桥,过了江,他才惶惶然又怅惘又甜蜜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只是……

沈郎?

哪个沈郎?

守卫恍然想起,十数日前也是雨夜,也是宵禁之后,沈节度使的车架驶离了成都,后面还跟着浩浩荡荡的沈家车队,说是回乡探亲。

正在回忆,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扣在石板上,火把的光芒由远及近:

“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