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阙上行 > 第164章 真相

阙上行 第164章 真相

作者:非野哉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4:35:08 来源:文学城

次年正月,庄襄以秦国世子之名,前往帝都长安皇宫,参加太子殿下弱冠之礼,那日他透出人群,打量着礼台上的景华,一如今日这般,从头至脚,三庭五眼,他怎么看怎么觉得瞧不上。回去时他带了张太子的画像,在庄与书房里指着那画像,把他说成个百拙千丑不堪入目的混账!景华弱冠,便要开始正经议亲,一个个的娶,他怕庄与痴念太深,到时候伤心难过,便告诫了他许多忠言逆耳的话。那时他从不曾想过,庄与的这桩心事能得成真。

冷雪贴在面上,庄襄抹开冰凉,走到景华身后,呼吸间都是寒冷:“他回去说了你千般的好,我怎么一眼也瞧不上?”

景华闻言笑了一笑,回首时对庄襄道:“他为了讨襄叔的欢心,自然是添油抹蜜的说我。”他把骊骓的毛皮刷的柔顺滑亮,拍过它的脖颈,又去一旁帮娇奴梳毛:“听说顾倾在空桑病了一场,今日见他神清体健,有劳襄叔费心照看了。”庄襄冷哼一声:“这声称呼可折煞我了,太子殿下,你们的事情我可没有同意。”

景华笑而不语。娇奴奔波一路,刷起来毛尘乱飞,两个人就在没有说话。娇奴随它的名字,挺娇气,不是自己的主子给他刷毛,哼哼哧哧的有些不大配合,庄襄拿了把草料喂它,这几日他闻惯了庄襄的气味,吃着草安静下来。景华趁机替娇奴梳完了毛。

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天寒地冻,风却小,这雪像是三月的飞花柳絮,不合时宜的幽寂文雅。二人走到营地边,从这里眺望,夜幕的尽头就是齐国的领土。这一仗要的是一决成败,宋军不欲与齐军纠缠用计,挑选的两军交战的地方正是上湫河宽床薄水处,水浅处不过人股,如今长河百丈冰封,营帐十里篝火,当真是挑灯看剑,铁马冰河。

景华把部署远远的指给他看,前头的战地里挖着战壕,士兵们蛰伏在夜幕下,弯刀弓弩以待,再往前有埋下的弹弩阵和长矛阵,河边放了可泼在冰面上令人脚滑难行的桶油。“我们原备了些出奇制胜的东西,能让这场仗有八分胜算,”景华道:“但阿与写信来说,齐国有战象,又遭遇这般恶劣的天气,这样一来,胜算就要折成五分。”

庄襄道:“齐国这场事,本不该起的这样早,他涉险豫金,与我说了许多理由,可我知道,那理由有一半是为你。”他看景华:“他本该是睡在锦帐里矜贵公子,坐在明堂上的秦国君王,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腥风血雨,都有人为他赴为他挡!但自从见了你,跟着你厮混了一年,就学了许多的坏!那殿堂上的座位像有刺,坐不住总想往外跑!为着个野男人,心思想了一出又一出,也不知图你什么好。这次倘若见着他一点血,我必要从你身上割二两肉来偿!”

景华没说话,他没有话能反驳庄襄,他记得初见庄与时,他是安静自在的贵公子,手里时常把玩着着稀奇古怪的消遣玩意儿,然而不知何时,他手里越来越频繁的握着账簿刀剑,他平衡着各处的账面,把余出来的金银偷偷划到清溪之源的账下,他筹谋时要替他周虑,他危难时会为他涉险……景华望着漆黑的夜幕,想穿透这河川雪月看见那豫金里行走的人,他在呼吸时感到了心疼,倘若他真伤着一点半点,割他的皮肉如何能偿?该割的是他的心肝!

庄襄在雪夜里无声的叹气:“当年兄长至死都不愿改立庄与为世子,他去世之后,我将新君之位禅让于他,为此不知遭受多少非议,他又不知辛苦做出多少政绩,才得坐稳王位,成了今日鼎立诸侯的秦王,即便如此,他要九重阙上那个人,不惜逆道而行,攀渊而上,为此又不知辛苦多少,你倒好,三言两语就给我骗走了人!”他看着景华:“你这十年拿他做棋布局,秦国阙楼上一口一个逆臣贼子千古罪人,何等言语痛快!我真当太子而立不娶是心有大业不为**所动,你给我说说,怎么见了他两面就把他纠缠上了?你是不是见色起意?你是不是另有所图?”

景华不敢随便拿言语敷衍,一时不知要从而说起,庄襄见状冷冷哼他:“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这事甭成!”

庄襄说罢转身便走,景华忙追上他的脚步,想拿言语找补,庄襄想是定了注意,根本不听他的,走得飞快,兵营里人来来往往,景华一身金甲又显眼,他也不好在多说什么。转眼二人已经回到了营帐前,乱雪火星里,却见韩锐押着两个人往谭璋营帐里去,景华叫住他,问是什么人,其中一个抬首,看见一旁的庄襄,豁然叫了声“襄主。”另一个人听见了韩锐称呼的那声“太子殿下”,他怨毒的目光骤然看向景华,仿佛要将他撕碎凌迟,几人即刻察觉了不对,韩锐拽牢了捆他的铁链,庄襄面色沉冷,高大的身影压迫向他,抬手一巴掌,将他的眼睛打偏向一侧。

这两人被带进营帐,让人剥去了外头乔装的兵甲,正是祁思迁和雀栖两个人。随即谭璋也被请来,他让韩锐围了营帐,所有人都退远,无召不得入内。

帐中,祁家姐弟跪在底下,景华、谭璋坐在椅上,庄襄抱臂挂刀而立。

事已至此,谭璋只得将二人的来龙去脉报呈给太子:“我本有心,放他二人离去,却不知,又因何赴这营地里来。”

他是向景华陈诉,亦是在询问祁思迁,祁思迁仰面看向景华,恶毒的笑着:“谭叔叔,我血仇未报,怎么能走呢?”

景华缓慢的扫视过几人,威势在帐中沉压,冷冷扼住脖颈,那啜泣都吞咽回无声,就连庄襄都在这迫人的气场下敛轻了呼吸。四下死寂一片,景华把目光定在祁思迁面上,把他眼中的怨毒疯癫碾成粉碎,让他跪着折低了头颅。

他居高临下看着跪在底下的祁思迁,说道:“你说血仇未报,那么今夜本宫便与你说个明白。当年,本宫以谋逆之罪奏请天子罪斩梁国国君,你父亲作为护城禁军统领,借职务之便闻得风声,私自于梁国通风报信,另惹出许多风波,伤及许多无辜,待梁国事定,翻出你父亲的信件,罪证确凿,因而问斩。”

他睨着祁思迁:“在父亲在狱中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然而临死之际,却一再振臂高呼说本宫不配为储,当真只是因为本宫弑杀忠良忘恩负义么?”

祁思迁挺直腰背,与他恶狠狠地对视:“你要杀他,他不骂你,难道还要跟你叩头谢恩不成?”他膝行往前,叫庄襄拔刀拦住,祁思迁便隔刀毒视着他:“即便忠义难全,我父亲舍一时之忠尽一时之义,便要抹杀他往日所有的忠诚功劳么?便是他有错,又何至于问斩削首?还是说,太子殿下斩他,不尽是要治他的罪,更是要堵他说话的嘴!”

他雷霆之喝之后便是落针之静,祁思迁气血翻涌,呼吸喝烈,庄襄持刀相挡,谭璋静默不语,雀栖惊愕落泪。

“你说对了。”

景华在寂静里语调幽冷,他微微前倾,从高位处睨着祁思迁,清晰明白地告诉他:“你说的没错,我杀他,就是为了堵他的嘴!”庄襄微惊,看向景华,灯火明晃,景华直视着祁思迁怒极恨极的目光,轻缓着语气问道:“梁国,便只是梁国么?”他冷笑一声:“当年,本宫上奏改革,撼动了诸侯与世家的利益,择储另立的呼声在朝野日渐高涨,但本宫到底是天家正统,若无大错岂能随意废黜?于是,拥护二皇子的世家臣与二皇子母妃母家梁国暗地勾结,捏造证据,编排恶言,意图诋毁本宫正统出身,以此逼迫天子废黜本宫,改立二皇子为新储。”

几人听到这里,心里既无不骇然,太子殿下这些年稳居东宫,无人能比肩其右,但是天子其实并非只有他一个孩子。诸位皇子中,二皇子因当年梁国牵连囚禁罪宫,其余皇子则皆数受教居住于斋宫,无一人受封立府。人人都到天子偏爱太子,为保稳他的地位才委屈压迫诸位皇子,亦有言论称当今太子可肆无忌惮纵横天下,亦是得益于东宫安稳,无身后之忧,然而皇权之争何时不是腥风血雨,只是景华经历的争夺阴谋,都被扼杀在谋逆的罪名之下,没抹开到面上罢了。天子如今对皇子诸多管制,又何尝不是因这令人心惊后怕的前车之鉴。

后头的事情不难猜出,他们想拿太子的血统做文章,只是几句流言蜚语根本不能够,必得深入后宫去设计陷害,这便不得不与可进出宫廷的人牵线做局,所以祁连师当年究竟为何问斩,又因何死到临头还振臂高呼,已经不言而喻。

景华看着祁思迁,仁慈地告诉他真相:“你父亲,护城禁军统领祁连师,便是这场阴谋里,为陷害我而在宫廷与外朝间牵线搭桥的人啊!他当初写给梁国君主的信,也根本不是因为什么义气,不过是探听得知他们计划败露,通风报信催促梁国销毁证据罢了!他当真是忠良,临死之际以死相谏的决绝作态,至今都是众臣鞭抵本宫的一把利剑!”他猛然站起,烛光摇曳在他金甲上,如同烈火燃烧,他冷声质问:“现在,你父亲还冤屈无辜么?”

他俯睨着祁思迁,手指着谭璋,愤怒于色于声:“我若有罪,便是当年未能斩草除根之罪!才让你们两个害得宋王成今日模样!”

闻得真相,仍是满面怨恨,满眼质疑,可他的怨恨里却带着些茫然,他或许自己也说不清他此刻究竟在为什么而怨恨。

雀栖豁然跪地,这番真言犹如泰山落地,重重的压在她数日来的愧疚悔恨上,她掩面,在奔溃里泣不成声。谭璋撑着额角神色漠然,只觉得疲惫至极,庄襄看过祁思迁,收刀入鞘,看向景华,无声地询问他的示意。

“他们两个,”景华挪动了脚步,往营帐外走去:“交给你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