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圈套 > 第8章 “这就对了,我的乖女儿。”

圈套 第8章 “这就对了,我的乖女儿。”

作者:宇宙大将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9:27 来源:文学城

母亲向云乐衍痛斥父亲的缺点,一到这个时候,云乐衍就觉得自己灵魂出窍了,她的一部分灵魂飘在空中,俯视地看着她们母女。

云乐衍对父母之间感情的看法一直都很矛盾,在母亲嘴里,父亲就是十恶不赦的,可只要她说一句父亲的不是,母亲就会站在她的对立面,维护父亲,夸赞父亲的养育之恩。

“你去北京,住在你爸家,你得感谢你爸。”

“北京最好的高中,你能进去,也要感谢你爸……是,你成绩也考到了,但是没你爸,你能有今天吗?”

母亲反复横跳的态度,让云乐衍对姜长宁的感情也变得奇怪。

可她始终不懂,如果姜长宁对母亲,母亲大可离开他,但她从没想过离婚的事。甚至在早上向她大吐苦水之后,晚上还可以美美地和父亲躺在一张床上。

云乐衍不懂,她接不住母亲的话柄,这像一个大麻烦一样,她没办法解决,她的灵魂飘在空中,这感觉像是电影画面一样,她怔怔地盯着眼前的食物。

“妈,我想养只猫。”

云乐衍看向母亲。

母亲眼睛一横,眉毛一挑,“我对猫毛过敏,你不知道吗?你是想要猫,还是想要你妈?”

云乐衍放下碗筷,“我吃饱了。”

离开餐厅,可母亲骂骂咧咧的声音从没停下来,有片刻的安静,接踵而来的是更加猛烈的攻击,云乐衍坐在小板凳上看这鱼缸里的石板龟。

她甚至觉得母亲从骂人中得到了一快感,越骂越上瘾。

“……你怎么这么自私?简直就是和你爸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自大、自私,从来不为我们这个家着想……”

石板□□从水中抬起来,张了张嘴,云乐衍把乌龟从水中拿出来,很滑,差点没拿住,龟壳上居然长了青苔。

母亲的斥责声被流水声盖住。

过了好一会儿,客厅传来巨大的一声,云乐衍急忙关了水龙头,放下乌龟跑出去,只见母亲拿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

“走吧,我们去草原过年。”

云乐衍还没学会掩饰自己情绪的技巧,下意识地说:“不想去,我想在家过年。”

母亲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接下里的话根根如刺,“最爱我的爸爸死了,现在我就只有你了,连你也要背叛我?”

云乐衍呼吸一滞,喉头似乎有什么卡住了,她说不出来话。母亲推了她一把,“快点收拾,我们去草原。”

云乐衍机械地穿好衣服,在冰天雪地之中,跟着母亲去了草原。

三个小时的车程,漆黑的土地浸湿了洁白的雪。

云乐衍下了车,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片她长大的地方,想到了夜色中的布鲁克林大桥。羊圈里的羊孜孜不倦地叫着。

牧民看到她们来,还很开心,挥了挥手,“刚生下一只羊崽子!”

云乐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看着冒着热气的小羊羔,陌生地看着这个世界,母羊在圈转了几圈,然后趴了下去,没有喂奶的意思。

牧民捞起小羊羔,浑身发抖的小羊羔,递给云乐衍,“天太冷了,母羊不想喂羊,你拿回去给她喂奶吧。”

云乐衍用大衣包裹住羊羔,抱着回了临时的蒙古包,羊奶递过来的时候,她摸了摸怀里的羊头,“要按时喝奶,要好好长大。”

除夕夜前在史家胡同的家庭聚会是必不可少的,一年一次,邓家人都十分重视。

邓行谦的爷爷,邓贤柏,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打小就亲眼见过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是什么样子,虽然年轻的时候在苏联留学,但仍旧向往好莱坞的纸醉金迷,唯爱artdeco风格——因此,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后,嗤之以鼻,信誓旦旦地说:“美国人自己也拍不出来的黄金年代,有些事早已成为了传说。”

所以四合院外看着十分简朴,内里的布置却是雍容华贵。

说来也巧,邓行谦的奶奶——孔维慈,是在巴黎名媛舞会上认识的邓贤柏,据邓老爷子自己说,他看到孔维兹那一瞬间,天崩地裂,突然就懂了爱情是什么。

不久之后两人就定下了婚事。

邓行谦听着觉得好笑,可两人初遇的黑白老照片还挂在家中,笑眼盈盈,就连背影都看得出喜悦,这份感觉透过照片,在五十年后看,也是栩栩如生。

邓贤柏是个闲散老公子哥儿,孔维兹女士却是个循规蹈矩之人,精通法语、俄语,拉丁语,每天按时上下班,翻译了不少名著,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社的物质生活。

两个极其浪漫的人,居然生出了一个刻板守旧的邓起云,邓行谦只庆幸自己是长在奶奶爷爷身边的。

邓行谦还有一位叔叔,一位姑姑。

叔叔和父亲一样,走了邓行谦曾祖父的道路,而他的小姑姑,却是家族里最离经叛道的一位。

要说她没名那也不对,在巴黎上流社会里问一圈谁是新锐艺术家,邓行谦姑姑——邓昇昇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

但她离经叛道得过头,除了邓爷爷和孔奶奶,其他人都不太待见她。

邓行谦因为爷爷奶奶的关系,对邓起昇这个有个性的姑姑很有好感,见面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每次都是友好相处。

进了四个院大门,下几个台阶,再上几个台阶,屋内的金碧辉煌还有各式各样的古董玩意儿映入眼帘。

邓行谦的几个堂兄弟坐在沙发上聊天,他的堂妹还小,只喜欢和猫玩儿。

“关关来了?”婶子看到邓行谦,笑眯眯地走过来。

“婶子过年好。”邓行谦规矩拜年,婶子拿出红包递给他,“许久不见,又长高了。”

邓行谦坐了下来。

邓起云和叔叔邓殊明一同到书房聊事,邓行谦环视一周,看到坐在角落里的姑姑,他颇为惊喜。

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都是报喜不报忧,喜是一年努力的结果,忧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但一家人再亲,每个人身上都多少牵扯些其他关系,交谈起来还是有些累的。

大人们的事邓行谦不管,就同辈的几个,算上他爷爷的兄弟家的孩子,邓行谦听着他们的聊天,说不出来的难受。

“这台阿斯顿马丁可是全球限量,二十台,我和我妈说,等我十八岁,就让他们送我……”

“上周我去试了一下f1的赛车,那手感确实是不一样……”

“你知道我们学校有选美,然后我……”

下午,家宴结束后,各家回了各家,邓行谦本来打算跟着姑姑出去逛一圈,却被钱开园女士拦下来了。

邓晟晟女士什么都没说,拍着邓行谦的肩膀说,“好好学习,考上了北大姑姑带你去吃大餐。”

邓行谦点点头,正准备转身走,邓晟晟女士又拉住了他的手,“这是你的红包。”

钱开园女士眉头微蹙,“红包就是个心意,他现在也能靠本事赚钱了,你留着吧。”

邓晟晟笑着说,“嫂子你这是点我呢?嫌我给的少?”她把红包放到邓行谦手心里,“这钱也就能买我画的十分之一。”

邓行谦看着手心里的红包,“谢谢姑姑。”

大大方方地收下了。

回程路上,三人一人一台车,钱开园女士下午要飞浙江,邓起云同志还有更多的应酬,所以邓行谦要跟着钱开园一同去浙江钱家。

两人分开前,邓起云把邓行谦叫过去,简单说了两句话。

从车上下来,邓行谦脸色不太好。

在飞机上,钱开园才问他,“你爸都和你说了什么?”

邓行谦喉结一动,“让我好好学习,别为其他事分心。”

钱开园才不信邓起云是这么说的,她瞅着邓行谦,一句话多余的话都没问。

寒假就在一桌桌酒席上悄然溜走,开学,邓行谦反而松了一口气。

一个寒假都没见到云乐衍,邓行谦看到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心中居然有久违的激动,她头发长得不错,稀奇的是,过了个年,她居然变得又黑又瘦。

好像还高了一点。

“邓行谦,你假期去哪儿玩了?”

同学和他说话。

“哪儿都没去,就在国内瞎逛。”

“听听,这名门之后说话就是不一样哈,不出国就叫没挪窝儿,没玩儿,你说听着气不气。”

也有人打趣邓行谦,他都习惯了,笑着说,“有亲戚的地方就不算玩儿,不巧我全国各地都有亲戚。”

云乐衍也听到了他们一圈人的聊天,聚在一起的同学都是非富即贵的出身,云乐衍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话题。

但每次他们聚在一起聊天,教室中就有一种隐形的阶级感,说不上来,他们是圈子里的人,而周围的人是圈子外的。

他们的笑声在教室里蔓延,竟然没人觉得突兀。不知道是他们当别人是空气,还是周围的人不在乎。

云乐衍回头看去,正好对上了邓行谦的眼,他还带着淡淡的笑,转开头,无声的霸凌,她颇为不满。

云乐衍回到北京后,鲜少见到姜长宁,她有很长没见到自己的父亲了。她用邓行谦借给她的钱租了一间房子自己住,离开内蒙古的时候,母亲拿了很多钱给她。

“你不要一根筋,你爸不给你钱,去找你舅舅。”

母亲更信任舅舅。

“好,我知道了。”

话虽如此,云乐衍还是从没找过舅舅,她本以为自己能安心准备化学竞赛,为此她还向班主任请假,去图书馆学习化学。

彭飞把话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说了一个遍,最后让她签了一个保证书,大概意思就是放弃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准备化学竞赛是她自己的选择,校方是主动劝导过了,如果化学竞赛没获奖,学校不对这一段时间内的损失进行任何补偿。

云乐衍痛快地签了字。

于是她好几天没去教室上课。

邓行谦看着空着的座位,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要说他喜欢云乐衍吗?没到那份儿上,他对她做的事,他想过——如果是别人,他也照样会做。

好感是有的,他喜欢看她和自己对话时的反应。毕竟她漂亮,身上有一种矛盾感。冷清的气质里参杂着几分不受控的野性,让人难以捉摸,这个劲儿,相处起来,他觉得舒坦。

可这么多天都没来上课,彭飞都不管一下,他觉得这个班主任当得太失职了。趁去办公室请教问题的时候,他顺嘴提起了云乐衍的事。

“老师,好几天没见到云乐衍了,她人呢?家里出事了?”

“哦,她请假去图书馆复习化学了,”彭飞看着邓行谦的眼睛亮晶晶,学生之间的关系他当这么多年老师,几乎是一眼就看透了,谁和谁怎么样,进展到哪一步了,他门儿清。

“高二下半学期了,你也要抓紧时间学习了,前一阵子你妈还打电话问我你的情况呢。”

邓行谦抿了抿嘴,“我妈打电话给您问我的事儿,那云乐衍擅自作主去复习化学,得到她家人的同意了吗?”

彭飞一愣,云乐衍她家情况这么特殊,他哪儿知道自己应该去问哪个家长啊?云乐衍现在就她自己的家长,能做得了自己的主。

再说了,邓行谦他管这个做什么。

“老师觉得你这个年纪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老师,你不通知她家长,这是没有师德。”

彭飞瞪了一眼邓行谦,“我会通知她家长的,这件事儿你就别管了,我这个做老师的……”

“现在就打。”

“……”

姜长宁正在家里和他最小的儿子玩着呢,手机就响起来了,他就当没听到,继续逗着孩子玩儿。

李建红这个时候走了过来,拿着他的手机,“接一下吧,是学校老师的。”

姜长宁愣了一下,神色变得有些奇怪,“什么学校老师?”

“谁知道你每天出去上什么课,手机里老师一大堆……”

“那我不接了成不成,”姜长宁笑着说,眼睛一挤,眼角纹路炸开,“再多的老师,都没您给我上的课多。”

李建红看着他,姜长宁笑起来的模样看起来慈祥跟个笑面佛一样,可看久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杀意。

“行了,别贫了,快接电话。”

“好,”姜长宁笑嘻嘻地拿过电话,然后凑近李建红,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下,这才转身去接电话。

“喂,您好。”

对方说了什么李建红没听清,只觉得姜长宁说话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再仔细听了几耳朵,想必是他亲女儿学校的老师,他之前存过的电话。

李建红叹了口气,云乐衍,她是见过她的,很久很久之前,她坐在床边看着襁褓之中的孩子,她认识姜长宁很久了。

三能电力集团的今天,是他们两个一手打下来的。

她刚认识姜长宁的时候,他还是个愣头青,那时候全国还没几个像样的供电公司,一到暑假家家户户都要停个几天电,明面说是维修,实际上供电设备太少,用电量大,当做维修也不为过,可知道点门路的人都清楚这其中的根源在于技术不过关。

姜长宁眼光毒辣,瞅准了时机,招揽了一批人从国外买了几台设备运回国,然后又和区政府谈判,说试试吧,看看好不好使,能不能长期、大量,稳定供电,没想到还真有用。

接下来,姜长宁就把他自己的人生方向放在了这个领域之中,他是钢铁厂里的电工,技术上过关,但没有门路,一个个惊艳绝伦的想法憋在心里,蠢蠢欲动——就像是深埋在土里的一颗种子,就寻求一个破土而出的时机和地方。

李建红正好在这个时候留学归来,她先前就在一位姓谢的华人开设的电气设备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那人是清华的老前辈了,知道她要回国,还极力挽留过。

可李建红怀揣着回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挽留几次后她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回国后,她傻了眼。李建红学到的技术太先进,国内还没有相应领域的公司,她是有才能的,但是没有播种的土壤,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所以大半年的时间里,她在家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失业青年、游手好闲之人。

逐渐,李建红也成为了亲戚嘴里的谈资八卦——好在她爸妈是个开明的人,他们即将迎来二十一世纪,经济蒸腾,家家户户的好日子指日可待,这样的环境下,只有想不想做的工作,没有不能做的工作。

李建红也不是全然躺在家里等待着命运的鞭挞,她经常去菜市口听相声。也认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社会社会,人多的地方就是社会,她也算是混上社会了。

也就是这么偶然的情况下,李建红听人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专门干电的,具体说不上来,只知道前两年和区政府谈过一笔生意后,公司经营范围扩到了全城,搞得都是新兴科技。

李建红一听,还挺好奇,那晚就溜达到姜长宁的公司去了。

姜长宁年轻的时候是真帅气,浓眉大眼,英姿挺拔,那玩意儿也来劲,潘驴邓小闲都占了——现在想来,要他没这个本事,估计也当不了云家的上门女婿。

那是北京的夏末,有一条羊肠小道,路边的草木旺盛,树枝儿时而碰到人,时而路面宽阔,就那么几步路,李建红记忆深刻,颇有几分“初极窄,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味道。

她拐了个弯儿,就看到站在五十年代建造的三层赫鲁晓夫楼前的一家三口。

那是李建红对姜长宁一家的永恒的记忆:姜长宁脸上带着笑,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接过云砚秋怀里的云乐衍,那时候云乐衍太小了,她嘴里叫着“爸爸”。

多么温馨的一家三口。

李建红不记得自己站了多久,反正她从没想过自己和姜长宁站在一起能有那种一家三口的感觉。

姜长宁在这个时候推开门,看到李建红落寞的眼神,放下手机蹲在她面前,“怎么了?精神不太好?医生说了,你这个情况要经常去看心理医生,别产后抑郁喽。”

“那不能,”李建红笑着摇摇头,她看到姜长宁鬓角的白发,“学校老师打电话给你有事吗?”

姜长宁点头,眼神有片刻闪躲,他站起身来,“云乐衍又不上课了,不知道搞什么,我去趟学校,你要累了就休息,剩下的就交给保姆。”

说着话,他利落地换好了衣服,穿上了鞋,没几分钟人就出去了。

李建红看着关得紧实的门,心中无限感慨。

那天他算是给足了她面子,对云乐衍无限贬低,可等云乐衍走了,他坐在家里抽了一宿的烟,对云乐衍,姜长宁永远都有一种愧疚,不见她的时候,想着什么东西都要给自己女儿留一份。

可一见到她,姜长宁就想到了云乐衍的母亲,云砚秋,那段他极其反感的岁月,虽然也温馨,也让人欢喜,可阶级和社会的差距仍旧让他自卑得抬起不起头来。

面对这么一张脸,他又恨又爱——爱的时候,他发现云乐衍和他相似的地方;恨的时候,他透过这张脸看到了云家带给他的耻辱。

更别提,云乐衍说要他公司的时候。

这可是他的公司,云家人一寸都别想拿走,是他辛辛苦苦花费心血一手建立的公司,没人可以夺走它。

在图书馆里看到姜长宁的时候,云乐衍吓得差点尖叫出声,姜长宁只是摆摆手,让她跟自己出去。

两人也没回家,在云乐衍的极力要求下,父女俩找了个茶馆儿,面对面,心平气和地坐了下来。

茶热腾腾的,热气飘在两人中间,姜长宁斟茶,主动打破了父女间的沉默。

“你老师说你最近准备化学竞赛决赛……不去上课了?”

云乐衍点头,“嗯,下个月就是决赛,这个月我想全身心准备考试。”

姜长宁看着她,沉思片刻后说,“行,那你好好准备,别紧张放轻松,得不到名次我就送你出国,高考的事不怕,有你爸我呢,咱们家大业大的,不行我养你一辈子。”

云乐衍看着父亲说话时的表情,她现在分辨不出真假,姜长宁和商人、政客各路名流们打了一辈子交道,她不是不怕他的复杂性。

但仗着在茶馆这个公共场合,云乐衍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过是将她的想法包上了一层糖果,“爸,我想毕业后去您公司帮忙,不是想得到你的公司,我想帮您。”

云乐衍这点小九九姜长宁这个老狐狸能看不出来?

他沉着脸说,“那天爸爸我确实下手重了,对不起你。但电厂是个非常艰苦的地方,我是真心希望你当公主,咱家可就你这么一个女孩儿。”

云乐衍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便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议论,“爸你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

姜长宁喝了口茶,“倒也不是,这些天你住哪儿?你妈给你找的房子?”

云乐衍顿了顿,点头,“是。”

“搬回来住吧,顺便也和你李姨培养培养感情,那天出情况,我知道,你们都在气头上,可你现在想想,李建红阿姨对你不好吗?”

姜长宁是真的想让这两个人和好,云乐衍高一的时候,李建红在家养胎,她们两个相处得也不错啊。

在感情上的事,姜长宁看不透,他的心思都去钻研生意了,还哪有心思分析这些个有的没的,年幼的云乐衍只能在这件事上骗得了他。

“好的,我会好好和阿姨相处的。”

姜长宁露出久违的笑容,手伸过桌子,宠溺地摸了一把云乐衍的头,“这就对了,我的乖女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这就对了,我的乖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