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 第6章 第六章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探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21:34:23 来源:文学城

距离春宴还有一个月时间,沈芙蕖暂时将芙蓉小吃摊全权托付给阿虞与花婆婆,另外将卤鸭货的秘方细细配好,分成三十份,托了草市坊的刘寡妇代卤。

如此一来,摊子的生意照旧红火,卤鸭的香气依旧日日飘散在街巷间,倒像是她从未离开过一般。

因为时间紧迫,周寺正将她安排在膳房旁边一间小屋里,又拨了几个膳房杂役供她差遣。沈芙蕖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后,就搬进了大理寺暂住。

大理寺膳房位于衙门西北角,是座灰瓦青砖的独立院落,与牢房仅一墙之隔。沈芙蕖一踏入,便觉此处与寻常厨房大不相同。

外院五口大灶日夜不熄,专供衙役与牢饭,东墙墨书“饮食辨毒,犹验尸辨伤”,西墙贴膳夫律“偷勺油者,杖二十”,字迹凌厉,显示威慑。

中院是蒸笼区与面案房,为防止老鼠偷粮,连窗户上都钉着细密的铁网,蒸笼胡乱堆叠,面案上还残留几撮干硬的面粉,显然许久无人搭理。

推开内院的门,一股陈年的米面霉味扑面而来,此处存放着精米细面,门上挂着大理寺的铜符,以显重地。沈芙蕖伸手摸了摸小灶台,指腹沾了一层薄灰,这灶台,怕是闲置了数月不止。

沈芙蕖盯着那些炊具,眼皮突突直跳,刑讯烙铁架改制的吊锅,旧杀威棒拼接的砧板,刀痕里还渗着陈年血渍,衙役打人用的的水火棍截短后嵌上铁勺头,就成了炒勺……

这哪是做饭?分明是在重回案发现场。

周寺正没觉得任何不妥,反正自从他调入大理寺,膳房就是这个样子。

“陆大人最恨尸位素餐之人,听说厨子们装病躲懒,当即就革了他们的职。如今就剩这四位。”周寺正解释。

顺着他的目光,沈芙蕖打量着眼前这支“精兵强将”:牢卒老郑头乃是独臂,特长是用脚趾夹着烧火棍。

王疱长原是御厨流放犯,左脸刺着字,不阴着脸还好,阴着脸很吓人。

哑姑是罪官之女,切脍如飞,但是瘦得像一根豆芽菜,沈芙蕖听她咳嗽几声骨头都要断了似的。

剩下一个四十多岁的钱粮书吏,兼管灶台账本,听说常在柴堆后偷酒喝。

另外早上拨来的三个杂役都是丢在大理寺门口的弃婴,全是十一二岁的小丫头,个个瘦得似竹竿。

看来,这老弱病残,大理寺膳房是集齐了。

沈芙蕖再一看日常伙食,终于懂得自己的生意为何如此红火了。

辰时吃羊肉胡饼还算凑合,午时则是牢丸配藿香汤,戌时是浇豕油的冷淘。牢饭便更是应付,黍米、陈米、砂石混煮的“三色饭”,加上一锅烂菜叶洗锅水,便是草草一顿。

“周寺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先把这炊具换了吧,我……用着实在不趁手。”沈芙蕖拎起那把炒勺,铁链哗啦作响。

周寺正不想在此逗留,说:“都听沈娘子的!你看上什么锅子,只管找杜书吏支钱。”

沈芙蕖雷厉风行地挽起袖子,指尖蘸了茶水在桌上一划:“那好,我这就写采买明细。你们三个丫头去杜书吏那里支钱,铜盆要黄字号商铺的,瓷盘选青白釉,尺寸个数半点不能错。”

待小丫头们领命而去,沈芙蕖转身又对王疱长说:“王疱长,劳驾你同我一起,去寻块好场地。”

穿过几重院落,沈芙蕖相中了废弃的明镜堂。此处虽因当年走水烧毁部分梁柱,但青砖地基尚好,而且离膳房不过百步,又有独立院落,最是合适。

五日后,经过彻底洗刷修葺的明镜堂焕然一新。砖地泼了井水反复刮洗,光可鉴人,每块砖缝都嵌着细细的白砂。

那些被火焚过的梁柱,能修补的都已补好,实在无法修复的,沈芙蕖特意请来能工巧匠,将焦痕雕成云纹图案,反倒成了别致的装饰。

六扇紫檀山水屏风错落排开,墨色晕染的远山近水分隔出三个区域。主宾区的黄花梨案几上,铺的是靛蓝色织锦桌布,暗纹是细密的獬豸图腾,庄重中透着威严。

次席区选用素麻桌布,看似朴素,实则织着暗纹罗纹,触手生凉。侍从区设在屏风后的角落,既方便添茶倒酒,又不显突兀。

至于装点,沈芙蕖摒弃了应时的桃花,而是选了几支苍劲的松枝和挺拔的青竹,插在素白瓷瓶中。松针的翠色与竹节的青碧相映成趣,暗合清廉正直的寓意。

沈芙蕖想,待到一个月后,长安芍药绽放,再取一些白色或青色重瓣芍药,那便算上别出心裁了。墙角沈芙蕖也没落下,搬上几盆薄荷,青翠的叶片散发着清凉香气,微风拂过,松竹轻摇,为这庄严的场所平添几分盎然生机。

至于菜品,沈芙蕖翻遍大理寺的旧档,又拉着周寺正细细询问,总算摸清了每位赴宴大人的口味忌讳。待菜单初定,她特意请周寺正前来试菜。

“今天咱们只试前菜。前菜四品冷盘开胃,取四平八稳之意。”沈芙蕖揭开食盒,香气顿时盈满膳房。

“第一道琥珀核桃,听说刑部尚书牙口不好,特意做得酥脆。”蜂蜜慢熬至金黄酥脆,和小火炒过的山核桃裹在一起,外头再撒一层黑芝麻增香。

周寺正捏起一颗,咬下去“咔嚓”一声,眼睛一亮:“酥而不硬,甜而不腻,真好吃!”

第二道是醋芹拌蛰丝,海蜇切得细如发丝,拌上嫩芹梗,淋上陈醋和茱萸油。

周寺正夹了一筷子,酸辣直冲鼻腔,呛得他连咳两声,却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够劲儿!御史台那位就爱这口,他那份可以再多加一勺醋。”

第三道是糟鹅掌,鹅掌去骨,用十年花雕酒糟腌渍,入口软糯弹牙。周寺正嚼了两下,什么也没说,把剩下的全吃了。

最后一道是蜜渍金桔,小金桔挖空填蜜,晶莹剔透。周寺正含了一颗,甜润沁喉,忍不住又拿了一颗:“司业大人痰症重,这道润喉正好。”

试菜完毕,周寺正怔怔地望着眼前精致的四道前菜,手中的筷子悬在半空,竟一时忘了落下。他缓缓放下筷子,突然一拍桌子,震得碗碟轻响。

“妙啊!”他猛地站起身,眼睛亮得惊人,忍不住绕着食案转了一圈,像是要把每道菜都刻进眼里似的。最后停在沈芙蕖面前,双手抱拳,深深作了一揖:“沈娘子啊沈娘子!”

他直起身时,眼角竟有些湿润,声音都微微发颤:“我周某人在大理寺当差十五年,见过多少御厨名家,可像你这般——”

他指了指桌上的菜,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既懂规矩,又知人情,还能把每道菜都做得这般用心的,真是头一回见!”

他仰头长叹一声,像是要把这些天的郁结都吐出来似的:“沈娘子,这春宴要是办成了,我周某人往后在衙门里,可算是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沈芙蕖虽然得意,却不自傲,含着笑说:“周大人满意还不行,还得陆大人点头呐。”

周寺正摆摆手:“陆大人的舌头是个没味的,且他向来不理会与案子无关之事。不过,等菜单全部拟好,照例还是要拿给他过目。”

周寺正走后,沈芙蕖暂松了一口气。可改造厨房的老弱病残,又是一件难事。

不过很快她便发现这四人各有各的长处。比如老郑头对敏锐,对火候的把握非常到位。哑姑刀工好,沈芙蕖让她专管精细刀工,切丝、剁茸、雕花,样样不落。王疱长悟性高,沈芙蕖教过一遍的菜,几乎立刻就能完美复制,他们各司其职,倒是效率极高。

大理寺的差役粗手粗脚,沈芙蕖不得不亲自调教。这日沈芙蕖将十个差役叫到明镜堂“训话”。

陆却才熬了一夜,洗了把脸,出来透透气,揉着酸涩的双眼信步至此,见着焕然一新的明镜堂,以为自己没睡醒,搓了两把脸再定睛一看,还是没变。

“大家一定要记住,传菜时先主宾,后次席。先冷盘,后热菜。汤品必须最后上,动物要快,避免凉了腥气……”

沈芙蕖的声音传来,将陆却从恍惚中唤醒,他又靠近了几步,只见沈芙蕖一身浅绿罗裙,像支含苞待放的芙蕖,婷婷而立。

沈芙蕖虽然将注意事项全部印在纸上逐一发放,可少不了当面嘱托:“还有,上菜时低头垂眼,不许直视宾客……倒酒只斟八分满,避免洒出……换碟必须用托盘,绝对不能直接用手抓。”

“那几个打哈欠的!对,就是说你!春宴一开,你代表的就是大理寺的形象,代表的是你顶级上峰陆大人的颜面!若是有半分差池,打的都是陆大人的脸。你们应该清楚……陆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吧。”

众人纷纷惊恐点头。

陆却这才想起,周寺正前几天是汇报过这么个事,只是当时自己没在意,不过随口应了声便打发了。

若非圣人钦赐,他断不会承接,查案断狱,还天下以公道,方是臣子本分。难道春宴办的不好,那些个酸臭清流会参他一本?

也不是没可能。就像沈芙蕖说的,这确实代表着他陆却的脸面,若宴席有半分差池,怕是要参他个治下无方、有负圣恩的罪名。

陆却这般想着,却又忍不住看沈芙蕖,这么小的年纪,怎就敢接下这等关乎官场体面的差事?她怎么敢的?

他越想越觉头晕目眩,下意识伸手去摸袖中的饴糖,却见眼前一阵发黑,身形晃了晃,险些栽倒。

昨日晚膳不过用了几颗棠梨,喝了两口清茶,此刻胃里空空如也,偏又烧灼得厉害,像是有人拿着火钳在里头翻搅。他勉强扶住廊柱,整个人摇摇欲坠,竟是怎么也撑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