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探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20 来源:文学城

惠善在陆府谨小慎微惯了,依附陆夫人是她的生存之道,可如果兄长知道自己背后的小动作,一定会渐渐疏远她。

思及此,她心中愈发不安,终是吩咐下人备轿,再次往大理寺去了。

大理寺的衙役们各个忙得晕头转向,见到惠善,却也不敢直接通传至陆却跟前,按照老法子,几个厚脸皮又机灵的后生又去找了周寺正。

周寺正晓得陆却今天心情不佳,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如果说往日的陆却像一块寒冰,那今日的陆却就像一块冻了几年的寒冰,若无重要的事情,周寺正宁可绕道而行,也绝不愿在他面前多晃半刻。

然而惠善娘子终究是怠慢不得的,周寺正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询问来意。

惠善没料到自己竟会在周寺正这里被拦下,更没想到对方搬出“陆大人正处理要务”这般冠冕堂皇却又无从辩驳的说辞。

她略一沉吟,便顺势抬出了陆夫人的名头。

“近来暑气渐盛,母亲忧心兄长胃口不佳,特意嘱咐我送些冰镇酸梅饮来。”惠善说着,既没有把酸梅饮端出来,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周寺正乐呵一笑,眼角堆起细纹,道:“陆夫人拳拳爱子之心,着实令人感怀。说来惭愧,下官未入京时,家母亦常煮酸梅饮消暑。只是汴京的酸梅饮口感稍逊些,不是兑多了水发酸,就是翻上来一股子药草的苦味。”

“不如放些甘草,滋味便醇和许多。”

惠善笑着,有意无意把话题往芙蓉盏上引:“要说酸梅饮,草市坊有家芙蓉盏的食肆,做的味道很正,酸甜适中,冰沁爽口,大人闲暇时间可以去尝尝。”

周寺正何等机敏,立刻又将话题绕开,说道:“在大理寺当差,哪有什么闲暇时光!大理寺事情太多,好不容易等到休沐,家里两个混世小魔王便缠着念话本、抓子儿、翻绳儿,也不怕娘子笑话,我这头发都快被她们薅秃了。”

惠善面上笑着,心里却不高兴了,心道,能在兄长身边待这么久果然是个老狐狸,本欲起身就走,又不甘心来一趟一无所获,于是笑眯眯说:

“兄长常与我提起近日的案子,确是令人头疼。诸位大人夙夜操劳,实在辛苦。母亲总说,兄长不常回府,多亏诸位照拂……对了,上次汴河抛尸案的凶手可招了?”

周寺正心里也在骂娘,也不知道这惠善娘子一句话里有几个字是真的,跟她说话可真累,简直比审犯人还费神,难道世家女子说话都这般弯弯绕绕?真远不如芙蓉盏的沈娘子敞亮!

周寺正笑意更深了:“陆娘子,能移交到咱们大理寺的案子,多半都是骇人的勾当,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有的手段残忍,场面血腥,听多了晚上容易做噩梦,连饭也难以下咽。也就是陆大人这样的人物,才能对着尸格单子用膳。听周某一句劝,您还是少打听为妙!”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陆惠善的怒火,想到那芙蓉盏的沈娘子竟能在大理寺来去自如,而自己这个堂堂大理寺卿的亲妹妹,反倒被个小小寺正拦在门外,还遭这般明嘲暗讽,当真是岂有此理。

“周大人所言极是,小女子必当谨记于心。既然兄长不得空,那我便如实回了母亲便是。唉,也是不巧,白走一遭,回府定要听母亲一顿数落。”陆惠善终于款款起身,施施然行礼。

周寺正脸上依旧挂着恭敬的笑容,亲自将人送到了衙门外。

他心知肚明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这位陆家千金,但比起得罪权贵,他更怕祸从口出。有些话若是说漏了嘴,那才是真正的找死。

与此同时,沈芙蕖正忙着布置二楼的雅间。阿虞听沈芙蕖说这些雅间只在宵禁前开放,不禁觉得神秘非常。要知道在汴京城,宵禁制度可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每到入夜时分,开封府的衙役们便执着梆子沿街报更,一更天的“闭门鼓”响彻街巷,五更天的“开门鼓”唤醒黎明。

夏秋时节,从二更到五更这段时间,寻常百姓若是胆敢在街上游荡,轻则罚款拘押,重则要吃板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芙蓉盏若要经营夜间的生意,着实不是件容易事。汴京百姓素来习惯早睡早起,深更半夜还在外游荡的,不是醉汉就是浪荡子,正经人家谁会在这个时辰出门?

不过有些地方例外,比如瓦子,他们都挂靠官署,持有夜演凭由,允许演出至二更末,观看表演的百姓,离场需持夜归牌,芙蓉盏哪里能找到这里的门道?

大双小双这对粗犷汉子,对沈芙蕖向来唯命是从,从不多问半句。张澈沉默寡言,永远保持着谨慎观望的态度。

唯独阿虞眼见沈芙蕖将这段时间辛苦积攒的银钱,大半都投进了雅间的装潢,急得直跺脚,若是血本无归可如何是好?

沈芙蕖心知这个决定或许过于冒进,但她生来就是个执拗性子,一旦打定主意,便是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头,非要亲自撞过南墙才肯罢休。

若能成事,欠下的债务便可早日清偿。即便失败,大不了重操旧业从头再来。她本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虽然汴京仍着宵禁之制,但近些年来,外无强敌压境,内无动荡之忧,加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们渐渐富足起来。

从前的一日两餐,如今已演变为三餐,甚至有人家还会在夜间添些点心小食。

戌时,正是饥肠辘辘的时辰。白日里没吃好的人,到了这会儿便抓心挠肝地想着吃食。

若是遇上失眠的,更会拉上三两好友,寻一处尚亮着灯的食肆,点上几道小菜,温一壶酒,谈天说地,岂不快哉?

这是商机。

沈芙蕖立在二楼,指尖抚过新漆的槅扇。这雅间她费了心思,窗户上都糊了轻纱,既透光又遮影,四角悬着铜熏球,燃的是清甜的荔枝香。

外间设六张矮脚胡床,供散客小酌。中室立四扇屏风,可分隔为雅座。里阁只设一席,地面抬高半尺,铺西域织金毯,专待贵客。

无论是外间还是雅座,中间都放了一张特制的矮几,中央嵌着黄铜火盆,盆沿有可旋转的铁网架。

沈芙蕖特意请城南铁匠打了活动炭屉,分上下两层,上层明火快烤,下层暗火保温。又特意设计了集烟暗道,竹管通向屋外,炭烟经陈皮、丁香熏染后再排出,避免烟大熏人。

每个案几旁都配置了水桶,若真有什么意外,一桶水浇下去也就灭了安全隐患。

阿虞抱着一摞铁签进来,这也是沈芙蕖让她找工匠打的,不仅重,还很尖锐,都能当武器使了,她忍不住嘟囔:“沈姐姐,这戌时的宵夜生意真能成吗?”

沈芙蕖捻起块木炭在掌心掂量:“你瞧西瓦子的说书场,哪夜不是挤到二更天?汴京人如今不缺钱,缺的是一份新鲜劲儿。”

后院里,大双小双正按沈芙蕖教的法子腌肉。羊腿肉切骰子块,每串七分瘦三分肥,用茱萸酱、胡麻油和西域香料揉透,再串铁签上,放在火上烤熟了便是羊肉串。

阿虞望着后院忙碌的伙计们,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沈姐姐,阿虞多嘴一句。这宵夜的生意虽好,可咱们毕竟是女儿家,夜里总要多留个心眼才是。况且姐姐生得这般标致......”

沈芙蕖闻言轻笑,指尖点了点账本:“你提醒得是。不过你可还记得我们招人时的说法?我们要找的可不是寻常伙计,而是能当家的二掌柜。”

她深知,若只知埋头苦干,迟早要把自己累垮。阿虞精明能干,大双勇武有力,小双忠厚老实,张澈心思缜密。

若能善用各人所长,将他们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才,自己方能做个甩手掌柜呢。

阿虞的话确实在理,若事事亲力亲为,莫说赚钱,只怕连身子都要熬垮。粗活尽可再雇人来做,当务之急是要将这几个心腹栽培起来。

因此,即使装潢已经告一段落,她也并不急于将雅间开放,一来想等个机会挣个噱头,二来有心栽培人手,于是这些日子便开始教他们算账。

阿虞学得最快,却总是粗枝大叶,大双小双耐不住性子,总想走捷径,唯有张澈,不仅学得认真,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最得她心意。

正想着,又听阿虞问:“沈姐姐,为什么你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呢,你连大理寺的陆大人都敢顶撞,难道不怕得罪他吗?”

沈芙蕖想了想说:“与人打交道,贵在知人善言。像赵大头那等泼皮,就得比他更泼辣三分,才能叫他心服口服。至于陆大人,他虽位高权重,却是个讲理的人。”

“既如此,我何不与他据理力争?待你日后做了掌柜,也要学会这般识人说话的本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才是立身处世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