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梯 > 第5章 第 5 章

青云梯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我爱种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03 来源:文学城

陶家庄闭塞,背靠着做里长的丈夫,再加上能说会道,陈媒婆是陶家庄最能成事的媒婆。

至于成事后过得如何,想到那些靠陈媒婆说和,嫁到陶家庄来的年轻女子,陶苗苗沉了眉眼。

过得好的,如陶二嫂,丈夫劳动力不错又尚算老实可靠,自己拼着命连连生子,便算在婆家腰杆硬,过得不错。

过得不好的,也是陈媒婆的巧嘴成名之役。

村头的懒汉陶顺,人到四十,家中老人给了陈媒婆大半积蓄,只求说个姑娘来。

这样的懒汉,还爱喝酒,知根知底的人家都不愿意嫁。

陈媒婆硬是通过里长哥哥联系了隔壁村镇刘家,给说了个二八年华的姑娘来。

陶苗苗遇到过刘家姑娘两次,她总是沉默寡言,脸上一团死气。

袖子不经意地抚起来,便是青青紫紫的伤痕。

因为那刘家姑娘,陶苗苗对陈媒婆没什么好感。

只觉得这人和无良的皮条客也没什么两样。

此刻,那讨厌的陈媒婆正坐于家中,陶奶奶笑眯眯地招待她。

旁侧,陶杏儿乖顺地陪坐一旁,垂着头,一副羞答答的模样。

陶苗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要给大姐议亲。

陶苗苗看着豆芽菜一样的大姐,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新衣,材质比往年都要好。

只是,黑瘦的手从袖管里伸出来,显出和美丽的新衣违和的凄苦。

她头发干枯发黄,被临时打理了一番,梳着双丫髻,戴着一朵从未见过的粉色绢花。

屋子里传来陶奶奶和陈媒婆断断续续的交谈声。

“陈大娘,你看我这孙女,性子乖巧得紧,家里家外的活也都是一把好手。”

……

“老婶子,您放心,我一定给你家孙女找个顶顶合适的人家!”

……

屋子里喜气洋洋,陶苗苗的脑子里却全是刘家姑娘一团死气的脸。

陶苗苗站在屋门口,不可抑制地红了眼眶。

陶奶奶心满意足地和陈媒婆说定,一抬眼,却见家里那个冤家,木愣愣地站在门口,一双眼看起来黑黝黝地吓人。

陶奶奶被她骇了一跳,立马骂将起来,“你这个精怪,你拿什么眼神看人呢!”

旁边的陈媒婆却饶有兴致地看着门口的黄毛小丫头。

小丫头的头发乱七八糟,干枯发黄还十分毛躁,几片枯叶粘在上面,初看像鸡窝一样。

脸上又脏又粗糙,黑一块红一块的,细看还有许多口子。

瘦瘦小小一个,身上穿着藏青色袄子,破破旧旧,上面有许多歪七扭八的补丁,灰色的,玄色的都有。

针脚粗糙,对得也不齐整,大概是小丫头自己缝的。

此刻正凶巴巴地看着她,一双眸子像坑洞里的幼狼。

这眼神,一点不像他们陶家庄能养出来的。

陈媒婆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可惜小了点,不然这丫头倒是能解决一桩她由来已久的惦念。

陶苗苗被陶奶奶一骂,立马垂下了头,若无其事地走向灶房。

这些年来,她已经摸清了陶奶奶的脾气,她骂人的时候,当没听见走开,接着干活是最好的应对。

解释在陶奶奶眼里都是顶嘴,往往结果最惨。

果然,下一刻,陶奶奶没再搭理她,转头又和陈媒婆聊了起来。

用晚食时,陶奶奶难得给大孙女夹了一筷子鸡蛋。

陈媒婆已经给了准话,陶杏儿这样的铁定能说个好人家。

不论她现在看起来多么其貌不扬,她那连生三个儿子的娘就是最好的活招牌。

再加上她在庄子上勤劳肯干的名声,绝对不愁嫁。

等陶杏儿议亲成功,家里面又是一大笔进项,给陶林陶沐交完束脩和节礼还能有余。

陶奶奶心情大好,只盼着陈媒婆早日回信。

陶杏儿看着碗里的鸡蛋,几乎以为自己花了眼。

长这么大,这是头一次,她碗里出现了鸡蛋,还是奶夹给她的。

她将鸡蛋放在嘴里,细声细气地道谢,“谢谢奶。”

陶林和陶沐对视一眼,撇了撇嘴,不过一块鸡蛋,还值当道谢?

陶家最小的弟弟今年七岁,名唤陶树。

陶奶奶也喜欢这个金孙,可惜精力不济,最后是给陶二嫂自己带的,不如陶林陶沐在陶奶奶那儿受宠。

他睁着大大的眼睛,懵懂地看着对面的大姐。

陶二嫂摸了摸他的头,眼里划过一抹心疼,陶树已经七岁。

陶林陶沐都是六岁开的蒙,陶奶奶却至今没提陶树开蒙的事。

她将自己碗里分得的一点鸡蛋夹到了陶树碗里,小心翼翼地向陶奶奶提起。

“娘,树儿七岁了,来年是不是也得开蒙了?”

陶苗苗从碗里抬头看了一眼,除了陶二和大姐,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陶大嫂率先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些年来,为了供那两兄弟念书,家里的饭食是一年比一年稀,荤腥一年比一年少。

若是再多上一个…

陶大嫂简直无法想象。

而且,她和陶大只是伯伯伯娘。

说句不好听的,而今他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未来能享受到侄儿的几分好,谁也说不准。

陶大嫂这么多年没有孩子,确实腰杆不硬。

但地里的活她一天没少干,比起陶二嫂,黑皮皱脸,老了十岁不止。

她就算不能生,这苦也是积在心里受够了。

陶大嫂呜呜地哭,仿佛要把这么多年的苦楚全都哭出来。

大概是陶大嫂哭得太苦,陶奶奶张了张嘴,却没用惯常那句肚子不争气堵回去。

她一张老脸耷拉着,心里盘算着家里的银钱,眉头皱得死紧。

陶树确实早该开蒙了。

可是…家里哪里供得起三个人上学。

饭桌上一时沉寂下来,除了陶大嫂的哭声,环绕不停,听得人心里难受。

陶二嫂有些坐立不安,她知道大嫂心里难受,但是三个儿子,总不能只有和她最亲的小儿子不识字不念书。

她抿了抿唇,没有出声,只是摸着陶树的小手垂着头。

陶杏儿被急转的氛围弄得不安,也手足无措地放下了筷子。

利益最相关的陶林陶沐反而是最淡定的,不过变了一下脸色,很快恢复正常,慢悠悠地吃起饭来。

陶苗苗看着这一桌子人,暗地里撇了撇嘴。

反正读书这种好事肯定轮不到她,还是赶紧填饱肚子最要紧。

呼噜一声,陶苗苗的碗里稀得很,一不小心吸出了声。

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

这下,陶苗苗也不好意思继续再喝,只能放下了手里豁口的碗。

陶奶奶抬手抹了把脸,终于发了话,“先让陶林陶沐教教弟弟。”

这,夫子教和哥哥教哪儿能一样?

陶二嫂张嘴还想再说,被陶二暗地里拉了一把。

陶二嫂闭了嘴,方才激流暗涌的氛围消失。

陶大嫂的哭声也止住了,饭桌上总算恢复了平静。

一家人重新拿起了筷子,陶苗苗搅了搅碗里稀稀的饭食,几口呼噜完。

心里只觉得,就她碗里这饭食,她都多余拿这双筷子。

陶林陶沐陶树的前途自有陶奶奶和陶二嫂为他们操心,她和大姐才是真正的苦命小白菜。

夜里,陶苗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想到白天见到的陈媒婆,陶苗苗伸手轻轻握住了大姐的手。

入手的触感很干瘦,空有接近成人大小的手掌,却摸不到什么肉。十根手指节节分明,摸起来都是骨头。

再想到大姐豆芽菜一样的身子,想到陶二嫂生陶树时端出去的一盆盆血水。

陶苗苗的心头沉甸甸的。

“苗苗?”大姐温柔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在空寂的夜里带来温暖的气息。

陶苗苗翻身,抱住陶杏儿,小脸在她颊边蹭了蹭。

“大姐,你要嫁人了吗?”

陶杏儿的声音带上了几分喜意,“是呀,苗苗,我要嫁人了。

嫁了人就不一样了。

干了活能吃饱穿暖,会有自己的孩儿。

等孩儿长大些,便能做家里的主了。”

陶苗苗张了张嘴想反驳,不是这样的。

可是……该是怎样的?

该怎么和陶杏儿描述,陶苗苗又说不出来了。

不等她说出劝说的只言片语。

黑暗中,陶苗苗感觉到陶杏儿回握住她的手,喜气洋洋地说。

“苗苗,你再熬一熬,再有三年,你也就能嫁人了!”

再有三年,你也就能嫁人了!

陶杏儿的话像一道惊雷,突然炸响在陶苗苗的脑子里。

嫁人?

只有三年,她就要嫁人了?

十五岁,初中生的年纪嫁人?

然后,拖着这幅营养不良的身体生孩子?

陶苗苗越想越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像有人用大喇叭在她脑子里喊嫁人,吓得她立马睁开眼。

一直到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晨光微露,才有困意袭来。

可惜,院子里已经有了动静,她得起床了。

彻夜未眠的威力极大,陶苗苗清早起床时,颇有些头重脚轻。

待和大姐一起做完朝食,端着去堂屋时,险些被门槛绊倒,费了那一盆朝食。

这一下,把陶苗苗的瞌睡虫彻底赶跑了。

这一盆朝食要是撒了,怕不是会被陶奶奶饿上三天。

陶林和陶沐今日还要去学堂里结业,早早地坐在了桌旁。

看到陶苗苗险些摔了朝食,最大的陶林摆出了小学究的架势。

“女子当贞静贤淑,贤惠持家。陶苗苗,你竟然显些摔了朝食,不是好女。”

旁边的陶沐虽然还不太懂大哥说的什么,但他历来是大哥的应声虫。

“对!陶苗苗,你不是好女。”

这家子奇葩,真是每次都能让她的血直冲天灵盖。

陶苗苗握紧了装着朝食的盆,恨不能把这盆扣在那两人的新衣上。

陶林陶沐两人今日穿了新做的学子衣衫。

类似于现代的校服,是统一制式,只是二人的尺码不同。

虽然布料不是顶好,却把两个绣花枕头衬得跟两棵小白杨似的。

陶苗苗忍不住瞟了几眼,心头不自觉地划过一抹念头。

若是能穿上这身衣衫,能去念书……

她的眼里迸发出一抹光亮,又瞬间黯淡下来。

前世被父母逼着,早起上学的日子,而今回想起来,竟然幸福得像做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