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梯 > 第14章 第 14 章

青云梯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我爱种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1:13:39 来源:文学城

未尽之语被另一个老头塞了一杯茶,“老李,喝茶!喝茶!”

像是被塞到嘴里的茶烫清醒了,老李舔了舔嘴唇,闭上了嘴,低头沉默地喝起了茶。

陶苗苗等了片刻,再未有只言片语传来,她瞥了一眼沉默的两个老头,有些遗憾地起身离开。

照这两个老头所言,此处不是元林国,而是属于朔北国。

但此处应当是和别国的交界处,所以才会有划给别国的可能。

不知这个别国是不是元林国?若是元林国,听他两的意思,不过是一山之隔。

陶苗苗的心急速地跳动起来,她记得,陶家庄就在青牛镇的东南面。

那么,陶家庄的东南面又会是什么呢?

她甚至生出几分希冀:若是翻过她常年混迹的那座山,是否,就会有她所期待的奇迹?

不过,分属两个国家,不知元林国和朔北国的关系如何。

在她心中,这里大概就是古代的某个平行时空,这两个国家大概就类似于河南和河北或者湖南和湖北,都是一伙儿的。

但是,她觉得是一伙儿的没用,要是现今这两个国家关系紧张,别说是去辰洲参加科举出人头地,就连去元林国这事都会千难万阻。

陶苗苗拧着小眉头,获取的消息还是太少了,她回望了一眼茶摊和客栈,坐着的多是当地的普通百姓,只偶尔有气质不同的几个读书人。

且先在这儿探听一段时日,若实在不行,就只能想办法去更高一级的行政区划了。

大概是县?

不过,今日在路上听了这些百姓的闲谈,知道了此处是朔北国,陶苗苗有了探听的由头,自然得好好利用一番。

晚食时分,赵郎君照例来陪陶杏儿用膳。只是镇子上的殷实人家,赵家虽买了几个奴仆,却并没有严格遵守七岁不同席的规矩。

桌上多了个黑瘦的丫头,赵郎君照常进食。

赵郎君神色看着淡淡的,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陶杏儿今日的情况。

待他例行公事般问完,桌上陷入一片沉寂,陶苗苗正愁如何引出话题。

不想,寡言又冷淡的赵郎君主动问起了她,“小姨在此处可还便宜?”

陶苗苗眼睛一亮,赵家这对母子她要越看越顺眼了!

“多谢姐夫挂怀,顺利的。”

“那便好,若有不适告诉母亲或是你大姐。”

陶苗苗点了点小脑袋,在话题彻底沉寂下去之前主动说了今日的见闻,最后一派天真地看向赵郎君。

“姐夫,不知那两位老爷爷指的北边和东南边都是什么?他两后头说咱青牛镇的话又是什么意思?”

赵郎君看了她一眼,见到她懵懂又好奇的眼神,终是给她解了惑。

“北边指的是北方民族,游牧为生,擅骑射。东南边则指的是元林国。”

真是元林国。陶苗苗心头一喜。

“至于…那两人后头说的那几句话,大概是咱们青牛镇曾和元林国的一些渊源,往后尽量别在人前提起。”

陶苗苗心头一紧,看来须发皆白的老头能说的尺度和他们还是不一样的

她装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重新埋头进碗里,只给大姐和大姐夫留下了青黑的后脑勺。

再多的,只能后面慢慢探听了。

第二日,陶苗苗对赵夫人说,孕妇的身子金贵,得学习两月,每日一学习一个多时辰,才能替大姐缓解孕晚期的不适。

赵夫人有些为难,这时间远超她的预期,怕是会对陶苗苗的声誉有影响。

陶苗苗仗着年纪小,好好歪缠了一番,才让赵夫人应了下来。

木女可不知陶苗苗还来了这么一遭,她见陶苗苗过来,利落地开始教陶苗苗手法,第一个便是腿部的手法。

“妇人孕晚期腿部易水肿,适度推拿热敷,能大大缓解孕妇的不适。”

想到前世姐姐孕晚期肿得像馒头一样的脚,陶苗苗认真地听木女讲解起来。

这世界妇人生子风险重重,大姐又对她关怀备至,她虽说是为了探听消息而来,却也要站好大姐身边的岗。

一个时辰结束,陶苗苗揣着满脑子的孕妇按摩手法,再次走在了青牛镇的主街上。

今天没找路耽误时间,看看日头,离晚食还有挺长时间。

陶苗苗抬步入了云来客栈,她肉痛地掏了三文钱,换来了一杯粗茶一个位置。

看着手里剩下的唯一一枚铜板,陶苗苗有些发愁,赵夫人的月钱不知何时发放,总不能再让大姐接济她吧。

后面要远行也得花钱,看来,还得想个挣钱的法子。

云来客栈取客似云来之意,大堂里却没坐几个人。

陶苗苗竖着耳朵埋头喝茶,期望探听到更多消息。

可惜,听了一耳朵镇子上没用的八卦,有用的消息一个没有。

不知,昨日那两人还在不在。正这般想着,就见昨日那两人慢慢吞吞地下了楼梯。

他们还在!

陶苗苗竖着耳朵听,两人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她一句都听不懂。

待这两人走出客栈,却没出现昨日那样的话唠老头,给她点有用的消息。

陶苗苗足足坐了半个时辰,失望而归。

她摸了摸手里最后一个铜板。看来,昨日那样的好运气不是每天都有,她还是得先摸清楚镇上的情况,另想法子。

转眼,已是半旬过去,陶苗苗这些日子并未探听得特别有用的消息,只是对镇子多了许多了解。

这日,陶苗苗正照常与木女学习手法,破旧的木门突然被砰砰砰地敲响。

“救命!木女!曾婆那边出了点情况,快来救人!”

陶苗苗从未见木女如此利落过,她跑进屋里,转眼背了个药箱出来,几步便奔出了门外。

被留在原地的陶苗苗关紧院门,追上了木女远去的背影。

陶苗苗脚程快,没多会儿便追上了木女,她伸手接过木女背上的药箱,“人命关天,这样快些。”

木女未再多言,三人跑了一炷香的时间,进了一个农家小院。

看起来很是干净整洁的一个院子,除了院子中央泼的许多血水。

陶苗苗一凛,这出血量,难怪要喊救命。

木女一把拿过药箱,叮嘱陶苗苗不可乱跑,转身进了产房。

女人的呼喊声隔着门也清晰可闻,陶苗苗看着院子里的血水有些害怕。

她走到了屋檐下蹲着,这家人一片忙乱,也没人注意她。

直到夜幕彻底降临,产房里才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仿佛划破黑暗的号角,整个院子都活泛起来。

曾婆和木女过了一会儿才出产房,两人都是筋疲力尽的模样。

见到走上前来的陶苗苗,木女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人。

“糟糕!你大姐要担心了!”连赏钱都来不及拿,木女扯过陶苗苗的手,便把她往主街上带。

“木女,你别急,我使了一个铜板让小乞儿给赵宅递信了。”

木女停下,喘着粗气,“那你怎么不直接回家?”还以为她是找不着路,既然能让人递信,自然能让人带路。

陶苗苗踢了踢脚下的石子,“不知怎的,就想待在那儿,等个结果。”

顿了顿,她又问,“那户人家,还好吗?”

木女没想到她会问,愣了一下才回答,“好着呢。不过,你别对这事有什么想法,这不是你能做的。”

陶苗苗不意木女竟如此敏锐。

在等她的过程中,她确实产生了当医女的想法。

能挣钱,不用嫁人,能长留镇子上,说不定还能去更大的地方。

而且,她见过木女翻看医书,若是做了医女,她想学字便顺理成章了。

至于身份低下……她根本就不在意。

她想过了,这里是朔北国,若是元林国不要她也只会是这个原因。

若是元林国连朔北国的女子都能要,她做过医女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为什么不能?”陶苗苗平静地反问木女。

木女垂下了头,月色下拉长了她们并肩的影子,“医女是下等人,没有人愿意与医女为伍。”

黑瘦的丫头咧出了一口白牙,“是吗?可是,我看她们需要你得很。”

木女还是没有松口,“你再想想吧。”她看向了小丫头的眼睛。

“医女,是连喜蛋都收不到的人,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木女的话里有劝诫也有警告,“小丫头,咱们这儿的医女是要在官府登记造册的。

一旦做了医女,这辈子便脱不掉这个身份,走到哪儿都低人一等。

你因你姐姐的缘故学点手法是一片赤诚之心,切勿走偏误了自己。”

竟还要登记造册?陶苗苗有些不解。

“咱们陶家庄有个赤脚大夫,常年行医,好似也没听说他登记造册过…”

木女的眼神幽深,月色下看着有些忧郁和哀伤,“因为他们是男子,男子生来便要在外行走,挣钱养家。

可是,女子,你来镇上也有段时日了,你见过哪个未婚女子独自在外谋生?”

陶苗苗回忆了一番来了镇上后的见闻,少有女子在外挣钱,即使有也是零星几个已婚女子与丈夫一起做点小生意。

“说来,给医女登记造册起初是出于好意。

医女常去别家行走,在官府名册上,进了别人宅院,一般人家也不敢造次。

病人请医女时也能有个标准,获得了官府认证的医女都是有本事的。

可惜,时日一长,因着医女常在别人家宅院进出,又多与女子不可言说之症或是生产这类血光之事接触,渐渐便有了不洁不详之说。”

不知是不是错觉,木女的眸中似有水光闪过。

但她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冷淡,让陶苗苗怀疑是自己的错觉。

“总之,这并不是一条多么好的路,你切勿鲁莽冲动。”

陶苗苗听得拳头早就硬了,不就是妇科医生吗?得到官府认可的,应该就是现代社会三甲医院的医生了。

在现代,那可都是走到哪里都被人推崇的角色。妇科圣手更是一号难求。

到这里,为妇人诊治,迎接新生命,反而还不洁不祥了!

兢兢业业精进技术,获得了官府认可,能治病,能救人,最后还被世人嫌弃,这也太扯了!

陶苗苗正打算出言反驳,却听木女继续说道,“而且,我听你说你家很是贫穷,你姐姐嫁进赵家不容易,若是有了一个做医女的妹妹……”

木女幽幽地看着陶苗苗,“你大姐待你不错,你也切莫过于任性。”

若是木女说其他的大道理,陶苗苗能给她辩一箩筐,可是,她说大姐,陶苗苗的嗓子眼突然就哽住了。

月色寂寥,陶苗苗暗叹一口气。

即使在她心中医女就是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可她,终归不是生活在之前那个时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