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倾卿良策 > 第53章 夜述往事解心结,彼有信任尽繁荣

倾卿良策 第53章 夜述往事解心结,彼有信任尽繁荣

作者:水从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23 来源:文学城

叶端至此,已然明白卫谚的用意,她想趁卫衡醉酒,问出些什么来。

卫衡苦笑一声:“钰盛啊钰盛,你可真是本王的好侄女。好,本王认罚。”

再三杯酒下肚,卫衡的面色已经发红,看人的眼神、说话的语气都带了醉意。

用完膳,周鉴先行回了周府。

连威拿起周鉴留下的食盒,道:“殿下,这是周姑娘带来的点心。”

卫谚一把拿过,便与卫衡、叶端分了:“周妹妹的手艺在京中无人能及,快尝尝。”

叶端含笑接过,咬下一口细细嚼着:“嗯,是比铺子里卖的点心味道还要好些,我今日可是蹭了二位殿下的福气,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点心。”

卫谚打趣:“妹妹此言差矣,应是你我都得了皇叔的好处。”

她吃了一块,再拿一块,却见开始递到卫衡手中的那块,一直被他捏在手里,尚且完好无损。

卫谚忍不住问他:“皇叔……怎么了?你为何不吃啊?”

卫衡笑了笑,若无其事地摇摇头:“我不爱吃甜食,既然你们爱吃,你们就分了吧。”说着,他把手中的点心再放回食盒里去。

卫谚微蹙着眉头:“可我记得,你小时候可爱吃荣妃娘娘做的点心了。”

卫衡紧接着道:“你记错了。”

他又对连威吩咐:“此后周姑娘再来,就说本王不便见客,一概辞了吧。”

“是。”

卫谚撇撇嘴,替周鉴抱不平:“周妹妹如此用心,不成想皇叔是个无情的。皇叔就算不喜欢周妹妹,看在母后和周相的面子上,也该好好对她才是。”

“还要怎样对她?今日我已让她入府参观,还留她用膳,这不乐着走了。”卫衡不以为意。

卫谚面色不满:“你可真如小时候那般,知道你并非真心待客,却也叫人说不出什么。话说回来,周妹妹模样姣好,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在京中贵女中也算独一档,真不知皇叔你还有什么好挑剔的。你年岁不小了,除了会打仗,也别无他长,又离京多年,京中尚无根基,你若与周家有了婚约,便在朝中也有了助力,何乐不为?”

“你这话说的轻巧,可知我若是为了一己私利,装作喜欢娶了她,那才是害了她……”

卫谚稍顿,眸子转了转,又问:“皇叔一直不肯娶妻,可是有了心仪之人?”

“没有。”卫衡蹙着眉头回答,面上已有了些许烦躁。

他看一眼连威,连威便出去了。

叶端将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候在一旁。

卫谚又道:“既然没有,皇叔又不肯娶妻,可是有别的打算?”

她看一眼卫衡起了怒意的脸色,接着解释几句:“皇叔不知,眼下朝中大臣,凡是有女儿的,私下里都与母后商讨你的婚事。母后知道皇叔不愿,一再推脱,久而久之,他们猜想你为何不肯娶妻,还传出了许多谣言,那些话简直不堪入耳……”

片刻后,连威快步走进,拱手道:“殿下,苏夫人见天色已晚,担心叶姑娘,现已派人来接叶姑娘回府。”

叶端闻言,立马起身。她看看卫衡,又看看卫谚。

卫谚却并无与之一起离开的意思。

叶端便颔首道:“殿下,钰盛姐姐,那臣女先行告辞。”

她随连威出府,却见并非帅府的马车,而是晋王府的马车,只是撤去了晋王府的牌子。

“连将军,这是……”

“叶姑娘见谅,并非苏夫人传话,是殿下觉得天色已晚,怕夫人担忧,命末将备好马车,送姑娘回府。”

连威答得滴水不漏,叶端却也明白卫衡这是故意支开自己。她并未饮酒,眼下正清醒的很。

她轻笑一声:“殿下好意,本姑娘心领了。还望连将军转告殿下:‘回避之命,臣女识趣。’”

叶端回了帅府,香蕊便迎来:“姑娘回来了。姑娘,夫人要您去房中说说话。”

叶端应着,便往苏昭房间去。

一进门,叶端便道:“天色不早了,母亲还未休息?”

苏昭未答,而是示意香蕊一眼,香蕊便带着屋内侍女一并退下,连带关上了门。

叶端看看苏昭:“母亲有何要事要对女儿说?”

苏昭这才微微一笑:“并非要事,但也是你该知道的事了。”

叶端不解,认真看着苏昭。

苏昭轻叹一声:“本想着,这些事早在十年前便已尘埃落定,此后不必再提。毕竟是伤心事。可如今,你心中有了疙瘩,虽然不说,为娘看在眼里,这心里也不好受。”

苏昭说着,起身绕至衣橱后的角落,手往墙壁上一按,便有机关锁链转动的声音,接着墙壁翻转,露出一间密室。

叶端跟在苏昭身后进了密室。

密室正中悬挂着穆安雅的画像,画像前尚有燃香。

苏昭什么也没说,只是双手合十合于胸前,默默地看了她片刻。

叶端也未敢出声,静静跟在苏昭身后。

良久,苏昭轻叹一声,转身又走出密室。

“端儿,你可知,画像上的女子是谁?”苏昭轻声问道。

叶端搀着苏昭摇摇头:“回母亲,女儿不知。”

苏昭便轻声道起:“她名唤穆安雅,是我闺中最好的朋友……”

“那时的穆家还是我朝世袭国公爵位,穆国公时任中书省中书令。穆国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膝下育有二子二女,长女便是穆安雅,长子名唤穆安恭。穆安雅自幼才华横溢,聪慧过人,又生得俊俏,在京中广有盛名。及笄那年,她奉命随母入宫请安,便被太宗皇帝看中,将其纳入后宫……”

穆安雅是在入宫后的第二年生下的长子卫权——也便是后来的荣昌帝。

彼时,太宗皇帝对穆安雅圣眷正浓,又因生子,太宗大喜,便将穆安雅连升两级,从正四品美人升至正二品昭仪,并赐其封号“荣”,赐居物华宫。

正值南境延胡袭扰不断,驻守南境的温侯爷战死,延胡掠夺长荣南境六州。对此太宗皇帝急火攻心,大病一场。

穆安雅从旁悉心照料,太宗身子好些,就在物华宫批阅起奏折。

有时,太宗看着奏书扶案痛骂,穆安雅便在一旁为其解忧,她能将奏书中的不合理之处点明,还会对此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建议。

也就是从这时起,太宗皇帝看到穆安雅身上出色的政治才华。他渐渐让她参与政事商讨。

后来,穆安雅帮助太宗铲除一众威胁皇权的世袭贵族势力。没过多久,太宗便将穆安雅封为“荣妃”,对其更宠爱有加。

转眼,卫权十六岁,太宗封其为容王,为其开府选妃。

宁济侯府也将嫡女送入宫中选秀,却因其自幼娇惯,性子嚣张跋扈,竟不分场合,动手打了荣妃的贴身侍女,以致殿前失仪,被太宗下旨逐出京城。其父宁济侯在朝堂之上为其喊冤,请求太宗能网开一面,太宗拂袖离开,却被宁济侯破口大骂。太宗大怒,便以宁济侯居功自傲,所犯大不敬之罪拿下。

荣妃闻讯,连忙劝说太宗手下留情,毕竟温老侯爷为国战死,尸骨未寒,看在他的面子上,也该善待其后人才是……

好说歹说,太宗终于松口,释放宁济侯,命其好生自省,终身不可再踏出宁济侯府半步。

太宗为卫权选了宰相杜晖之女杜曼卓做容王妃,并为二人定下婚期。

与此同时,荣妃再次传出有孕的喜讯。不久后,卫衡便平安降生。

很快,卫权与杜曼卓的婚期将至,却在前夕生了变故。

杜家遭贼人报复,一夜之间,杜家惨遭灭门。

大理寺奉旨彻查此案,不久便从现场遗落的凶器上找到线索,同时,他们还发现尸首中少了一人,正是杜曼卓。

太宗下旨,派出一万禁军,大力搜捕凶手,还命他们定要将杜曼卓活着带回。

只过两日,禁军便将贼首活捉,却不见杜曼卓。据贼首交代,杜曼卓已先一步被人救走。而救走杜曼卓的人,正是杜晖的得意门生——周誉。

周誉为救杜曼卓,身负重伤。他的英勇之举,被太宗大加赞赏,此后几年步步高升,成为太宗面前炙手可热的贤能之人。

经此杜家灭门一事,杜曼卓虽被救下,却也再无法与卫权相随。她主动请旨出京,远遁江湖。

太宗打算再为卫权重新选妃,卫权却一眼看中了温言成。

温言成与宁济侯属本家,她应唤宁济侯一声“大伯”。但她却与侯府的嫡女做派完全不同。她处处恭敬,步步谨小慎微,这点倒让荣妃很是满意。

但太宗却依旧对温家不满,他不许温家女子被选为王妃。

“这孩子看着倒比旁的伶俐,行事也乖巧。既做不了正妃,依妾身看,不如就封她做个侧妃,陛下以为如何?”

荣妃亲自为温言成求情,太宗这才松了口应下。

至此看,人人皆得偿所愿,日子也慢慢过去。

卫衡虽与卫权一母同胞,但却与卫权行事大不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