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倾卿良策 > 第1章 策漠兵败存疑,叶端回京周旋

倾卿良策 第1章 策漠兵败存疑,叶端回京周旋

作者:水从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19:22:31 来源:文学城

小溪潺潺东流去,叶脉青青秋染金。

头戴长帷帽的女子,倩影绰绰,游走溪桥。

恰有落叶尚且嫩绿,却已翩翩而下,落在桥面上。

叶端驻足,弯腰捡起,帷帽帘下的嘴角浅勾着:“两个月了,离父兄凯旋之日更近了。”

她抬眸远眺,望着西北方向的远山,重重叠叠,连绵不绝……

两个月前,北江突然于边境屯兵十万,直逼长荣漠州一线,大有进犯长荣之状。

朝廷惶恐,立即派遣镇国大帅叶壹,挂帅出征漠州。

叶壹不负众望,仅仅一月内,便有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渊都,叶壹已率策漠军将入侵的北江敌军,赶出长荣边境……

“堂主,堂主……”一女子快步跑来,气喘吁吁道,“今日医女去给钱娘子复诊,钱娘子忽然腹痛不止,还伴有呕吐症状,医女拿不准,想请堂主过去瞧瞧。”

叶端闻言,连忙跟着疾步走去。

破旧茅屋内,钱娘子侧卧在床,面色惨白,她捂着腹部不住地干呕着,已是吐不出什么来。她虚弱地张张嘴巴,发不出声音。

叶端随即取出银针,扶着钱娘子躺正后,探手找准几处穴位,利落地施针下去,钱娘子便即刻安静下来。

只半盏茶的工夫,钱娘子的面上渐渐红润起来。

叶端看一眼医女,道:“拿你为钱娘子开的方子,给我瞧瞧。”

医女恭敬递上,叶端看完,道:“这张方子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而你却未顾忌钱娘子自身情况。方子里的蚣莄可大补气血,但多适用于男子。钱娘子卧病多年,身子虚弱,蚣莄会令其气血紊乱,适得其反。将蚣莄换成枸棬即可。”

“是。”医女颔首,“弟子记住了。”

夕阳染红天际,守望着阙州大地,恋恋不舍。

叶端从钱娘子家出来,顺路从河里捞了一条大鱼。鱼儿肥硕,用力扭动着尾巴,想要从叶端手中挣脱,却一猛子扎进叶端早已备好的竹篓里去了。

叶端背起竹篓,脚步轻快:‘今日给师父做碗鱼羹,想必他一高兴,便能将珍藏的古医籍借我多看两日……’

篱笆门前,陶烜背着手来回踱步。

“师父,”叶端笑着跑来,“您今日怎么不在堂中坐诊,倒有兴致来后院了?是不是猜到了什么?”

她解下竹篓,抱在胸前:“师父你瞧,这么大一条鱼,用来做鱼羹一定好喝……”

“你……唉……”陶烜欲言又止,神色焦急。

叶端连忙放下竹篓:“怎么了师父?”

陶烜便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叶端:“漠州来信了。”

叶端接过,信上言:“……策漠军击退敌军,乘胜追击入边山、胡山隘口处,山间忽生黑烟,继而哀嚎四起,不见人出。叶将军赶到,传命未入隘口将士即刻撤出,后孤身入山,再未见回……

待黑烟散尽,敌军反杀回来,直逼漠州腹地。叶帅率令残余将士奋力抵抗,终于城破前,等来援军。战鼓将歇,厮杀声渐息,医女入山间查探。遍地遗体,不见生还。其中策漠将士十之有九,个个满身青紫,神情骇人,手脚僵硬,应是抽搐而致。遗体周身不见伤口,暂不解其故……”

是年,隆兴十年,夜黑风高,孤鸟呜啼。

节至深秋,林寒涧肃。山间铁蹄踏破沉寂。

叶端头戴帷帽,披一身素色斗篷,全然将自己包裹住,露不得半分模样。

“藏书阁,《异志籍》……”她轻念出声。

那封书信是由漠州女医会传回,要比朝廷的加急传讯慢个七八日。

叶端心急,她此时方接到书信,想必朝廷早已派人去了漠州:‘太后忌惮父帅已久,这次定要以此作难……’

“驾!”她长鞭一扬,鞭笞着马儿疾驰。

渊都城门紧闭,却在她临近之时,忽地打开一道口子,等她通过后,又迅速关闭,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叶端方到藏书阁前,便有一人迎来,领她去到一旁,压低声道:“女医会飞鸽传信,姑娘今夜回京要到藏书阁来,我特换了班值。”

叶端这才掀起帷帽长及腰身的纱帘,露出帘下的似水双眸:“有劳梁校尉了。”

她十六七岁模样,面颊饱满,肤若凝脂,好似将将绽放的花儿,娇艳欲滴,脸上还有未褪尽的稚气,神色却总是淡淡的,让人猜不透她的情绪,而她却似乎能将人一眼看穿。

在梁行的引路下,叶端避开门前值守官兵视线,又绕开巡逻官兵,飞身上了屋脊,从藏书阁的后窗跳了进去。

月亮渐渐从厚重的云层后露出,藏书阁里忽而洒进一缕亮光。

叶端借着月色在书架上仔细搜找着《异志籍》,却因光线实在昏暗,查找得很慢。

不等找到,便听门外梁校尉高声道:“晋王殿下,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叶端连忙将手中的书册放归原处,快步朝着后窗走去。

她正欲攀上架去,藏书阁的门却突然打开,她来不及逃出去,只得一个闪身,躲进最里侧书架的角落。

晋王卫衡提灯而入,只见烛光晕开的光圈,却听不见声响。长靴落地无声,叶端便知他武艺高强,自己绝非他的对手。

她心中暗暗轻叹:‘素闻晋王刀下绝无活口,谁知今日便撞到他的刀下。’

光晕越来越近,叶端尽可能将自己缩小成一团,屏住呼吸。她右手探入袖间,紧握刀柄。

直到烛火晕染的暖光缓缓将她笼住,叶端身子后仰,紧贴着墙壁,极轻而缓地深深吸一口气。

“噌——”匕首抽出,她已做好准备,等他迈步走过,她手中的利刃便会刺入他的胸膛……

长靴却在书架前停下,接着便有翻看案卷的声音。

忽而,烛光扑朔,匕首反着寒光,划破暗夜。

“何人在此?”

卫衡低沉且犀利地一声吼,便将叶端惊了一跳。

她随即冷静,左手一垂,便有银针滑落,被她稳稳捏在两指尖。

“嗖——”一枚银针飞出,打灭了烛光。

月色也随之隐入云后,藏书阁又浸在一片黑暗中。

叶端从书架后窜出,匕首贴着卫衡胸膛刺去。

卫衡迅速后退几步,顺势握住叶端手腕,轻轻一扭,便将她扣住。

叶端左手持银针,洒向卫衡,卫衡后翻躲过,叶端趁机跳上后窗,隐于黑夜中去。

卫衡欲追,忽闻一阵极淡雅的药草香,他神色一顿:“是她。”

梁行带了侍卫破门而入。

卫衡却一抬手,制止众人:“没什么,不过是只野猫,无碍。”

梁行这才松一口气:“殿下……没事就好。”

侍卫退下,卫衡捡起打斗间掉落的书卷,一抬头,便见架梁上插入的三枚银针。

他抬手取下银针,捏在手里好一会儿。

日升日落,又是一个无光暗夜,渊都街道寂然无声。

忽有铁甲铮铮,整齐且沉闷的脚步声响从巷口传来。

火把烈焰跳动,张牙舞爪意欲烧尽这黑夜。

卫衡在朱红大门前立足,抬首仰望着太宗皇帝御笔亲书的“镇国帅府”四字匾额。

镇国帅府叶家,世代功勋,时至今日,护国八十余年。是代叶壹驻守漠州二十余载,令长荣国边境安稳,百姓安居,国事安泰。

帅府乃太宗亲为叶家所设,整个长荣再找不出第二个,享尽荣华。

然……一朝落败……

“搜!”卫衡低沉一吼,神色冷峻,似是无情铁面。

官兵破门而入,府内脚步杂乱,人影恍惚,仆妇被推搡倒地,嘶哑呜咽。

叶端搀扶着母亲苏昭站在阶前。

仅一夕之隔,原本要等叶壹回京审理的兵败之案,突然有了结论。便是:策漠军败北,全因主帅叶壹未料敌之过失。叶壹折损兵将,伤我士气,危国疆土,欺君罔上,当斩首示众,以慰民心。

而主张定案之人,便是此刻,与叶端遥遥相望的晋王——卫衡。

跳动的烈焰下,卫衡微微抬首,映照的面容清秀俊朗,剑眉飞入鬓角,眼中寒光闪现,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周身透着威严。

他定定地望着叶端,叶端也直直地盯着他。

定案之初,朝中不乏有清醒之人对此结论提出质疑,却被卫衡一一反驳,更有甚者被他扣上‘与叶壹结党’的帽子。强压之下,再无人可为叶壹求情。

苏昭端庄如常,只是今日,面容尽显憔悴。

“此乃镇国帅府,门前尚有太宗皇帝御笔亲书匾额,祠堂叶家累代护国英灵香火未断,岂容……尔等在此放肆!咳咳……”苏昭怒吼着,扶着叶端的手微微颤抖。

卫衡看她一眼:“策漠军败北,五万将士不足百人归,苏夫人不是不知。太宗与先帝念及叶家忠烈,数十年间,已给足了叶家体面,但如今,叶壹大损我朝国力,纵是叶家百年功名,也救不了他。此时,叶壹已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了。”

言语间,他视线撇向一旁庭院中的梅树,树枝上落脚的孤鸟“扑棱”一声,飞向暗夜中去。

苏昭闻言,周身一颤,叶端连忙将其揽进怀里。

她侧目看一眼卫衡:“殿下,父帅尚未回京受审,此时结案,恐怕为时尚早。”

卫衡的眸光如冰枪雪刀,划过叶端面颊,他并未开口,只是冷冷盯了她一眼,便转身走到廊下,看着官兵将帅府搜了个底朝天。

帅府虽名贵大气,府中摆饰却是鲜少,多是各种兵器或是器皿。库中更是没有什么值钱的,尽是些草药,被叶家人视若珍宝,只因是些能救命的东西。

有的士兵将库中器具随意扔在院中,叶端身旁的婢女香蕊一时着急,上前抢夺:“这是我们姑娘的药盒,不许碰……”却被士兵随意推开。

卫衡面色更沉一分,佩剑上握着的纤长指节动了动,眸子立时聚起:“住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