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情剑江山 > 第12章 深明无底

情剑江山 第12章 深明无底

作者:风月不供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01 12:37:06 来源:文学城

赵母得知赵匡胤又受伤了,忍不住责备赵弘殷,加上年关将至,就为儿子求了几日病假,好好在府里养伤。想着这段时间赵匡胤老是受伤,心里不安,便要去寺里吃斋念佛诚心祈祷。

结果导致贺贞忙前忙后,张罗着这一大家子的年关事务。这日,赵匡胤一醒来就不见爱妻,自己百无聊赖,踱步在庭院里。想松动下筋骨,似乎忘记身上的伤痛,一挥拳就扯到伤口,吃疼得皱紧眉头。

“父亲,日安。”身后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回身一看原来是德昭。赵匡胤看着许久未见的儿子,感觉这小子是不是又长个了。也许过几年就快跟自己一般高了。

“嗯,今日早读结束了?”赵匡胤收势,故作镇定问道。

赵德昭缓缓起身,抬头盯着他,不紧不慢回答:“今日先生教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嗯,这话有几分道理,你可懂了?”赵匡胤准备考一下儿子学问。武学上有他的指导,自然不在话下,可他不想孩子以后只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武夫。

“这话其实就是说明一个规则。父子之间要相互爱护,君臣之间要有礼仪,夫妇之间恩爱以外也要注意分工,老少之间要尊卑分明,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赵匡胤赞许地摸着儿子的头:“在学问上还是要好好努力,莫要骄傲自满。”

“孩儿知道了——”赵德昭似乎还有话,一脸思索的样子。

“有什么,说吧,今日就当你我父子间的闲话罢了,不要拘束。”赵匡胤一看就看出儿子的疑惑。

“父亲,孩儿不懂。如若父子间隙,君主无德,夫妇不和,为老不尊,朋友背叛,这规则还要遵循吗?”

一句话直接问倒了赵匡胤,只见他陷入沉思,久久未答复。

“父亲?父亲?”德昭轻声叫唤。

赵匡胤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孩子,觉得眉目间还真有点自己的影子。

“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听谁说起?”

“父亲莫要怪罪,只是有时候我会听三叔讲些市井之事,只是好奇,就我和他知晓,没有第三人知道这些话。”赵德昭紧张得说出事情原委。

原来如此。也是,不然德昭这样小的孩子如何知晓这些。

“德昭,你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自己立得直,行得正,无愧于天地。这样,即使你遇上反行道之势,不用强求自有答案。”

“谢过父亲,孩儿明白了,即使别人不义,我们只要问心无愧便自然不怕。是这个道理吗?”

“嗯,聪明的孩子。”赵匡胤赞许地点头。

“你们父子一早还不去用膳,都处在这里干什么?”贺贞忙完回来,就见一大一小站在庭院闲话,甚是好奇。

“没什么,只是男人之间的谈话而已。”

“男人?”贺贞低头看着德昭,惊讶地问。

赵匡胤拉过贺贞的手:“我们德昭长大了,以后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守护赵家。”说完,心情愉悦地揽着贺贞,牵着德昭,漫步去前厅用早膳。

“待会儿你帮我陪德昭在书房里练字,我还有事情要处理。”贺贞给赵匡胤递过一碗粥,吩咐道。

“你这么忙碌,需要我叫小妹他们帮帮你吗?”

“都不用你提醒,小妹今日一早已经帮我去镇上接表舅舅了。”贺贞笑他后知后觉。

“哦?对,算算日子,表舅舅今天应该到了。至上次一别,许久未有联系。那你还要忙什么?可别累坏了。”

提及这事,贺贞歪着头,疑惑回道:“说来也怪,原先那个小夏突然染病回乡去了。年关将至,人手短缺,我一时也招不到人。这不,三弟也来搭把手。一些修修补补的事情就交给他也算合适。”

“小夏?是原先在三弟院子里伺候的吗?”赵匡胤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

“是啊,多健康的一个年轻人,怎么突然就染病了。三弟说已经将人送回去了,怕过年不吉利,还多给了些工钱,让他家人好生照料。”

“你要需要我帮忙,只管吩咐,反正我闲在家里也是无聊得很。”赵匡胤吃饱,放下碗筷。

贺贞又给他递了一杯水漱口:“你帮我看好德昭就好,其他的你就无需牵挂。”

书房里,德昭认真练字,赵匡胤就翻着手里的书,两父子安安静静地做着各自的事情。

“二哥,嫂嫂让我给你们送些水果来。”赵匡义端着水果,就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

“三叔。”德昭放下手里的笔,迎了过去。

赵匡义笑着搂住这个疼爱的侄子,逗弄了一番。

“你啊,别太宠坏他。”赵匡胤笑道。

“哪里比得上哥哥从小对我的宠爱。德昭要什么我自然都会给的。”

“对了,听你嫂嫂说,你院子里的小夏生病了。怎么回事?”

赵匡义停下手里的动作,挥挥手让德昭出去休息一下,这才坐在哥哥旁边。

“也不是什么大病,就突然晕倒了,我已经托人送回去了。还吩咐说待病好些还是可以回赵府的。”

“那人我见过,会点手脚功夫,身体很健硕。怎么这么突然。”

“我也是这么想,后来回想又怕是什么传染病,这才匆匆将他送了出去。别把病气渡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也是,对了,小妹今日去接表舅舅了。”

赵匡义手里的水果一个没稳,掉落下来。“表舅舅今年要来我们家过年吗?”

“是母亲特意书信邀请的。是为了对我和你嫂嫂照顾的感谢。你不是小时候最喜欢表舅舅了吗,还和他学过一段时间医术。”

赵匡义打趣说:“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表舅舅的医术我哪能及半分啊。哥,你慢慢吃,我还有事先走了。”赵匡义将剥好的橘子递给哥哥,就告辞了。

直到下午,德昭去午睡后,赵匡胤才走出书房,在院子里透透气。见小翠捧着一堆东西经过。

“少爷——”小翠拿着东西有点多,不好行礼,就象征性地歪了歪身子。

“你这些都是什么?”

“这些都是三少爷屋里不要的,他吩咐我全拿出去扔了。”

“好吧。你去忙吧。”赵匡胤没再说什么,则身让她过去。

今日阳光正好,赵匡胤晒得昏昏欲睡,也决定回房小憩一会儿。不想待他回首,只见地上有个东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他蹲下来拨弄一下,才发现是一个瓷瓶子。

赵匡胤还在思索这是什么,刚要打开。此时赵小妹就叫嚷嚷着来了。惊得他只好先将瓷瓶子收进袖内。

“你这丫头,走慢点。我这老胳膊老腿可比不得你。”杜大夫吃力地跟在后面。赵匡胤笑着摇摇头,上前搀扶表舅舅。

“表舅舅,许久未见,身体可好?”

“好好好,就是被这丫头带着跑,有些喘不过气来。”杜大夫指着赵小妹摇摇头。

赵小妹好不无辜:“表舅舅这你可误会我了,你的马车晚了这么久,我只想在日落之前带你回家而已。这你也要怪罪我,我可真冤。”

“你这丫头,伶牙俐齿,老夫说不过你,说不过你。”

“表舅舅莫要和小妹计较啦,走,我带你去房里稍作休憩,晚点贞儿已经备好酒菜,我们许久未同饮了。”

“哎呀,我跟你说,贞丫头的酒我可是想了好久。这次我一定要喝个够。”

赵匡胤转身让小妹去告知贺贞任务完成,自己领着杜大夫往内屋去了。

“哥哥不是说你去接表舅舅了,怎么,人接回来了?”赵匡义在修葺边边角角,看到赵小妹从厨房走出来。

赵小妹小跳坐在栏杆上,回答:“早接回来了,对了,三哥,我怎么感觉你没有像小时候这般同表舅舅亲厚了。”

“怎么说?”赵匡义动作一顿。抬头问道。

“这次去接表舅舅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都是围绕家里人,可唯独聊到你,表舅舅没有多说一句。感觉怪怪的,你们怎么了?”

“没什么,你想多了。”

“是吗,不过我好像觉得是你那次在表舅舅身边学医后,你们就不再说话了。”

“对了,嫂子在厨房做了什么好吃的。”赵匡义提到吃的一下子就把小妹的注意力转移了,只见她眉飞色舞地提及今日的贺贞的手艺。

晚膳期间,除了赵家的大家长不在,其他小辈都在席上为杜大夫洗尘。

“表舅舅,知道你要来,我早早就把好酒备上了。”贺贞给杜大夫满上一碗酒。

“好好好,贞丫头,你都不知道你们一走,我可馋你酿的好酒了。”杜大夫开怀畅饮,放下酒碗,满足得捋着小胡子。

“既然你如此喜欢,这段时间在赵府你放开喝,走的时候我也会给你装点带回去。不过,不许贪酒,适度而止。”贺贞笑着给他布菜,叮嘱说。

“表舅舅,知道你要来,我和三哥也很开心,我们比不得哥哥嫂嫂,就一起敬你一杯。”赵小妹拉着赵匡义来给杜大夫敬酒。

杜大夫看着拘谨的赵匡义,眼神微暗:“你现在还有看医书吗?”

“谢谢表舅舅小时候的传授之恩,不过后来发现没这么喜欢医术了,就不再看了。”赵匡义回答。

“好好好,不学医,于你也是有好处的。”

“表舅舅,别光顾着喝酒,吃点贞儿特地为你做的菜,你不是想了一路了吗?”赵匡胤给杜大夫夹菜。

许是太开心了,赵匡胤和杜大夫都喝得大醉。贺贞和小妹扶着赵匡胤回房,就将杜大夫交给赵匡义。

赵匡义搀扶着杜大夫,踉踉跄跄地回屋。一路上,两人都未曾多说一句,直到回屋,将杜大夫安置好在床上休息,赵匡义才转身将要离开。

“匡义,你放心,那件事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杜大夫突然说道。

“谢谢表舅舅。”赵匡义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就只留下这句话,抬脚离开屋里。而头上的圆月被一大片乌云遮住了半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