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按察司的缇骑,像一把烧红的刀子,悄无声息地插进了府城这潭表面平静、内里早已腐臭的浑水。
没有大张旗鼓,没有预先通知。当周通判还在府衙后堂,搂着新纳的小妾做着扳倒孟寰海、进一步掌控清川县的美梦时,缇骑已经直接控制了府衙的文书房和库房,同时分兵直扑周通判的私宅。
铁证如山。
王有德那份字字血泪的供状,孟寰海整理的旧账册抄本,与府衙库房里被刻意隐藏、但未能及时销毁的原始凭证一一对应;崔家“适时”递上的、关于周通判及其党羽在清川县土地兼并、漕运盘剥等方面的其他罪证,更是雪上加霜。
人证也被缇骑迅速控制起来,包括那个在县衙大牢里给孟寰海递纸条的老狱卒——他竟是按察司早年安插的眼线。
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周通判甚至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像样的抵抗,就被直接从床上拖起,剥去官服,套上了比他给孟寰海戴的还要沉重的镣铐。他面如死灰,嘴里只会喃喃:“完了……全完了……”
郑押司等人也相继落网。府城官场,瞬间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过城墙,飞到了清川县。
起初是窃窃私语,将信将疑。
“听说了吗?府城的周通判……被抓了!”
“真的假的?不是说孟大人要被问斩吗?”
“是真的!我二舅家的表侄在府衙当差,亲眼所见!省里来的大官,直接拿的人!”
渐渐地,议论声越来越大,最终汇成了街头巷尾的欢呼!
“苍天有眼啊!”
“青天大老爷开眼了!”
“是孟大人!是孟大人拼死把状子递上去的!”
“孟大人是清官!是好官!”
人们涌上街头,奔走相告。孙掌柜站在钱庄门口,看着沸腾的人群,擦了擦眼角,喃喃道:“这清川县……怕是真的要变天了。”他赶紧吩咐伙计:“快!把米价牌子上那数字,给我往下调!调低三成!不,五成!”
王主簿在空荡荡的县衙里,听到外面的喧闹,先是难以置信,随后瘫坐在椅子上,又哭又笑。他知道,自已赌对了,那天夜里帮着孟大人稳住衙门,没有落井下石,这条老命,算是保住了。
而此刻,府城大牢。
沉重的铁门被打开,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几个穿着按察司服饰的官员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人。
“孟寰海孟大人?”中年人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敬意。
孟寰海缓缓睁开眼,适应着光线。他站起身,镣铐哗啦作响。“正是罪官。”
中年人示意狱卒打开镣铐,然后拱手道:“孟大人受苦了。周通判一党贪墨渎职、构陷忠良,现已证据确凿,革职拿问。孟大人清廉刚正,勇揭黑幕,按察使大人已有明断,官复原职,即日返回清川县,主持大局!”
冰冷的镣铐从手脚脱落,带来一阵刺痛的轻松。孟寰海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看着眼前的情景,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欢呼声,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这就……赢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对那官员拱手还礼:“多谢大人还孟某清白。”
走出阴暗的牢房,重见天日。阳光有些刺眼,空气格外清新。孟寰海眯着眼,看着府衙方向那些垂头丧气被押走的熟悉身影,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劫后余生的疲惫,以及……更重的责任。
他知道,扳倒一个周通判,只是开始。清川县的积弊,根深蒂固。但至少,他撕开了一道口子,让阳光照了进来。
“孟大人,请,下官已备好车马,送大人回清川。”按察司的官员在一旁道。
孟寰海点了点头,正要举步,目光却瞥见街角一处茶楼的二楼窗口,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青衫依旧。
是崔敬祜。
他站在那里,似乎只是偶然路过,目光与孟寰海遥遥一碰,微微颔首,随即消失在窗后。
孟寰海脚步顿了顿,没有说什么,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轮滚动,驶向清川县的方向。孟寰海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这一次,他没有再骂“崔行川那小子”。有些账,有些情,心里记着就好。
清川县,我孟寰海,又回来了。
这一次,带着洗刷的冤屈,带着百姓的期盼,也带着一个更加复杂的棋局和对手。
青天已开眼,前路仍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