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窃麟 > 第44章 长生签·墨染千山

窃麟 第44章 长生签·墨染千山

作者:臣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0:15:08 来源:文学城

混同江畔。

北蛮主耶律隆绪的头鱼宴,就设在江岸高地。

属国使节与外臣们,被安置在御帐东南侧稍低处一片特意划出的毡帐区观礼。

位置尚可,视野也算开阔,却与御帐前契丹、奚等北地贵族的核心圈子隔着一段距离。

南诸国使臣的衣冠,大睿汉地的宽袍大袖,西域回鹘、党项人的翻领皮裘,渤海遗民略显朴素的装束……

然而,这份沉默与疏离,却被一个突兀而清朗的笑声骤然划破。

笑声的源头,是大睿使节区最前排。

六皇子孟子钰,身披一件狐裘大氅,内衬轻便的软甲,正与身旁一位身着华丽貂裘的契丹贵族少年执杯对谈。

“迭剌兄此言差矣!”孟子钰笑着说。他晃了晃手中的牛角杯,“纵马飞驰,追风逐电,其乐自然无穷。然我大睿水乡,一叶扁舟,一篙点破烟波千顷,卧听雨打蓬窗,钓得银鳞出水,那份闲适悠远,却也别有一番天地,足可慰藉平生啊!”

被唤作迭剌的契丹少年,正是耶律隆绪颇为倚重的幼子。他初时对这皇子尚有几分倨傲试探,此刻却被孟子钰眼中的真诚所动,面上也渐渐露出笑意。

他豪迈地拍了一下孟子钰的肩膀:“爽快!就冲你懂我们草原上的马,懂这混同江的鱼,你这个朋友,我迭剌交定了!干!”他仰脖,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孟子钰亦是大笑,毫不迟疑地举杯痛饮。

周围的契丹贵族们投来或好奇或赞赏的目光,而有人面露忧虑,有人则暗自摇头。回鹘使节捻着卷曲的胡须,低声对同伴嘀咕:“这个皇子……胆子真大。在狼窝里跟小狼崽子称兄道弟,有趣,有趣。”

就在这片因孟子钰而略显活络的气氛边缘,两个身影几乎要融进阴影里。一个身着普通汉军制式皮袄的年轻人,懒洋洋地靠在一根冰冷的图腾柱上,眼皮耷拉着,仿佛站着都能睡过去。

正是牧南箫。

他低声嘟囔:“……逆徒,你消停点,别总盯着那帘子后面,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身旁半步,站着一个同样穿着汉军皮袄的少年。

少年身形劲瘦。正是崔七。他并未束发,几缕被寒风吹乱的额发下,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锁住御帐前方那道低垂的垂帘。

帘子厚重,遮蔽严密,只偶尔在风卷起的缝隙间,泄露出帘后一点模糊的人影轮廓。

“师父,”崔七的声音压低,“咱们混进来,难道真是给六殿下当仪仗队,看他跟蛮子喝酒论交情?”

牧南箫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龙潭虎穴,步步惊心。刺王杀驾?听着是痛快,可那是人家耶律隆绪的活儿,轮不到你我这小卒子去博这泼天富贵。咱们的活儿,是看准时机……跑路。记住了,崔七,是跑路!别被你那颗疯心带着往火坑里跳。”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尤其是那位……帘子后面坐着的,可是‘承天’太后萧绰。”

崔七像是没听见牧南箫后半句的警告,或者说,他听见了,却根本不在意。

北蛮王庭扎在混同江畔的开阔地,连绵的毡帐像白色的蘑菇。

崔七缩在孟子钰的随从堆里,鼻尖冻得通红,却忍不住扒着同伴的肩膀往前瞅。

主帐前的空地上,十几个**上身的壮汉正围着冰窟窿,手里攥着铁钩。

不远处的高台上,耶律隆绪穿着貂裘,正和几个部落首领说笑。

“头鱼宴,”牧南箫不知何时凑过来,往崔七手里塞了块奶饼,“北蛮的规矩,得由君主亲手钓上来,祭过山神才能开宴。看完这场戏,咱们找机会溜进去,摸到耶律隆绪的帐子,一刀了事,回江南吃汤包。”

崔七没接话。

耶律隆绪身边坐着个穿紫貂的妇人,虽隔着几十步,看不清容貌,那个应该就是萧太后吧。

“安分点。”孟子钰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他是以“大睿使臣”的身份来的。此刻他正朝耶律隆绪拱手,声音朗朗:“陛下好兴致。”

耶律隆绪大笑,声如洪钟:“孟殿下若是喜欢,回头叫人送几尾鲜活的去幽州。”

这话里的机锋,崔七听得明白。

孟子钰的手在袖摆里攥了攥,脸上却依旧带笑:“陛下说笑了。天下的水都是通的,鱼在哪活,本就是天意。就像这幽燕的土地,埋的是汉人的骨,长的是汉人的粮,终究该回汉人的手里。”

帐前的空气霎时凝住。

耶律隆绪的笑容淡了淡:“孟殿下倒是直爽。今日是头鱼宴,不谈这些煞风景的事。来,看这头鱼!”

他说着,接过随从递来的鱼竿,往冰窟窿里一甩。崔七趁机往后缩了缩,撞在牧南箫身上:“那穿紫貂的是谁?”

“还能是谁,”牧南箫打了个哈欠,“萧太后。耶律隆绪能坐稳这位置,一半的功劳得算她的。”

崔七想起孔晟搜集的消息,说萧太后近年常召巫祝入宫,夜里帐前总摆着奇怪的祭品。

月惑若是藏在王庭,说不定就和这太后有关。

正想着,冰窟窿里忽然溅起水花,一条足有三尺长的鱼被拽了上来,银鳞在雪光里闪得晃眼。

帐前爆发出欢呼,耶律隆绪提着鱼大笑,挥手叫人送去祭台。

祭台搭在主帐西侧,用黑松木搭成,上面铺着狼皮。

萨满戴着鹿角帽,围着祭台跳得飞快。崔七看见几个穿黑袍的人站在祭台角落,那打扮,和孔晟描述的“北蛮巫祝”一模一样。

“走了。”牧南箫拽他的胳膊,“祭祀开始,外臣得退到西侧的帐子等着。”

崔七被他拖着走,路过祭台时,后颈的青鳞纹猛地烫了一下。

他忍不住回头,正撞见那穿紫貂的妇人朝他看来,目光落在他后颈的衣领处,停留了片刻,才转开脸。

西侧的使节帐里。崔七扒着帐帘的缝隙往外瞅,看见孟子钰正和耶律隆绪对饮,两人说着什么,时不时拍着对方的肩膀,倒像是真的相谈甚欢。

“别瞧了,”牧南箫往毡垫上一躺,翘着二郎腿,“你当他们是真心喝酒?耶律隆绪想稳住大睿,好腾出手收拾西边的部落;你家这位六殿下,是想摸清王庭的布防。各怀心思罢了。”

崔七没应声,摸了摸后颈。

那处的热度还没退,他总觉得方才萧太后的眼神不对劲,像早就知道他脖子上有东西。

“你说,”他忽然凑到牧南箫耳边,“那萧太后,会不会知道月惑?”

牧南箫睁眼瞅了他一眼:“你疯了?太后是耶律隆绪的娘,就算知道有妖,也该是拿来对付咱们的,还能告诉你?”

“不一定。”崔七眼里闪着光。

牧南箫坐起来,皱眉:“你想干什么?”

“找机会见她。”崔七说,“青鳞纹在她面前发烫,说明月惑和她脱不了干系。只要能搭上话,总能套出点东西。”

牧南箫刚要骂他疯癫,帐帘忽然被掀开,冷风卷着雪沫灌进来。孟子钰走了进来,脸色有些红,带着酒气:“都精神点,等会儿祭山神,所有人都得去。记住,少说话,多看着。”

他瞥见崔七直勾勾的眼神,敲了敲他的脑袋:“别打歪主意。这里是北蛮的地盘,一步踏错,就是千刀万剐。”

“呜——嗡——”

号角声苍凉悠长。冰面上,所有契丹贵族、部族首领、萨满巫师,乃至外围的属国使节,无论刚才在做什么,此刻都齐刷刷地朝着御帐的方向,朝着那杆高耸入云、象征着契丹祖灵的狼头大纛,匍匐下拜。

祭山仪,开始了。

祭山仪在江畔的神树前举行。耶律隆绪捧着刚钓上来的头鱼,跪在神树前,萧太后站在他身后,手里捧着个银质的祭盘。

萨满跳得更疯了,铜铃摇得震天响,嘴里的咒语越来越急。崔七混在人群里,后颈的青鳞纹烫得他直咬牙,却不敢伸手去摸。

他看见萧太后的目光又扫了过来,这次停在他脖子上的时间更长,嘴角似乎还勾了勾。

冗长的仪式耗尽了精力,当代表“礼成”的号角再次低沉响起时,匍匐的人群中明显透出一股松懈的气息。

属国使节们纷纷起身,拍打着皮裘或锦袍上的冰屑雪沫,低声交谈着,开始有序地退离这片寒气刺骨的祭祀核心区域,准备移步稍远处专为款待他们而设的宴席毡帐。

崔七随着人流缓缓移动,牧南箫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侧。

孟子钰则走在稍前的位置。

忽然,一个身着深青色宫裙的中年女官,带着两名宫卫,截住了他们的去路。

女官面容刻板,视线在孟子钰和牧南箫身上扫过,最终精准地落在了崔七脸上。

“这位小郎君,”女官的声音平板无波,“太后有谕,宣你即刻觐见。”她顿了顿,补充道,“只你一人。”

牧南箫搭在崔七胳膊上的手收紧。孟子钰剑眉紧蹙,眼神锐利地直视女官:“这位姑姑,不知太后宣召我这亲随,所为何事?他不过一个粗鄙军汉,恐言语无状,冲撞了太后凤驾。”

女官面无表情,微微欠身:“殿下恕罪。太后懿旨,奴婢只知遵命行事。太后言明,只见此一人。殿下请放心,太后不过见其年少,又闻其乃殿下亲随,有些话想随意问问,片刻即回。”

“殿下,师父,”崔七忽然开口,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少年人特有的、故作轻松的沙哑,“太后召见,是福分。”他抬眼,飞快地瞥了孟子钰和牧南箫一眼。

“我去去就回,绝不乱说话。”

孟子钰的目光在崔七脸上停留片刻,沉声道:“既如此……有劳姑姑引路。崔七,莫负太后垂询。”

崔七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是,殿下!”他挣脱牧南箫的手,整了整自己的皮袄,跟着那女官和宫卫,转身走向金顶御帐。

御帐内部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宏阔。

脚下铺着厚实温暖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帐内并非空无一人。耶律隆绪已换下祭服,坐在主位的王座之上,正与下首几位重臣低声交谈,神情略显疲惫。

当崔七被引进来时,皇帝只是随意地抬了下眼皮,目光在他那身汉军皮袄上掠过,并无停留。

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汇聚在皇帝右侧稍后位置。

那里设着一张宽大的软榻,榻上斜倚着一个身影。

正是承天太后萧绰。

玄狐坎肩落肘弯,月白锦袍松裹肩,狐毛泛银,衬腕白如霜。

乌发绾紧,金凤步摇垂珠,随颈微动,坠碎光。

四十许,眼角细纹浅如风痕,眉峰利如刀削。

唇脂淡若梅,抬眸时,眸子半冰半艳。

引路的女官无声地退至一旁。

“草民崔七,见过太后。”崔七学着戏文里的样子作揖,眼睛却没敢抬。

一个平缓的女声响起,打破了沉寂:

“起来说话。走近些。”

崔七依言直起身,低着头,向前挪了两小步。

“抬起头来。”

崔七缓缓抬起头。

烛光下,他的脸清晰地展现在太后眼前。

那是一张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面孔,轮廓分明,鼻梁挺直,薄唇紧抿。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眼型狭长,瞳仁深红。

“崔七?”萧太后的声音很柔,“听着不像北蛮的名字。你是大睿人?”

“是。跟着孟殿下做个杂役。”

“杂役?”萧太后笑了笑,“杂役的脖子上,会有青鳞纹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