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窃麟 > 第29章 锦屏人·断思有邪

窃麟 第29章 锦屏人·断思有邪

作者:臣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0:15:08 来源:文学城

胥门码头,旧船底舱。

月光如霜。

崔七蜷坐在碧纨对面,望着她那张在光影里依旧麻木的脸,心口一疼。

七年前那场血火交加的噩梦,毫无预兆,汹涌而至。

七年前,姚府。

杂役崔七在浓烟滚滚的回廊狂奔。碧纨——栀子最好的手帕交,哭喊着紧跟在后。

库房!药箱在库房!

崔七撞开库门,却见骇人一幕:一只青面獠牙的精魅,正将一团萤火般的光晕从栀子眉心吸出!

“栀子!”崔七目眦欲裂,扑上去却被精魅利爪掀飞。

“栀子!”崔七大喊。

混乱中,他心念一动——

姚府镇宅之宝——金镶玉的“锁麟囊”。

或可救命。

据说锁麟囊内有玄门高人所绘驱邪符箓。

求生的本能压倒一切,他趁乱冲出库门,扑向姚夫人,一把攫住那温润的玉囊……

姚玉宁连忙扑上前:“小贼!你敢!”

话出口已经迟了。

精魅被锁麟囊散发的微光灼伤,嘶鸣着丢下栀子魂魄光团,转而扑向崔七!

崔七只觉颈后剧痛,魂魄仿佛被硬生生撕去一角。

他死死护住锁麟囊,最终还是被姚玉宁夺走,只能背着崔栀子与碧纨在黑暗中亡命奔逃,却在混乱中失散。

待他寻机反身冲回,原地只剩昏迷的栀子,颈后那被精魅利齿咬过的地方,悄然浮现一片冰冷的青鳞纹路——半妖的烙印。

这个痕迹,他也有……

他想用锁麟囊救妹妹、救自己,却被幸存的姚府小姐姚玉宁连人夺回。

从此,他魂魄残缺,迫为半妖;而栀子,杳无音讯。

他以为她早已葬身……

碧纨那双空洞的眼睛,似乎因崔七剧烈的情绪波动而泛起一丝涟漪。

她颤抖着,从蓬乱发髻深处,取出一枚桃木梳——正是当年她与栀子各执一半的信物。

她将梳齿,在崔七布满薄茧的掌心,一笔一划,艰难地画出一幅画。

接着,她的手指,指向北方。

栀子……还活着?在北方?

碧纨不会说话,拿手比划着,大概意思是极有可能。

他死死攥着那半截断梳。

锁麟囊已经破了,残体在姚玉宁手里,他这半妖之身,离了那宝物,长途跋涉寻人无异于自寻死路。

更何况,如今偷了孙万利的黑银,自己能否出这苏州城,还是难事。

“救妹不能,自保无方……”

碧纨摇头,比划着——是逃跑的示意。

崔七按住她的手,力道大得让她瑟缩了一下。

他声音嘶哑:“往哪逃?孙万利的人,怕是正满苏州城挖地三尺找我!”

……

翌日。

悬壶居客房内。

竹屿推门而入,衣衫仿佛还浸染着昨日三山馆的血色。他目光冷漠,直刺坐在床边、神色明显不安的崔七。

“孙万利雇的打行刺客,”竹屿说,“昨日在三山馆,口口声声喊着‘还银钱’,直扑段思邪与庄长卿而去。”

“你说什么,听不懂。”

竹屿苦笑着摇摇头:“瞒着能有何用?我还会杀了你不成?”

崔七不说话。

竹屿冷下声音:“说实话,你偷了?那些刺客是追你的?”

崔七心头狂跳,眼神下意识闪躲,梗着脖子强辩:“鬼知道,小爷又没偷他的人!谁知道他手下那帮疯狗怎么乱咬?”

“偷钱买姐儿。你可别说这是巧合。”竹屿盯着他。

这瞬间点燃了崔七。他双眼赤红,布满血丝,冲着竹屿吼道:

“是,小爷是偷了他的钱,那又怎样?那一百两是买命钱,买碧纨的命!你以为我愿意去招惹孙万利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商?啊?”他喘着粗气,“可我妹,崔栀子,当年跟碧纨一起在姚府,一起失踪的。整整七年,七年了!我以为她早死了,骨头都化成灰了……”

吼到这里,他声音里带上了难以抑制的哽咽。

“直到看见碧纨……看见她那张脸……她才是我找到我妹唯一的指望,她烂在胭脂巷里等死,我能怎么办?眼睁睁看着?我做不到,我他妈做不到!”

他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颤抖,仿佛随时会扑上去撕咬,又像是下一秒就要瘫软在地。

半晌,竹屿才再次开口,声音平稳:

“为救一人之私念,不惜铤而走险,行窃盗之事;引动□□追杀,刀光血影;更搅入税银大案,令朝廷命官身陷险境。崔七,这是罪。”

崔七抬起眼,“哈……好一个‘罪’……你管你的乌纱帽,你管你的朝廷大事,元和县百姓的命是命,苏州府的赋税是大事,那我妹妹的命呢?她崔栀子的命,就活该轻贱如草?碧纨的命,就活该被碾在烂泥里,臭了烂了也没人管?!”

他越说越激动,“你们当官的,坐在高堂上,嘴里说着为民请命,心里算的尽是升官发财,官字两张口,一张吃人,一张说鬼话。凉薄……透顶的凉薄!”

他耗尽全身力气的嘶喊,带着刻骨的恨意,将这七年来所有的委屈都倾泻出来。

竹屿的脸微微泛着青白。

他猛地闭了下眼,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怒火,以及几乎要动摇的复杂情绪。

他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声音理智:

“崔七,你心里有怨,有恨,我明白。但这世道,不是凭一腔孤勇就能横冲直撞的。此案牵连之广,水之深,远超你那点江湖恩怨的想象。它牵扯的是能倾覆一州、震动朝野的巨浪,懂了么?一步踏错,不仅你粉身碎骨,所有你关心的人,包括你费尽心机救出来的碧纨,甚至是你那杳无音讯的妹妹,都可能被这巨浪彻底吞噬,尸骨无存。”

他紧紧盯着崔七苍白的脸,一字一句,“任性妄为,只会将你自己和所有你在乎的人,更快地推向绝路。你是否考虑过别人?嗯?”

崔七沉默。

“我……”竹屿欲言又止,他想对崔七说非是自己薄情,实乃身不由己,眼下尚无力护他周全,容他率性而为。

可回应他的,是崔七一声充满失望的冷笑。

他狠狠瞪了竹屿一眼,再不发一言,猛地转身,摔门而去。

————————

五日后,京城。

八百里加急的密报,此刻灼烧在三皇子孟子垣的掌心。

那上面冰冷的字句——苏州知府周显虚报生丝八十万担,竟堂而皇之地流入了“裕泰银号”。

窗外春光明媚,鸟鸣婉转,却丝毫照不进他此刻阴鸷的眼眸。

此时,一道清冷的声音,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殿下息怒。”

屏风后,一道略显单薄的身影转了出来。正是白鹿书院院长,三皇子倚重的首席谋士——谢允。

他身着素色儒衫,开口:

“事已至此,”谢允的声音不高,“怒,无益。徒伤肝脾,于事无补。”

他停在距离孟子垣三步之遥的地方,目光平静地迎上皇子的眼睛。

“周……”孟子垣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周显,好一个周显!他竟敢……”

“殿下,”谢允微微抬手,打断了孟子垣的失态。“密报所言,铁证如山。周显私改账目,虚报税赋,中饱私囊。就让他在天下人看来,这是个人贪墨渎职,罪在不赦。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可是,这‘裕泰银号’……”

这才是真正的要害!

裕泰银号,是他暗中掌控江南财源的重要命脉,如今却被**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这已不是周显一人的罪责。

谢允微微垂下眼睑,续道:

“裕泰银号,是殿下早年体恤江南商贾周转不易,特许设立的便民之所,旨在融通有无,活络商脉,此乃陛下亦知晓并嘉许的善举。银号账目往来,皆由专人打理,记录详实,条分缕析,每一笔皆有据可查,皆是合法合规之正常商贸往来,绝无半分逾矩之处。”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回孟子垣脸上:“周显身为地方大员,其贪墨所得赃银,如何处置,是藏于地窖,是熔铸重铸,亦或是……假托他人之手,试图混入银号以图洗白,此皆为其个人胆大妄为、欺上瞒下之所为。银号按规接收款项,只认票据凭证,何曾知晓此银来路?若论失察,银号管事或有微责,然此责,在于未能甄别周显之狡诈,在于防范奸佞手段尚需加强,却绝无半分与周显同流合污、共谋贪墨之实情。此乃关键,殿下务必明察。”

这番话,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将裕泰银号彻底摘了出来,定性为被周显利用的“无辜”受害者。

同时,也巧妙地将“失察”的责任,轻描淡写地推给了银号管事这一层级。

谢允微微向前倾身:“当务之急,不在怒,而在断。殿下此刻,当即刻亲笔拟就奏章,八百里加急,直呈御前!”

他的语速稍稍加快:

“奏章之中,殿下需痛心疾首。痛斥周显身为朝廷重臣,深受皇恩,却罔顾圣意,欺君罔上。其虚报税赋,盘剥黎庶,致使长洲、元和等县十室九空,饿殍载道,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其罪孽深重,罄竹难书。殿下更要表明心迹,言明自己闻听此讯,惊怒交加,深恨识人不明,竟令此等蠹虫窃据高位,祸乱江南,有负父皇重托,已知罪。”

他顿了顿,仔细观察孟子垣的神色,继续道:“继而,殿下需自请彻查江南财税积弊。言明此案绝非周显一人之恶,其背后必有利益勾连,盘根错节,非雷霆手段不足以肃清。殿下愿亲任钦差,或举荐刚正不阿之重臣,赶赴江南,深挖细究。以此彰显殿下大义灭亲之魄力,心系社稷之忠诚。唯有如此,方可先声夺人,堵住朝堂上那些意图借机攻讦殿下的悠悠众口。”

孟子垣深吸了一口气。

谢允微微一顿,声音压得极低:

“若……若陛下圣心震怒,雷霆之威难消……”他勾勾唇角,“周显此人,便是现成的、分量足够的‘替罪羊’。其罪证确凿,死有余辜。殿下在后续奏对或审讯中,只需言明,当初启用周显,乃是看重其过往‘勤勉’之表象;至于其与裕泰银号之往来,皆因其巧舌如簧,以‘方便解缴税银’、‘促进地方商贸’等冠冕堂皇之词蒙蔽视听。殿下深居京城,日理万机,一时失察,为其所欺。此乃周显处心积虑之欺瞒,殿下亦是受害者之一。”

他微微躬身,姿态恭谨,言辞却字字诛心,为三皇子铺就了一条体面的退路:“殿下只需表现出痛心、自责与坚决惩处的态度,再佐以裕泰银号‘干净’的账目为证,陛下念及殿下主动请缨、严查弊案之功,加之朝中必有为殿下缓颊之声,此劫……或可渡过。江南根基,虽伤筋动骨,然殿下示人以公,陛下或会酌情,待风头稍过,江南局势,尚可徐徐图之,重拾旧山河。”

这番话,堪称滴水不漏。

孟子垣心中冷笑。

表面上是为三皇子呕心沥血谋划脱身之策,将一切罪责精准地扣死在周显头上,保全了皇子的清誉。

然而,其潜台词却极其冷酷:周显是弃子,必须死得其所;裕泰银号是底线,不容有失;而他谢允自己,在这场风暴中,始终站在“献策者”的位置,言语间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暗示所有决策皆是周显自作孽,他只是事后为殿下剖析利弊、寻求解决之道。若将来事有反复,他亦有转圜余地。

孟子垣看着谢允那张苍白的脸。心情莫名烦躁。

谢允的计策,每一步都指向最有利的结局。

然而,正是这份“完美”,让孟子垣感到一种被看透的悚然。

他发出一声低沉的轻笑:

“呵呵……谢先生果然算无遗策,进退有据,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他淡淡地说,“周显这‘替罪羊’,分量确实够重。以其知府之尊,贪墨数额之巨,足够平息部分怒火。然,先生以为,仅凭此一人之头,真能堵住这天下众口?堵得住那些躲在暗处,等着看本王笑话,等着落井下石、趁机撕咬的虎狼之心?五十万担的亏空流入‘裕泰’,先生一句‘被蒙蔽’,就能让所有人信服,父皇会信几分?”

他向前一步,直逼谢允:“先生这金蝉脱壳之计,固然精妙。可是追究到底,脱的究竟是谁的壳?保的,又是谁的万全?”

这番话,几乎撕开了那层温情的面纱,他看穿了谢允言语间那份极力撇清的疏离感。

“不敢。”谢允挑挑眉,笑起来。

恰逢此时——

“殿下!殿下!”一名内侍神色仓惶,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入暖阁,打破了这危险的平衡:“宫门外……宫门外刚刚传旨!苏州税课司大使周显……着即革去所有官职爵位……锁拿进京!交……交刑部会审,旨意言明……罪大恶极……问斩!”

孟子垣俊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了一下。

尽管早有预料,但那冰冷的杀意还是让他心底一寒。

谢允在听到“问斩”二字时,眼睫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初。

他对着那强压惊怒、面沉如水的三皇子,深深地、恭谨无比地作揖下去:

“殿下,周显伏法,已成定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直起身,“此刻,正需殿下速作‘表率’。请殿下即刻入宫,面圣请罪。痛陈失察之过,更要再次恳请陛下,允准殿下亲自督办江南彻查事宜,唯有以雷霆手段整饬周显余毒,扫清江南积弊,方能向陛下昭示殿下悔过之诚、忠君之心。此乃向陛下剖白心迹之良机,亦是……保全我等于江南多年苦心经营之根基的唯一生路。请殿下,速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