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对面,黄倩还在追问,“怎么不清不楚呀?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啊?”
“没有误会。”林清兮轻轻地说。
她也希望是误会,可惜不是。
那是沈凛的年少轻狂,又或是少不更事,对他来说,这大概不是什么光鲜的事迹,但也不算是什么错误。
可对当时的林清兮来说,这是绝不可挑战的底线。
如果他跟盛秋正常恋爱,她只会有点失落,将来某一天,偶然知道沈凛喜欢过她,也不过是遗憾当时没有开口,而不是像这样,年少的美好回忆全被打破,记忆里干净的少年变得酒色气十足。
一闭眼,就是灯红酒绿中,“卖笑的女子”坐在“高高在上的客人”腿上,她在外围冷眼看着,旁边人起哄催她做决定,承诺只要她一点头,那个“卖笑的女子”就会换成她。
“行吧行吧。”黄倩不再纠缠,“那我继续去看了。”
林清兮轻声说了拜拜,挂断了电话。
此时,城市的另一处。
盛秋整理着屋子里的东西,家里放满了各种箱子,有的已经被塞满打包好,有的还敞着口,露出里面装了一半的东西。
收拾得累了,她中途休息一会儿,此时正蹲在一堆杂志旁,觉得有些无聊便随手拿起一本翻看。
她在节目采访里说的是真的。
她真的看过沈凛的采访。
杂志自然是原盛秋买的,从和沈凛相遇开始,她就一期不落地订了好几个财经杂志的周刊。其中有沈凛采访的被单独挑出来放在书柜里,剩下的则被随手闲置在角落里。
倒也没有丢掉,原盛秋傻傻想着说不定哪天还能攀上别的有钱人——她对沈凛倒也没有完全投入,偶尔沈凛的过分冰冷也会让她想要放弃,想着要不换个别的大腿抱抱吧,只是在旁人那里,她未必能讨到比沈凛这里更多的好处。
而且、终究这个才是真的喜欢的。
盛秋又看了一遍沈凛的采访,时过境迁,一个月的时光好像他们两人都改变了许多。
一个月前她坐在这里翻看杂志,一开始只是为了了解这个世界的商业分布,看看两边世界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边世界暂时还没兴起、在那边的世界却已被验证的商业模式。——她在节目里说想暴富也是真的。
后来翻到沈凛的采访,结合记忆里看过的那些内容,心里七情六绪杂乱地翻涌在一起。
一时是为女配鸣不平,一时又觉得其实两人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时想起自己作为看客匆匆翻阅的,沈凛孤独的过去,一时……又忍不住被杂志里的人吸引。
采访里那句‘喜欢过’不是原盛秋的想法,是她的。
原盛秋是一直喜欢沈凛,她则是在翻阅杂志,“窥探”沈凛人生的这段时间里,短暂地让心失去了控制。
年少有为又十分有姿色的人,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总是能很轻易地变成别人渴求的梦。
透过那些访谈的字句,她看到一个野心勃勃又稳扎稳打的成功创业家。而在访谈之外,早在来这个世界之前,透过手机屏幕,她又看到过沈凛脆弱的一面。
小说男主总是会有个了不得的家世,而在这家世背后,是毫无温情可言的联姻家庭。
沈凛父母的婚事由祖辈定下,从订婚到结婚,这期间两人见面次数不超过五次。结婚仪式上,沈凛母亲看着酒店门口“恭贺新娘钟玉,新郎沈如封结婚大喜”的横幅才知道,原来沈如封的“feng”字不是山峰的那个峰。
结婚两年后,沈凛出生,钟玉和沈如封的任务完成,各自逍遥去了。
而沈凛,他是联姻的产物,一出生便尊贵无比,像是一件价值极高的藏品,沈家大宅就是他专属的玻璃柜,他被佣人精心呵护着,却始终与所有人隔着一层玻璃。
唯一亲近一些的只有保姆——虽是拿钱办事,但日久天长,对着眼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小孩子,有些女人总是很容易就被激活了母爱,即使这个小孩并非她亲生。
可保姆也是三年一换,每次刚熟悉起来就到了说分别的时候了。他也哭过闹过,不要亲近的保姆走,于是那几年,他身边的人变成一年一换了。沈父的态度很坚决,沈家的孩子可以接受别人的照顾,但绝不可以依赖。
那些年,他与别的孩子不同,很热衷于接受那些占据了休闲时间的家教课,他学法语、学骑马、学钢琴、学学学多多的东西……只有在这些时候,才有人跟他说说话,只有这个时候,房间不再显得那么空旷。
沈家于他,像是一个巨大的、奢华的孤儿院,他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没有人教过他怎么正确地表达爱,接受爱。
厉害的狮子拥有着悲惨的过去。
看客很难不被吸引。
盛秋也难逃例外。
不过理智回归得很快。她知道自己跟沈凛的家世差距,也知道他们之间有多么糟糕的开始,又隔着多么厚重的阻隔。
她为了人生好过一点,甘愿做撮合沈凛和林清兮的那个人。
节目里,她是故意在短信里写今日厨师是林清兮的,就是为了让“男主”吃上“女主”做的饭。
甚至于……
她一开始就知道,林清兮的X是谁,也知道Day0盲选时他准备的是什么东西。
说到底,透过那几页文字所产生的片刻的喜欢,也终究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另一边,沈凛的别墅。
电视上放着《强制恋爱中》的最新一期。
正好播到林清兮在后采里讲述他们的过去。
有些事林清兮也不知道。
他去一中不是因为家里的要求,而是他自己提出的。
初三的时候,他的私生子弟弟跟他上了同一所私校。他的父亲自以为家庭和睦,要求他在学校多跟“弟弟”亲近,多带带“弟弟”,不要总想着自己,要手足相亲。
他的胃里翻江倒海,面上却只能平静地接受,然后借着中考的契机,逃到公立学校“避难”。
一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学习是不难的,只是他不喜欢这种高压且自讨苦吃的状态。学校规定的早读时间是7点,各班却总是私自加码,最后他们班的早读时间定到了6点45。
得益于走读的身份,他不用吃早读这个苦,但还是厌烦这种毫无意义的规定。
上课也很煎熬,六七十人挤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课桌不得不两两或三三紧挨着才能腾挪出两三条狭窄的过道。
唯一的好处就是大家实在没有八卦的空闲,没有人死缠烂打地来问你的家庭情况,也没有人拉帮结派地搞攀比搞排挤,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他的私生子弟弟,他不必当着众多同学的面完成父亲布置下来的“兄友弟恭”KPI。
高一的生活就这样如死水般度过了。
在这样的生活里激起涟漪的是——林清兮转去学美术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二已经分了班,他坐在和高一没什么区别的教室里。
有几个有点脸熟的面孔坐在一起提起这件事,周围有几张他没见过的面孔被吸引过来一起旁听。
他在脑海里想了一下被讨论的那个人。
那是他们班的文艺委员。教室后面黑板上的板报就是由她负责的,他因为写字好看,也被拉去帮过几次忙,写累的时候停下来看她画画,从落笔和色彩来看,似乎有点底子的样子。
借着中午休息的时间,他在走读生宿舍成功偶遇了她。
客套地打完招呼以后,沈凛问:“怎么突然转去学美术了。”
她说:“我喜欢啊。”
沈凛在心底对这个答案嗤之以鼻,原来不过是“小姑娘的任性”。
“怎么之前不转?”他随口接着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轻蔑。
林清兮倚在栏杆上,轻轻地说:“我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攒够改变的勇气的啊。”
沈凛突然就被这句话击中了。
他来找林清兮问话当然不是八卦心作祟,他是觉得这个人应该也会有与他同样的迷茫。
他不喜欢一中,这里氛围太过压抑,想转回私校,又不太想面对那个私生子弟弟。
犹豫着做不出决定,又讨厌这样不果断的自己。
“要是后悔了怎么办?”他问。
林清兮笑了,突然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呐喊,“后悔了就哭,哭累了总会有办法的。”
她看着远处的天空,心情恰如那一日的天气一般晴朗。
“我感觉,人生的路是越走越宽的。”
“你看,小学的时候,没有拿满分就好像天都塌了。到了初中,卷面突然变成120分了,即使是年级第一,也是要被扣个几分的。到了现在,卷面分150了,扣个十几分也还能上清北呢。”
“越长大,犯错的空间也变大了。”
“所以,我决定不管将来后不后悔,我只要现在不后悔就好了。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那时他说了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他好像也开始积攒了一些勇气。
后来他们常常在走读生的宿舍楼楼顶打发中午的时光。
有时候是他给林清兮当模特,摆出各种姿势让她拍下来当成练速写的素材。有时候是林清兮把整理好的化学公式借给他抄。更多的时候,两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他刷题,林清兮画画,疲惫的时候抱怨一声,总能在三秒之内就收到对方贴心且及时的安慰。
在这样的陪伴下,他的勇气积攒得很快,一个多月过去,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私校的准备。
最后一次天台见面。
他诚恳地邀请林清兮跟她一起转学,并提出自己可以帮她打点好一切。
私校更注重艺术类的培养,在美术方面的师资力量远超一中,这对她来说也是个更好的去处。
“不了。”林清兮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恩如大仇,不要给我送一些我还不起的东西。”
那时的沈凛说,“你可以做我女朋友。”
林清兮罕见地皱起了眉,“你这句话里,好像我是出来卖的。”
他为自己辩驳:“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清兮却说:“我很难不理解成这个意思。”
最后一次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在很多年里他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生气。
现在才稍微懂了一点。
沈凛拉开抽屉,在恋综第一期里出现的那条橄榄叶钻石手链被随意地丢在里面——这是他原本打算送给林清兮的,后来却被戴在邱留音的手上,再后来,又回到了他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