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签到成古代乡绅 > 第6章 第六章

签到成古代乡绅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长红晕的星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1:25:15 来源:文学城

虽然家里也有蜡烛和灯油,但郭家村里还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毕竟烛火都是金贵的东西。

普通的白蜡烛都要二十五文一支,就是那容易冒黑烟又用得快的蜂蜡烛都要十二文一支呢,所以要不是夜里有什么大事,寻常人家还真舍不得点。

天色刚刚破晓,有点亮光的时候郭奶奶就已经起身了,这会子郭柏文起来就看见她正在厨房里揉面做饼。用的是家里之前就有的黑面,杂面更精细白亮些,要留着过年过节的时候再吃。

原本打着补丁的袖子用蓝色襻膊绑着,前头还用旧布扎了围裙,双手占满黑面粉,揉面功夫看着很是麻利。

她揉好面团,挤成剂子,正要按压,就瞧见郭柏文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双眼一眨不眨,盯着她看。郭奶奶唬了一跳,忍不住拍了拍胸口问:“文崽你怎么走路都没有声的,吓死我了,可是饿了?先去洗漱吧,奶奶一会儿就开始摊饼子。”

没想到自己站在这里还吓了奶奶一跳,郭柏文也有点不好意思,忙摆手,“我不是很饿,奶奶你不着急的,我过来就是想拿新的刷牙子给你的。”

“新的刷牙子?”郭奶奶拍了拍手上的面粉,接过了那把竹柄的牙刷,“这也是你昨日去县里买的?这要花不少钱吧。”

这瞧着比家里之前用的杨柳枝可精细太多了,不仅带了刷牙毛还有方便手握的竹子柄。杨柳枝每日要把一头咬开了才能沾着牙粉用,但挺便宜的,一大捆也才两文钱,够他们用上一个月了。

她从昨天开始就欲言又止,又看了看那罐牙膏,到底还是没忍住,“文崽,奶奶知道你赚了钱心里高兴,但是这采摘山货也不是日日都能有的营生,手上的钱,还是要小心些花用。”

“阿奶,我知道的。这东西买都买了,放着不用不更糟蹋嘛。”郭柏文面上乖乖应下了,心里知道自己还是该找个固定能赚钱的渠道才行,不然之后从系统里拿出来的东西,只能避人耳目自己偷偷用了。“等会吃完饭,我就叫上小花一起,背着背篓去后上拾点柴火回来。”

郭家村位于半山,海拔比山脚处要更高一些,天气也要冷一些。坡地的农田这时候也需要修整积肥,因为冬季寒冷的缘故,一年只能种上一季。现在正是十月下旬农闲时候,天气虽然还没入冬,但已经渐渐冷下来了。

待到来年三月下四月初春播时候,还有好几个月,等到入了冬没准还会降雪,那时候再去捡柴火怕是就要挨冻了。

“好,那拾柴火的时候小心些,别往山里跑太远了,不安全。”

“知道了,我们就在外边捡,中午前就回来了。”

想着等会孙子孙女都要去捡柴火,她索性多摊了几块饼子,顺手又磨了些豆子出来,和早上刚摘的青菜切碎了,一起用一点点猪油和盐调成馅。打算做成豆渣青菜碎的黑面饼,比单纯的黑面饼吃着有些滋味,也顶饱些。

吃完早饭后,郭柏文和小花一起背上了背篓,一人带了个包好的黑面饼和麻绳去捡柴火,郭奶奶则是出门去村子廖婆婆家里买点便宜结实的农家土布。

廖婆婆是村子里的织布好手,那台织布机听说是她婆婆传给她的,很有些年头了,织出来的土布虽然比不上县城里的细布好看透气花样多,但胜在便宜结实。她准备挑个一匹颜色耐脏的回来,先把衣服片子提前裁出来,再等之后进县城买些棉花回来,塞进去再把边角缝起来就成一件模样不错的新棉衣了。

一匹做完三件衣服应该还能剩下些,多余的碎布拼拼接接一下,没准还能再纳几双新鞋子出来。

从家里出来村子,外面要更热闹些,村子里的人也都醒了,这个时候就能听见数不清的嘈杂声音——某家院子里的鸡鸣声,天际飞过的鸟叫声,路上走来走去的脚步声,噼里啪啦的劈柴声,不自觉的咳嗽声和让人头皮发麻的吐痰声,还有大家碰面互相打招呼的声音。

郭柏文还不怎么认识村子里的人,好在他今日把郭小花也带出来了,小姑娘嘴巴甜,路上碰见谁都会打声招呼,他也就在一边跟着,一边往脑子里快速把人脸和名字对上。

“石头叔早上好!”

“秀秀嫂子早上好!”

“呦,这不是文崽,身体养好啦?!”

“文崽和小花一起去捡柴火啊?”

“诶,前天就好的差不多了,奶奶让我在家多休息休息。”

“家里柴火快用完了,就出来一起捡一些。”

“是嘞,还好现在不用下地,不然文崽你奶奶就要辛苦了哦。”

“天气冷了,家里柴火用着是快得很。”

这么走了一路,好不容易从村子的主干道走出来了,看着不远处的树林,郭柏文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林子里起了晨雾,雾很大,地上的枯树枝剩的不多,外围的柴火都已经被捡的差不多了,他惦记着郭奶奶的叮嘱,只往里面走了走。一边低头捡柴火,一边还记得三不五时的叫一声郭小花的名字,听到她远远地回应之后,才继续捡着柴火。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深秋的冷意和草木泥土的味道,背篓装的差不多了,他们走的位置离林子口有些远了。

这一块早就被村子里的人探索的差不多了,别说能找到些意外的鸟蛋,就连附近都没多少动物的脚印,再往里,估摸着就容易在林子里迷路了。

郭柏文直起腰准备回去,背上背篓的时候又叫了一声小花的名字。

小姑娘这一回的回答声要比之前慢上几拍,他隐隐约约听着,好像还有水声?

此时已经开始接近午后了,正午的阳光驱散了林间的雾气,整个人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郭柏文这才发现,就这么一片林子,竟然还有一条水流缓慢的小溪,似乎是从山顶上流下来的,到这半山处渐渐汇成了一道不浅的小溪流向山脚处。他走过来,就看见小花正趴在小溪边上,原本用来装柴火的竹篓翻转过来被她拿在手里。

地上还散落了一堆她方才捡到的柴火,“这水不冷吗?”,还好,这水不是很深,小花也有分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她光脚踩在了这溪流里,却也只在水流边上并没有往前面去。

“阿哥你看!你看这是我刚才抓到的!”

郭柏文这才注意到被困在背篓里面的那两条半个巴掌大小的鱼,深黄色的,他认不出来是什么鱼,但小花看着这鱼却很开心,“这是黄辣丁,可以带回去让阿奶煮鱼汤喝了!”

“小花真厉害,没用鱼饵都能抓到鱼。”郭柏文一点不吝啬自己的夸夸,小姑娘真的很厉害。

明明是来捡柴火的,她贪玩跑来抓鱼还被夸了,小花听着点不好意思,慢慢从浅水处走上岸,“我往背篓里面掰碎了一点阿奶做的黑面饼。”

本来只是想着试试,没想到真的能抓住。

“那小花也很厉害了,不过现在天气冷了,下次不要再这样脱鞋下水了,容易生病的。”

“我知道啦,阿哥。”

背篓里面装了两条鱼,湿哒哒的也不能放干柴火了,还好有带麻绳出来。郭柏文用麻绳把地上散落的柴火捆起来,再系在自己的背篓上,小花也不背背篓了,只用两只手提着湿哒哒的篓子一起回家。

等到了家,阿奶正拿着两件旧衣服在新布上比划着要怎么裁,看见小花抱着背篓回来,也放下手上的东西跟过来瞧。

“哎呀,小花你今天还抓到了黄辣丁啊。”

“嘿,阿哥今天也夸我厉害呢。”

小姑娘拿盆装了水,把两条已经有些奄奄一息的鱼放进去,又用手拨了拨,看它们还在喘气,就已经决定好了它们的归宿,“阿奶,我们晚上喝鱼汤吧?”

“小馋猫昨天才吃了肉,今天又想喝鱼汤啦?”

郭奶奶调笑的抹了抹她的鼻子,“这鱼放到明天也放不住,你想喝鱼汤那就喝吧。”她又抬手锤了锤郭柏文的肩膀,帮着松快松快,“你又让你阿哥一个人去捡柴火啦?”

“哪有,我捡完柴火才去抓的鱼。”郭小花有些心虚,声音也越来越小,“不过篓子抓了鱼也放不了柴火了,阿哥才帮我一起拎回来的。”

“那你就多跑趟腿吧,”郭奶奶摸了枚铜钱出来,“去廖婆婆隔壁家的针头线脑店里买板盐卤豆腐回来吧。”

其实炖鱼汤用嫩豆腐会更好,但村子里没人做豆腐,这针头线脑店是村子里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日里卖些农具油盐和常用的针线之类的,里面盐卤豆腐也是他们从山下买的,虽然硬了些,但耐放。

哪怕村子里没人来买豆腐,到时候卖不出去的盐卤豆腐切片晒干也能变成好吃的豆腐干,有些馋嘴的小孩也会磨着家里人买上几片当做零嘴。

“好嘞。”郭小花满脑子都是晚上能吃到的鱼汤,自然也不在意多跑上这么一趟。

早上的黑面饼做的比较多,现在还剩了几块,往锅边贴着一起热热,就够三个人吃了。将鱼从水盆里捞出来敲两下,郭奶奶利索的开始去鱼鳞清理内脏,把鱼处理干净后又在表面划了两道。随后热锅冷油,早上做黑面饼已经用了猪油,煎鱼就用的是便宜些的豆油,这样煎出来的味道也很香。

煎过的鱼煮汤会更白,她沿着锅又倒入一些热水,白雾从锅里漫开,盖上盖子开始熬煮。

郭柏文在院子里劈柴,小花则一边看着火,一边不时往灶眼里塞入柴火,不让灶火熄灭。

锅里咕噜噜的,白汤翻滚,郭奶奶看时候差不多,把切好的豆腐放进去继续熬,最后出锅的时候又撒了一点盐和葱段。

随后又捞了一小碟子的腌萝卜出来,和鱼汤一并端着出了厨房。

黄辣丁是这里比较常见的一种鱼,肉质细腻又没有多少小刺,这个季节能抓到也算是意外之喜。

和昨天的蛋羹一样,豆腐鱼汤也是软和的,这一碗既有黄辣丁独有的清甜,又有豆腐的油润,鱼肉细嫩得几乎不用嚼。

三个人一手抓着黑面饼,一手端着鱼汤,这一顿吃的胃里都熨帖不少。

黄辣丁真的很好吃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