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小公安的破案日常 > 第6章 蛛丝马迹

七零小公安的破案日常 第6章 蛛丝马迹

作者:芙佑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06:48:27 来源:文学城

老刘和沈棠再次来到周福贵家时,发现门虚掩着。老刘警觉地推开门,只见周福贵瘫坐在地上,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老泪纵横。

“周师傅,您这是怎么了?”沈棠连忙上前搀扶。

周福贵颤抖着举起照片,上面是张富贵和一个年轻女子的合影。“这是富贵和他对象小梅……都是我造的孽啊……”

老刘示意沈棠先不要说话,给周福贵倒了杯水,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后才开口:“周师傅,您刚才说有人威胁张师傅,能详细说说吗?”

周福贵擦了擦眼泪,长叹一声:“大概半个月前,富贵突然来找我,说有人往他更衣柜里塞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要么离开饭店,要么等死’。当时我们都以为是有人嫉妒他的手艺,没想到……”

“纸条还在吗?”沈棠立即问道。

“被富贵烧了。”周福贵摇头,“他说不想惹事。可是从那以后,他就变得魂不守舍,做菜也经常出错。”

老刘沉思片刻:“除了这张纸条,还有其他异常吗?”

“有。”周福贵突然压低声音,“大概一周前,我看见一个穿灰布褂子的人在饭店后门转悠。我本来想上前问问,可他看见我就跑了。”

沈棠想起王大力之前提到的灰布褂子,追问道:“您能描述一下那人的长相吗?”

“个子不高,戴着帽子,看不清脸。但是……”周福贵犹豫了一下,“我注意到他走路时左腿有点跛。”

这个细节让老刘和沈棠精神一振。左腿微跛,这是个很明显的特征。

就在这时,王大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刘科!有新发现!”

王大力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我们在张师傅的住处找到了这个!上面记录了他最近三个月所有的行踪,特别标注了几个周三见面的地点。”

老刘接过笔记本仔细翻看,眉头越皱越紧:“城南老巷、城东砖厂、旧货市场……他去这些地方做什么?”

“更奇怪的是这个。”王大力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用红笔写着一串数字:3-12-7-5-20。

沈棠仔细看着这串数字,突然灵光一闪:“这会不会是某种密码?或者代表什么地点?”

“先带回局里研究。”老刘合上笔记本,转向周福贵,“周师傅,张师傅最近有没有和您提过什么特别的人?或者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

周福贵思索良久,突然拍了下大腿:“我想起来了!大概一个月前,富贵突然问我认不认识一个叫‘老刀’的人。我说不认识,他也就没再多说。”

“‘老刀’……”老刘重复着这个名字,脸色渐渐凝重,“这个人我听说过,是黑市上专门倒腾票证的。如果张师傅和他有联系,事情就复杂了。”

回到公安局,李明已经等在办公室,面前摆满了各种物证。

“刘科,检验科在解放鞋上发现了重要线索。”李明指着显微镜下的样本说,“鞋底不仅沾有砒霜,还有一些中药粉末,成分和张师傅吃的药完全一致。”

沈棠凑近观察:“这说明凶手很可能接触过张师傅的药?”

“不止如此。”李明又拿出一个证物袋,“这是在鞋缝里发现的几根纤维,经过比对,确定是灰布料的纤维。”

案件似乎渐渐明朗了:一个穿灰布褂子、左腿微跛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但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对张师傅下毒手?

下午,调查组召开了案情分析会。老刘让每个人都发表了看法。

王大力首先发言:“我觉得就是那个‘老刀’干的!张师傅肯定是在黑市交易时得罪了他。”

李明推了推眼镜:“我查过张师傅的银行账户,最近三个月有大额资金出入,每次都是周三前后。这和他笔记本上记录的见面时间吻合。”

沈棠一直沉默着,突然开口:“刘科,我觉得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砒霜是从哪来的?”

这句话点醒了其他人。砒霜是严格管控的毒药,普通人很难弄到。

“我已经让人去查了。”老刘说,“全市能接触到砒霜的单位不多,医院、化验室、还有一些特殊工厂……”

“还有中药铺。”沈棠补充道,“有些老药方里会用到砒霜,虽然现在很少用了。”

会议结束后,沈棠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研究张师傅的那本笔记本。那串数字3-12-7-5-20让她特别在意。

她尝试着各种解读方式:坐标、密码、代号……突然,她想到这可能是一种简单的替换密码。她找来一张纸,把数字转换成字母:C-L-G-E-T。

“C-L-G-E-T……”她喃喃自语,这组字母毫无意义。难道方向错了?

就在她苦思冥想时,王大力端着两个饭盒走进来:“别想了,先吃饭。今天食堂有红烧肉,周师傅特意给你多打了一勺。”

听到“红烧肉”三个字,沈棠突然灵光一闪:“大力哥,张师傅出事的那个周三,本来应该去拿药的对吧?”

“对啊,怎么了?”

“如果他没去拿药,会去哪里?”沈棠激动地站起来,“那串数字可能不是密码,而是时间!三月十二日七点五二十分!”

王大力凑过来看:“三月十二日……那就是上周三?七点五十二分……晚上?”

“不对,应该是早上。”沈棠翻看日历,“三月十二日早上七点五十二分……张师傅这个时间应该在饭店准备早市才对。”

两人正讨论着,李明匆匆走进来:“查到了!全市最近三个月只有三家单位申请过砒霜,其中两家是医院,还有一家是……城东砖厂!”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震惊了。砖厂要砒霜做什么?

老刘当即决定:“大力,你带人去砖厂调查砒霜的事。李明,你继续追查那串数字的含义。小沈,你跟我去一趟张师傅最后出现的地方。”

傍晚时分,沈棠跟着老刘来到张师傅生前居住的小院。这是典型的北方院落,三间正房带个小院,院子里还晾着没来得及收的衣服。

张师傅的老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在邻居的搀扶下才能勉强站立。

“警官,我家富贵是个老实孩子啊……”老人泣不成声,“他每天就是上班、回家,从来不在外面鬼混……”

沈棠轻声安慰着老人,目光却在仔细观察这个院子。院墙角落堆着些废弃的建筑材料,其中几块红砖引起了她的注意——砖块上沾着的红泥,和解放鞋上的如出一辙。

“大娘,这些砖是哪来的?”沈棠问道。

“是富贵从砖厂捡回来的,说要在院里砌个花坛。”老人抹着眼泪说,“这孩子就喜欢摆弄这些……”

老刘和沈棠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张师傅和砖厂果然有联系。

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他们检查了张师傅的房间。房间很整洁,除了一些厨艺相关的书籍,最显眼的就是床头柜上放着一本《本草纲目》。

沈棠翻开书,发现其中一页被折了角,上面正好记载着砒霜的药用方法。而在书页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老地方,周三见。

“刘科,您看这个。”沈棠把书递给老刘。

老刘仔细看了看,眉头紧锁:“张师傅难道在自学中医药?”

就在这时,沈棠的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书页上的某个字迹,突然一阵眩晕袭来——

她看见张师傅坐在床前,就着台灯的光线认真阅读这本书。突然,他剧烈地咳嗽起来,慌忙从抽屉里取出药丸服下。待呼吸平稳后,他在书页上写下那行小字,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期待。

画面戛然而止。

“小沈?你没事吧?”老刘关切地问。

“没、没事。”沈棠稳住心神,“刘科,我觉得张师傅不是在自学医药,他可能是在寻找治病的偏方。”

这个推断让案件又多了一种可能:张师傅的死,是否与他寻找偏方有关?

晚上回到局里,各路的调查结果都汇总过来。

王大力在砖厂查到,该厂确实申请过砒霜,用于杀虫剂的生产。但管理混乱,经常有无业人员在厂区流窜。

李明那边也有进展:“那串数字很可能是电话号码的前五位。3代表分局,12代表街道,7是支局,5和20可能是用户编号。”

“能查到具体地址吗?”老刘问。

“正在查,需要时间。”

沈棠把在张师傅家的发现告诉大家,特别提到那本《本草纲目》和砖厂的红砖。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张师傅的死与砖厂有关。”老刘总结道,“明天重点调查砖厂,特别是那些经常在厂区活动的无业人员。”

散会后,沈棠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线索。她把所有已知信息写在黑板上:

张师傅患肺结核→寻找偏方→接触黑市?→与“老刀”有联系?→被威胁→周三约会→中毒身亡

凶手脚印→解放鞋→红泥→砖厂→砒霜

目击者描述→灰布褂子→左腿微跛

这些线索看似有关联,却又缺少关键的一环。那个穿灰布褂子的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对张师傅下毒手?

就在这时,值班民警送来一封信:“沈同志,有你的信,刚才一个小孩送来的。”

沈棠疑惑地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拼成一句话:

“别查了,除非你想当第二个张富贵。”

沈棠的心猛地一沉。凶手竟然知道她在查案,还发出了威胁!这说明凶手很可能就在他们身边,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她立即把纸条拿给老刘看。老刘脸色凝重:“看来我们离真相不远了,有人开始坐不住了。”

这一夜,沈棠辗转难眠。那张威胁纸条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但越是如此,她越是下定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一早,她提前来到办公室,却发现老刘已经在等她了。

“小沈,看来有人比我们更着急。”老刘指着黑板,“我昨晚想了想,我们可能漏了一个最重要的线索——”

“张师傅为什么要每周三定期见面?见的是谁?这些见面与他的死有什么关系?”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李明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刘科,查到了!那个电话号码属于城东一家废弃的仓库,登记人叫……周福贵!”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周师傅?他为什么要撒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