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轨同驰 > 第38章 渡口槐下的旧时光与新约定

偏轨同驰 第38章 渡口槐下的旧时光与新约定

作者:许梦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6 来源:文学城

渡口的风带着水汽,腥咸里混着草木的清香。老槐树的枝桠像张开的巨手,遮天蔽日,树身果然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树皮皲裂如老人的皱纹,沟壑里嵌着经年累月的尘土。树下的石碑半埋在土里,碑上的字迹被风雨侵蚀得只剩模糊的轮廓,勉强能辨认出“光绪年间”几个字。

陆池蹲下身,用手拂去碑上的浮土,指尖触到冰凉粗糙的石面,忽然觉得像是摸到了时光的纹路。“爷爷说的‘老槐下’,应该就是这儿了。”

江起绕着槐树转了一圈,在树干西侧发现个不起眼的树洞,洞口被藤蔓半掩着。“看这里,”他拨开藤蔓,里面黑黢黢的,“说不定东西藏在这儿。”

陆池凑过去,借着从树缝漏下的光斑往里看,隐约能看到个木盒的边角。“得想办法够出来,洞口太窄了。”他从背包里翻出折叠铲,小心翼翼地挖开树洞周围的泥土,“慢点挖,别把木盒碰坏了。”

江起蹲在他身边,帮忙扶着树枝,指尖偶尔碰到陆池的手背,两人都没说话,却默契得像演练过千百遍。泥土簌簌落下,混着腐叶的气息,老槐树仿佛在低低叹息,把藏了多年的秘密慢慢捧出来。

“快着了,”陆池的声音带着点兴奋,“我摸着木盒了,是楠木的,挺沉。”他屏住呼吸,一点点把木盒从树洞里挪出来,盒身蒙着层灰,却没受潮,边角的铜锁还亮着光。

“小心点,别掉了。”江起伸手托住盒底,两人合力将木盒放到干净的石板上。木盒约莫半尺见方,上面刻着和玉佩、铜符呼应的纹路,锁孔是个精巧的梅花形。

“钥匙呢?”江起摩挲着锁孔,“总不能又得撬吧?”

陆池从口袋里摸出那枚草戒——刚才挖洞时摘下来收好了,他把草戒轻轻往锁孔里一探,大小居然正好。“试试这个。”

“草编的能行吗?”江起有点怀疑,却还是按住木盒,看着陆池转动草戒。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陆池掀开盒盖,里面铺着层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本线装日记,还有个巴掌大的铜制罗盘。日记的封皮上写着“渡头记事”,字迹苍劲,是爷爷的笔锋。

“先看日记。”江起把罗盘挪到一边,翻开日记的第一页,纸页已经泛黄发脆,墨迹却依旧清晰。

“光绪二十七年,槐花开得正盛,我与阿禾在此渡口分别,她坐船去了南洋,说要寻一种能治咳疾的草药。我在树下刻了字,说等她回来,就用这罗盘定个方向,一起去看极北的极光。”江起轻声念着,声音不自觉放柔,“阿禾是谁?”

陆池凑过去看,第二页夹着张褪色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子梳着麻花辫,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站在老槐树下,身边的年轻男子眉眼和陆池有几分像——正是年轻时的爷爷。“应该是奶奶,”陆池的指尖拂过照片上女子的脸,“爷爷很少提奶奶,只说她去了很远的地方。”

江起继续往下念:“光绪二十八年,收到阿禾的信,说在苏门答腊找到了草药,却染了瘴气,回信越来越慢。我把罗盘拆开,在指针里藏了她的头发,想着这样就能‘感应’到她的方向。”

“光绪二十九年,槐花又开了,阿禾没回来。我在石碑背面刻了她的名字,用朱砂描了,想着风吹雨打也不会褪色。”

陆池忽然站起身,走到石碑前,蹲下身子摸索着碑的背面,果然在底部摸到几处凹陷的刻痕,用手指拂去尘土,“阿禾”两个字渐渐显露,朱砂早已褪成淡粉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用心。

“原来奶奶叫阿禾。”陆池的声音有点哑,“爷爷守着这个秘密这么多年,一定很想她吧。”

江起走过来,从背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所以他才留了这么多线索,想让我们知道他们的故事。”他拿起那个铜罗盘,拆开指针,里面果然裹着一小缕褐色的发丝,“你看,爷爷真的把奶奶的头发藏在里面了。”

陆池转过身,埋在江起怀里,闷闷地说:“他们明明那么好,却没能在一起。”

“但他们的念想留下来了呀。”江起拍着他的背,“就像我们现在这样,把彼此放在心里,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回来的路。”他拿起那缕头发,小心翼翼地放回罗盘,“我们把它收好,以后带在身边,也算替爷爷完成心愿了。”

陆池点点头,从江起怀里抬起头,鼻尖蹭到他的下巴,带着点痒意。“江起,”他忽然说,“我们也在这槐树下刻点什么吧。”

“刻什么?”江起笑眼弯弯。

“就刻……‘陆池与江起,某年某月某日至此,约定同行’。”陆池的指尖在他胸口画着圈,“用石头刻,比朱砂耐用。”

“好啊,”江起拿起块尖锐的石片,“你扶着我,我来刻。”他蹲下身,在石碑侧面找了块平整的地方,陆池则跪在他身边,用手挡着风,不让沙尘吹进他眼里。

石片划过石头,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诉说着什么。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交叠的手上,把字迹照得明明灭灭。

“刻好了。”江起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两人凑过去看,歪歪扭扭的字迹带着少年人的认真,在古老的石碑上,像是新抽的枝芽。

“真好看。”陆池伸手摸了摸刻痕,被江起一把抓住手腕,拉进怀里。

“好看吗?”江起低头吻他,带着风里的槐花香,比之前的吻都要温柔,“那再奖励一个?”

陆池没躲,闭上眼睛回应他。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鼓掌,远处渡口的船工喊着“开船喽”,声音被风吹得很远。

吻到气喘吁吁时,江起才松开他,额头抵着额头:“等看完极北的极光,我们再回来看看这字,好不好?”

“好。”陆池的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阳光,“还要带很多很多照片,贴在日记里,让以后的人也知道,我们也来过,也约定过。”

江起拿起木盒里的日记,翻到最后一页,提笔写下今天的日期,又在旁边画了两个手拉手的小人,一个长头发(虽然陆池是短发,但江起坚持要画成这样),一个短头发。“这样就完整了。”

陆池看着那两个小人,忽然笑出声:“画得真丑。”

“丑才好记。”江起把日记放进木盒,又把木盒塞进背包深处,“走吧,船来了,我们该往下一站去了。”

两人手拉手往渡口走,老槐树下的石碑静静立着,新旧字迹交叠,像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风吹过树梢,落下几片槐花,沾在他们的发间,带着清甜的香。

“下一站去哪儿?”陆池问,脚下的石子被踢得“咕噜噜”滚远。

“日记里说,阿禾奶奶在南洋见过一种会发光的海鱼,”江起掏出罗盘,指针正对着南方,“我们去海边找找?”

“好啊。”陆池踢着石子,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刚才刻字的时候,你是不是偷偷亲我头发了?”

江起脚步一顿,转身把他圈在怀里,在他发顶响亮地亲了一下:“现在亲了,不算偷偷了。”

陆池被他闹得脸红,推开他往前跑,江起笑着追上去,两人的笑声被风卷着,飘得很远很远,和渡口的船笛声、槐树叶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夏天最热闹的调子。

背包里的木盒轻轻晃动,像是在应和着这轻快的节奏。里面装着的,不止是一本日记、一个罗盘,还有两代人相似的牵挂,和永不褪色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