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 第24章 夜晚身边人

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第24章 夜晚身边人

作者:江湖太妖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1 21:15:31 来源:文学城

王春妮的婚礼挺热闹的,新郎就在隔壁大队,两家离的也近,日后走亲戚回娘家都方便。

临走了,花婶儿硬塞给白清霖两碗菜。这两碗可不是席面上的折箩,而是后厨自己留的。毕竟白清霖随的礼比那一毛两毛的多不少,又实用。再加上自家男人儿子给白清霖盖房也赚了不少,花婶儿是很舍得这两碗肉菜的。

菜都被陆奶奶拿了回去,白清霖来到大队请假,说是快春耕了,他要去镇上买点儿东西给新家添置,顺便跟亲戚那边住一宿。

没想到这小知青在镇上还有亲戚,大队长心里琢磨了一下,不过也没问。小知青有亲戚好啊,干不了什么活儿至少还有人帮衬,饿不死。

只要别饿着,就不会闹幺蛾子,毕竟他们大队还想拿先进大队的奖状呢。去年他们拿到了一次,整个大队都开心的不行。有了先进大队这个称号,公社发东西都会提前给他们的。

请好假,白清霖就回到陆家。

陆向阳出车还没回来,不过陆家习以为常了。

对陆奶奶来说,她大孙子主意正,脾气又倔,胆子还大。跟外面行走并不会让人担心,毕竟老太太现在最操心的就是要挑个能让大孙子入眼的孙媳妇。

只可惜大孙子心野了,左一个看不上,右一个看不上,还非要找小知青这样的。

于是陆奶奶每次看到白清霖的时候,目光惋惜又慈爱,恨不得小知青就是个小姑娘,养上几年开开心心的嫁给自己大孙子,那多好呢。

白清霖可不知道陆奶奶心里想什么,他乖乖巧巧的陪老太太和老爷子聊了一会儿,就回到里屋。

之前给白家人打电话,要了原主上学的课本笔记什么的,说自己在这边无聊,看看能不能继续学习,或许还能跟这边考个高中什么的。

反正家里人很是高兴,说让他别担心,很快就会把东西寄过来。

现在这个年代,寄信和东西慢的不行,一封信省内至少七天,省外那就得奔着半个月去了。

不过白清霖也不着急,毕竟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和原主的家庭融合呢。毕竟他算是个“外人”,突然占了别人的身体,还有了疼他爱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让他略有些不太习惯。

吃晚饭的时候,白清霖说自己明天要去镇上,第二天再回来。

“不就是买些东西,让金柱陪你去,他力气大还能帮你拿着。”陆奶奶不放心小知青一个人往镇上去,更别说住一宿了,现在这个世道看似安稳,但哪里都乱,万一小知青遇到个坏人,他们离这么远都帮不上忙。

“我住镇上亲戚那里,第二天下午就回来了。”白清霖给陆奶奶夹了一筷子菜,笑眯眯的解释。

陆奶奶对他确实是真的好,中午吃席的时候估计也是看出他有点儿嫌弃那个搪瓷盘,夹菜只给他夹盆子中间的,怕他没吃饱,回来还给他热了个大红薯。

听到有亲戚,陆奶奶这才放了心。也怪不得小知青会来到这么老远的地方下乡,估计是家里觉得有亲戚能帮衬一下。

否则这么小的岁数来这样辛苦的地方,爹妈都得心疼死。

第二天白清霖起的挺早,主要是这些日子睡得好,而且睡得早。从未想过自己还有早睡早起的一天,毕竟人不熬夜枉少年啊!

估计这一脑袋头发是保住了。

张凤天天站柜台后面,跟望夫石似的,脖子都伸长了。她只恨自己当初没有详细的打听到小知青的下乡地址,这一天天的没看见人来,真心着急的不行。

她妈都快放弃了,说再等两天见不到人,就把布料拿去给裁缝做。

倒也不是嫌弃小知青说话不算话,主要是他们也知道下乡的知青来镇上得请假,怕是没能把假请下来吧。

正想着呢,就看见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小知青!小白,白同志!”张凤兴奋的差点儿从柜台后面蹦出来,“你可算来了!周姐帮我盯一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周姐还没应声呢,就看张凤从柜台里冲出去,她抻脖子看看外面那个小知青,忍不住撇撇嘴。

这几天光听张凤说那个小白脸子会做衣服,做的特别好看。她就不信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能做出什么好看的衣服,值得天天说。

别是张凤看上这小孩儿了吧?周姐想了想又摇摇头。

小知青确实长得挺高,又白净漂亮,可问题才十四呢!张凤眼瞅着就要结婚了,还能移情别恋?那个结婚对象可是张凤青梅竹马的同学,俩人都认识十来年了。

横不能把同学扔了,巴巴的等这小孩长大吧?

“走走走,跟我回家,我妈天天盼着呢,可巧今天周日,都在家里没去上班。你再不来,我妈就要让镇上裁缝给做衣服了。”

张凤巴巴的说了一路,看着白清霖的眼睛都冒光了。

白清霖抱歉的一笑,道:“队里也不能总请假出来,再说快开春春耕了,以后我再想出来就更麻烦。”

农忙的时候,知青一个月只有请一次假的机会,毕竟大家恨不得天天在地里忙乎,那能让他们这群知青到处乱窜呢。

说了一会儿话就到了张家,一推门,张凤她娘王金桂正在院子里晒被子。

毕竟天气暖和了,又是个大晴天,家里的厚被子厚棉袄都得拿出来晒晒,晒透了放起来,第二年继续用。

“妈,你看谁来了!”张凤进门就大声嚷嚷起来,“盼星星盼月亮的,今天可算盼到了。”

王金桂看见白清霖,那热情的仿佛看见自己的亲儿子,“哎哟小白同志,你可来了。我这几天没少念叨你。”说着一把拉过白清霖的手,蹭蹭的就拽屋里了,“张良山你快看,这就是给凤儿做衣裳的那个小知青,宝蛋快去给你小白哥哥倒个热水,宝豆宝丫,快来看看你们的小白哥哥。”

上次来,张家就一个张凤一个王金桂,这次来一家子六口人,那叫一个热闹。

张凤是家里的老大,叫宝蛋的少年是老二,估计也就十岁出头的模样。宝豆和宝丫是双胞胎,五六岁,长得圆头圆脑的,一看就特别像王金桂。

张良山瘦高个,身上似乎带着领导的气质,看着十分稳重,“小白同志,我们家里的事辛苦你了。”说着还伸出手来,要跟白清霖握手。

白清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也没有白辛苦,阿姨给了钱和吃的,挺好的。”

“哈哈哈,”张良山大笑起来,“你这个小同志,很有意思啊。”

张凤把人带到了就走了,王金桂见这俩人聊起来了,有些坐立不安。

白清霖见状便道:“我就请了两天假,不如现在赶紧量一下尺寸把衣服做出来,别耽误了张凤姐的好日子。”

“对对对,你说得对。老张你看看,人家小白同志多懂事。”王金桂蹭的站起身,直接进了主屋,“布料上次你也看了,都准备好了。我还给几个小的也买了两块……就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你赶紧看看。”

白清霖早就想好了给王金桂做什么衣服了,现在有看到了男主人张良山,心里也有了计较。

两个人各做一件短款风衣,王金桂做个时尚的大翻领,张良山比较瘦,脖子也长,可以做个小立领。新的布料是灯芯绒,这个料子在镇上都见不到,估计是王金桂从别的地方买回来的。

绿色的灯芯绒可以给两个小男孩做两件夹克衫,碎花的就给小姑娘,做个厚款的连衣裙。

白清霖把图样画出来,王金桂看了连连点头,“我觉得挺好,都挺好的,你看着做。尺寸我们早量好了,对了上次那个女同志怎么没跟着来?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素云姐明天来,她过来主要帮忙锁扣眼和收边,还是能忙得过来的。不过阿姨我得说好了,风衣得要内衬,有内衬的做出来板正好看。当然没有也可以做……”

“内衬是吧?有的有的,家里有剩下的棉布,我看你给凤做的那个了,有衬确实好看。”王金桂说着就翻箱倒柜,翻出来几块厚棉布,还有几块劳动布,“你看看哪个能用就用哪个。”

带衬的衣服废布,一般家庭可不敢这么勇。不过张家家庭条件好,一套内衬都可以做一件衣服了,仍旧面不改色的拿了出来。

拿了尺寸,白清霖胸有成竹的开始裁剪,一上午的工夫就把几件衣服都剪了出来,每件衣服单独卷起来放在一边,先做王金桂的。

中午吃了饭,张良山午睡也只能去儿子屋里了,王金桂陪着白清霖,看着他哒哒哒的踩了一下午的缝纫机。

衣服逐渐成了型,王金桂穿在身上,高兴地跟什么似的,“好看,真好看,也板正。这大领子在镇上都很少见呢,显得我特别年轻。”

张良山也试了新衣服,小立领的风衣显得他十分稳重,而且这件衣服还是个暗扣的设计,穿在身上笔挺的,这文人气质一下子就出来了。

宝蛋的绿色灯芯绒的夹克衫也做出来了,是仿军装的款式,还做了肩章和袖章。这给小孩儿高兴地,脸蛋子通红。

外面天都黑透了白清霖才离开,王金桂又请他吃了晚饭,答应了帮他买一些东西的事。

白清霖之前是打算跟王金桂家住一宿的,不过后来陆向阳给了他镇上房子的钥匙,他就改了主意。跟不熟悉的人凑合一宿,还不如自己去那边住呢,清净又没人打扰。

打开院门,进了屋先学着陆向阳的样子烧了炕,又把炕席用湿毛巾擦了一遍,铺上被褥。等炕烧热了就钻进被窝,累了一天了,一躺进暖和的被窝里,顿时就有些睁不开眼。

睡的迷迷糊糊地,突然察觉到身边有了奇怪的动静。

“谁!”白清霖猛地睁开眼,当看清眼前的那个人,把他吓了一跳,“陆向阳?你怎么回来了?”

我看有人问大碴粥怎么做,就是买来大碴子,我喜欢搭配点儿豆子红枣什么的,在水里泡半天,着急的话泡半小时也成,然后煮至黏稠就可以了。

配咸菜吃,美滋滋。

可以用那个预约煮粥的锅,早晨起来正好喝。

PS:搭配凉拌萝卜丝也好吃,白萝卜绿萝卜都可以,擦成丝,放了盐,糖跟醋,或者辣椒油一拌,配粥简直了!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夜晚身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