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长姐致富日常 > 第24章 第 24 章

农家长姐致富日常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千灯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7 00:09:02 来源:文学城

沈映接过木牌,上头果然刻着“照鸿”二字。心下了然,看来眼前这位年轻郎君,应该就是这照鸿茶楼的东家,怪不得能这么豪气地直接买下所有的翡翠冻。

想来要拿去他的茶楼售卖。

吴照看这小娘子接了令牌却不走,还以为她不认识路,就教她,“过了玉带桥,往西走,看见招牌便是,”又想起她怕是不识字,想了想又说,“若是实在找不到,过了桥随便找个人问就行。”

这也不是他自大,照鸿茶楼在玉带镇开了几十年,还是老头子年轻时候挣下的产业。

虽说这两年东街的飘香楼异军突起,截去了不少老主顾,照鸿楼隐有日薄西山之态。

不过吴照有信心,再给他一点时间,一定能重振茶楼的辉煌!

沈映对他的雄心壮志一无所知,现在满心就盘算着怎么能钓住这条大鱼——哦不,大主顾。

“郎君好魄力,”她收下木牌,弯着眉眼,“我叫沈映,明日还来这卖翡翠冻,若是郎君还要,可以使人来码头寻我。”

若是在后世,她这个时候就要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了。

吴照不禁挑眉。

要知道本朝虽然与男女大防一事上并不严苛,可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基本还是男人或者是嫁了人的妇人。

年轻的女郎,多的是和男人多说了两句话就要面红耳赤。这小娘子倒是胆大,做了一桩生意还不算完,立马就想着和他长期合作了。

不过她虽然这么说,吴照自然不会真当回事,只点了点头,“知道了。”

沈映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敷衍,不过也无所谓,毕竟她现在的策略就是广撒网,能网住一条就算赚。

她朝吴照笑了笑,就背着篓子往南城走。

过桥的时候却被一个皂隶拦下,皂隶看了她背篓里的东西,板着脸把手一伸,“两文。”

沈映不解,“进城的时候不是才交过钱了么。”

皂隶不耐烦道,“那是进城费,现在交的是桁渡税。”

沈映明白了,原来过桥还得两文钱。

少不得又得再掏两文,心中不免感慨,怪不得朱月娘说村子里没人来商市摆摊,她这还没挣着钱呢,已经搭出去三文了。”

交了钱皂隶不再吭声,让开身子放她过去。

沈映过了桥,脑中一边回想照鸿楼东家的话,嗯,过了桥——再往西走。

她站在桥下,愣住了。穿越之前沈映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还是方向感很差的那种,跟她说下了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她能整明白,但是往西走——

沈映陷入了沉思,哪边是西来着?

她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爬老高了,看不出来东西。

不过找不着也不是什么大事,长了嘴就能问人,更何况听那人的意思,这照鸿楼的名气还不小。

沈映就拦住一个挎着竹篮的大婶问道,“婶子,劳烦您,这照鸿茶楼往哪儿走啊?”

年轻人果真没唬她,确实是随便找个人就知道,大婶脚步不停,她还急着去买菜呢,顺嘴答道,“你沿着河往西走就行。”

沈映:……

好家伙,合着你们人人都自带导航咋地!

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咳……这个西边,是哪边?”

大婶这下停住脚了,看沈映的眼神像看是看傻子,沈映只能挠着头尬笑。

大婶看她是真不知道而不是刻意寻她开心,这才抬手朝一个方向指,“往那走。”

沈映道完谢赶紧开溜。

去照鸿楼正好经过南城的商市,这南城的商市和北城又不一样。

北市虽说划分了位置,却不并限制摊贩的类型,说白了只要你交了钱,那就爱卖什么卖什么,没管你。

南市却不一样,沈映虽是走马观花,却也看出这商市分了好几个区域。粮油肉菜是一块,日杂百货是一块,布庄胭脂又是一块。

商市的街道两头竖了两根涂着朱漆的表木,所有摊贩一律不准越界,越界了就会有穿着青衣的小吏来处罚。

沈映看得心动,忍不住找小吏询了一下摊位费。

果不其然,听见那个数字之后立马心如止水。

照鸿楼的位置倒是不错,穿过主街,再过两个小巷子便是。

没过晌午,茶楼还不到热闹的时候,只稀稀拉拉坐了两三桌的客人。

照鸿楼的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钱。

听见沈映说是东家让她来送东西的,连看都不看,收下木牌让她把东西放下就行。

沈映赶紧道这陶锅是自家的,还得带回去。

钱掌柜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才叫过来一个茶博士,命他去后厨取个空陶罐来,一边打算盘一边随口问道,“我们东家让你送什么来了?”

“这是翡翠冻,自家琢磨出来的吃食。”沈映只作没看见钱掌柜脸上的轻慢之色,“若是后院有井,最好可以湃在井里,味道更好一些。”

钱掌柜“哦”了一声,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心上,又问,“一共多少钱?”

沈映拿起篓子里的长竹筒,“我还配了糖水,若是你们也一并要的话,那就一百五十文,若是不要的话,只用给我一百四十文。”

糖水她可以再去北市上卖掉,估计也能卖个十文钱。

钱掌柜打开箱柜,数出来一百五十枚铜板,“糖水就不用了,”他们开茶楼的,哪里瞧得上外头的糖水,“其余的钱就当你的跑腿费。”

沈映听他不要,也不客气。

做了这单生意,兜里就又有了一百五十六文钱。

沈映走路的时候都能听见怀里的铜钱叮当作响。

实在是动听得很!

有了钱她也不再耽误,抓着背篓直奔北市采购,至于为什么不在南市买,很简单,贵!

原本还想着先去杂货铺买碗,可路过肉铺的时候,脚不听使唤地就挪了过去。

屠户满脸横肉,叼着根竹签,睨着她,“要买什么?”

沈映摸了摸怀里的钱,“要一斤五花肉,一斤背脂,再要两根筒子骨,劳烦您帮我剁开。”

筒子骨没有肉,里头却有骨髓,可以煮了给来钱吃。

买肉一共花了四十四文,背脂和排骨一个价。沈映把肉放进背篓里,恨不得立刻回去做来吃。

奈何东西还没买完,只能再去杂货铺里买碗。

粗陶碗四文钱一个,不用挑,都一个样子。沈映要了两个,又看铺子里还有陶罐,大的要十八文,小一点的要十文。

沈映想了想,她每次出来背着陶锅到底是不方便,索性要了个大陶罐,又想起来回头熬了猪油没地方放,咬咬牙就又买了个小陶罐。

付钱的时候又想起来了,“有木碗么?”

她差点把来钱给忘了。

来钱不用陶碗,容易磕坏了,木头的就挺好,结实耐用。

木碗便宜,只用两文钱。

沈映摸了摸,打磨的挺光滑,没什么木刺。

又交出去三十六枚铜板。

这就花了一多半了,沈映摸了摸兜,索性决定再去买些糖好了。

铺子里糖的种类竟然还不少,不仅有常见的白糖、红糖和饴糖,居然还有染了颜色的果糖,沈映称了点白糖,又买了点果糖准备让大家尝尝味。

背篓塞得满满当当,大陶罐只能抱在手里。沈映出来的时候想着家里的鸡蛋吃完了,本来还想再买点,眼下只好作罢。

出商市的时候又遇上了一个摇着惊闺叶的货郎,沈映想了想,叫住了他。

货郎看来了个年轻的小娘子,熟门熟路的介绍,“新到的通草花簪子,省城来的货。娘子好年岁,戴粉色的最显娇俏。”

簪子不便宜,要十二文,沈映觉得还不如卖肉吃。

但到底还是买了根红头绳,小燕儿那鸡窝头她是真看不下去了!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