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娘子凶猛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娘子凶猛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作者:998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8 21:37:28 来源:文学城

入场前有专门的监考官负责检查学生的衣服和考篮,连考篮里的大饼都被掰开看看有没有夹带私货。

徐渊脱了棉袄,摘下帽子,解开头发,抱着胳膊冻的瑟瑟发抖。监考官看他年幼也没做太多刁难,仔细检查通过后便将衣服还给了他。

县试还是比较宽松的,若是到了乡试,为了防止有人将纸条夹在棉花中间,连棉衣都不许穿,只能多穿几件单衣御寒。

考场比较简陋,露天的一块空地上摆满了桌椅板凳。大约三尺左右间隔着一张考桌,不像乡试有专门的考房。幸好今日没下雪,这种天气在外面冻一天,也是一种考验呐!

进入考场,徐渊找到自己的座位,把考篮里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好,便安安静静的等待发卷了。

上午考三场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第二场为初复,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

第三场为再复,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下午四五场连复,时文、诗赋、经论、骈体文不拘定格。*(摘选自百度)

一般考试成绩主要看上半场,下半场算是加分项,待五场全部答完,考生方可离开考场。

中途若是想方便,还要监考官跟着一起去茅房,亲眼看着你解完才能回来。徐渊想想都头皮发麻,所以早上起来一口水都没敢喝。

待人全部入场完毕,县令开始考试前的训话。先是对朝廷歌功颂德一番,然后是勉励考生,这都是历年的老传统,有考的次数多的人都能背下来了。

泗水县县令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留着稀疏的胡子,个头不算高身材细瘦,穿着官袍带着官帽,训完话便让监考官发试卷和草纸。

卷子发下来,徐渊开始搓着手看考题,见题目都是张秀才教过的,提笔便开始在草纸上开始写,写完见没有修改的地方,再誊写在试卷上。从发下试卷到答完题,前后一共花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

写完了也不能提前交卷,徐渊低着头安安静静的坐好。

考场上一共有四名巡考官,他们会来回巡逻,防止有人作弊。

负责徐渊这边的巡考官见他许久不曾动笔便走过来查看。原以为是答不上放弃了,没想到居然已经写完了,先不论答的如何,光是是这字写的就不一般,这一圈巡逻下来,就没见过比他写得漂亮的了!

科举考试中,字也占很大一部分。字写的好看,批阅的人才愿意仔细看你答的内容,若是写的像刘灵芝似的,估计看都不会看直接落榜。

徐渊见他一直站在自己身边有些紧张,是不是自己哪里写的不好?正想着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声!

“你在干什么?!”

“啊!大人我错了,饶了我这一次吧!我考了七次了,再考不上家里就不许我再念书了,求求您了!”一个中年男子跪在地上涕泪横流,不停的磕头。

他居然把抄写好的诗文卷成细条,涂抹成考篮相同的颜色夹带了进来,刚准备抽出来翻看的时候正巧被监考官看见逮了个正着。若是把这个心思放在读书上,兴许早就考上秀才了。

从外面进来两个官兵,不顾他的求饶架着胳膊就把人拖了出去。

“赶紧坐好!如再有违规者,直接取消考试资格!”其他人见状不敢再张望,低下头继续答卷。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一场考完中途有一柱香的休息时间,想喝水的喝水,该去厕所的去厕所。

将近一百人上茅厕排队也要很长时间,厕所里的恭桶用的人多了,那味真是“香飘十里”!

幸好徐渊坐的位置离着茅房比较远,但隐隐还是能闻到一股异味,离着近的那几位考生就惨了,接下来的几场考试都要闻着臭味做文章了。

很快第二场开始,试卷发下来,徐渊看了一下题目,依旧不难。这次他没急着写,先在草纸上仔细的写一遍,等着考试时间还剩一刻钟的时候,再誊写在试卷上。

*

徐渊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刘灵芝和刘老汉在外面可是提心吊胆,特别是看见有位考生被人架出来后,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一群人围着那名考生议论纷纷,考生捂着脸背上书篮小跑着离开了。

刘老汉忍不住问旁边的人:“郎君,借问一下那人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嗐,作弊被抓了呗!”

“这被抓后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上头记录留名以后都不许再考了。”

刘老汉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幸好他家大郎不会干这种事。

“老仗这是家里有人在考试?”

“嗯,我女婿在里面呢。”

男子打量了一下他,又见他身边站着个高个的女子,想来是她的夫婿了。

“我弟弟也在里面考试呢,今年是第二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通过交谈刘老汉得知这男子是清水镇上的人,家里兄弟前几年参加过一次科举,结果没考上,后来因为疫病耽误了三年,今天恢复考试后赶紧报了名。

“这次倒是天气不错,上回我弟弟考试的时候正赶上刮风下大雪,冻的他下半场都没考完就发了热,直接被抬出考场,别看他们读书人平日清闲,其实也不容易啊。”

刘老汉点头:“可不是!这么冷的天气,在外面一坐就是一整天,别冻坏了才好。”

到了中午考场外等候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刘灵芝也带着刘老汉去附近的茶水铺子里歇歇脚。

铺子里不少人跟他们一样,都是等着家人考试的。三五个人坐在一起,嘴里聊的都是关于科举相关的话题。

刘老汉一个屠户出身,大字不识一个,跟着听个热闹,倒是刘灵芝从这些人口中得知今年似乎不太一样。

各县不像往年那般按旧制录取人数,今年改成按照参加人数录入。参加的人多名额也多,今年泗水县参加的人少,名额削减了一多半,大概只取前七名。

“才七个人?!”旁边的男子听到大吃一惊,原以为今年人少会容易一些。

“听说隔壁的四通县人更少,今年只给了五个名额,咱们县虽然参加的人比他们多些但也没多几个,七个名额不算少了。”

“那…那还能考上吗?”在门口碰上的男子刚巧也在这,听完脸色都变了。他家算是耕读世家,这几年因为疫病的原因也不宽裕,若是弟弟这次再不中,哪里还有闲钱供他读书啊。

*

考场内也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考生可以拿自己带的食物充饥,考场提供热水。

徐渊要了碗热水,把冻硬的大饼掰碎扔进碗里,泡软了囫囵着喝了下去,勉强填饱肚子。

吃完饭站起来跺了跺脚,下午天气不太好,刮起北风越来越冷,幸亏婶子给做的这件棉袄够厚实,不然自己非得冻伤寒不可。

休息时间结束,有监考敲锣,所有考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准备下午的连复。

连复时间为一个时辰,一般都是县令出题,考生按照规定做答。这一项对于前面几场没考好的人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只有在取名次的时候,才会参考连复的成绩。

答完题天边已经飘起了细碎的小雪花,徐渊把手缩进袖子里捂着脸,等待监考官收卷。

*

外面刘灵芝和刘老汉早就等着急了,随着考场大门打开,见徐渊拎着考篮从里面走出来,刘灵芝终于忍不住跑过去把人抱住:“冷不冷,饿不饿?”

徐渊趴在他怀里点点头:“冷,手都冻僵了。”

刘灵芝握着他冰凉的小手在嘴边哈气,要不是顾及自己现在是女人打扮,早就把人背起来往家跑了。

刘老汉也心疼:“快回家,叔给你煮姜汤喝,可千万别染上风寒。”

“嗯!”徐渊嗓子有点哽咽,从出来到现在两人都没问问自己考的怎么样,反而担心自己冷不冷,有人疼真是太好了。

回去的路上徐渊开始讲自己考试的过程,提到那个被抓作弊的学生,惹得刘家父子唏嘘不已。考了七次都考不上,想来也是没什么读书的天分,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找点事做。

回到家刘老汉把炕烧的热热的,锅里熬了一锅姜汤。

徐渊把鞋脱了,围着被子坐在炕头上,手脚痒的要命,估计是冻疮犯了。

以前在刘家屯的时候,手脚耳朵都长过冻疮,这几年养的差不多了,如今一冻又全起来了。

姜汤熬好,刘灵芝盛了一大碗端过来:“快,趁热喝了,发发汗。”

见徐渊捧着碗,咕咚咕咚喝下姜汤,两人才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