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章重写了,觉得接不上的宝子重新看一下前两章哦!)
谁也不是傻子,下田干活的人都会顺手捉几条回去打打牙祭。
这是大家伙心知肚明的事,只要不太明目张胆,都没人管。
上午,江向东和钱大山捉了半篓子的黄鳝和泥鳅。
中午没吃,拿回家养着了。
下午,两人又捉了小半篓。
傍晚,钱大山跟着江向东回家,看见红玉他大声喊道:“嫂子,我又来了。”
江向东道:“她看见了。”
红玉在看原主的高中课本,其他科目不要紧,语文和数学她想多看看,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她还想去买笔和本子,她毛笔字写得不错,可硬笔字不一定能写好。
江向东中午就说了钱大山晚上要来,红玉煮了钱大山的口粮,菜就等着江向东回来弄。
两人从小到大,吃了不知道多少条黄鳝和泥鳅,都是处理这个的好手――
把头固定住,用小刀轻轻一划就开膛破肚了。
红玉怕腥,也觉得黄鳝跟蛇似的,怪吓人的。等他们处理干净,用盐洗掉黏液后她才凑过去看了眼,已经剁成小段了,瞧着挺好吃的。
有钱大山在,灶房就是他们兄弟俩的地方,红玉连火都不用烧,只等着吃就好。
黄鳝泥鳅不少,烧出来两大土碗,他们三个肯定吃不完。
江向东询问过钱大山的意见后单独盛了一小碗,准备钱大山一会儿回家时给顾明河带过去。
顾明河是来改造的,估计手里有钱有票也不好去供销社买东西。
是以江向东看在那五十块钱的份上偶尔会送点肉菜过去,不多,但总比没有好。
饭菜上桌,红玉先夹了块黄鳝肉。
是红烧的做法,出锅前放了点青红辣椒,吃起来鲜香有味,肉质也很细嫩。
“好吃,”她眼睛一亮,夸道:“堪比大酒楼的师傅。”
没有大酒楼那么精致,却多了几分鲜味。
江向东嘴角微微上扬。
“哥就是啥都厉害。”钱大山也夸:“打得了最凶的架,也做得了最美味的菜。”
还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
天啊,他哥也太厉害了吧,他要向他哥学习看齐。
江向东一边给红玉夹了块肉多的鳝段一边对钱大山说:“我今晚要去捉鳖,你去不去?”
钱大山立马:“去,咋不去。”
红玉:“捉来吃?”
江向东:“可以吃,也可以拿去城里卖。”
红玉立即:“还是拿去卖吧。”
她不喜欢这个,江向东和钱大山都看出来了。
钱大山笑道:“嫂子,你别看它长得不好看,很补身体的,卖得也贵。”
再补身体也不吃。
她吃东西偏向于常见的,比如猪牛羊鸡鸭鹅,少见点的黄鳝泥鳅也能吃,但鳖啊蛇啊之类,她无论如何都不敢吃。
“你们经常去捉吗?”红玉问。
她穿来后,江向东每次出门,红玉都会问他去做什么。
原主在的时候不这样,他们经常不说话,江向东会偶尔带回来山鸡野兔,其他就没什么。
“也没有经常,上次去捉鳖还是去年夏天。”钱大山道:“那个不好捉,好几天都不一定能捉到一只,还是鳝鱼泥鳅好捉些,可惜卖不起价钱。”
钱大山说鳖不好捉是真的,到江向东去公社拿他们的棉絮那天他们都是无功而返,倒是捉了不少河鱼。
他们家的河鱼都没有断过,红玉也吃不腻,也不想吃腻。
他们家的肉票用得只剩两张了,而这两张之所以是不用,是要留着后面买肥肉熬油。
新弹好的棉絮蓬松柔软,红玉都想立刻用上,但没有被套。
上次去城里时,红玉去看了看,她喜欢的太贵了,不贵的她又不喜欢,就拖到了现在。
好在不太着急,没到最冷的时候,现在盖的被子能将就用。
当天晚上,两人又去了。
夜晚比白天温度要低十来度,红玉不等江向东,早早就躺上床了。
也没睡,在脑海里进行心算训练。
没有表,她不知道几点了,只感觉困了,正要睡,外面传来骂人的声音,但不是在他们家外面,听方向,是何婶他们家。
可何婶他们家就何婶两口子以及他们的小儿子,关系和睦,从不吵架。
是出了什么事?
若江向东在家,红玉会让江向东去看看,远亲不如近邻,他们家与何婶家处得一直很好,但江向东不在,就她一个人,她就没起来,想着明天去问问。
结果没一会儿,江向东在外面喊她开门,钱大山也在说话。
这是有收货?
前几天没收获的时候,钱大山就直接回他自己家了。
她起床点灯,刚一开门,就听到何婶恨铁不成钢的声音:“你怎么这么蠢,他们这么欺负你,你现在才知道回来?”
红玉下意识地问:“这是怎么了?”
“何婶的女儿何云,”江向东道:“被她婆家人欺负,带着女儿跑回来,天黑,母女俩掉进了河里,正好被我和钱大山撞见。”
红玉这才发现他们两人身上都是湿的。
钱大山嘿嘿笑:“嫂子,你都想不到我和哥刚把她们救起来,游到岸边,就看见了两只好大的鳖。”
他提了提手中的桶,喜得见牙不见眼:“每只都有三四斤。”
红玉挑眉:“这么大?”
钱大山笃定:“肯定是老天爷看我们做了好事奖励我们的。”
江向东丢过来一根洗脸帕:“你当时怕得要命,以为有鬼呢。”
“你以为我是你啊,胆子那么大,”钱大山理直气壮:“大晚上的,又是在河边,突然有个女人喊救命,还有小孩儿哭的声音,我怕不是很正常。”
红玉想了想那场面,觉得不能怪钱大山,确实挺吓人的。
把她们母女救起来后,人没事,但何云力竭抱不动女儿了,江向东和钱大山就一人提装着鳖的桶一人抱着孩子回来了。
太冷,钱大山在他们家洗了澡,喝了碗驱寒的姜汤才回去。
红玉听江向东提过何云在婆家过得不好,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等江向东进屋,她便迫不及待地打听。
江向东犹豫了下说:“好像是他们嫌何云没生儿子。”
他不想说,担心说了红玉又会问他要不要儿子,是不是重男轻女,可他不说,过两天她肯定也会从何婶那儿知道。
避免到时被红玉说他心虚,他还是说了。
红玉的确想到了江向东,但不是江向东担心的那样,她是想虽然不知道何云的男人什么样,但以江向东的为人,绝对不会那么对她。
第二天,吃过早饭江向东就骑车进城卖鳖去了。
红玉也是昨晚上听江向东和钱大山商量才知道江向东以前常去黑市卖东西。
她暗忖,这是不是意味着江向东手里的钱比她想象中要多一些。
江向东有段时间没去黑市了,到入□□了进场费后他找了个角落把鳖摆出来,他自己也是直接坐在地上,头上的烂草帽压得很低很低。
这么大的鳖少见得很,刚摆出来人立刻就围了过来。
“呦,这王八真大,小伙子,怎么卖?”
江向东没说话,比了个三。
“三块?”
“是三十。”旁边人嗤道:“三块,你买什么鳖?”
看热闹的人多,要买的人少。
江向东不着急,这么贵的东西本来就不容易卖,今儿个能卖掉就算好的了。
下午,黑市里人越来越少,江向东都要收拾东西回去了,突然来了个大叔,他四下看了看,直奔江向东而来。
他将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出价五十,两只一起。
江向东不同意,他懒得跟人讲价,都是给的卖价。
大叔:“我两只都要了,免得你明天又来。”
江向东油盐不进:“我明天不来,我兄弟来。”
大叔哽住:“你……”
无论大叔怎么说,江向东都不降价,他甚至觉得大叔有点吵人:“三十一只,你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
大叔气结,哪有买东西不讲价的,他转身就走,以为江向东会叫住他。
然而他走出黑市,等了半天都没见到人,正犹豫要不要回去时,江向东骑着自行车出来了。
大叔暗喜,以为江向东是来找他的,得意道:“还是要卖给我吧,我都说了,除了我,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两只王八。”
他要不是为了送礼,听说对方家中长辈身体不好,他也舍不得买。
江向东都没停车:“我是要回去了。”
大叔拉住自行车的后坐不让人走,他找了好几天才找到这两只鳖,走了谁知道明天是不是真的会来。
这边两人在拉扯,家里,红玉也在和何婶拉扯。
何婶为昨晚上的事来道谢,提了好些东西。
还带着她的外孙女,一个四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有些瘦,但可爱得很,不怕生,四处看了看后奶声奶气地问:“叔叔呢?”
何婶解释:“昨晚上是向东把她抱回来的,听说我来找向东,非要跟着来。”
红玉笑了,温声道:“叔叔不在家。”
小姑娘自己在凳子上乖乖坐下:“那我等叔叔回来。”
何婶从昨晚上开始眉头就没松开过,此刻也不由得笑开。
红玉给小姑娘拿饼干吃,她和何婶说话。
他们上午去了趟何云婆家,闹了一通,回来何云就倒下了。
何婶悔道:“我就不该同意她嫁过去。”
红玉少不得安慰几句,何婶没有久待,乡下人都忙,总有活儿做,但小姑娘不愿意离开。
“我要等叔叔,”她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认认真真地道:“我还没见到他。”
[猫爪],可算是更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