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末晞传 > 第20章 代号:刺猬

末晞传 第20章 代号:刺猬

作者:苏末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1:39 来源:文学城

人物侧写:深渊矿工与孤独刺猬

“矿工”张刘洋:在深渊两侧挖洞的人

姓名/代号:张刘洋/“矿工”

身份:七四九局后勤保障处采购科副科长,一家高端进口超市的幕后主理人。

MBTI:INTJ(“紫老头”)。天生的战略家,深谋远虑,习惯于在幕后构建并主导自己的棋局。

外貌演变:年轻时是棱角分明、带有异域风情的俊朗帅哥。如今中年发福,剃着光头,蓄着精心打理的短须,体型魁梧,目光深邃而富有侵略性,混合着商人的圆滑与猎人的精准。

背景:曾有因“偷拍”(内容成谜)被起诉又因证据不足撤诉的案底。他痴迷于叙事的力量,对动漫剧本创作有独到而扭曲的见解。

核心谜团:表面是九局安插的“矿工”,实则可能是一个双面甚至三面间谍。他的真实立场和终极目的,是埋藏最深的秘密。他像一个在深渊两侧同时挖掘的人,既为各方提供情报,也从各方汲取养分,最终目的或许是为了填满自己内心的某个空洞,或是为了构建一个只属于他的、庞大的“故事”。

张刘洋欣赏“刺猬”那种扭曲而纯粹的“创作力”和执念,试图将他作为自己剧本中一个完美的角色来利用和雕琢。而“刺猬”则本能地排斥张刘洋,他能感觉到这个光头男人身上没有“温度”,只有无尽的算计和空洞的回响。

他们的每一次对手戏,都是一场“掌控”与“反抗”、“虚无”与“执著”的无声交锋。张刘洋想将“刺猬”(连同他那份执念)也变成他挖掘出的“矿石”;而“刺猬”,则用他全部的刺与温柔,守护着那片仅属于他自己(和“回响”)的、不容侵犯的精神领地。

这场介于利用、欣赏与对抗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成为推动故事走向的关键变量之一。

人物侧写:白铁柱/刺猬

姓名:白铁柱

外貌:一个微胖的东北青年,总带着点没睡醒的颓唐。他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右眼下方那颗明显的泪痣,让他那张形似歌手□□的脸上,总挂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温柔的忧郁。

核心能力:情绪触觉。他拥有通过物理接触,直接感知对方对自己最真实情绪的能力。这份在童年无法控制的力量,曾表现为令人误解的“推搡”。

标志性语言:“臭宝”。这是他内心最极致的矛盾体现——对他珍视如命,却又自感不配触碰的美好,他只能用这个看似戏谑轻浮的称呼,来掩盖那份沉重到不敢表露的郑重。

内心:一个用颓废和玩世不恭伪装自己的孤独者,内心却柔软得像一团被泪水浸透的棉花,笨拙地守护着生命中仅有的光。

陈川的调查记录(融合修订版)

线索起源:一张模糊的旧照片与一个名字

陈川在东北老家的旧物中,发现一张初中合影,角落有个模糊的胖男孩身影,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白铁柱?”。

陈川发现那个微博小号,纯属意外。

账号没有头像,名字是一串无意义的乱码,像网络海洋里一粒沉默的沙。没有自拍,没有互动,只有几百条零碎的记录,散落在时光里。而其中唯一重复出现的词,是“臭宝”。

这个账号,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树洞,承载着一个人全部的秘密注视:

2013年8月5日:“今天看到臭宝了。在公交车上,靠着窗睡着了。差点坐过站。”

(陈川核对着时间线——那时苏刚上高中,确实需要搭乘那路公交。)

2016年12月21日:“艺考考场外面,人真多。臭宝穿得太少了,傻不傻。”

(正是苏经历那次“声波攻击”艺考的日子。)

2018年3月10日:“臭宝在酒吧唱《安和桥》。有傻逼想闹事,解决了。”

(时间线与酒吧老板的回忆完全吻合。)

2021年11月,一个雨夜:“臭宝今天哭了。在后台,一个人。原因不明。想杀人。”

(这是所有记录中,情绪最外露、最激烈的一条。)

这些文字像一串密码,没有上下文,没有照片,只有一个沉默的旁观者,用“臭宝”这个称呼,年复一年地、固执地记录着另一个人的生命片段。

陈川的私信石沉大海。这个号就像它的主人,永远在暗处低语,从不期待回音。

直到他翻到最早的一条,发布于多年前:

“测试一下。以后就用这个号了。有些话,总得找个地方放着。比如,今天又看到那个‘臭宝’了,还是那么……算了。”

陈川关掉手机,胸口发闷。

他终于明白,“臭宝”这个词,对白铁柱而言,根本不是寻常的亲昵。

这是一个绝对的私密代号。

是一个哨兵对自己守护的灯塔的命名;

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无边的黑暗里,为自己唯一能看见的那颗星星,起的、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

微博私信:与“用户不存在”的对话

陈川尝试搜索这个名字,找到了一个已注销的账号。他发出询问:“请问,你认识苏吗?”

几天后,一个匿名小号发来回复,带着东北腔特有的直白与笨拙的关切:

“那个臭宝,胃不好,瞅着就单薄,别让她喝冰的。”

陈川心头一震,追问:“你为什么叫她…臭宝?”

对方沉默了更久,才断断续续地回复:

“…因为太干净了。我手脏,不配叫宝贝。叫臭宝,好像就能显得咱俩差不多,能离得近一点。”

随后,仿佛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他继续写道:

“幼儿园那会儿,我推过她。不是真欺负,就是虎了吧唧,想知道这么干净的人,会不会也讨厌我。”

“她没有。她啥也没说,就递给我一颗糖。是高粱饴,黏牙。”

“那颗糖,甜得我…心里发苦。”

字句至此戛然而止,账号再次注销。

仿佛这个名叫白铁柱的影子,跨越二十年的时光,仅仅是为了留下这句用“臭宝”包裹的、最深切的关怀与自白,便再次隐没于人海,继续他沉默的守护。

陈川的寻访像在打捞一艘沉船的残骸,每一片零星的记忆都带着被海水侵蚀的模糊痕迹。

他找到了一位当年的同学,如今已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提起那段往事,对方皱着眉头在记忆里翻找了半天,才不太确定地说:“哦,你说那个转校生?好像是姓白…叫白什么来着?铁柱?对,白铁柱。名字挺土的,人就来了几天,怪得很。”

同学抿了一口咖啡,努力回忆着:“他不合群,但总盯着苏看。不是那种男生喜欢女生的看,就是…愣神地看,好像苏身上有什么他看不懂的谜题。后来听说是欧建文老师家的远房亲戚,从东北来的,没几天就走了。”

另一位同学提供的记忆则更具画面感。那是一次体育课,隔壁班几个出了名爱惹是生非的混子来找茬,气氛剑拔弩张。

“我们都以为要打起来了,”那位同学比划着,“然后,那个白铁柱,就那个胖胖的、总缩在角落里的转校生,他一声没吭,就那么走了过去。他没摆什么架势,甚至没说话,就是走到那几个人面前,挨个儿看了一眼。”

“你说怪不怪?”同学的语气里至今还带着一丝不可思议,“他就那么看着,那几个混子刚才还嚣张得很,被他一看,脸都白了,互相使了个眼色,嘴里不干不净地骂了几句,居然就灰溜溜地走了。”

同学顿了顿,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我们当时都觉得…他有点吓人。那不是装凶,是一种…让人从骨头缝里发冷的感觉。”

陈川默默听着,在心里为这段描述做了注脚。那不是普通的吓人,那是七四九局早期训练在一个少年身上留下的、无法完全掩盖的威慑力,是猛兽即便收敛爪牙,也依旧会偶尔泄出的一丝血腥气。这个名叫白铁柱的少年,远比他那个朴实甚至有些滑稽的名字,要复杂和危险得多。

陈川的寻访像在拼凑一幅褪色的画,每一片都带着往事的尘埃。

一位老同学在电话那头笑了:“白铁柱?哦!就老把‘臭宝’挂嘴边那个!”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有次看见苏在空教室练舞,他靠在门框上,看得入神。我们都听见他嘟囔了一句:‘这臭宝,还挺厉害。’当时大伙儿还起哄,笑他肉麻。可现在回想起来……他那眼神,沉得吓人,根本不是开玩笑。”

线索延伸至苏曾驻唱的酒吧。老板擦拭着酒杯,语气笃定:“你说铁柱啊?话不多,但心细。就是他嘱咐我常备着温牛奶,说有人胃不好。”他目光投向舞台旁的角落,“每晚打烊,他擦到那儿都格外慢,格外轻。有一回,我听见他低着头,一边擦一边自言自语:‘臭宝,今天唱得不错,就是又没穿够衣服。’”

老板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那声‘臭宝’,跟我们平时瞎叫的不一样。里头没有一点轻浮,全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心疼。”

通过欧老师的引荐,陈川联系到一位七四九局的前成员。电话那头的声音冷静得像在分析标本:“‘刺猬’(白铁柱)的心理评估报告结论很特别——他将最重要的守护对象,用最高级别的贬义昵称进行标记。这是一种极端的心理防御,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炽热的关注伪装成无意间的玩笑,从而不会因自身的‘不洁’而灼伤对方。”

“有趣的是,”知情人补充道,“他所有的任务简报里,提到苏,代号都是‘臭宝’。起初我们以为是暗号,后来才明白,那是他独自一人坚守的……战争与玫瑰。”

(“战争与玫瑰”恰好也是他游戏账号所在的区服名称,仿佛他的人生早已与这个充满矛盾与浪漫的隐喻融为一体。)

苏的日记

9月1日晴·初一结束

今天终于拿到成绩单,名次前进了十二位。翻着初一的课本,上面还有被后排那个男生乱画的痕迹。想起刚开学时,他们总在午休时踢我凳子,把我的作业本藏起来。有几次躲在厕所隔间里哭,眼泪滴在校服上,留下深色的印子。

但现在我升上初二了。

那些踢凳子的声音,那些哄笑声,都留在了初一的教室里。

我熬过来了。

9月2日·花露水

今天放学时,一群人围着我。他们手里拿着花露水,就是小学时那款绿色瓶子的。

我说:“你们可以喷,但是不能绑住我,也不能撑开我的眼睛。”

我想起小学那次真的只是开玩笑,不是存心要害谁。我说:“要报仇要撒气都行,但别真的把我弄伤了。我那时候赔了两万。”

一瓶花露水很快就喷光了。空气里全是刺鼻的香味,辣眼睛。

程志胜在走廊那头放哨,俸川站在树荫下看着——我知道他是七四九局的人,大概是想测试我的抗压能力。王文妈妈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她在鼓励那些孩子。

人散后回到座位,还有零星的几个走过来,往我头发上又喷了几下。

头有点痛,但我告诉自己这是心理作用。

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我只能自己想通。就当是来帮我消业障的。我应该原谅他们。

毕竟,我们本就不是同一条路上的人。

(后来那些喷花露水的人里头据说有的因为持刀捅人赔了别人十万。他们在以正义或者执法的形式,发泄自己的暴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