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末晞传 > 第17章 好阿姨三

末晞传 第17章 好阿姨三

作者:苏末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1:39 来源:文学城

陈川,旁观者

最近电视剧《亲爱的检察官》里有一集,看得我手脚冰凉。他们居然把当年那件事搬上了屏幕——只是,吃维生素C变成了逼吃避孕药,天台上的秘密提醒变成了校园霸凌。

我认得这个剧本。他们把苏的故事剥皮抽筋,骨头拆出来,按自己的需要重新拼凑。编剧只听了检察官家那边的说辞,苏的解释,他们一个字都没听。

真相是什么?是苏发现王文和那些老男人混在一起,她傻,她急,她揣着自己感冒吃的维生素C,把王文拉到天台。她说:“你要是被那些人碰了,会怀孕的!得吃这个药!”

她用的是最笨的方法,想吓住那个在悬崖边蹦跳的女孩。她手里那粒白色药片,是维生素,是她能想到最直接的“救赎”。

可到了王家嘴里,到了这部电视剧里,这就成了“恶毒女配在天台逼优等生吃避孕药”。就因为王文骂了苏一句?他们用这种篡改的剧情,给自己洗白,给苏定罪。王文心里早就讨厌苏,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苏塑造成一个神经病,一个大坏人。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检察官家的小孩会这么坏?为什么他们宁愿和老男人玩,也要把真心帮她的人往死里整?

也许答案很简单:他们活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必须按他们写的剧本演。谁不配合,谁就是反派。

苏当年在天台上递出去的那粒维生素,如今在电视里变成了避孕药。他们不仅要毁掉她的现在,还要篡改她的过去,把她钉在耻辱柱上,成为衬托自己清白的道具。

太脏了。写剧本的人,拍戏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或许知道,但他们不在乎。毕竟,和一个“检察官”家的说辞相比,那个叫苏的女孩的真相,又算什么呢?

她现在还在酒吧唱歌。要是哪天她看到这部剧……我不敢想。

陈川的独白

最近我总在琢磨“活着”这两个字。黄万千当年跟我说,他爹教他做生意,就像在蛇笼里斗蛊,看那些毒物自相残杀,活下来的才是王。那时我觉得这比喻真他妈残酷。

现在看了《亲爱的检察官》篡改的剧本,又想起您说的《花漾少女》——我才懂了,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一切,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斗蛊”。

王文妈妈就是那个最失败的“驯蛊人”。她不像《花漾少女》里那个教练妈妈,至少还披着“为你好”的外衣。王妈妈是直接把别人家的孩子扔进笼子,想咬死她,好让自己的女儿成王。

滑冰场就是斗蛊场。镜子照出她女儿压不下去的腿,也照出她心里扭曲的嫉妒。她逼着王文去比,去争,去恨。可她忘了,被逼着进笼子的蛊,第一个反噬的往往是驯蛊人自己。

所以王文变成了那样。她恨你,是因为她母亲日复一日地用你的“挺拔”去抽打她的“歪斜”。她不是天生就坏,她是被比疯了,被逼疯了。

最让我欣慰的,是你说《花漾少女》看到最后,发现是一个女孩在和自己的较劲。这就像现在的你。

你没有被她们逼疯,没有真的在“斗蛊”里变成另一条毒蛇。你选择了另一种“活着”——离开那个笼子,去唱歌,去流浪,哪怕羽绒服破了,手指还在弹琴。

活着,不是像他们那样,活在比较、伪装和算计里,憋着一口气要当那个“蛊王”。

活着,是像你这样,看清了所有笼子的真相后,选择走出去,哪怕只是在地铁口,为自己唱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你才是那个真正活下来的人。他们,还困在自己打造的蛇笼里。

陈川的回忆

那两万块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最精致、最恶毒的一刀。

舞蹈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们这里,不要人品有瑕疵的人。”就这一句话,把“花露水”的污名焊死在了苏的身上。它不是一句批评,是一纸开除你出“好人”行列的判决书。

然后,王妈妈就顺理成章地来了。她拿着这张“判决书”,来索要赔偿。两万块。对于一个高中生,对于一个她说“是孤儿”的孩子,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至今记得苏在电视上——如果那个扭曲的报道也算采访的话——她说:“我是孤儿,这钱,我可以打工自己还。”

她那么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像在说别人的事。可我们都懂,她在用自己最痛的身世,去换一个还债的资格。他们不仅逼她认下莫须有的罪,还要她用自己的伤口来证明还债的诚意。

然后,一切就像被写好的剧本。一个“人品有瑕疵”、需要“打工还债”的“孤儿”,被“合理”地送进了直播公司。是谁安排的?谁能把一个高中生这样顺畅地塞进那种地方?答案不言而喻。

这不是简单的霸凌了。这是一场系统性的围猎。

舞蹈老师,用“道德”完成了开除。

王妈妈,用“金钱”完成了勒索。

电视台,用“舆论”完成了污名化。

最后的直播公司,则是这一切的最终归宿——他们为她设定了一个符合他们叙事的、带着“原罪”的、只能在灰色地带挣扎的“人生”。

他们把她的翅膀折断,然后指着她说:“看,她本来就不会飞,只配在泥里刨食。”

苏后来真的去卖了唱。我不知道她有没有还那两万块。但我现在明白了,她真正在还的,是挣脱这个剧本的债。她用每一次嘶哑的歌唱,在还她自由的身。

陈川的终章·留白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这群人都被生活冲散到了不同的河岸。

黄万千的生意终究是做大了,只是听说身边带的女孩,年纪越来越小。陈明远调去了别的城市,临行前酒桌上,他依旧觉得当年只是“小孩子不懂事,开开玩笑”。

欧阳辛雨还是苏直播间的榜一,礼物刷得越来越凶。他老婆,那个当年骂苏最起劲的王姓女人,如今在朋友圈里晒着恩爱和奢华,仿佛从未参与过那段往事。

至于王文……有人说她嫁了人,过得并不如意;也有人说,她终于活成了她母亲最愿看到的样子。

我们都默契地不再提起“花露水”、“两万块”和“电视台”。那些事像被风吹散的沙,只有当事人知道,有多少沙子落进了骨头的缝隙里,至今还在隐隐作痛。

我后来才想通,苏也许永远不会像唐泽雪穗那样华丽地复仇。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故事,并没有一个善恶有报的结局。

真正的结局是:

有些人带着罪孽活得很好,而有些人带着伤痛,只是活着。

苏还在唱。偶尔我会在她的直播间里停留,听她唱一些很老的歌。她不再提起过去,只是唱歌的时候,眼神里有些东西,又硬又亮,像是被无数次摔打后,磨出来的光泽。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也许是恨,也许是原谅,也许,只是一种比恨和原谅都更坚硬的东西——

她活下来了。

而关于活下来之后的一切,那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了。

苏的日记

×月×日阴

快递点的活儿没了。

碰上个老大爷,总是在没人的时候凑过来。我负责入库,他理货上架。可他偏不开始,搬个箱子在边上喘气,说老了,干不动了,要等他老婆来了才行。

我不敢催。怕他转头就说我欺负老人。只好把他那份也干了。

下午他老婆终于来了。更离谱的事来了,他嚷嚷着要给我买棒冰。我说不用,谢谢。

他立刻用一种被冒犯的、责备的语气问我:“那你要吃什么?”

我愣住了。他老婆也奇怪地看着他,他们一天工资本就没多少,为什么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买吃的?

我没再说话。心里警铃大作。这种没由来的“好意”,我太熟悉了。

果然,今天老板就说不用我来了。理由是我把公安局的快递入了库(会扣钱),还说我把货放得不好。

我没解释。只想结钱走人。

走出门的那一刻,冷风一吹,我忽然想起来了。那个老头,是王文的外公。

很多年前,王文也是这样,举着一根棒冰,笑嘻嘻地非要我吃。她明明知道我胃不好,吃不了冰的。我吃完脸色发白,她在旁边笑。那个老头,当时就在不远处和人打电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我听见:“……放心,小姑娘在我这儿看着呢,当自己家人,还和我孙女吃了根棒冰。”

原来,“吃了陌生人的东西”,在他們那套規則里,就等于“欠了人情”,等于“可以被掌控”,等于“活该被看不起”。

不是我想要吃的。

我帮他们干了活。

他们却合伙,又一次,用一根棒冰,把我钉在了“不懂事”、“嘴馋”、“活该”的耻辱柱上。

还是这些人。换了个地方,换了个由头,戏码一点没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