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帆那条如同淬毒匕首般的短信,静静地躺在手机收件箱里,每一个字都闪烁着冰冷而致命的锋芒。林薇坐在工位前,窗外午后的阳光明媚依旧,她却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缓缓爬升,最终化为眸底一片沉静的决绝。
科诚科技不是合作方,是猎人。而明珠商贸,险些成了落入陷阱的猎物。
恐慌与愤怒只在最初瞬间掠过,随即被她强大的理性迅速压下。现在不是情绪用事的时候。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情报,最大化地保护公司利益,并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才是关键。
她闭上眼,快速梳理思路。科诚的目的已经很明确:通过拖延、数据迷惑制造合作顺利的假象,诱使明珠商贸持续投入,最终要么在关键时刻以技术或资金问题为由要挟更优条件,要么直接制造事端导致项目流产,可能借此窃取技术信息或单纯消耗竞争对手资源。
对方在暗处编织罗网,那她便……将计就计。
一个清晰的反击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她需要扮演好那个依旧被蒙在鼓里、只是有些焦急于项目进度的合作方角色,甚至要表现出因为急于推进而可能忽略某些风险的“弱点”,以此麻痹对方,引诱他们更深地进入预设的陷阱。
同时,她必须暗中准备备用方案,并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科诚科技欺诈的确凿证据。但这需要极其谨慎,绝不能打草惊蛇。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赵正阳主管的分机号。这件事,她需要一位有一定权限且相对可信的内部支持者。
“赵主管,您现在方便吗?关于科诚项目,有些情况想跟您单独汇报一下。”她的声音听起来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和急切。
几分钟后,林薇坐在了赵正阳的办公室里。她关上门,没有迂回,直接切入主题,但巧妙地调整了叙述方式。
“赵主管,科诚项目推进非常不顺利,王经理那边一直在拖延,各种借口层出不穷。”她眉头紧锁,显示出真实的困扰。
“嗯,我也听你提过几次。这种小供应商,效率低下是常有的。”赵正阳点点头,似乎并未太在意。
“不仅仅是效率问题。”林薇语气加重,她拿出平板,调出那份记录了科诚数据矛盾的加密文档(隐去了陆远帆提供的核心信息,只展示了她自己发现的部分),“我仔细核对了他们提供的一些技术参数,发现多处前后不一致,甚至存在明显矛盾的地方。比如这份耐疲劳测试数据……”
她指着屏幕,条理清晰地指出几处硬伤。“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误差范围。我担心,科诚科技的技术稳定性和数据真实性存在严重问题。”
赵正阳的神色严肃起来,身体前倾,仔细看着林薇指出的问题。“有这种事?”他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你确定不是我们理解有误或者版本问题?”
“我反复核对过,也尝试与他们沟通,但对方总是避重就轻,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林薇肯定地说,随即抛出了她的核心建议,“赵主管,基于这些发现,我认为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科诚身上。我建议,立即启动备用供应商的评估和接触,以防万一。同时,表面上我们继续保持与科诚的沟通,甚至可以表现得更加急切,催促他们尽快提供样品和准确数据,看看他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顺便……收集更多证据。”
她这个建议,既提出了务实的风险应对方案(备用供应商),又包含了反击的策略(诱敌深入 收集证据),听起来既稳妥又具有主动性。
赵正阳沉吟了片刻,手指敲着桌面。他欣赏林薇的能力,也更看重项目的安全和公司的利益。林薇提供的证据虽然还不是铁证如山,但已足够引起高度警惕。
“你的担心有道理。”他终于开口,做出了决定,“备用方案的事情,你秘密进行,不要声张,需要什么资源支持直接跟我提。至于科诚那边……”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就按你说的办,继续周旋,但要更加小心,所有沟通尽量保留记录。我倒要看看,这家公司到底想干什么!”
获得了赵正阳的有限度授权和支持,林薇心中稍定。这为她后续的行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底气。
离开赵正阳办公室,林薇立刻行动起来。
明线上,她加强了与王经理的“催促进度”沟通。她的语气变得更加焦急,甚至偶尔流露出一点因项目压力而产生的“慌乱”,不断强调公司高层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和急切,催促对方无论如何必须尽快解决“技术小问题”,提供样品和最终数据,否则项目可能面临延期甚至审查。
这种“表演”果然奏效。王经理那边的回应虽然依旧拖延,但语气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和敷衍,仿佛认为鱼儿已经快要上钩了。他甚至“好心”地表示,会“尽力协调”,“尽快”给好消息。
暗地里,林薇的行动高效而隐秘。
她通过赵正阳提供的权限,开始接触几家行业口碑良好、技术实力相当的备用供应商,以“技术咨询”和“备选方案评估”的名义进行初步沟通和资料收集,整个过程严格保密。
她同步整理了与科诚所有的邮件往来、通话记录摘要(她养成了重要通话后立刻记录要点的习惯),并将那些数据矛盾点逐一标注、存档。
她甚至再次动用了林家那点不为人知的非商业人脉,以更隐蔽的方式深入调查科诚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的背景和过往纠纷史,进一步夯实证据链。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既要麻痹对手,又要暗中织网。林薇感觉自己像是在走钢丝,精神高度紧张,却又异常冷静。那种与隐藏的对手斗智斗勇的感觉,竟然让她在压力之下,生出一种锐利的兴奋感。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正在与一家备用供应商的技术代表进行秘密视频会议,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林薇迅速切换屏幕,说了声“请进”。
进来的是杨帆副总监。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状似随意地扫过她的电脑屏幕(此时已是普通的内部工作界面)和桌面上摊开的科诚项目资料。
“林薇,科诚那个项目怎么样了?听说还在拖延?”他语气平淡,像是在例行关心。
林薇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烦恼和无奈:“是啊,杨副总监,对方效率实在太低,关键数据一直给不全,样品也迟迟安排不了,有点头疼。”她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被不靠谱合作方困扰的项目经理角色。
杨帆点了点头,眼神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看出些什么,但林薇的表情无懈可击。
“嗯,这种小公司就是这样。多催催吧,实在不行……再想想办法。”他语气莫测地说了一句,放下文件便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林薇的眼神微微沉了下来。杨帆的这次“突然关心”,显得格外意味深长。他口中的“再想想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
内部的那双眼睛,似乎从未停止注视。
她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内部外部,暗流如何涌动,她已布下棋子。现在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对手一步步走入她精心准备的局中。
猎人与猎物的角色,正在悄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