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阳光正好,褪去了工作日紧绷的气氛,城市显得慵懒而惬意。林薇按照周子谦短信发来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城市旧厂区改造的艺术区。这里与CBD的玻璃幕森林截然不同,红砖厂房、锈铁楼梯、色彩斑斓的涂鸦墙,处处散发着自由不羁的艺术气息。
周子谦的工作室在一栋 loft 风格建筑的顶层。推开一扇厚重的、漆皮有些剥落的铁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巨大的挑高空间开阔通透,阳光从北面巨大的天窗倾泻而下,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颜料、旧木料和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目光所及,堪称“凌乱的丰盛”——画布或倚或挂,覆盖着狂放或细腻的笔触;未完成的雕塑用湿布盖着,露出奇特的棱角;各种工具、画册、颜料管、咖啡杯散落各处,却又奇异地形成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秩序。音乐低低流淌,是某种实验性的电子乐,空灵又带着一丝躁动。
林薇站在门口,一时有些目眩,被这扑面而来的、强烈而原始的艺术气息所震撼。
“林小姐?欢迎光临寒舍。”那个慵懒磁性的声音从空间深处传来。
周子谦从一幅巨大的画作后绕了出来。他今天穿着一件宽松的亚麻白衬衫,袖子随意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和腕骨;下身是条做旧感的黑色工装裤,沾着些许斑驳的颜料。他个子很高,约莫180cm,艺术家气质浑然天成,微卷的黑发略显凌乱,眼眸深邃,像是蕴藏着无尽的故事与情绪,此刻正含着笑意看向她。他的手指修长,指节分明,指尖还沾染着新鲜的钴蓝色颜料。
“周先生,打扰了。”林薇收回打量的目光,微笑着走进来。她今天穿了一条简单的燕麦色连衣裙,外搭一件浅咖色针织开衫,柔和简约,与周遭的环境既冲突又奇异地融合。
“叫我子谦就好。”他随意地摆摆手,引着她向里走,“工作室有点乱,别介意。喝点什么?手冲咖啡?还是我泡的古怪花草茶?”他语气自然熟稔,仿佛接待一位老朋友。
“咖啡就好,谢谢。”林薇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项。
周子谦熟练地在一个堆满画册和杂物的长桌一角操作起来,那里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咖啡工作台。他冲咖啡的动作专注而优美,像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仪式。
林薇趁此机会,仔细打量起周围的作品。他的画风极其鲜明,大胆用色,构图充满张力,主题似乎多在探讨现代科技与原始情感之间的撕裂与融合,非常耐人寻味。她的目光被一组以废弃电路板和自然元素交织创作为主体的混合媒介作品吸引,忍不住驻足细看。
“喜欢这个系列?”周子谦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浓郁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很震撼。”林薇由衷地说,“这种冲突感……很特别,但又让人觉得莫名和谐。”
“科技是冰冷的逻辑,自然是炽热的混沌。”周子谦倚在旁边的画架上,抿了一口咖啡,眼神落在自己的作品上,闪烁着激情,“但我觉得,它们的底层都是生命力的不同表达形式。就像人心,理性和感性永远在打架,却又密不可分。”
他的见解独特而深刻,林薇听得入了神。
喝完咖啡,周子谦开始热情地带她参观工作室,介绍他的作品。他讲述创作理念时,眼眸发光,手势丰富,语言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完全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那种纯粹的热情极具感染力。他会随手拿起一块奇特的矿石,或者一本翻旧了的哲学书,引申出大段关于美、关于存在、关于感知的即兴发挥。
林薇跟在他身边,安静地倾听,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都能精准地切中核心,显示出极好的理解力和思维深度。周子谦看她的眼神愈发亮了起来,仿佛遇到了难得的知音。
他们走到一组较小的画作前。这个系列的色调明显不同,更加柔和内省,运用了大量微妙的光影变化和透明的层次叠加,描绘的是各种被水折射、扭曲、打碎的影像,如梦似幻。
林薇的目光在其中一幅画前停留了格外长的时间。画面上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底,阳光穿透水面,形成摇曳的光柱,照亮了下沉中的、模糊的旧物轮廓,有一种宁静而忧伤的美感,触动了她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
周子谦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凝视。
“看来,‘折射与记忆’系列比较合你的眼缘?”他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探究。
林薇回过神,笑了笑:“只是觉得……很宁静,又有点说不清的惆怅。好像能看到时间在水里流动的样子。”
“时间在水里流动……”周子谦重复着她的话,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幅画,又看看林薇,忽然道,“你知道吗?我现在正在构思一个新的项目,或者说,一个模糊的念头。”
他转向林薇,语气变得兴奋了些:“我想尝试做一个大型的沉浸式装置艺术。不仅仅是视觉,还要融合声音、触感甚至气味,去模拟那种水下世界的感知体验——光线的扭曲、声音的朦胧、压力的变化、记忆的浮沉……探讨人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对最原始、最静谧、最私密的‘母体’环境的潜意识回归与情感依恋。”
他的描述天马行空,却又构建出一个极其吸引人的、充满感官冲击力的艺术构想。
忽然,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林薇:“我记得晚宴上听林先生提及,你似乎在负责一些……商业合作项目?尤其是与技术、创新材料相关的?”
林薇心中微微一动,想到了正在接手的“科诚科技”项目,他们恰好在新材料和一些智能传感上有技术储备。
“是的,目前正在跟进一个智能家居相关的技术合作项目。”她谨慎地回答。
“那就太巧了!”周子谦抚掌,显得更加兴奋,“我的这个构想,需要很多技术支持!比如特殊的投影介质、感应器、甚至能模拟水流触感的智能材料……这算不算是某种程度的‘艺术与商业的跨界’?或许……我们未来有合作的可能?”
他的邀请大胆而直接,带着艺术家特有的理想主义和跳跃思维,将一场纯粹的艺术参观,瞬间拉到了充满现实可能性的合作层面。
林薇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弄得怔了一下,但随即冷静下来。周子谦的构想极具吸引力,也与“科诚”的技术方向有隐约的契合点。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初步的、极其模糊的艺术构想,距离真正的商业合作还非常遥远,充满了不确定性。
她保持着礼貌而审慎的微笑:“您的构想非常棒,充满了想象力。如果未来在技术实现层面有需要探讨的地方,我很乐意提供一些信息参考。不过具体的合作,还需要很多方面的评估和规划。”
她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留下了开放性的空间。
周子谦似乎也并不急于立刻得到肯定答复,他欣赏的正是她这种冷静与分寸感。他笑着点头:“当然!艺术需要天马行空,落地则需要步步为营。我只是觉得,和你聊天很有趣,思维同频。或许未来某一天,火花真的能点燃些什么。”
参观接近尾声。夕阳透过巨大的天窗,将工作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色。
林薇告辞离开。周子谦送她到门口,倚在门框上,夕阳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金边,笑容慵懒而迷人:“下次再来,或许就能看到那个水下世界的雏形了。”
“期待那一天。”林薇真诚地说。
走在艺术区斑驳的红砖路上,身后工作室那浓郁的艺术气息仿佛仍萦绕着她。与周子谦的交谈,像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充满激情与感性的世界。他带来的跨界构想,虽然模糊,却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入了她的心田。
她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科诚科技”的项目资料,看着那些关于智能材料和传感技术的描述,脑海中却不时闪过周子谦描绘的那个水下光影世界的模糊轮廓。
艺术与科技,感性与理性,看似平行,或许真的存在交汇的奇点?
她收起手机,嘴角噙着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步伐轻盈地融入了夕阳下的人流。
这次工作室的邂逅,如同一道色彩瑰丽的涟漪,在她规律忙碌的职场生活中,荡开了一圈不一样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