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人伴读他不想努力了! > 第5章 棠影摇光嬉白日,松风诉语静更深

盛夏的尾巴拖得绵长,太学殿外的海棠树结满了青涩的果子,藏在肥厚的叶片下。蝉鸣依旧,却已失了七月的嚣张,添了几分有气无力的嘶哑。文华殿的冰鉴每日都要换上三次,才能勉强压住那无孔不入的暑气。

俞木帆入宫伴读已近两月,最初的拘谨如同春日溪水上的薄冰,在日渐熟悉的氛围中悄然消融。尤其是在太子朱由邺面前,他偶尔甚至会流露出几分少年人特有的顽皮心性。

这日太傅讲授《诗经》,讲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朱由邺忽然侧过身,用书卷轻轻碰了碰木帆的手臂,压低声音笑道:"木帆,你看太傅念这诗的样子,像不像在念叨他家那位河东狮?"

俞木帆抬眼望去,只见须发皆白的老太傅正闭目摇头,抑扬顿挫,神情确实有几分滑稽。他忍俊不禁,险些笑出声,忙用袖子掩住嘴,肩膀却止不住地轻轻耸动。

"殿下慎言,"他好不容易忍住笑,小声回道,"若被太傅听见,怕是要罚抄《礼记》了。"

朱由邺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他这般强忍笑意的模样甚是有趣,又凑近了些:"怕什么?有孤在,太傅还能真罚你不成?"他说话时气息拂过木帆耳畔,带着清甜的果香,是方才尝过的冰镇葡萄的味道。说着,竟真的将一颗剥好皮的葡萄悄悄递到木帆案下,"尝尝,今早刚进贡的。"

这般亲近的姿态已成常态。太子时常将自己案上最精致的点心推至木帆面前,或是将自己刚得的上好徽墨分他一半。有时策论写得烦了,朱由邺甚至会趁太傅不注意,将写满字的纸条团成团,轻轻掷向木帆的案头。那纸团上有时画着个滑稽的鬼脸,有时只写着"闷煞人也"四个字。

俞木帆起初还惶恐,久而久之,也渐渐放开了。有一次,他竟大着胆子,在朱由邺掷来的纸团背面画了只打盹的猫儿,又悄悄丢了回去。太子展开一看,先是一愣,随即眼底漾开真切的笑意,如春风化雨,温暖明媚。那一刻,俞木帆觉得,褪去储君威仪的朱由邺,也不过是个尚未及冠、渴望玩伴的少年郎。

然而太子却在俞木帆目光未及的地方,目光透着权衡,他与俞木帆的相处,假意又带着几分深情……

每当夕阳西斜,散学的钟声敲响,俞木帆的心绪便会悄然转向另一个方向。他会不自觉地放慢收拾书匣的动作,眼角余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瞥向那个安静的角落。

"今日学《流水》。"

几乎成了惯例,朱由恩总会在他收拾妥当,准备起身时,用最简洁的话语发出邀请。没有太子的亲昵随性,二皇子的话总是少的,目光却是沉的,像藏着千言万语的深潭。他通常只是淡淡地看俞木帆一眼,便率先起身朝殿外走去,玄色的衣袂在晚风中轻轻拂动,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

清月殿的下午和夜晚,是与太学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玩笑,没有嬉闹,只有琴音与寂静。朱由恩教琴时极为严格,一个指法不到位,便会要求反复练习,直到完美为止。他的指导精准而克制,很少有多余的言语。

"腕再沉三分。"

"气息与指法同出。"

"此处当如珠落玉盘,清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他的声音总是平静无波,指导却一针见血。俞木帆有时练得指尖发红,微微刺痛,却从不叫苦。因为他发现,当自己终于弹准一个复杂的段落时,朱由恩那常年冰封的唇角,会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一下。那几乎算不上是一个笑容,却比太子殿下朗声的大笑,更让俞木帆心头悸动。而且,每当这时,朱由恩总会适时地递上一杯温热的、不知何时备好的润喉茶,或是示意侍立一旁的小内侍换上一盏更明亮的灯烛。

这日晚膳后,俞木帆正在练习一曲新学的《高山》。或许是白日里与太子玩闹得有些乏了,心神不宁,接连几处都弹错了音。

"停下。"

朱由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走到琴案边,并未像往常那样立即指导,只是静静地看着俞木帆,目光深邃:"你心不在此。"

俞木帆有些羞愧地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琴弦,发出一声喑哑的噪音:"请殿下恕罪,学生......"

"是因为皇兄吗?"朱由恩忽然打断他,语气听不出喜怒,但那双黑眸却锐利得像要看进人的心里去,"东宫今日似乎格外热闹。"太子今日在东宫设宴,不过俞木帆推辞了并未出席 ,朱由恩向来不喜欢这种热闹。

俞木帆猛地抬头,对上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一时语塞。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心中莫名有些慌乱,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被当场捉住。太子的确邀他晚膳后去东宫赏玩新得的舶来珍奇,但他以练琴为由推拒了。

朱由恩却没有追问,只是移开目光,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孤寂:"皇兄天性明朗,如旭日当空,自然引人趋附。东宫永远宾朋满座,笑语喧阗。"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自嘲,"这清月殿,终究是太冷清了,留不住人。"

这话里带着的落寞,像一根极细的针,轻轻刺了俞木帆一下。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殿下,学生喜欢来这里学琴!并非......并非因为别处去不得!"

话说出口,他才觉莽撞,脸颊微微发热,心跳也快了几分。

朱由恩回过头,深邃的目光重新落在他脸上,静静地看了他片刻。殿内烛火摇曳,在他眼中投下明灭不定的光晕。那目光似乎带着审视,又似乎藏着一丝极淡的期待。

"是吗?"良久,他才轻轻吐出两个字,语调微微上扬,似乎想确认什么。然后,他伸出手,却不是纠正指法,而是极轻地、几乎只是用指尖拂过俞木帆因长时间练琴而微微泛红的指尖。

那触碰一瞬即逝,冰凉依旧,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让俞木帆的心跳漏了一拍。

"《高山》之曲,重在气势,亦重在心境。"朱由恩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失态从未发生,但耳根处一抹不易察觉的淡红却泄露了某种情绪,"你心中既有杂念,今日便不练了。随我来。"

他引着俞木帆走出琴室,来到殿外的小庭院。今夜无月,唯有繁星满天,洒下清冷的光辉。庭院中的翠竹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更显幽静。空气中弥漫着夏夜草木的清新气息,与殿内的檀香截然不同。

"闭上眼睛,"朱由恩站在他身侧,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听。"

俞木帆依言闭目。起初只听见风声、竹声。渐渐地,他听到了更细微的声音——夏虫在草丛深处的鸣叫,露珠从叶尖滑落的轻响,甚至能听到自己逐渐平稳的心跳声,以及身侧之人清浅平缓的呼吸声。

"琴音不过是模仿天籁。"朱由恩的声音很近,低沉而舒缓,"你若能听懂这夜色之声,便能弹出真正的《高山流水》。心要静,像这潭水;意要远,像那片星空。"

那一刻,俞木帆忽然觉得,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点朱由恩冰冷外表下隐藏的东西。那是一种对自然、对音律、对某种超越尘世喧嚣的宁静的深切向往与理解。这种理解,与太子所给予的热闹与亲近截然不同,它需要更深的静心去体会。

"殿下,"他忍不住轻声问,依旧闭着眼,"您是不是......很喜欢这样安静的夜晚?只有在这样的夜里,才觉得......自在?"

朱由恩沉默了片刻。星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显得柔和了许多。晚风拂起他额前的几缕墨发,他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轻得几乎要散在风里:"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不必是谁的儿子,谁的臣弟。"

这句话很轻,却重重地落在了俞木帆的心上。他忽然明白了,为何二皇子总是独来独往,为何他的琴音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孤寂。在这深宫之中,太子可以如旭日般耀眼夺目,享受众星捧月;而二皇子,却因身世之故,只能在自己的清冷殿宇中,守着这片星光,寻求片刻的心灵自由与喘息。这份认知,让他对朱由恩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怜惜与理解。

自那夜之后,俞木帆去清月殿练琴更加勤勉。他不再仅仅将学琴视为一种技艺的修习,而是当作一种心灵的交流与陪伴。他依然会与太子朱由邺说笑玩闹,享受那份明朗的、被瞩目的亲近,但内心深处,却为朱由恩保留了一片独特的、安静的、无需多言便能彼此理解的天地。

有时练琴间隙,朱由恩会破例与他聊些闲话,或是某本古籍的见解,或是对某个朝政事件的看法(虽不深入,却总有其独到角度)。俞木帆发现,二皇子学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远在常人之上,只是从不轻易显露。而朱由恩看他的眼神,也日渐不同。那目光中少了几分最初的审视与疏离,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温和、信任,甚至......是依赖?仿佛俞木帆的出现,为他清冷孤寂的世界,投入了一缕温暖的、实实在在的阳光。

这一日傍晚,俞木帆一曲《鹤鸣九皋》终了,余音绕梁。他自觉颇有进益,心情愉悦,正要像往常一样告辞,朱由恩却叫住了他。

"这个,"他递过一个巴掌大的锦囊,面料是普通的青色绸缎,并无纹饰,针脚却十分细密,"里面是些安神的香料,我按古方配的,有柏子仁、合欢皮。夜里置于枕边,有助眠之效。我看你近日眼下常有青影,可是夜里睡得不安?"

俞木帆接过锦囊,闻到一股清浅的、与朱由恩身上相似的药香,其中又混合了淡淡的草木气息。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关怀如此细致入微,远超寻常。他郑重行礼:"多谢殿下关怀。学生......感激不尽。"

朱由恩微微颔首,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像是想说什么,终是只淡淡道:"路上小心。"便转身回了内殿,玄色衣袖拂过门槛,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

俞木帆握着那个尚带余温的锦囊,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太子殿下今日兴致勃勃塞给他的那颗光华璀璨的东海明珠,说是镶在冠上定然好看;又摩挲着手中这个质朴无华却心意沉沉的锦囊,清香暗涌。

一颗是耀眼夺目、价值连城的珍宝,一个是不动声色、体贴入微的关怀。

少年站在初夏的晚风里,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正被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温柔地牵引着。一份是阳光下的温暖与荣耀,一份是夜色中的理解与宁静。而前方宫道幽深,暮色四起,未来的路,似乎也在这朦胧的夕照与掌心的微暖中,变得既令人期待,又充满了未知的迷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